中國武術歷代名拳集錦有哪些?

袁聰


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項內容,由於中國地大物博,而且歷史源遠流長,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流派,所以拳法的種類也很多,下面簡單的為你介紹幾種:

1、太祖長拳

太祖長拳,簡稱長拳。相傳是宋太祖趙匡胤創立的拳法,宋朝操練兵員時用的就是這套拳法,長拳拳譜”拳如流星、眼似電,腰如蛇行、步賽黏,精要充沛、氣要沉,力要順達、功要純。”;“動如濤、靜如嶽、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松、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

2、少林拳

少林拳到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拳法了,而是少林武術這一支系裡面的所有拳法,包含梅花拳、羅漢拳、六合拳、螳螂拳,洪拳等等。實際太祖長拳也屬於少林拳一支。

3、太極拳

我們經常見到的公園的老頭、老太太們練的就是太極拳,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現在基本是養生用,但是它原本也是實戰的拳法。

4、形意拳

形意拳流行於中國北方,分成河北、山西、河南三個系統。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5、八極拳

八極拳始於清初武術家“大槍王”吳鍾,流傳於中國河北滄州一帶。其拳術特色剛猛暴烈,與輕柔內斂的太極拳剛好相互對應。八極拳真正的由來不清楚,爭論很多,沒有確切可信的、大家都同意的結論。我們只知道,傳入近代,是在河北的滄州。八極拳的訓練講求頭、肩、肘、手、尾、胯、膝、足八個部位的應用。要將這八個部位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另外還有像:大成拳、岳家拳、八卦拳、梅花拳、詠春拳、峨眉化門南拳、迷蹤拳、通背拳、形拳、醉拳、六合拳,各個拳繫有各個拳法,各個拳法又有各個支系,各個支系又有各種傳人,所以很難全部說到,不過較為除名的應該就是以上幾種、類了。


歷史風物誌


中國地域遼闊文化繁多,這其中就包括武術。


大致來說中國的拳術又分為北派和南派,而南派又不盡相同,一是廣東地區和福建地區為一個派系,大西南地區的四川有一個派系。

北派以少林拳為代表,南有南拳、北有少林。

如果從地域上來講的話,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有廣東、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山東、陝西、陝西、河北、安徽等,這些地區都是拳術流派比較出名的地方。

如果從地域上來分的話,南拳、蛇拳、鶴拳、狗拳、詠春拳等大體集中在廣東和福建一帶。

峨眉拳、猴拳大體在四川一帶。

太極拳出自河南溫縣的陳家溝,螳螂拳分為梅花螳螂和七星螳螂,一個流派在陝西、一個流派在山東。

形意拳山西比較有名,而三皇炮錘、八卦掌、戳腳、八極拳等則是出自河北省。

有些拳種是以人名命名,其中有太祖長拳、詠春拳、燕青拳、武松脫銬拳、洪拳等,甚至小道消息還有李逵硬繃拳、魯智深醉拳等。


其中的洪拳屬於南派,而在少林寺內又有大紅拳和小紅拳之分。

除了以人名命名的拳術之外,還有地域性的象徵命名,比如峨眉拳、少林拳和武當拳等。

另外還有一些意拳,比如岳飛心意把、形意拳、通背拳、太極拳、八卦掌。

同時,在拳術的構思上中國的前輩先人也藉助了不少的動物啟發,從動物的打鬥中悟出不少實戰動作而創造性地成為了一個拳術流派。

這類的拳術叫做象形拳,大體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其中有螳螂拳、猴拳、狗拳、鶴拳、雞拳、蛇拳、虎拳、鷹爪拳等。

通常情況之下,武當拳、太極拳、形意拳被視為內家拳。

而少林拳一般被當成外家拳的最有代表性的流派。


八卦掌的創始人是董海川老先生,太極拳的創始人據說是陳玉亭。

在清朝末年,當時的河北會友鏢局非常有名,其中有李堯臣、宋彩臣等,他們學習的是三皇炮錘。

山西有宋鐵麟等形意拳前輩,滄州有李鳳剛和李冠名叔侄,北京有大刀王五、王子平和韓慕俠,天津有霍元甲和霍殿閣,湖南有燕子奇俠歐陽月庵和杜心五。

民國時代有李景林和張之江任國術館長,有平江不肖生〔向愷然〕和伍豪。

在我黨和我軍歷史上也不乏武林高手,許世友和錢鈞將軍皆出身少林,周總理的老師是形意大師韓慕俠,毛主席的衛士長李銀橋、新中國第一紅色特工林強都是武林高手。

以上所撰之文,由於時間緊張的關係,完全沒有百度,完全是憑藉對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武林雜誌的回憶編寫而成,錯誤在所難免,如有興致者歡迎來辯,但不得侮辱謾罵。


東方評史


你要的中國武術有什麼拳,什麼掌我全部打包給你。不出意外的話,相對來說應該是比較全的。(在手機打字排版,排的會吐血)

中國武術類型與流派繁多,可以按地域、傳承與起源、技巧(套路)特點等方式進行分類與命名,而同一類型武術中的有不同發展的分支則為流派。

早期多把武術分為南、北兩派,或者分為內、外兩家,內家以太極、形意、八卦三門為代表,外家統稱少林,分南北兩大流派。

流派與門派不同,流派是由武術本身區分,不一定是固定的人事組織,門派則是傳承特定武術流派的人事組織,門派的領袖稱為掌門。

古老拳術(明朝或以前)

洪拳

長拳

炮拳

華拳

十八金剛拳

梅花拳

羅漢拳

內家拳

綿拳

呂紅八勢

囮拳

猴拳

民國時期分類

少林(外家)與武當(內家)

少林派(Shaolin Clan )

~南少林(廣義上的南拳範疇,如福建鶴拳,羅漢拳及廣東洪拳系等)

~北少林(六合拳,羅漢拳,山東螳螂拳,查拳,三皇炮捶等)

武當派 (Wudang Clan)

~知名的拳種有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

現代分類

南拳 (South Style-Kungfu)

廣東南拳

詠春拳(Wing Tsun Kuen/Wing Chun Kuen)(1854年後,佛山黃華寶傳梁贊)(Leung Jan family)

紅船永春拳(南拳鶴形)(Redboat Weng Chun Kuen-Crane Style)(1870年後,廣州陸錦傳馮少青)(Fung Siu Ching family)

永春內功拳(清末民初時期,馮少青傳阮濟雲,加入蛇形洪拳)(Crane and Snake style)

阮奇山詠春拳(二戰前,馮少青傳阮奇山,加入蛇形洪拳及吳仲素詠春拳)

廣州詠春拳(二戰後,岑能詠春拳-張保之阮奇山詠春拳)

白鶴詠春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洪拳韋玉笙系加上張保之阮奇山詠春拳)

蛇鶴詠春門(家傳)

老洪拳(Hung Kuen-old Style) (鴉片戰爭,1840年前廣東地方拳術)

包括劉家拳(Lau Gar),蔡家拳(Choi Gar),李家拳 (Li Gar),莫家拳(Mok Gar),(佛家拳) (Fut Gar)或稱花拳

洪家拳 (Hung Gar Kuen)(始於1840年後陸亞釆——尊至善為始祖。)

花洪拳(Far Hung Kuen)(少林花拳)(始於1840年後胡惠乾——尊苗顯為始祖。)

永春拳 (Weng Chun Kuen-Far Hung Kuen)(順德花洪拳)(Lai Sam Hing family)

順德永春拳(1949年後,陳家廉傳花洪拳加上混合永春拳)(Chan Kar Lin family)

少林永春派(1960年代,香港朱頌民首傳,鄧奕尊朱頌民為宗師)(Chu Chung Man family)

至善永春拳(Jee Shim Weng Chun Kungfu)(名稱首先於2007年,出現於西德。尊香港大德欄衛恩為師公,(Wei Yan family)實為龍形洪拳鄭光所傳,後稱學自葉問徒兒。

洪佛派

蔡李佛(Choy Lee Fut)

~雄勝蔡李佛(1845年,陳享在新會開設京梅主館,最早稱為佛家拳)

~鴻勝蔡李佛(1875年,張炎接長佛山鴻勝館,正式定名為蔡李佛)

~北勝蔡李佛(1920年代,譚三設館於廣州市小北譚家祠,譚三先習洪拳)

東江拳(東江是廣東珠江的支流。指河源、惠州、東莞一帶的拳術。)

由於東江源頭接近福建,拳種類似福建白鶴拳,或稱鶴佬拳及五拳、或稱五形拳。

白眉派

東江龍形拳又名龍形摩橋

南螳螂(South Mantis)

譚家三輾五形拳

俠家 (Hop Gar)(1928年,王隱林所傳及正名)

~喇嘛派

~西藏白鶴派(王隱林再傳吳肇鍾)

~達摩蝴蝶拳

福建南拳

永春白鶴拳(先祖白鶴仙師,宗師方七娘)

福州鶴拳

食鶴拳(宗師鄭禮)

~飛鶴拳

~鳴鶴拳(宗師王打興)

~宿鶴拳

縱鶴拳(宗師方世培)

北方武術 (North style)

羅漢拳 (Luo Han Quan)

六合拳 (Liu He Quan)

~滄洲六合拳

梅花拳 (Mei Hua Quan)

~花拳 (Hua Quan)

~梅花樁

太極拳 (Tai Chi Quan)

陳氏太極拳 (Chan's)

~楊氏太極拳 (Yang's)

~武氏太極拳 (Wu's)

~吳氏太極拳 (Ng's)

~孫氏太極拳

~和氏太極拳

~八卦太極拳

~忽雷太極拳

形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

~上海派心意拳

~河南派心意拳

~山西戴氏心意拳

~河北形意拳

~宋氏形意拳 (Song's)

~尚氏形意拳 (Shang's)

~車氏形意拳

意拳(又名:大成拳)(Yi Quan 、Heart-Intent Fist)

六合八法拳,又名水拳,全稱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

八卦掌

~尹氏八卦掌 (Yin's)

~程氏八卦掌 (Cheng's)

~梁氏八卦掌 (Liang's)

~史氏八卦掌

~宋氏八卦掌

~樊氏八卦掌

~劉氏八卦掌

~張氏八卦掌

~高式八卦掌

~傅氏八卦掌

螳螂拳 (Mantis Quan)

北螳螂拳 (North Mantis)

~梅花螳螂拳

~八步螳螂拳

~七星螳螂拳

~六合螳螂拳

~太極螳螂拳

南螳螂拳

通背拳又稱通臂拳

~五行通背拳

~祁家通背拳

三皇炮捶門

劈掛拳

大聖劈掛拳

燕青拳(迷蹤拳)

插拳

查拳

八極拳(巴子拳)

萇家拳

鷹爪翻子拳

鷹爪功

自然門

譚腿


歷史拾趣


中國武術自唐朝以來,已經明晰的派別有少林、武當、峨眉等派,諸多派系自有武術傳承,但是百家精要還是散落入民間,所以百家拳法才是中國武術的真意,而你要說到名拳集錦,這裡可以從歷代名將裡面找,亦可從大的歷史事件裡面尋,亦從歷史之中影響較大的事件查看,當然各種歷史思潮亦可以作為拳種淵源的取向,而分佈在地域之中的拳種派系亦可以讓人有些對於百家拳路的眉目及脈絡的考證,而這裡比如崆峒、通背、崑崙、華山等都會是很有名的名家拳路的集結地,只是歷史原因這些名拳套路沒有經過太多的流傳乃至只是聞其名以及瞭解其歷史當中的輝煌,只是歲月已久不曾再睹其真貌,但是這是名家拳路的派系之分以及歷史之中的功績所定位的名家拳路概要,這是大略,大略必有名家拳路支撐,而人們比較認可的還是比較功利的八極拳,注重養生的形意拳,有益身體健康的太極拳,這裡所列舉的是揮戈為武的工具,強身健體的良藥,普及廣泛的簡單套路,這都與人們的生活關係密切,甚至是比較常見,也有不常見但是很有名的,比如五行拳、查拳、螳螂拳、蔡李佛拳等,這裡是在武術發展過程中有過貢獻的拳種,當然還有的你聽說過但是不一定接觸的,比如心意把,這是少林的拳法,很有名但是平常接觸不到,也有比如四季拳這是名將的拳法,你可以會意但是卻很難練成,然後又比如燕青拳,這是現實生活之中有但是是人們杜撰的拳法,當然也屬於名家之列,這裡是說的其影響,當然我是做十二子拳推廣的,十二子拳來自大內,大內高手沒有兩下子是不敢獻醜的,所以十二子拳也很有名,這樣的有名你可能並不知道但是當你觀察生活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它就在身邊,只是只知其皮毛,不得其精髓,乃至學的一招半式未睹其全貌而已,所以有很多拳法很有名,你在平常可能接觸並且深受其影響,而不知其真意而已,再比如教你一招回馬槍,這裡是歷史上最久負盛名的武術,而亦屬於名家之列,所以大凡流傳下來的拳種,大抵都是名家的拳路,星羅棋佈聞其名如見其人,知其拳亦瞭解其人,名家拳路流散全國,而少林寺當中珍列的都是名家的,不在少林自成一派或者自創一家的亦在名家之列,名家拳路之所以是名家,就在於其價值和對歷史的貢獻可供參考,以此,歷史當中散落而經洗滌流傳下來的亦都是名家,不應見外,見外就外行了!以此來看,中華武術寶藏分門珍類亦擇時有必要,即可發揚光大,發揚光大亦是名家之流!?


蕭晗之十二子門


武術是中華民族瑰寶太多了。洪劉蔡李莫,金剛劈掛戳腳翻子,象形拳,地龍經,形意拳,仁貴拳,太極拳,少林拳,南方的詠春拳,近現代王薌齋的大成拳等等


4KKK


五魁首,六六六,哥倆好,巧啊巧,八匹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