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幫派大佬:圖三是青幫頭子袁文會,圖六洪門大佬很愛國


天津青幫大佬袁克文。袁克文是袁世凱的次子,後加入青幫,位列“大”字輩。袁世凱死後,袁克文開設香堂收徒,時有“南有杜月笙,北有袁克文”的說法。但是與杜月笙相比,袁克文的幫會氣息明顯要弱很多,他不管爭搶打天下,只顧流連梨園和煙花地,花錢如流水,最終不得不靠賣畫維持生計。1931年袁克文死在天津,此時他身邊只剩下20塊錢,徒子徒孫們為他湊錢辦了葬禮。送葬隊伍中除了4000多徒子徒孫,還有很多和尚、妓女,轟動一時。

上海青幫三大亨: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青幫創立於雍正年間,是漕運水手中的一種行會性秘密結社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到了民國時期,青幫已經僅次洪門成為我國的第二大幫。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則是民國青幫中的代表人物。後來黃金榮創立了“榮社”,杜月笙創立了“恆社”,此二社與張仁奎創立的“仁社”並稱為“青幫三大社”。

民國天津青幫頭子袁文會。1925年袁文會因在戲園裡搗亂,被正在聽戲的劉七猴派人軍警督查處,並要求乾爹褚玉璞嚴懲,褚玉璞當即決定將袁文會槍決,多虧白雲生幫忙找人說情,袁文會才撿了一條性命。後袁文會拜白雲生為師,加入青幫,屬悟字輩。抗戰期間,他勾結日本人,充當漢奸,開設賭場,廣收徒弟,抗戰結束後其徒子徒孫已過萬人。期間他充當日軍爪牙,迫害抗日軍民,罪行累累,戰後袁文會被逮捕,1950年12月25日,被執行槍決。


傳奇袍哥範紹增,人稱“範哈兒”。範紹增13歲加入袍哥,佔山為王,後被楊森收編。1949年9月,他被委任為國民黨重慶挺進軍總司令,三個月後率部起義。“袍哥”又稱哥老會,是近代盛行於四川、雲南地區的幫會組織,它形成於清道光年間,後逐漸發展,從一個秘密組織成為四川最大的公開性組織。在當時,大約70%的四川男性都是袍哥成員,當然也包括哪些四川的大軍閥們,像範紹增、劉文輝、楊森、鄧錫侯就是他們當中的代表人物。

袍哥舵把子楊森。袍哥之間不相互統屬,因此他們也時常發生爭鬥。據說當時每個袍哥組織都有五六百杆槍,多的甚至有一千多杆,在當時很多大軍閥紛紛加入袍哥組織,並擔任“舵把子”,也就是龍頭老大,以此來擴充自己的實力。楊森除了袍哥身份,還有一點為人津津樂的是他“幸福”的婚姻生活。楊森一生娶了十幾個老婆,在其九十歲時還娶了第十二夫人,不到一年竟還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成為海內外奇談。

洪門大佬司徒美堂。司徒美堂廣東開平人,12歲時赴美謀生,後加入洪門致公堂。孫中山赴美進行革命活動,司徒美堂親自負責保衛他的安全,並組織人力、財力支持孫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動,黃花崗72烈士中,有68人即為洪門中人。抗戰期間,司徒美堂發動華僑支援祖國抗戰,對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香港淪陷後,他遭到日軍軟禁,日軍強迫他出任維持會長,他斷然拒絕,極具民族氣節。


孫中山先生在海外宣傳革命期間也曾加入過洪門。1904年1月,在洪門大佬黃三德的支持下,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了洪門,並被封以洪棍之職。加入洪門後,孫中山的革命事業開始步入正軌,籌款也愈加方便,一些洪門兄弟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來進行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事業。這張照片就是孫中山先生與北美洪門同仁的合影,其身後右側那位就是洪門大佬黃三德。

民國斧頭幫幫主王亞樵。斧頭幫成立於1921年,是一支以王亞樵為首腰別利斧的安徽勞工敢死隊。在上海,斧頭幫的人數雖不及青幫,但是青幫中人卻無人敢惹王亞樵,甚至連杜月笙都懼他幾分。此後王亞樵又組織了“鐵血鋤奸團”,專門暗殺漢奸,令日軍和漢奸們聞風喪膽,他也因此被人稱為“暗殺大王”。後因反蔣被通緝,1936年10月20日被把兄弟戴笠暗殺於廣西梧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