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昨天的題目大家都找到答案了嗎?古人的生活離大自然很近,流傳至今的詩詞名篇其實也凝聚著古人觀察自然界的成果。我們可以把古詩詞當作一把探索自然的鑰匙,去領悟古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也可以運用現代科學的成果,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相信我,讀詩詞不僅是文科生的專利,理科生也能從詩詞裡找到共鳴。當然,由於缺乏現代科學的分析方法,這些成果當中也有“不靠譜”的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揪出三個選項當中比較不靠譜的一項。

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選項A取自清代文人阮元的《吳興雜詩》。這首詩描寫的是江南水網遍佈的鄉村風光,語言淺白易懂在這裡就做解釋了。

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詩中“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一聯很準確地描述了三種水生植物在水中生長的相對位置。水稻和荷花大家都比較熟悉,就不作贅述了,咱們重點講講菱。

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菱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在淺水區時它會在淤泥裡紮根,在深水區裡則浮水生長,一般在水深2-3米的菱塘裡種植。它的果實因為天生長“犄角”被稱為菱角。在我們廣州,菱角與蓮藕、馬蹄、茭筍、茨菇並稱為“泮塘五秀”。每年7-9月,菱角上市,撥開它堅硬的外殼,就會露出裡面的“菱角米”,無論是煮熟直接吃,還是和肉類一起燉,都非常美味。

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呀,跑偏了跑偏了,在這樣下去會變成美食博主的……趕緊拐回來!)說起來,大文豪蘇軾還跟菱有一段小小的緣分。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清理雜草淤泥,疏浚西湖,並將挖出的淤泥築成蘇堤。為了防止濱湖雜草再度滋生,他把毗鄰湖岸的水域租給百姓種植菱角,百姓在清理菱塘的過程中自然要清理雜草,如此一來就徹底解決了雜草圍湖的問題。為了防止百姓採摘菱角毀傷堤壩,蘇東坡還讓人在西湖中央建造了三座小石塔,以三塔為界,界內水域禁止種植菱芡,後來這三座石塔變成了人們熟悉的“三潭映月”。用今天的話說,蘇軾簡直是一個“寶藏男孩”,他不僅是一位大文豪、一位美食達人,還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官員。而這句“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的作者也是清朝一位官員。從詩句來看,他除了寫對了植物的生長規律,也寫出了水鄉人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域和土地的農業管理智慧。看來經鑑定,文理雙A作品,優秀!沒毛病!


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選項B取自李商隱的《暮秋獨遊曲江》,詩中前兩句以荷葉榮枯代指人生無常,上下句七字中四字相同,讀來彷彿有一種循環往復的韻律感,情深綿邈溢於言表。按照荷花的生長習性來看,荷葉生時恰在春日,荷葉枯時又逢時,也沒毛病。可是在答題互動遊戲當中,B選項竟然成了最大的迷惑項。很多人印象中,亭亭玉立的荷葉都是夏天的記憶。實際上,荷葉在春天的時候已經開始萌發,這樣才能為夏天開花積蓄足夠的能量。

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在成都拍攝的枯荷

排除了前兩項,若是擂臺比賽,此時敏叔又可以果斷地按下搶答鍵,自信地說出那段名言:“我選C!”。

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C選項取自清代詩人袁枚的《苔》。古代詩人通常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梅蘭竹菊、牡丹芍藥、楊柳桃李、荷花桂子之類或有顏值或有氣質的植物身上,絕少有人注意到躲在角落裡潛滋暗長的苔蘚。能注意到苔蘚,還能為它寫詩,足以見得袁枚是一位細心觀察生活,思想不受束縛的文人。前兩句“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倒是非常準確地寫出了苔蘚的陰生屬性,可是寫著寫著就開始不靠譜了——問題就出在“苔花如米小”一句。

在植物界中,苔蘚植物是相對低等的植物,低等到什麼程度呢?它的結構簡單到只有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這裡會不會有同學問啥叫維管束呢?整不明白不要緊,只需要知道一點,苔蘚不具備開花的功能。苔蘚不會開花,那麼詩人看到的“花”是啥呢?我們認為,袁枚看到的所謂“苔花”極有可能是苔蘚的孢蒴或者嫩葉。


啥?“苔花如米小”出問題了?

2014年,我在京都西芳寺拍攝的“苔花”——苔蘚孢蒴

雖然從植物學的角度來說,這句詩有一點小小的瑕疵,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百口傳送的佳句。它確實寫出一個卑微生命的頑強與堅韌,百年間,這種堅韌與頑強也激勵了無數逆境中的人們逆風飛行,向陽而生。無論是卑微如苔蘚,還是高貴如牡丹,生命綻放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對於這首詩而言,“苔花”到底是不是一朵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讓袁枚感慨的,並不是表象的花,而是小小苔蘚彰顯生命力量的宣言。我們不能用現代的標準要求古人的詩篇,更不能用科學的嚴謹限制文學的浪漫,可是我們需要一顆求真的心,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我相信大家不會因為知道了苔花的真相而放棄這首詩,就像千百年來,即使我們知道月亮上沒有嫦娥,依然眷戀著那一抹皎白的月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