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對於年輕一代的重慶人來說,對重慶的洪崖洞、觀音橋、解放碑、火鍋、美食、美女比較熟悉。但是我今天想說的是,重鋼,重慶鋼鐵。

位於大渡口的重鋼老舊廠承載著一代重慶人的青春和記憶,曾經大名鼎鼎的漢陽鐵廠是今日重鋼的前身。

為了尋找到老重鋼人,講述那一段時光。我來到了大渡口,非常幸運的找到了今年已經92歲高齡曾經在重鋼保衛處工作的馬爺爺,在重鋼燒磚的退休工人韓叔叔,聽了他們的講述我似乎感受到了作為重鋼人的自豪感。


重鋼就是大渡口,大渡口就是重鋼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今年92歲的馬爺爺是河南保定人,1955年來的重鋼,是最早一批的重鋼人。

重鋼的前身是漢陽鐵廠,是中國最早的現代鋼鐵廠,曾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也是亞洲最大的現代鋼鐵廠,它一度被視為“中國覺醒”的標誌。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江湖上流傳的“北有鞍鋼,南有重鋼”不止是說說而已,當時連毛主席,周總理都親自來大渡口參觀考察,可見當時重鋼在全國的地位。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馬爺爺說重鋼在解放前是“國民黨的二十九兵工廠”,解放後改為“一零一廠”直到1953年才被命名為“重鋼”。

“十里鋼城”是馬爺爺說的最多的一個詞語。

重鋼以前大到什麼程度,就像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廠房,辦公樓,宿舍樓,醫院,學校,食堂,校舍,百貨商場,電影院甚至還有養豬場,奶牛場。到了大躍進的時候,重鋼的工人已經達到了十萬多人,以前大渡口這個地方,山上,山下甚至江邊都是重鋼人。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的男工人特別多,為了男工人的婚戀問題,每週六隔壁的紡織廠都會專門把女紡織工人拉到重鋼跟男工人舉行聯誼,跳交誼舞呀,舉行活動呀,促成了不少的姻緣。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到了60年代,為了安頓好重鋼的家屬,成立了大渡口區。現在大渡口區的街道名字都跟那些年代都息息相關,比如革新村,躍進街道等等,到處充滿著時代的氣息。


重鋼人的“工匠精神”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退休工人韓叔叔以前是專門在重鋼生產蓄道窯的。重鋼的每一種磚都有自己的編號和用途,以前他們都是用代號來代替。

什麼是蓄道窯?

韓叔叔說,把鋼鐵煉成鐵水之後需要用東西把它們裝起來,這個磚就是專門砌起來裝鐵水的。這種磚必須用耐火材料製成,叫粘土,都是火車專門從樂山運起來的。

運起來的都還只是礦石,經過加工打成粉末狀,再用一臺一臺的壓磚機壓成型。而每一臺壓磚機都有2-3個機長,專門來把守磚的質量。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每一塊磚的用料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他們生產的磚用料是十斤,必須不多不少,很精確。然後再放進爐子裡面燒,燒的溫度是1300度,也是不多不少。

出爐後,這一批磚就要檢驗,韓叔叔說,重鋼的任何工藝品損耗不得超過10cm,超過之後就是廢磚,所有的工作都要重來,所以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錯。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每一道工序都有詳細的規定,每一個工人都能熟記這些規定,這就是重鋼人,這還只是重鋼的一個部門,重鋼上百上千個部門都是這樣運轉和工作的。

執著,堅守,嚴格是重鋼人獨特的標記,也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學習的態度。


雖輝煌已過,不變的是情誼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第二天,我去找馬爺爺的時候,他還邀請了他以前的同事小馬爺爺來,他們都姓馬 ,但是小馬爺爺比馬爺爺小几歲,今年也都是88歲了,雖然頭髮已經全白了但是很精神,耳朵也聽得見,眼睛也看得見。

小馬爺爺原來是軍人,是1950年來的重慶,當時國民黨還想轟炸重鋼,他們的工作就是保衛重鋼。小馬爺爺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當時重鋼安全的真實寫照。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他原本是石家莊人,大部隊有幾十萬人,他們從石家莊走路來的重慶,走了55天,來重鋼的時候他才18歲,在重慶整整待了70年了.。


馬爺爺和小馬爺爺也是幾十年的同事了,從青蔥歲月到垂垂老年,早已經超越了同事,朋友變成了親人。馬爺爺三代都是重鋼人,像馬爺爺這樣的家庭也有很多,不僅自己為重鋼奉獻了一生,也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重鋼。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88歲的小馬爺爺)

即使那個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那些在鋼鐵廠積下的友誼,退休了依然延續,逝去的只是時光,不變的依然是情誼。


時代浪潮裡 不可逆轉的衝擊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2011年9月,重鋼環保搬遷至重慶長壽區,大渡口重鋼老廠區全部安全有序關停。一個紮根於斯70餘年的特大型企業被連根拔起,在這片泥土裡散落下多少不為人知的留戀和嘆息。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如今,踏過鋪滿落葉的小徑,層層枝蔓中,如“老古董”一般的高爐、煤氣櫃、高煙囪、依然矗立,鋼鐵王國和機械戰陣依稀保持著昔日的威嚴和華彩,但這依舊改變不了時過境遷的命運。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不僅僅是重鋼,那些紅磚房,那些老廠,那些電影院隨著重鋼的搬遷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拆遷的拆遷,關停的關停,沒有誰能夠躲過時代的發展。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重鋼舊址被保存了下來,現在正在建造成重鋼的工業博物館。用文創園的方式讓重鋼再次煥發生機。

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代代的重鋼人對片土地估計也是懷著同樣的情感,工業博物館的建成我想會喚起不少重鋼人的回憶。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對於年輕的一代,那些只會出現在歷史課本的故事總是抽象的,只有自己真正處於其中,才會體會到,才學認識到,才會真正被感動到。

重鋼|致那些逝去的鋼鐵歲月

曾經的輝煌已不再,但是那個時代留下的精神,情誼,不會被時間淡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