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眾所周知,大家都知道關曉彤成長在一個曲藝世家,她的父親關少曾是一名影視演員,而她的爺爺則是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創始人之一關學曾老先生。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關曉彤

關學曾,原名關士清,滿族,1922年出生於北京,當時關家已經家道中落,為了謀生,年幼的關學曾賣過豆腐,賣過門神。13歲時學藝,常德山為師,學習當時風靡京津地區的“單琴大鼓”,關學曾不拘泥於此,經常編演新曲目,跟琴師吳長寶合作,改良了單琴大鼓,因其唱的是京腔京韻,於是關學曾將這門新的藝術形式,更名為“北京琴書”。關學曾為了養家餬口,上過電臺、趕過廟會,也在天橋上“平地摳餅”。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關曉彤

“平地摳餅”,郭德綱在相聲中不止一次提到過,那時候在天橋演出的藝人們都是撂地演出,表演一天,才能賺到一天飯錢。還得經常創作新作品,老是翻來覆去表演一個節目,時間長了就沒人看了,畢竟那是重才藝輕顏值的時代。要是藝人沒有真功夫,不能把觀眾鎮住了,根本沒有生存的機會。關學曾便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提升自己的書藝,風格自然淳樸,而且有了自己的觀眾。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關學曾一家三口

20多歲時,關學曾收到聽眾們送給他的一塊匾,上書“琴書泰斗”四個大字。關學曾也是幹這行,愛這行,經過他細心專研,將傳統的五音大鼓和琴書大鼓不斷髮展,改變,以適應聽眾的需求。而且自己編寫唱段,一天到晚離不開鼓、揚琴和唱本,他唱過的1000多段段子,其中有200多段便是出於自己之手。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新中國成立後,關學曾老先生說新唱新,在抗美援朝期間,關學曾先生不畏艱險,跟隨眾多的文藝曲藝工作者,先後兩次參加赴朝慰問團,為前線的志願軍指戰員帶去歡聲笑語。回國後,關學曾先生參與組建北京曲藝團和北京曲劇團。關學曾先生也老舍先生也是好朋友,老舍先生在觀看曲藝劇後,提出寶貴意見,後來曲藝劇定名為“北京曲劇”。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關學曾老先生為人謙虛謹慎,任勞任怨,嚴於律己,無論演出條件多麼艱苦,他從來不挑剔,不像現在的小鮮肉小花旦經常抱怨,耍大牌。關學曾老人下去慰問演出的時候,經常身處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甚至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貓耳洞裡,都留下了關老的足跡,關老在這些地方演出了將近兩萬場。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在特殊時期,關老也因折騰,身體不好,老伴兒心疼囑咐他,要多關心自己的身體,但老爺子仍然在臺上談笑風生,即便是退休後,只要觀眾愛聽,老爺子也堅持創作、演出,為弘揚民族文化,發展繁榮曲藝事業盡心盡力。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1988年關學曾老人被選為北京市曲協主席,那時的關老爺子已經66歲,老人家不辭勞苦,將曲藝帶進校園。1994年,國務院向關學曾頒發了特殊貢獻專家津貼。關學曾老人在1996年的張藝謀電影《有話好好說》中,為張藝謀創作並演唱關於北京琴書的插曲。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2000年,中國曲藝家協會為其授予“新中國曲藝50年特別貢獻曲藝家”稱號。2006年,關學曾老人榮獲“牡丹獎終身成就獎”和“德藝雙馨楷模”稱號。一個月後,關學曾在京去世,享年84歲。

關曉彤的爺爺,北京琴書的泰山北斗,德藝雙馨,當過北京曲協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