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天,培訓醫護,對艙友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同時進行個體干預

上午交完班時,李護士長老師總結前一天出艙的問題,通知大家今天暫時不做出艙安排,對已經通知艙友的醫療隊做好艙友的安撫工作,不要有思想壓力。交班後,河北的張老師讓我準備一下方艙電臺的節目明天播放,就是在方艙設立了一個廣播,每天下午15:00定時播放一些節目或音樂。張老師已經做過一期情緒與免疫力的專題、一期真實勵志故事、一期河北旅遊美食節目,今天下午安排寧夏的老師做一期中醫療愈節目。我答應回去準備,晚上發給她。當我們說到呼吸康復操練習的問題時,各隊的護士長老師都呼應起來,讓我們心理救援隊先一起教給他們。大家說幹就幹,選擇在樓層中間的開闊地,我把電腦打開,我們心理隊的4個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開始做呼吸康復操,參加的醫護人員有20多位。

練習完,我和張老師提出進行心理查房。查房的過程中,發現有些艙友不願意出艙,並提出如果出艙隔離期間我們醫護人員在該有多好。有艙友因之前通知今天出艙,但沒出成,就各種擔心,和他們進行了詳細溝通後,情緒得到釋放,心理壓力緩解。這個過程中,1位艙友父親因為感染去世,母親感染住院,自己住在方艙。她非常擔心自己的母親,其母親不愛說話,不吭聲,這位艙友非常擔心她,對其進行了疏導後,決定聯繫她母親所在的醫院,讓那裡的醫護人員對其母親多加關注,我們詳細記錄了她母親所在的醫院和她母親的名稱。回到駐地報告給張老師,讓張老師進行聯繫。

第十四天,培訓醫護,對艙友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同時進行個體干預

我和張潔老師與艙友溝通

由於河北隊張老師有別的事情,我不得不一起出艙。出艙的程序依然麻煩,先消毒,進入汙染區,消毒,洗手,去眼罩,洗手,脫第一次防護服。洗手,等待開門,進入半汙染區,消毒,洗手,脫防護服,這時候最小心,動作特別慢。之後洗手,等待開門,進入緩衝區,摘頭套,洗手,摘口罩,洗手,戴清潔口罩,洗手,到清潔區。出去之後,有一個很長的長廊,這麼長估計也是為了安全著想。出去後張老師在外面等著我,她安排人又對我全身進行了消毒。感謝她,他真的太細緻了,張潔老師,我這輩子是不會忘掉你的!謝謝您!

第十四天,培訓醫護,對艙友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同時進行個體干預

與河北隊老師的合影,中間右側張潔老師,左側是我

我們兩個各自聯繫了接我們的司機,回到駐地。又是全身消毒,洗澡,洗衣服前用消毒液泡半個多小時(河北張老師特別交待),做完基本上是吃晚飯了。

我回駐地的時候,我們隊的其他成員去雲南隊做團體輔導了,後來他們回來說由於記者跟著,團體效果不是很好,他們做了深刻的反思,下次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一定考慮到每一個環節。這次團體,只是急於去幫人,考慮的太不周全了,組長帶著大家一起進行了討論。

第十四天,培訓醫護,對艙友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同時進行個體干預

團體輔導

一位記者打聽到一位老人由於疫情老伴去世,自己居家隔離,老人每天睡不著覺,尋求心理援助,張老師安排葉老師諮詢,經過諮詢婆婆當晚睡眠質量不錯。

晚上,我設計了第二天電臺的節目,計劃做深呼吸+眼動+蝴蝶拍、手指操和甩手操,發給張老師,張老師覺得播放條件的限制,建議我講幾個笑話或小故事。我就挑選了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陳潔提供的《會飛的蜘蛛》、《樂觀者和悲觀者》,以及由來自公眾號是安喬的老師提供的《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三個小故事。

(2020.03.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