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在過去的很多年,趙本山的小品一直是春晚最受期待的表演節目,他和他的搭檔高秀敏、範偉、宋丹丹帶給了我們無數歡笑與淚水(笑出來的淚水)。如今,他老人家已經不再上臺表演了,但他小品裡的很多經典臺詞,不知不覺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不得不說,這些經典臺詞用在日常生活中真是太貼切了,讓晚風不由地感嘆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


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1. 薅羊毛

出自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白雲大媽薅公家的羊毛織毛衣,衍生出來的還有“別光逮著一隻羊薅”。

如今“薅羊毛”指人們積極參加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比如優惠券、滿減活動,從而獲取優惠或金錢上的回報。

美團、餓了麼外賣減免,滴滴打車代金券,充流量送話費等,都可以稱為“薅羊毛”。

去年瑞幸咖啡大火,晚風的同事中午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有1.8折的券了,走去瑞幸薅羊毛去。”


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2. 不差錢

出自小品《不差錢》,指自己有錢,不缺錢,也可用於自嘲。

這個常見於請客送禮,比如老公最近談成了一個大項目,賺了好大一筆錢,給老婆買了個名牌包包,老婆平時節儉慣了,擔憂地說,“我不喜歡背名牌包”,這個時候老公就可以說,“隨便背,咱不差錢!“

晚風隨便搜了搜帶有“不差錢”這三個字的新聞標題,大家可以意會一下,這三個字都可以怎麼用?

引用示例:

飯店春節改賣菜,老闆虧損3萬自嘲不差錢:賠錢事小,人命大於天

外套怎麼穿更時尚?不差錢的試試這幾件,穿上顯高級


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3. 要啥自行車

出自小品《賣柺》,趙本山成功忽悠範偉用100塊錢買柺杖,範偉只有32塊,高秀敏說“那就拿著吧,要多少是多呀”,趙本山故意把高秀敏的話轉述成“要啥自行車”,範偉聽了就給,從而範偉的自行車也被忽悠走了。

這句話可真是經典,逐漸地被廣大人民群眾開發出了更豐富的實際應用。表示勸阻別人不要不知足、不要非分之想的意思。

差不多就行啦,要啥自行車呀!


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4. 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出自《賣柺》,是範偉的臺詞。“同樣是生活在一起的兩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常用於看到有人做了缺德事,發表感概。

引用示例:

有的人偷雞摸狗,有的人見義勇為,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這小販偷斤少兩,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5. 這個可以有

出自2009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趙本山、畢福劍、小瀋陽、毛毛表演的小品《不差錢》。小品裡趙本山預先給100小費給餐廳服務生小瀋陽,故意點貴菜,讓服務生說沒有;然後點一道普通家常菜,服務生仍然說沒有,趙本山說“這個可以有”,之後這句話在網絡上走紅。

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已經脫離了本意,衍生出了別的應用場景。常用於起鬨,比如年會舞臺上,起鬨讓同事上臺表演;或是慫恿朋友去做某件事情。


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6. 上炕都費勁

出自《不差錢》,是趙本山嘲笑小瀋陽的話。

現常用於調侃一個人能力有限,完成不了他想做的事情。或是嘲笑一個人或寵物的腿短。

引用示例:

創什麼業,我看你上炕都費勁!

柯基的小短腿,上炕都費勁。


真沒想到,趙本山小品裡的這些話竟成為了我們的常用語


7. 相當的

出自小品《小崔說事》,“簽字售書那天那傢伙那場面那是相當大呀!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呀。那把我擠桌子底下去了,那一摞兒書都倒了。”

最經典的一個放在最後,“相當的”常用於誇張描述,要配合語氣使用。

這句話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口頭語了,“那是相當的難受呀!”“那是相當的可愛!”“那是相當的笨!”“那是相當的激烈!”是不是光看到這些字,就有畫面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