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蠻橫野獸,能把碗口粗的樹撞斷,還會攻擊人類


古人用“巴山蜀水”形容四川,四川不僅有山有水,還有盆地、還有平原,地勢非常複雜。好山好水孕育著各種珍稀野生動物,其中有一種蠻橫的野獸,相傳是上古武成王坐騎五色牛的後代,它高大魁梧、四肢健壯、脾氣火爆,它頭像羊、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活脫脫一個拼接的物種,它就是:羚牛。

四川一蠻橫野獸,能把碗口粗的樹撞斷,還會攻擊人類

四不像羚牛

據《環境與生活》期刊的數據介紹,羚牛身長1.8-2.1米,體重200-300公斤。羚牛的視力不好,靜止不動的物體幾乎看不清,但它的嗅覺和聽覺十分敏銳。它們夏秋吃青草,冬春吃枯草,每天能採食10-30公斤的草料。

羚牛和大熊貓一樣,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秦嶺四寶”之一,但它遠遠不如大熊貓受歡迎。它們比較調皮搗蛋,把草叢踏平,把土皮踩翻,把樹木撞折,甚至還會攻擊人類。

帶崽的羚牛最容易攻擊人類

羚牛雖然和羊的血緣更接近,但名字帶個“牛”,牛氣沖天,一點也不好惹。它發脾氣飛奔起來能把碗口粗的樹幹撞倒,時常也有羚牛攻擊人類的報道。

根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介紹,其實羚牛也怕人,攻擊人類是迫不得已才採取的下下之策。當羚牛發現人類之後,第一反應是害怕,估計沒有哪一種動物是不害怕“兩腳獸”的。這時我們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舉動,它們是不會選擇攻擊人類的,甚至主動選擇逃跑。只有在人類一直無視它的警告的情況下,它才會選擇攻擊“兩腳獸”。

而且帶崽的羚牛是最容易攻擊人類的,它護崽心切,往往會比平時更早進入攻擊模式。此外年老體病的羚牛沒有安全感,也比較容易對人類發起攻擊。

四川一蠻橫野獸,能把碗口粗的樹撞斷,還會攻擊人類

羚牛

羚牛圍成一群睡覺,幼崽在中間,還有幾頭“警衛”不睡覺

羚牛對幼崽愛護有加,它們在睡覺時,成年羚牛會圍成一個牛圈,然後幼崽呆在牛圈中間睡覺,確保安全。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每次還有兩三頭不睡覺的羚牛站著當“警衛”。

一旦“警衛”羚牛發現捕食者,就叫醒所有的羚牛,然後逃跑。羚牛的逃跑策略也有點意思,它們不會聚在一起逃跑,會分成幾個小群體分別往不同的方向逃跑。這樣有利於分散風險,提高逃跑的概率。

羚牛的警衛不僅僅在睡覺的時候才上崗,平時其他羚牛在採食時,也會有幾頭強壯的羚牛負責警衛放哨的工作。可見,羚牛的警惕性是非常高的。

四川一蠻橫野獸,能把碗口粗的樹撞斷,還會攻擊人類

護子的羚牛

雄性羚牛為爭奪配偶會以命相博

雄性羚牛頭上兩個角不是裝飾用的,主要用來和同伴爭奪配偶。交配的權利掌握在雌性手中,一隻雌性適合交配的時間只有十幾個小時,雄性羚牛為了抱得美人歸,只好以命相博。

它們低頭向後退,然後向前衝,只聽見“砰”的一聲脆響,兩頭羚牛的角撞倒了一起,讓人看著有點“腦瓜疼”的後怕。有時候爭奪會持續半小時之久,直到一方力竭一方勝出。

當兩頭強壯的羚牛在斗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會有混水摸魚的雄性偷偷地先和雌性完成身體的交流。等到勝者歸來時直接傻眼了。

四川一蠻橫野獸,能把碗口粗的樹撞斷,還會攻擊人類

爭鬥的羚牛

天敵幾近滅絕,數量越來越多

近年來,我們發現羚牛越來越常見了,好像對不住它“一級保護動物”的尊貴身份了。甚至越來越經常可以在人類居住區看到羚牛的身影。

中國科學院研究院把這個現象歸結為兩點,一是近年來,豺狼虎豹等天敵幾近滅絕,羚牛可以野蠻生長;二是人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一定成效。

四川一蠻橫野獸,能把碗口粗的樹撞斷,還會攻擊人類

羚牛

羚牛現在雖然越來越常見,但還沒有擺脫瀕危,保護羚牛保護自然環境仍然需要繼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