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推股東與商戶聊聊商戶渠道建設

一、通往公共網絡建設的路徑是並聯的

和地推股東與商戶聊聊商戶渠道建設


和地推股東與商戶聊聊商戶渠道建設


如上圖,公共網絡並不依賴於任何一條路徑。

因為只要依賴一條路徑,這條路徑必然會"淤堵"。原因是什麼?

大部分人已經習慣馬馬虎虎做事,習慣短平快,習慣使用套路。

我們不會拿著一張表去談事情,好像是整個社會不接受簡單、可控和真誠,而只接受複雜、套路和神秘。

二、未來就在簡單的表格之中

I、400萬股東,10%的人利用消費的時間搞定商戶。每人真正說服一家商戶,我們會衍生出40萬商戶拓展點。40萬真正認為自己是股東的商戶,可以在1個月內影響1200萬新股東。1200萬新股東中的10%,又可以拓展出120萬新商戶.......這個通路一推到底,會實現全民控股。

II、同理,我們說的一人一週一股東。只要有10%推動,依然可以一推到底,實現全民控股。

IV、再比如,You Time 要推出的機構投資人和工程師登記。登記的投資人和工程師讓企業看到登記投資人的誠意,選擇與之合作。規模以上企業會在短時間內影響大量規模以上企業,大量企業可以直接給員工下達任務。會讓數十萬,甚至數百萬新股東同時去爭取做時間銀行行長,去邀請親朋好友加入......依然是一推到底,實現全民控股。

以上三條路徑是並聯的,是存在競爭的!這種潛在的競爭才能保障三條渠道不被傳統觀念“淤堵”。簡言之,其他兩條是另一條的萬一。我們的文化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在算法中預設萬一,目的是疏通思維。但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我們的通路依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淤堵?答案是大部分人習慣化簡為繁,這讓現在十分不靠譜和複雜。置身不靠譜和複雜環境之中,又反向強化了化簡為繁。

地推股東要明白:1、我們邀請商戶入駐並不是要賺他們的錢,而是在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同時,讓他們一起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隊伍之中。使他有機會利用自己的休閒時間給自己的未來做點事情。2、如果他不接受,損失的是他自己。但如果你用套路把他“忽悠”進來,損失的將是你和所有地推股東的利益。你要明白,真正的股東越多,真正的能量越大,副作用越小;反之,搞不懂的、佔小便宜的人進來的越多,負作用越大,問題越多,公共網絡的風險越高,公共網絡風險增加,你手中已經獲得的權益是不是進入危險區?你原來做的努力是不是進入危險區?

商戶要明白:現在靠小聰明賺的三瓜兩棗實際沒啥用處,反而可能影響你的未來信譽。現在本本分分,拿閒著的時間為未來做點事情,未來權益超出你的預期。

我們的傳統文化與思維中沒有簡單、明瞭的表格與邏輯,認為那些都是毫無價值的理論。

我們始終在尋找捷徑(1次邏輯),但實際情況呢?

1次邏輯只打地基,這等於我們始終在沙灘上蓋大廈,搭起來,倒下去,再搭起來,再倒下去...

週而復始,每天忙碌,難的片刻空閒,表面上我們是最勤勞的民族,骨子裡是被迫勤勞的民族......

過去,2000多年,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近40年,我們搭載西方工業革命的地基(人家幫我們打了牢固的地基),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我們改變了很辛苦的宿命了嗎?

不僅自己沒有,我們還把自己的孩子綁架了進來,讓他們上學就開始和上班一樣辛苦。

什麼原因?傳統思維方式在作祟,我們之間並未構築信任,我們的信任源自外部,一旦外部信任系統出現問題,我們會跟著陷入危機。

創新是什麼?改變舊的思維習慣,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

不僅繼承我們的文化優勢,更能夠吸收西方人精準的邏輯思維方式。

兼容幷包,開拓進取,我們才能走出週而復始,並且可以幫助西方人走出債務泥潭。

三、兩個點靠譜,第3個點才能靠譜

首先,你是靠譜的點,你用最笨的方式,拿著表格和對方講。如果對方不接受,留給以後,等他來搶。如果對方接受,簡單表格會幫他跑通邏輯。

他會按照你的方式,用最笨的方式,去拿著表格和別人去講.......

這個過程,大家都在傳遞什麼?靠譜!你的固執行為,會讓第2個點感覺靠譜(第2個點感覺:公共網絡大部分股東是按照笨方法去分享,去構築一個個靠譜的點。這就如同蓋一座大廈,靠譜代表鋼筋,不靠譜代表竹竿。只有你放的是鋼筋,別人才會跟著放鋼筋。否則,你放竹竿,他放鋼筋,他傻嗎?)。第2個點要麼不做分享,要麼做分享也會成為一個靠譜的點,按照最笨的方式去傳遞。最終,信賴會因為我們的行為傳遞方式孵化出來,形成自我強化。

反之,你自己在糊弄,你馬馬虎虎,你分享的第2個點根本就沒有獲得信任,還傳遞什麼?

四、時移世易,過去沒有價值的口號,開始變成開啟未來的鑰匙

如何解決我們的問題?牆上的標語都寫的清清楚楚,新聞中的政府號召說的方向也清清楚楚。

為什麼我們不信?因為我們聽太多了、看太多了,麻木了。

我們覺得那些都是口號。

但時移世易,我們已經進入智能化時代,軟件和智能機器會正在成為勞動的主體。

資本主義底層制度開始失效,牆上的、原來沒有價值的東西開始變成解決問題的鑰匙。

如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民(全人類)控股公共網絡!——把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

搬到線上

訂單=提貨權=鎖定的訂單——新零售,不再分銷具體產品,而是分銷數字提貨憑證,讓買家主動上門。

廣義提貨權包括公共網絡的股權和企業、商戶的提貨權,前者可以對沖歷史債務,後者可以讓每個賣家都以預售的方式分銷。

一人兩股東,是口號嗎?

答案是,它是構築命運共同體的量化行動指南。

40萬靠譜的股東>>80萬靠譜的股東>>160萬靠譜的股東>>

320萬靠譜的股東>>640萬靠譜的股東>>1280萬靠譜的股東>>

2560萬靠譜的股東>>5120萬靠譜的股東>>1億靠譜的股東>>

它是你思考的支點,比如現在有10%的人願意成為靠譜的股東,

他們以靠譜的方式分享,新靠譜的人保持1人1周2股東,9周社會共識形成。

我們就能脫離現在的惡性競爭的環境。

靠譜的起點是唯一的嗎?

答案是還有路徑二、三、四

路徑二:未來更多股東,逐漸分化出希望解決問題的靠譜股東,成為別人信任的支點。

路徑三:以登記工程師為起點,公共網絡延展到白領階層,習慣閱讀表格的白領階層,成為別人信任的支點。

路徑四:公信力企業普遍入駐後,直接給員工下達任務,數百萬人去搶機會,全社會就會跟著搶。

路徑1234,大部分人會覺得路徑4靠譜,因為企業可以直接命令,起點人數可控,任務量可控。但請大家想一想,如果一個社會只有路徑4是靠譜的,這個社會是不是很脆弱,這個民族是不是很危險?沒有人指揮,這個民族是一盤散沙,連最簡單的事情都幹不成!

政府監管與接管是口號嗎?

答案是,有邏輯的機構投資人與企業進入後,

企業可以直接給員工下達任務。數百萬人搶機會的時候,一人不會再是兩股東,而是10股東。

搶的效率是按照天計算,而不是按照年、月和周計算。

因此,公共網絡的拼圖最終達到某個登記臨界點,市場會在短時間內完成雲端對接。

市場去哪裡,政府監管就會跟到哪裡。

請注意,除了公共網絡方案,市場中沒有一套方案是可以兼容整個市場來協商解決問題的。

四、最後

請廣大股東不要搬這篇文章。

因為這個東西就是給你看的,你看懂就OK了!

你靠譜,是世界開始靠譜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