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明珠氾水鎮

從寶應縣城沿大運河東堤南下約18公里,或從柳堡鎮(小尹莊)沿蘆氾路西行約15公里,在該三地呈L形的交匯點,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氾水鎮。該鎮地理條件優越,其京滬高速、淮江公路(S233)和連淮揚鎮高鐵穿境而過,國家級重點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寶應站坐落於境內,歷屬揚州市列首鎮及蘇北地區六大重鎮之一。


運河明珠氾水鎮

據《民國寶應縣誌》記載,氾水鎮肇源於漢末,始建於唐,後又重建於明初,明清時運河繁忙的漕運必經氾水。至民國年間,商賈販夫雲集,市場購銷兩旺,從氾水運往上海、無錫、天津等地的稻麥就達數十萬擔,鎮區擁有一百多家商號和近二十爿錢莊,單酒樓就有順河園、倚河園、金魁園、立盛園、如意館等諸家字號,鎮上有芮家花園、華廒、程公館、柳園、華五房等多處園林。當時的鎮區佈局是以東西向的大、小巷口為主要街道,與南北向的京杭大運河、下河組成了平行的兩個商業區。巷子兩邊南北貨店、筆店、藥店、茶食店、銀匠店、染坊、磨坊、豆腐坊、醬醋坊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巷子東首與下河相交,河上有拱橋三座,分別叫迎秀橋、三元橋、聚園橋。下河兩岸也是商鋪林林總總,整齊的石駁岸和沿河垂楊柳更增小鎮秀色。“下河兩岸店鋪陳,河中划子叫賣聲”、“古鎮閒地少,磚橋小巷多”、“金氾水,銀寶應,銅打的高郵,鐵做的界首。”是昔日氾水繁華盛世的真實寫照。

氾水鎮歷來自然景色優美,頗具水鄉特色。醇厚的歷史底蘊,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民國期間,氾水有一位繪畫愛好者,曾作八幅氾水風景寫生畫,題為《氾水八景》。承蒙謝覆文、朱健吾等人,曾以每景一詩記之,如今讀詩懷古,更可想見當年的美麗景緻。紀莊春柳:池清如鏡綠絲搖,岸柳叢中幾樹桃。喜鵲枝頭迎客至,千條萬縷舞纖腰。魁樓鴉墨:暮靄群烏遮滿樓,插雲巨墨聳河頭。絃歌不覺鴉聲噪,代有才人布九州。東園荷月:田田綠葉掩浮萍,蛙鼓蟬聲對月鳴。嫋娜花苞羞未放,迎風已覺暗香凝。瓦甸歸樵:霞光波影渡船催,市罷新柴沽酒歸。橫臥艙艄歌一曲,驚起野鴨滿天飛。東溪漁艇:點點漁舟迎朝陽,寒波細浪溼衣裳。飛撒漁網船艙滿,人歡魚躍趕市場。靜居梵音:茂林修竹繞清流,落日餘暉染樹頭。不見黃牆與碧瓦,隔溪遙聽磬聲幽。氾光夕照:草灘青青牧笛歸,野鴨如雲映落暉。炊煙裊裊風帆過,夕陽照水紅燭燃。運河雪渡:玉龍飛舞蔽蒼穹,皓笠銀蓑一艄公。凍手未蘇渾不覺,破冰迎客話年豐。

在美食和地方特產方面,歷經歲月的洗禮,氾水鎮流傳至今的有“朱家素雞”、“宗斌氾水老醋”、“胡家長魚面”等諸多品牌。在本篇內就不一一贅述。


運河明珠氾水鎮

本人與氾水鎮的最初結緣,是小時候如果選擇由“上河”去上海的行程中,在氾水輪船碼頭候船開始的。兒時曾經N次從家裡徒步30裡到氾水候船,乘小客船往返鎮江之間,有時候遇到輪船因故延滯、晚點等,或者從上海返程中碰上雨雪天氣,在候船室裡呆個一、兩天甚三、四天是家常便飯。再之後到鎮江有了長途汽車,還是在氾水汽車站候車,如果同樣遇到汽車因故延滯、晚點或買不到車票等原因,依然是在車站候車室裡呆個一、兩天,乾巴巴地等著碰運氣。每當這個時候就會跑到氾水集鎮上溜達逛街,感覺大街上真的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那熱氣騰騰的包子、飄曳蔥香的陽春麵,四分錢一支的冰棍,都饞嘴得不能自己。有時候甚至也會因專注於某一樣物件,往往象看呆了一樣,如醉如痴流連忘返。

在十一、二歲的時候,與發小C同學週末常徒步到氾水鎮,專程去新華書店購買書籍。名義上是買書,可囊中羞澀沒什麼零錢,實際上是久坐在書店地上,如飢似渴般看心儀的書,偶爾有錢才買一、兩本。那時候的售書員阿姨很親切,並不責備我們只看不買,只是叮囑不要把書弄髒了,我們當時真的好開心,象是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地遨遊。還有一個好去處是氾水文化館,似乎像少年宮一樣,辦理借書證能借閱到各類圖書,但只限在館內閱讀,我們時常滯留到當天閉館,才戀戀不捨地離去。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地處文化館的那條巷子裡,文化氣息相當濃厚,兩邊商戶大多都是經營紙墨筆硯、書籍報刊、少兒讀物、花鳥魚蟲、古玩字畫等賣買的,還有幾家是專門租看小人書的,那時候我們特別想擠去湊熱鬧。

大概是一九七五年夏季,那時電影在農村還是稀罕物,看電影就相當於現在的“高大上”了,能看上一部外國電影那更是了不起的。記得有一次我與C發小到氾水電影院,欣喜若狂買到兩張晚場的退票,是放映朝鮮電影《賣花姑娘》,影片主人翁一家受盡苦難和凌辱的情節,使全場的觀眾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影片中的插曲“賣花姑娘”,那悽戚而優美的旋律、哀婉動聽的歌聲以及字字滴血的歌詞,幾十年過去了,依然時常在我的耳畔迴盪。“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著花籃上市場。穿過大街,走過小巷,賣花賣花聲聲唱。花兒雖美,花兒雖香,無人來買怎麼辦?滿滿花籃,空空錢袋,如何回家見我娘?”……

影片放映結束大概是九點多鐘了,在徒步回家的路上,我倆仍沉浸在影片情節的悲傷中,兩個人誰也沒說話,可估摸剛過了四里橋,突然狂風暴雨從天而降,把我們徹底淋了個落湯雞。雨後的土公路上泥濘難行,並且黑夜裡伸手不見五指,還有二十多里的路程,我們只好脫掉鞋子拎在手上,深一腳淺一腳崴一腳,不知摔了多少跤,跌跌撞撞地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摸回了家,以致至今尚記憶猶新。


運河明珠氾水鎮

時光荏苒,世事多變。歷經滄桑的氾水千年古鎮,舊時的景緻早已蕩然無存,如今沐浴著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春風,京杭大運河畔那顆璀璨的明珠,正在煥發出令人奪目的灼灼光華。

2020年2月16日完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