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勞作的老人告訴你,生活到最後離不開的還是賣力氣


一直勞作的老人告訴你,生活到最後離不開的還是賣力氣

昨天隔壁的親戚讓人幫忙去超市買東西,老公得知後也麻煩他們帶了兩袋面回來。

婆婆今兒就煮了紅豆,包了紅豆包,沒地方蒸,就去頂樓的大鍋裡蒸了一鍋。

趁著熱乎乎的勁兒吃,特勁道,大寶二寶吃得也是不亦樂乎!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婆婆在家,我們的口福就沒斷。

這次疫情也是,菜沒缺,糧沒斷,有肉有蔬有粗糧,還有零嘴給我們嚼。

炒花生,南瓜子,烤紅薯,熟板栗等都是我們圍坐火爐的零嘴。

還有,光醃菜就有蔬菜,肉禽和蛋類,乾菜也是蔬菜,魚,粉類的都有。

屋後還開闢了菜園子,新鮮蔬菜幾大窖,旁邊搭個棚子養了雞,過年的雞蛋和雞吃的都是自家的。

我之前懷孕在家,把姥姥不用的缸弄過來,準備養睡蓮的,搞了幾回都沒活成,索性就不養了,缸就放那裡睡大覺。

這回來,看到缸裡有枯萎的荷葉和杆子,問婆婆種啥了,她說缸閒著也是閒著,年初就跟自家要了藕種種了,現在有藕吃了。

一直勞作的老人告訴你,生活到最後離不開的還是賣力氣

婆婆就是這樣,從不願浪費任何東西和地方,只要能通過勞動可以物盡其用的,她毫不吝惜自己的力氣。

從在老家種田,種花生,玉米,芝麻,紅薯,甜瓜,甘蔗,草莓,桃樹,梨子等等開始,就沒斷了勞作。

養過的豬,雞,牛也沒少。

後來大寶要上學,才不捨得的把田地租與別人,老家屋子空著,搬鎮上住。

沒了田地,也沒了菜園,可沒難倒她要勞動的心。

硬是把屋後還沒開發的亂石頭地給刨成了菜園,旁邊鄰居看到她刨光溜的園子,也在屋後刨了起來,也學婆婆搭了個雞窩,攢土雞蛋給孩子吃。

我們在外她在家維持後方,基本沒什麼讓我們擔心的。

生活過得雖不算多大富大貴,也沒比別人差多少,這全仰仗婆婆的巧手勞作。

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無華的老人,日子經過一一打點讓一家人任何時候都有糧可吃,住得妥貼,過得安心。

我們都是很普通的人,沒什麼大的本事,也沒當大官的親戚,婆婆更是從當姑娘時的吃不飽,餓著肚子睡覺到如今的小康生活,付出了艱辛的勞作和摳搜的簡省。

用她大半輩子勞動所凝結的智慧,在生活中教我們如何細水潤無聲的經營人生,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被困在家裡,我還沒挖掘出婆婆這個“寶藏老人”的勞作秘訣。

在她那裡,好像永遠有個百寶袋,想吃啥就能變出啥,想做什麼就行動,只要還有力氣,還可以幹活,就能把日子過得踏實又順風。

用婆婆的話講:有把子氣力就餓不著,人不懶就能過不賴,再勤快和省著點,好日子不愁過。​

他們那時候吃不飽,穿不暖活過來的人,比我們有吃有喝又有玩活著的人,多的就是力氣和韌勁兒。

他們的力氣用在如何把田種好,把雞養肥和把錢存下來上面。

我們的力氣卻用在每天好無聊,活著真沒勁和看手機上了。

他們的勁兒頭是越來越往好的奔,總有一股子狠性會跟自己和生活死磕到底。

我們的勁兒全是鬆散的,今天被這個吸引,明天又覺得那個有搞頭,到頭來,白費了時間還埋怨社會不公平,不給機會。

說實在的,跟婆婆相處得越久,越覺著,處在哪個時代不重要,要緊的是使好當下的力氣。

他們那時,雖說靠天吃飯,靠力氣賺錢,可走的每一步都很踏實。

我們這時,看著機會遍地開花,隨手都能夠著大富豪,可跨出的每一步都不實在。

要想過得舒心又順遂,一直勞作的婆婆告訴我,生活最後離不開的還是吃苦賣力氣。

不管是腦力活動還是體力勞動,你總得下番苦功夫才行。

一直勞作的老人告訴你,生活到最後離不開的還是賣力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