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被稱為高考“釘子戶”的張非,還有哪些人是高考中的“牛”人?

魯南小邵


19年的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高考的話題還沒有結束!

今天就來盤點下,高考中的牛人!

年齡最大的考生:2017年下半年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上,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考點126考場內,91歲的許明良老人,目前,是參加高考考試年齡最大的考生!

年齡最小的考生:2016年,河南年僅9歲的商丘女童張易文參加高考,這也是自恢復高考後,高考年齡最小的年齡學生。

參加高考次數最多的考生:四川高考釘子戶梁實22次參加高考,創造了高考史上參加高考次數最多的人。

高考滿分第一人:2000年7月,年僅14歲半何碧玉以標準分750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河南省高考理工科“狀元”,被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生物科學專業錄取,創造了高考歷史上的奇蹟與神話。


鵬仔先生


梁實,人稱“中國第一腦殼”、“最牛釘子戶”、’“現代范進”,51歲的成都高考釘子戶,兒子正在讀研,2018年第22次參加高考,上高中不愛學習,1983年第一次高考落榜,此後連續復讀兩年均落榜,後因家庭條件不支持,無奈放棄高考,後買建材發家,成為了建材公司老闆。後因一直沒有忘記當初的夢想,1987年,再次勇敢邁進高考考場,2016年,高考成績已達到453分,已經超過了二本線,但分數不夠他心中滿意的學校,四川大學數學系,放棄了填志願。現在梁實說,考了這麼多年,壓力太大,已經現實了,考上二本也去認認真真上完,如果今年還是考不上,明年百分之百繼續高考,我一直有一個固定的理念,沒有上過大學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重點大學是我的理想,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就不遺憾了。

康連喜,71歲的老爺爺,遼寧省阜新市的普通農民,沒有成家,一個五保戶,小學到初中成績優異,恢復高考當年,沒報上名,次年即1978年落榜,後因年齡限制,無奈放棄,知道2002年報名政策變更,繼續參加高考,今年是第18次參加高考,仍樂此不疲。康連喜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高考改變命運,他稱,要是高考政策允許,我的心跳不停,我會一直考下去。

張非,四川廣安市,被稱為“四川考霸”、“史上最牛高考釘子戶”,曾四次參加高考,2002年復旦大學錄取,不滿意沒讀,2003年606分被北大錄取,2004年因7門必修課不及格被迫退學,2005年,南充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2006年,未修滿學分而被退學,2007年南充市理科第二名,677分考入清華。

汪俠,江蘇南京人,人稱“高考狂人”,1954年第一次參加高考,1955,1956,1960,均沒考上,2002年被南京醫科大學破格錄取,為旁聽生,2002年,為拿到南醫大的學籍,2007年繼續參加高考,2009年以80高齡繼續參加第九次高考,2012年83歲的老人依然執著的走進了高考考場。

 說實話,“高考釘子戶”,享受的是2001年高考報名取消年齡限制這一政策紅利,從理論上說,70歲、80歲、90歲的老人照樣可以參加高考,誰都無權剝奪他們報名參加高考的權利。但是年復一年參加高考的做法並不明智,更不值得點贊。

  對“高考釘子戶”而言,屢戰屢敗,是對生命的揮霍。梁實的父母都是老師,可是膝下5個子女沒有一個上過大學,為了完成父母的心願,梁實放棄了自己的生意,投身到複習迎考之中,1987年到1991年,梁實都參加了高考,但都沒有達到分數線。2018年,梁實考出了自己迄今為止最高的成績——469分,比二本分數線高了11分,他決定2019年繼續考,因為他想上一個學習氛圍和環境更好的學校去讀書,而不是僅僅為一個大學文憑。他覺得去一所理想的大學讀書,就是自己的夢想。但筆者以為,以他年過半百的年紀,就算考上他心目中的四川大學或四川師大,他的人生就算成功了嗎?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上大學,照樣可以學有所成。何必在乎有沒有一張文憑呢?如果梁實在經歷過幾次高考失敗後,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定位,為自己確定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人生目標,腳踏實地地做適合自己做的事,就算沒上過大學,他照樣可以活得非常精彩。再說,稱他們“釘子戶”,本身就說明他們的家人、朋友或社會公眾對他們這種“一根筋”的人生選擇並不贊成。

  對整個社會而言,“高考釘子戶”造成了社會公共資源的巨大浪費。因為考生從報名到高考,從閱卷到錄取,政府部門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不是考生所繳的一點報名費所能解決的。多一個“高考釘子戶”,國家財政就會多支出一部分費用。遼寧的那位“高考釘子戶”康連喜明知考不上,但還是一如既往地報名參加,在他眼裡,成績的好壞已沒有任何意義,步入考場就算“達到目的”。試想,年輕人眼裡改變命運的高考成了“高考釘子戶”們的一種精神寄託,一種廉價消費品,這讓千千萬萬的莘莘學子和辛辛苦苦為高考服務的人們情何以堪?





豫見汴州


自從高考設立以來,高考狀元總是備受關注,比起學子,也許是家長更加著急,無限羨慕那些聰明的學霸,他們捧著完美成績單的樣子,就像掌握了將來幸福的鑰匙。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曾在中國高考歷史上大放異彩的這位學霸,他創下了怎樣的成績,而後又何去何從了呢?今天要說的這個孩子是王瑞鵬,王瑞鵬就讀於山東省煙臺市二中,學習成績優異的他自然是在實驗班,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同學有不會的題他都會細心地幫助都學解惑。而他自身更是嚴格要求自己,一到學習時間,王瑞鵬就無比專注,經常是為了學習忘記吃飯,真正做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常人說,學習好的人總是專注於學習,很難做到全面發展,然而這個王瑞鵬真當是個例外,除了文化課成績傲人,王瑞鵬的體育,辯論,口才都很出眾,甚至還參加過多次辯論大賽,同時還在課外關注一些軍事和物理學的知識。可以說是棲身多個領域。

高考那年他的成績出乎意料,差一分就拿到了滿分,他的理綜滿分,他曾經國家奧數比賽得了第一名,這在按規定高考的時候可以加20分,所以他的總分是749,這無疑是高考歷史上的神話,不愧是高考第一牛人。關於王端鵬後來的發展,有人說他是出國做了CEO,和常人一樣,努力工作為生活奮鬥。具體的現狀,則無從得知了。最後在新一屆高考來臨之際,預祝所有莘莘學子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農村次惑


叫這樣老鬼不要佔用有限名額,把這樣名額讓給年青人,今年好象有兩個超大嶺老頭孝生,現在的考誠制廢該有個年歲限制,一條腿都進到火葬場大門了還要和爭青人去爭高考有限名額別說孝不上,就算你孝上了又能怎樣,還能為國家出成果嗎,人貴有自知之明,別老不要臉\\,給年青人留 ̄點表帥


1245大漠孤獨


高考🐮人的出現是小概率事件,要理性對待,還是以提高普通民眾多的綜合素質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