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陪閨蜜去相親,男人問兩句話激得她憤怒離去,大呼不可理喻


過年陪閨蜜去相親,男人問兩句話激得她憤怒離去,大呼不可理喻

01

每年春節,都是單身男女相親的高峰期。

是喜慶的節日氛圍感染人心,讓人渴望找個伴;也是父母親人的過度操心,讓人不忍不從。

對於上班族來說,一年大部分的時間裡,他們都在早出晚歸,有些人因職業原因,能接觸的異性很少,所以沒時間又沒機會的他們,只好利用春節年假來拓寬自己的交友圈。

雙方約在一個幽靜的公共場合,消費一杯咖啡、飲品或者一頓飯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大家面對面看感覺、聊三觀、察背景。

見一面未必就能清楚決定什麼,但肉眼能看到的總好過隔著網絡、隔著他人的嘴憑空腦補

所以,相親是單身男女最直接有效,也最節約成本的認識異性的方式。

有些人認為這樣途徑獲取的婚姻像一場交易,大家把各種條件擺在桌面,相互挑選匹配、各自背裡權衡,有違婚戀的真諦。

過年陪閨蜜去相親,男人問兩句話激得她憤怒離去,大呼不可理喻

而我覺得,其實相親就是幫你打開了一扇通往婚戀的大門,至於最後,能否順利走向婚姻殿堂,還需要自己努力、彼此合心。相親,它只開啟緣分,並不決定婚戀。

當然我不否認,在如今慾望橫流的生活中,確實很多事物包括人心都被物化成商業模樣。

更可悲的是,很多人都想用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精力,瞭解到相親對象最真實最全面的信息。

只要有意去相親,他們多會想辦法各種問話,且大部分都是關於物質經濟的現實問題。

只是,有些人探究的含蓄,有些人拷問的直接。在他們眼裡,這是必要的問題。

而我始終認為,在初次輕淺相識中,在感情還未明朗時,男女二人就拖出經濟條件來盤算,這才是活脫脫的商場交易!

過年陪閨蜜去相親,男人問兩句話激得她憤怒離去,大呼不可理喻

為了讓這種“交易”冠冕堂皇,他們還找了個響亮的藉口——“節約時間和精力”。可是關於感情、關於終生幸福的大事,又如何能壓縮得了時間和精力?

走馬觀花一場就能俘獲真心,哪有這麼輕而易舉的幸福?要知道回報不一定和付出成正比,但是吝嗇付出一定不會有慷慨的回報。

02

閨蜜從外地回來過年,她對相親一直很排斥,無奈年齡增長,經不住父母的苦口婆心、軟硬兼逼,她妥協了。幾天前她求我陪同她去相親。

對方是個IT男,年齡與她相仿,閨蜜從家人那裡瞭解到的信息是:他在上海工作、身高178CM、努力上進、長相俊朗、無不良嗜好......

因為介紹的人年紀較大,不會用微信,只給了閨蜜家人對方的電話號碼,所以閨蜜無法跟對方在見面前先基礎瞭解一些。

只等閨蜜確認後,她的父母就給介紹人回話,很快對方也回覆說可以約在兩天後見面。

過年陪閨蜜去相親,男人問兩句話激得她憤怒離去,大呼不可理喻

男生的條件聽似不錯,所以閨蜜懷抱著些許期望。那天我們比約定的時間早10分鐘到見面的餐廳。原來男生也已經到了。

見到我們走來,對方點頭起身,我們3個各自介紹了一番後落座,男生招呼來服務員熱情的讓我們點些吃喝。看著他紳士的姿態,我和閨蜜相視一笑。

等服務員轉身離開後,男生對閨蜜說“我們彼此的大致情況想必介紹人都已經說過了吧”,“聽說了一些”閨蜜回答。

“那我就不耽誤大家時間,說重點的吧。你現在的收入多少?”閨蜜和我一下子愣住了,還沒等她回覆,男生繼續問“你的父母有退休醫保嗎?”

這時我望著閨蜜,而閨蜜望著男生,時間好像突然靜止了。片刻後,閨蜜站起回了一句“莫名其妙”,就拉著我走了。

我們飛快的走出那家餐廳,閨蜜氣得一直深呼吸和搖頭。“這什麼人啊?我都不認識他就問這麼隱私的問題,簡直不可理喻!”“一點都不尊重人,唐突的像審問犯人......”

過年陪閨蜜去相親,男人問兩句話激得她憤怒離去,大呼不可理喻

她一路吐槽:都說女人拜金,其實不如男人物質;男人太現實,什麼都沒談居然就先問經濟,就擔心父母會不會拖累,簡直薄情寡義。

我理解她的心情,一路應和著,一路安慰她。

03

其實閨蜜條件不遜,她是幾個培訓機構的瑜伽老師,常年練瑜伽的人有氣質有外形。

她懂得物質對於生活的重要性,只是她不能接受以經濟條件作為一段婚戀的基礎考量。

想想上個世紀看場電影、吃個大白兔奶糖就能喜結連理的時光早已一去不復返,而如今有車有房有存款,才能談婚論嫁。

也突然想到前段時間爆紅的老電影《牧馬人》,男女主人公兩個人在窮困潦倒時心心相惜,在家徒四壁中毅然走到一起,還生了兒子,甚至男主拒絕生父帶來的榮華富貴,不離不棄守護自己的平淡婚姻。

過年陪閨蜜去相親,男人問兩句話激得她憤怒離去,大呼不可理喻

令人動容!那時候的物質貧瘠,果腹艱難,卻能和對方同甘共苦。那時候的人心淳樸,慾望極簡,最大的心願不過是兩個人的和美相守。

當然,這也是因為時代背景不同,催產出的現實需求不同和人文觀念差異。

但無論任何人性是相同的,它不該因時代變遷而過度扭曲。

我們這個時代確實有我們的無奈,生活高壓、節奏飛快,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花錢,現實殘酷導致人心物化,導致相當大部分人都認為婚姻必須建立在一定的金錢物質之上。

這點我不反對,但也不堅持。不否認金錢物質確實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但它如果重於人心情感,那這世道豈不是荒涼!按古人的話說,人心有血有肉有溫度,而錢財畢竟只是身外之物。

過年陪閨蜜去相親,男人問兩句話激得她憤怒離去,大呼不可理喻

我們選擇婚姻,是因為一個人的生活太冷,渴望兩個人的溫暖;是想找個身心靈的陪伴依託,餘生不再形單影隻。

所以,一段姻緣,真情實感才是第一衡量標準,而不是經濟條件。如果以經濟為土壤,很難相信,生硬冰冷的物質能孕育出溫暖人心的情感和婚姻。

其實生活是需要經濟做基礎,但不該盲目的推崇金錢至上;婚姻是需要物質來鋪墊,但不至於苛刻的要求車房存款。

當我們對金錢物質過分熱衷的時候,現實的壓力只是部分原因,更多的卻是人性的貪婪、慾望的狂熱在作祟。而婚姻的選擇,往往是由心出發、不參雜質、越純粹越容易幸福。

所以,大概率上來說,一段美滿的婚姻,一定是以感情做中軸,以經濟為支持。

缺一不可。


(完)

今日話題:金錢對於婚姻到底有多重要?你認同我的觀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