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接受安樂死的明星,遺言似有後悔,兒子卻沒聽出來?

“時光無情逝,歲月催人老。”

無論一貧如洗,還是家財萬貫;無論聲名顯赫,還是人人唾棄,都會經歷生老病死,病痛折磨。

人生不過數載,天災人禍難測,我們往往要飽受不同病痛的折磨。

有些人與病魔頑強抗爭,終得到命運的饋贈,最終痊癒,幸福渡過餘生。

然而,就算是聲名顯赫、家財萬貫也對頑疾回天乏術,或者鬱郁終生,或者草草了結生命。

然而傅達仁卻不同凡響,面對急症,他無所畏懼,曾經頑強抗爭,疾病卻沒有好轉,只能接受因病而亡的命運。

作為中國第一位接受安樂死的明星,傅達仁為人所欽佩。

他不畏懼死亡,得知結局也是輕笑了之,還處心積慮地留給後世慰籍。

傅達仁的安樂死,被世人所知曉,無數人敬佩傅達仁的勇氣,也感慨他的選擇。

中國第一位接受安樂死的明星,遺言似有後悔,兒子卻沒聽出來?

一、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傅達仁不僅是臺灣體育主播,而且是聲名遠揚的節目主持人。

他生前以播報NBA賽事為人所知,更和曾經家喻戶曉的沈春華主持過綜藝節目,並憑藉該綜藝節目獲得了金鐘獎。

作為一名廣為人知的體育主持人,傅達仁更是客串過春晚,其知名度和名氣歷盡數年而不減。

傅達仁的成功並非輕而易舉,而是憑藉著他不同常人的天賦,以及超於常人的努力,一步步腳踏實地的走進觀眾們的視線裡。

年輕時的傅達仁,其名氣與知名度堪稱為家喻戶曉,為主持界的一大傳奇。

因為對工作的堅持不懈,傅達仁的財富不斷的增加,其家庭更是美滿幸福,不僅娶了擁有一位溫柔的妻子,更是有一個懂事孝順的兒子。

傅達仁創造了一個歷史,事業家庭雙豐收,他的人生貌似沒有巔峰,只是在一味地攀登,不斷的突破新的高度。

主持界的奇蹟,無數子弟的偶像,傅達仁的人生貌似深得命運的眷顧。

本以為傅達仁能夠安享晚年,靜靜的享受子女的照顧,享受安逸閒散的晚年日景。

然而,世事弄人,83歲的傅達仁卻聽到了一個噩耗,這個噩耗成為了傅達仁順風順水人生的轉折點。

中國第一位接受安樂死的明星,遺言似有後悔,兒子卻沒聽出來?

二、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傅達仁得了癌症。

得知消息時,傅達仁也幾度崩潰,難以置信,經過不斷的自我安慰之後,才接受了眼前的現實。

傅達仁坦然的接受醫生的治療,坦然地喝下一盒又一盒的治癒藥,坦然地接受每一個癌症病人所要經歷的每個階段。

可是,傅達仁這次並沒有那麼幸運。

癌症已到了不可治癒的境界,傅達仁只能靠喝藥才能夠維持餘生。

中國第一位接受安樂死的明星,遺言似有後悔,兒子卻沒聽出來?

單靠喝藥並不可怕,但癌症的疼痛並非常人能所承受,傅達仁卻一味地承受了兩年。

在此期間,傅達仁獨自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卻在家人面前表現的坦然無事。

85歲的高齡,縱使是疾病纏身,疼痛不已,身邊也有至親陪伴,更有妻子相知相伴。

傅達仁只覺得此生無憾,他對身邊的人說:“人必有死,送君千里,終有一別。”

傅達仁的心中早已有了選擇,一個是忍受疾病、喝藥度日而後死亡,一個是坦然面對、了卻餘生。

很顯然,傅達仁選擇了後者。

說服妻子兒女,傅達仁產生了安樂死的想法。

死亡可能比較簡單,然而面對死亡、接受死亡的過程卻是漫長而痛苦的。

傅達仁卻直面死亡,縱使死亡令世人所忌憚,頓時令人肅然敬佩。

中國第一位接受安樂死的明星,遺言似有後悔,兒子卻沒聽出來?

三、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妻慈子孝,傅達仁便踏上了安樂死的進程。

他的妻子在他逝世半年,對大家講起了傅達仁,“他走得很平安,很喜樂。”

傅達仁安樂死的畫面更是感人至深。

平常人在面對生離死別的時候,心中無不懊悔不已,淚流滿面。

然而,傅達仁的安樂死畫面卻超出常人的想象,場面令人動容!

在他生前的錄像中,傅達仁首先向臺灣的親友進行了一番告別,沒有煽情字眼,但是他訴說的每一個字都感人肺腑,令人流淚。

生命不斷的無情流逝,生活也歷經坎坷與挫折。

病痛的折磨早已讓傅達仁磨練出一副處事不驚的姿態,他的面容令人肅然起敬。

安樂死的毒藥,傅達仁像是在喝一杯開水,面容坦然,嘴角甚至有一絲笑意。

在喝藥的整個過程當中,傅達仁沒有掉下一滴眼淚。

他只是淺淺地說:“平安,無憾。”

傅達仁走了,走的如此灑脫。不過對於他來說,他真正地解脫了。

沒有痛哭流涕,懊悔不已,這樣做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讓家人安心度日。

中國第一位接受安樂死的明星,遺言似有後悔,兒子卻沒聽出來?

四、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路人。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歷時幾載,再看傅達仁的遺言,其遺言卻似有後悔之意,其兒子卻沒聽出來嘛?

其實,傅達仁安樂死之前曾有一段媒體採訪視頻。

媒體詢問他的感受,他只是坦然的回答:“笑並不是他的喜悅,哭也不代表自己的難過。”

由此可見,傅達仁在去往安樂死之前,心情是五味雜陳的。

中國第一位接受安樂死的明星,遺言似有後悔,兒子卻沒聽出來?

他更是戀戀不捨的說安樂死她捨不得自己的家人,但是他更無奈與病痛的折磨,這更讓家人煩心。因此,他不得不選擇安樂死,這對於他自己,還有他的家人,都無一不是最佳的選擇。

時光蹉跎,歷時數載,再提起傅達仁的事蹟。

更多的是對傅達仁老爺子的肅然敬畏。傅達仁安樂死的場面沒有痛哭流涕,只有溫馨與動容。

死亡來臨之前的恐懼,總是讓我們手無足措,懊惱不已,更會產生輕生的想法,或者一走了之,不敢面對現實。

然而傅達仁卻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坦然直面死亡,這本就是超於常人的一種氣魄與勇氣。

也正是因為傅達仁老先生的氣魄與勇氣,他的家人在他離世之後能夠踏實安穩度日,心中沒有虧欠與煩憂。

傅達仁的選擇,於他於家人,都是一劑良藥,治癒自己更是寬慰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