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少年的你》: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重温《少年的你》: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少年的你》告诉我们: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01

电影《少年的你》讲述了一个有关校园霰凌的故事。

高三女生胡小蝶因不堪忍受校园霸凌而跳楼自杀,警察来校侦查,她的同班同学陈念在几经犹豫之后,终于勇敢地了说出了胡小蝶生前被霰凌的真相。于是,陈念成为了下一个被欺负的对象。

欺负胡小蝶和陈念的,不是别人,正是同班同学魏莱、徐渺和罗婷。其中,魏莱是主犯,徐渺和罗婷是跟随者。

陈念之所以成为受害者,首先是因为她揭发了魏莱、徐渺和罗婷。其次,是因为陈念性格较内向,又一心扑在学习上,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最关键的是,陈念是一个没有家庭支持的人。

在影片中看到,陈念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与母亲周蕾相依为命。

周蕾被人追债长期在外躲避,而且,又因为售卖假面膜致人皮肤过敏而麻烦缠身,所以,根本就给不了女儿任何保护。

陈念在受到别人欺负时,体谅周蕾自身难保,只能选择独自承受。

陈念就这样成为了一只落入虎口的绵羊。

不仅是魏莱、徐渺和罗婷三个人,班上大部分同学也都在嘲笑她、排挤她。

上体育课时,同学们故意不和她一起玩球,而且,在目睹魏莱将球故意扔向陈念、将陈念推下楼梯时,无人出手相助。

后来幸亏遇上了小北,在高考前的那段日子里,小北悄悄陪同陈念,护送她上学、放学。

最后,在小北的帮助下,陈念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高考,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重温《少年的你》: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02

魏莱是一位长相甜美,但品行恶劣的女生,她和徐渺、罗婷结成一个小团体,肆意凌辱胡小蝶致其跳楼自杀。

后来,她们又威胁、殴打陈念,最严重的一次是伙同社会上的混混,在陈念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对其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凌辱。

他们撕碎了她的书籍,殴打她的身体,撕烂了她的衣裙,并且拍下了视频。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为什么一个美少女会变成一个如此没有道德底线的施暴者?

这与魏莱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在胡小蝶事件曝光以后,魏莱母亲被叫到了学校,她没有好好管教自己的女儿,反而质疑受害者家长的身份、批评受害者的心理素质太脆弱。

她质问警察是否有真凭实据来证明是她女儿的行为导致受害者自杀,

她威胁学校说"这真要追究起来谁脸上也不好看"。

最后,她厚颜无耻地说"你说她不吃亏谁吃亏啊"。

听到母亲的这些话,魏莱笑了,得意洋洋。

这位母亲的骄纵,造就了魏莱的蛇蝎之心。

然而,她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她的女儿也因此而丧命。

魏莱的父亲没有出场,但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到父亲采用的是冷暴力的教育方式。

因为伤害陈念,魏莱受到了小北的警告,同时,她也害怕陈念报警,所以,她去找陈念和解。

她说她的父亲因为上一次的胡小蝶事件已经一年没有跟她说话了。

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不仅不能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反而也会因此变得冷漠,并且失去安全感。

于是,变得冷漠的孩子就会通过伤害他人来显示自己的强大,以此重新获得对世界的掌控感和安全感。

罗婷是魏莱的跟班,说话恶毒出手狠辣,即使面对警察也毫不在乎。当她被学校停课时,父亲马上当众殴打她。由此可见,罗婷所受的家庭教育是以暴力为主。

当一个人从小感受到了暴力的威慑力,那么,长大后,他也会习惯以暴力去制服别人,并且在施暴行为中获得复仇的快感。

徐渺是魏莱的另一个跟班,她性格懦弱,因害怕被欺负而加入魏莱的小团体以求自保。

当她被学校停课时,她的母亲直接下跪祈求。从她母亲的这一举动,也能看出徐渺性格上的懦弱是受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重温《少年的你》: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03

影片中反映出的校园霸凌,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前几年,我曾经参与处理过一所高中学校的霸凌事件:四个女生在寝室脱光了另外一名女生的衣服,用带子把她绑在床上,用衣服塞住她的嘴,其中一个女生用手机拍了视频,扬言要把视频发到网上去。

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这四个施暴的女生就经常叫受害者给她们打饭、打开水、洗衣服等。

这名受害女生在智力上有轻微障碍,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在学校几乎没有交到朋友。

我在给她做心理辅导时,她告诉我,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就受同学欺负。刚开始受欺负时,会回家告诉妈妈,可是,妈妈也是胆小怕事的人,每次女儿跟她讲在学校受欺负的事情,她妈妈就会说,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去处理吧。久而久之,女儿在妈妈那儿找不到帮助,就只好独自一人忍受。忍受久了,竟然就习惯了。

女孩的爸爸长期在外打工,有一次回家,听说女儿被打了,于是去了打人者的家里,找了对方家长去交涉,但是,并没有有效制止住对方的伤害行为。后来,父亲也放弃了对女儿的保护。

女孩也不敢告诉老师,因为欺负她的人威胁她,如果告诉老师的话,她们会打她打得更重。

家庭里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孩子,性格就自然变得懦弱了。

性格懦弱的人,最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重温《少年的你》: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04

那四位施暴的女生,有三位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平时关爱很少,一旦知道孩子犯错,也只是打骂一顿了事,几乎谈不上教育。

另外一位女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的父母一来到学校,在办公室看到被罚站的孩子,母亲冲上去便是"啪啪"两个耳光,而后,一阵数落。数落中不停地提到女孩的姐姐如何如何听话,又说弟弟如何如何成绩优秀。

而女儿却毫无羞愧,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满是叛逆和倔强。

后来,我给该女生做心理辅导,得知她从小到大就很少被父母表扬过,只要她哪里有不好,父母马上就会把她和姐姐、弟弟比较一番,仿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她从此越加自卑和叛逆。

从小被父母打压的孩子,她会通过对别人的欺压,感受到自己的强大,并以此向父母示威。

缺乏关爱和认同,并且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最容易成为校园霸凌中的施暴者。


重温《少年的你》: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05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稳定。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精力旺盛,性格又容易冲动,所以,校园霸凌往往发生在初中和高中学校居多。

校园霸凌的发生,一定不会是偶然发生。在严重的事件发生之前,一定会有一些轻微的欺负行为发生,例如,施暴者嘲笑、排挤、威胁受害者。

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对预防霸凌现象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霸凌的苗头发生时,旁观者要报告老师,老师也要妥善保护报告人。

同时,班主任老师和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应该立即干预,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通知家长,及时改善教育方式。

事态严重的情况下,学校应立即报警,以儆效尤。

只有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校园霸凌才能得到有效预防。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阳光中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清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重温《少年的你》: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