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轉眼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回望過去的一年,世界建築界也發生了一些載入史冊的大事記。小編精選了2019年建築工程上的十大事件,你準備好去一睹它們的“芳容”了嗎?

一、2019年上半年,很多建築界內的大師們離我們遠去。

3月1日,第四屆普利茲克獎得主、美國著名建築師凱文·羅奇(Kevin Roche)辭世,享年96歲。5月16日,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得主、著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辭世,享年102歲。AIA建築教育卓越獎及AIA芝加哥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芝加哥著名建築師Stanley Tigerman辭世,享年88歲。而在我們身邊,3月24日,北京院顧問總建築師劉開濟辭世,享年93歲。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凱文·羅奇、貝聿銘、Stanley Tigerman、劉開濟

從個體生命來講,辭世的建築大師看似已經度過漫長的一生,但從建築師的職業生命來看,他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可能都在做設計。建築師的成長是漫長且艱難的,甚至需要一生的時間來積累經驗,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建築大師往往在中晚年才有成就。這也是為什麼建築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他們用生命去為人類生活環境的改善而努力。所以建築師們請保重身體,可能下一個普獎得主就是你~

二、巴黎聖母院遭遇百年不遇的火災

法國時間4月15日傍晚約18:30,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93米尖塔被大火吞滅,教堂屋頂業已坍塌。據《衛報》報道,此次大火可能與目前正在進行的修復工程有關。近日,法國參議院向公眾宣佈巴黎聖母院需按照大火前的原貌進行修復重建。這一新聞將推翻之前法國總理宣佈的一項以重新設計教堂尖頂的國際競賽,教堂的修復工程計劃將得到法律的保障,會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前結束。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巴黎聖母院

三、波爾多530公寓樓改造項目獲2019密斯獎

4月10日,密斯·凡·德·羅獎(Mies van der Rohe Award)公佈最終獲獎得主——波爾多530公寓樓改造項目。項目位於法國波爾多,由 Lacaton & Vassal architectes、 Frédéric Druot Architecture 、 Christophe Hutin Architecture共同設計,自本屆密斯獎383個提名項目中最後勝出。這個波爾多三座大型社會公共住房的創新改造項目被稱讚為“從根本上改善了居住者的空間和生活質量”,並優化了他們的經濟和環境生活成本。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新設陽臺

四、磯崎新獲第41屆普利茲克獎

3月5日,普利茲克獎官方宣佈磯崎新成為2019年第41屆獲獎者,他是日本第8位獲此殊榮的建築師。磯崎新在50多年的建築實踐中,設計並建成100餘座建築,其作品兼取東西方文化,擁有超前的未來主義思想。在同時代的建築師中,他擁有驚人的產量與影響力。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師從丹下健三的他卻始終與日本“新陳代謝”派保持著理性的距離。他曾說“我始終認為最重要的事,就是擺脫我所知道的條條框框,跳出美學的認知,去做設計。”普利茲克評審團是這樣評價他的:“他兼具對建築歷史和理論的深刻了解,勇於擁抱前衛,從不滿足於複製現有;他對有意義建築的追求也反映在他自己的設計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斷演進,其方式方法總有新奇之處。”

五、建築設計:屈米建築事務所&TUPDI

該項目是由伯納德·屈米建築事務所與天津城市規劃設計院(TUPDI)合作設計。這是該事務所在中國的第一個大型建築項目。“這座探索館是為天津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設計的建築,” 首席建築師 伯納德·屈米說道。

開放時間:2019年秋季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六、重慶來福士

由薩夫迪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重慶來福士廣場位於長江和嘉陵江匯聚之處——朝天門,項目以“朝天揚帆”為設計理念,八座塔樓8座弧形塔樓臨水向北,宛若帆船桅杆象徵人們對曾經乘風破浪的中國古艦船的回憶,引領著這座城市揚帆起航。

開放時間:2019年9月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建設中的來福士 © Safdie Architects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重慶來福士效果圖 © Safdie Architects

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建築設計:OMA

OMA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自其在2009年被宣佈為這一項目國際競賽的獲勝方案以來就備受期待。其中的原因也顯而易見:這一項目是簡單幾何形體與複雜的綜合體功能的驚豔結合,並且(儘管設計已經將近十年)具有顯著的未來感。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建設中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八、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建築設計:Reiser Umemoto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是一座致力於促進臺灣流行音樂的製作和表演,並慶賀其不斷髮展的城市綜合體。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是實現臺北市南港區後工業復興的“文化城市化(cultural urbanism)”的關鍵元素。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效果圖 © Reiser Umemoto

這一項目將包括可容納數千觀眾的表演空間,建築面積達到了令人瞠目的62000平方米,並將(在落成時)成為世界上第四大的獨立式博物館。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建設中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 Reiser Umemoto

九、建築設計:MAD

MAD圍繞一座自1725年已有歷史記載的四合院建造了一片“漂浮的屋頂”,將文物進行保護和利用的同時,也和周邊已建成的現代建築進行了連接,展現出多層的城市歷史和諧並存的場景。MAD馬巖松談到此舉回應了老北京形容孩子淘氣的俗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無拘無束、自由的象徵。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SAN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SAN

“漂浮的屋頂”以低矮平緩的姿態水平展開,將不同建築間有限的空間最大限度地轉化成為一個戶外運動和活動的平臺。

預計建成和投入使用時間:2019年秋季

“漂浮的屋頂”以低矮平緩的姿態水平展開,將不同建築間有限的空間最大限度地轉化成為一個戶外運動和活動的平臺。

預計建成和投入使用時間:2019年秋季


十、建築設計:OPEN北京山谷音樂廳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室外效果圖 ©OPEN

2019年建築界十大事件!

△ 室內演出場景 ©OPEN

北京以北,一個擁有明長城遺蹟而聞名的山谷,一座半室外的音樂廳。

音樂廳位於山谷底部,猶如一塊巨石奇蹟般地降落在這裡。整座建築由混凝土澆築,混凝土骨料來自當地富含礦物質的岩石。倒錐形的結構裡包含了半露天的劇場、室外舞臺、觀景平臺和一些服務空間。從聲學的角度,巨石內部的空腔是一個完美的音樂表演空間,而它如同原始洞穴一般的氛圍,也適合獨處沉思或社區聚會。頂部的洞口和一些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側向開洞,將天空、周圍山谷的景色,還有大自然的聲音一道引入空間中。

預計落成時間:2019年秋季

如果您覺得小編的文章寫的符合您的閱讀習慣!歡迎評論轉發收藏!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