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螺旋槳偏見 ATR重返中國還有多遠


很長一段時間,我國人民都對螺旋槳飛機有很大的偏見,絕大多數旅客都認為螺旋槳飛機就是不安全的代表,是老舊飛機,是小飛機,而安全舒適的只有777這樣的寬體客機,再加之個別機型事故頻發也使得螺旋槳飛機在中國難以推廣。

目前在中國市場運行的支線螺旋槳客機也少之又少,新舟60,運12這些國產飛機也在支線的路上不斷努力,我國自主研發的21世紀先進噴氣支線客機ARJ21也逐漸步入正軌。

中國民航目前承擔的主要運輸業務仍是幹線運輸,而在支線運輸卻遠遠落後發達國家,在中國民航機隊中,100座以下的支線飛機佔比不到2%,還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10。

由法國與意大利合資製造商ATR公司製造的雙螺旋槳民航機,自1988年首航後成為支線航班航空公司的最愛,但自1995年以來已發生20起死亡事故,使得ATR被冠上“奪命機”稱號。

而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的ATR42-600飛機,完全可以改變人們對螺旋槳飛機的偏見。短距起降、單發飛行、大坡度爬升、超低空飛行這些動作對於ATR42-600飛機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全新的ATR42-600採用上單翼、T型尾翼以及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的氣動佈局,具有較好的短距起降性能,可在高原機場、短跑道、半鋪砌甚至未鋪砌的跑道上起降。

ATR42-600配備了兩臺普惠PW127M引擎作為標配發動機,驅動6葉螺旋槳,功率達到2160馬力,使得ATR42-600的短距起降能力超乎想象,並且可靠的動力可以讓飛機在高原環境安全運行。

ATR42-600可以在連接中小型城市和大型城市的支線航線和通航短途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由於航程短,噴氣飛機的速度優勢無法發揮,飛行時間僅比渦槳飛機相差10分鐘左右,但噴氣式客機油耗和維護成本也會給航空公司增加負擔。

ATR-42是比較適合短途通勤市場的解決方案,ATR-42飛機本身是民用渦槳,針對中國的短途通勤市場,民用ATR-42的基礎上做了30座級的限定,無論從客艙的舒適性,增壓的客艙,超大的頭頂行李箱,還是裝載的能力,目前這款飛機在行業中都是比較獨特的產品,這個市場上,有大量的尚未開發的短途通勤航線亟待ATR-42去開發。


面對短期仍有較大發展阻力的支線市場,為了更快地進入中國,ATR另闢蹊徑,將目光投向了當下快速發展的短途運輸市場。ATR42-600的30座構型將業載限定在3.4噸,就此成為一款滿足我國CCAR-135部運行規範的通航短途運輸機型。

ATR重返中國的腳步正在不斷前進,ATR如果真正重返中國,他將改變中國支線航空運輸,減少政府補貼的噴氣機執飛支線航線,讓支線航線也有更高的上座率和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