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汪涵和董卿誰更適合主持《中國詩詞大會》?

XF143157396


《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個文化類節目,讓眾多喜歡詩詞的人有一個學習交流和表現的機會,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學習中國文化經典,是一個靈魂與樂趣同在的節目。我個人也非常喜歡,每期必看,並且會把經典的自己又不會的內容記錄下來,溫故學習。至於說誰更適合這個節目的主持,我認為董卿更加適合。

為什麼呢,我將從以下幾點出發,闡述理由:

第一:從主持過這幾期的節目來看,董卿已經積累了豐富的主持經驗,並且有著大量的詩詞積累。董卿從小就飽讀詩書,主持的系列節目也都是文化類的,比如朗讀者,比如成語系列的,都可見她文學功底足夠深厚。董卿愛讀書,愛學習,有文化底蘊。主持這樣的節目,有時候需要很多臨時的詩詞積累,相對而言,她更有優勢。

第二:董卿是央視一姐,主持過很多年的春晚,受眾人群高。很多人都喜歡董卿,喜歡看她主持的節目,從節目的播出效果和傳播速度來看,董卿更具優勢。董卿的敬業程度圈內一流,記得有次她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即便摔倒了,也堅持先去錄節目。

第三:汪涵是湖南臺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界頗具影響力,但是就他個人而言,風趣幽默,颱風和臨場發揮能力都很強,就他的主持風格而言,優勢在於能夠給大家更多的互動,更適合主持一些偏搞笑型的,風趣的一些節目,受眾群體會高一些,詩詞大會屬於感動型,文化類的節目,更適合董卿來發揮她在相關各個方面的特長。


松雲渡


讓汪涵和董卿做一下對比,看誰更適合《中國詩詞大會》。那我們就先對比一下兩人的一些信息吧。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於上海。中國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先後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99屆本科班和華東師範大學2002屆碩士研究生班。上海戲劇學院MFA藝術碩士學位。連續十三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連續八年被評為央視年度“央視十佳主持人”。連續七年排在央視掛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汪涵,1974年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湖南衛視節目主持人,國內綜藝主持,曾主持過《音樂不斷歌友會》 、《超級女聲》、 《快樂男生》等節目,現主持《天天向上》、《越策越開心》等。

雖然汪涵的才華與內涵不容小覷,但是汪涵則是更多地將經歷投身於綜藝方面,所以我認為二人在詩詞大會上並沒有什麼可比性,董卿更適合這個節目。她是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臉上有一種時間沉澱下來的美感。每一期節目,董卿回來都會用不同的詩句作為開場白,頓時節目變的詩意盎然。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八場,有一位選手的父親,是一位盲人,從小全憑著口口相傳的形式教他文學詩詞,這一習慣堅持了十幾年,才有站在這裡的機會。

董卿立刻說出了阿根廷盲人作家博爾赫斯說過的一句話,“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句話是挺震撼我的,一個女主持人如果沒有深厚的底蘊,是不敢接下這樣的節目,因為他需要主持人有能力串聯起整個節目,支撐全場,有著敏捷的思維和機智地臨場反應。董卿做的很好,這句話的引用足以見得如果沒有日積月累的讀書經歷,不可能出口成章。

董卿進入這個節目組,事實證明,這是節目組一個正確的選擇。他的確很適合。


迷妹兒帶你看港劇


董卿也一般,我一般看撒貝寧的,從來不喜歡董卿的主持風格,一直給人感覺就是裝,今年開學第一課事件被萬眾唾罵,我也是不想說了。換撒貝寧吧。另外汪涵和何炅主持的不同類型,都有各自大量的受眾群體,不必踩高捧低。

詩詞大會這類節目不是播前背背臺詞,按導播安排去發揮自己的特長。這類文化節目必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詩詞這類學識不是一天兩能學到的。曾經九十年代央視為倪萍開闢《文化訪談錄》,怎麼樣沒播幾期就停播了,為什麼?讓一個沒有文化的主持人去主持文化訪談能是什麼結果!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易如此。

相信懂小姐是愛祖國的,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的人怎麼會崇洋媚外呢?小孩子生在美國加入美國國籍,可能是帶著密令任務打入美國內部長期潛伏作準備。這些都是我們這些普通人不便知道的機密。我們只管幹好本職工作,就是對這些高端大氣的棟樑之材最大的支持。

我們都知道美國的法律是:只要在美國出生的孩子不管父母是不是美國國籍,都能擁有美國國籍,所以許多公知明星都是大把賺著中國的錢,跑去美國生孩子,目的自然是想讓自己的孩子既能享受美國的待遇,又能獲得國內父母親的資源。像董卿這樣的人群不在少數,他們骨子裡是否愛國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他們對祖國的未來沒有信心,對美國充滿信心那是絕對的,毋庸置疑的,他們這樣做了選擇,在美國和祖國發生大事和重大紛爭時,你們想想他們會希望哪個國家更好?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明白的中國人就不必糾結和爭論了。 董卿作為主持人的才華和功底自不用去挑剔,但作為《開學第一課》這樣要求全國中小學生和家長必看的愛國教育欄目要用董卿這樣美國生娃的人主持,難道是中國的主持人都不行嗎?


歷史深度揭秘


董卿和汪涵誰更適合主持《中國詩詞大會》?我想,只要看過幾期《中國詩詞大會》,特別是最近的《主持人大賽》,都會選擇董卿,我也不例外。

首先,董卿主持的是偏重文化類的節目,這類節目含金量高,要求主持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表達能力,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詩詞歌賦曲都包含在其中,光是記住內容還不行,還要理解體會到其中的深刻含義,甚至創作的背景,從而能夠向觀眾傳播高質量的文化科學知識,使節目的意義和價值得到昇華。董卿在主持的過程中,不僅傳播了中華文化,而且語言生動幽默,百科知識貫穿其中,在採訪的時候,禮儀禮節周到細膩,充分的尊重人性。而汪涵主持的就是一類綜藝搞笑的節目,汪涵的特色是插科打諢,和觀眾互動,搞活氣氛,時不時搞幾句笑話,幽默,逗大家樂一樂,這其中的文化知識有多少?相信看過的人都自有定論。

其次,董卿的學識水平很高,董卿有央視一姐之稱,她的成就不僅僅是主持《中國詩詞大會》,還有《朗讀者》,還有《主持人大賽》等等含金量非常高的央視節目,都是她策劃,主編,並且主持,節目播出以後,好評如潮,掀起了巨大的反響,相關書籍成套出版,盛況空前,這得益於董卿非常善於學習,即使到了不惑之年,到43歲的時候還遠赴美國進修碩士學位。

2014年4月,年過不惑的董卿,在父母的反對中,毅然在事業高峰期急剎車,暫別央視赴美國南加州大學留學。

因為她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水平,已經不足以在這個舞臺長久地立身。面對中年危機,她拿起書本作為最有力武器。

董卿說:“主持人應該是文人而不是演員,不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飢餓的。”

就連“毒舌”金星都忍不住說:“真正的美人,有聞過書香的鼻,吟過唐詩的嘴,看過字畫的眼,董卿的再度成功與走紅,讓我們看到了不顯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相比之下,汪涵主持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節目,經年累月,搞笑有餘,創新不夠,沒有多少含金量,觀眾得到的收穫似乎不多,已經有審美疲勞。新推出的《野生廚房》純粹就是一檔娛樂的節目,裡面就是胡七亂八的吃啊吃啊,甚至把生羊肝吃的津津有味,這叫做什麼節目?

總之,《中國詩詞大會》由董卿主持,是最恰當的,目前為止無人能出其右,董卿在許多方面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董卿就好比中國的圍棋,汪涵就好像是象棋,你就說一說圍棋和象棋哪一個費腦筋?哪個的檔次高?當然了,由於各自主持的節目風格與類型不同,汪涵也有他的優點,這裡就不提了。








陌上江煙


董卿出身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熱愛文史,最愛讀的書是《古文觀止》《二十四史》一類;母親則偏愛西方文學,給孩子開的書單是《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呼嘯山莊》……

   和很多人一樣,董卿的第一本詩詞讀物是《唐詩三百首》。“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身教一定大於言傳。”董卿記得,爸媽在家沒事就是看書;上小學時,父親會要求她在課外書裡但凡看到成語、詩詞,都要抄在小紙片上,貼在小書桌上,“他回家要檢查”。

   詩詞大會落幕了,但董卿和詩詞與文學的緣分都將繼續,她的下一檔節目是《朗讀者》。“其實詩詞也好,文學也好,這些東西本來就在我們身邊,只是現代人太忙了,忽略了它們的存在。詩詞大會不過喚醒了大家的記憶。”董卿說,“就像有人問世界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裡,為什麼要攀登,馬洛裡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詩詞也是如此,為什麼要學詩,因為詩詞就在那裡,生生不息千年。”

   董卿笑言,如果不是主持人,說不定也想站在“百人團”的位置上。她為自己設計的開場白是蘇軾的《定風波·三月七日》,“也許我年齡稍長,經歷過一些事,更需要一種好的心態,雨天無妨,晴天也很好。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慕凌寒


隨著詩詞大會的熱播,除了各個天才選手的走紅,對古詩詞信手拈來的董卿也成了大家熱議的對象,沒想到她的詩詞儲備量竟也如此豐富,那麼詩詞大會主持人非董卿不可嗎?

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說,一個受歡迎的主持人我覺得應該有這幾點:

1.與節目內容相匹配的文化素養及主持風格,詩詞大會讓我們再一次願意靜下來去好好欣賞我們的傳統文學和知識之美,這樣一個充滿文化內涵的節目自然需要一個有相應文學內涵的主持人。董卿自不必說,節目中的表現我們也都有看到。那麼這個節目換作汪涵可以嗎?在天天向上中,汪涵是把控全場的主導者,節目上妙語連珠,生動有趣的主持風格我們也是有目共睹,談到任何一個知識典故,不管生僻與否,總是娓娓道來,說者樂在其中,聽者覺得生動有趣。

2.相比於董卿來說,汪涵在節目中呈現出來的形象更具娛樂性,我覺得這種太娛樂性的東西自然不適合詩詞大會這種類型的節目。然而,生活中的汪涵甚少接觸電子科技,喜歡收藏古銅印,閒暇時願意看看書,去鄉間走走,還寫過《有味》,生活中活脫脫一個古人形象。

3.汪涵的幽默和才學以及讀書人特有的氣質是符合詩詞大會的整體風格的,而且他的能力和經驗也完全駕馭的了這樣的節目。

董卿與汪涵都是最優秀的主持人,於我而言,我更期待看到汪涵在娛樂之外的精彩表現。


三點一刻


董卿主詩的《中國詩詞大會》,知識面廣,文化底蘊深。主持人端莊儒雅,拿捏恰當。與選手之間的文化共鳴,讓節目與中國詩詞融為一體,達到了一種臻於完美的境界,欣賞節目,是一種文化享受,提升。而汪涵主持的《越策越開心》主旨不鮮明,給人提升,啟迪的東西不多,雖然汪涵主持的風格得人心,亦有獨到之處。及至湖南臺一個藝人與主持人的嬉哈節目,笑點雖多,但適合人群面窄,年輕人愛看,有一定的賣視率。

總覺得讓董卿和汪涵來主持《中國詩詞大會》有點大雅與小品的味道,不在一個平面上。


高嗲3


根據平時節目的表現,大家覺得汪涵和董卿誰更適合《中國詩詞大會》這樣子有文化,有內涵得節目

讓汪涵和董卿做一下對比,看誰更適合《中國詩詞大會》。那我們就先對比一下兩人的一些信息吧。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於上海。中國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先後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99屆本科班和華東師範大學2002屆碩士研究生班。上海戲劇學院MFA藝術碩士學位。連續十三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連續八年被評為央視年度“央視十佳主持人”。連續七年排在央視掛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汪涵,1974年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湖南衛視節目主持人,國內綜藝主持,曾主持過《音樂不斷歌友會》 、《超級女聲》、 《快樂男生》等節目,現主持《天天向上》、《越策越開心》等。

雖然汪涵的才華與內涵不容小覷,但是汪涵則是更多地將經歷投身於綜藝方面,所以我認為二人在詩詞大會上並沒有什麼可比性,董卿更適合這個節目。她是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臉上有一種時間沉澱下來的美感。每一期節目,董卿回來都會用不同的詩句作為開場白,頓時節目變的詩意盎然。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八場,有一位選手的父親,是一位盲人,從小全憑著口口相傳的形式教他文學詩詞,這一習慣堅持了十幾年,才有站在這裡的機會。

董卿立刻說出了阿根廷盲人作家博爾赫斯說過的一句話,“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句話是挺震撼我的,一個女主持人如果沒有深厚的底蘊,是不敢接下這樣的節目,因為他需要主持人有能力串聯起整個節目,支撐全場,有著敏捷的思維和機智地臨場反應。董卿做的很好,這句話的引用足以見得如果沒有日積月累的讀書經歷,不可能出口成章。

董卿進入這個節目組,事實證明,這是節目組一個正確的選擇。他的確很適合。

董卿出身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熱愛文史,最愛讀的書是《古文觀止》《二十四史》一類;母親則偏愛西方文學,給孩子開的書單是《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呼嘯山莊》……

和很多人一樣,董卿的第一本詩詞讀物是《唐詩三百首》。“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身教一定大於言傳。”董卿記得,爸媽在家沒事就是看書;上小學時,父親會要求她在課外書裡但凡看到成語、詩詞,都要抄在小紙片上,貼在小書桌上,“他回家要檢查”。

詩詞大會落幕了,但董卿和詩詞與文學的緣分都將繼續,她的下一檔節目是《朗讀者》。“其實詩詞也好,文學也好,這些東西本來就在我們身邊,只是現代人太忙了,忽略了它們的存在。詩詞大會不過喚醒了大家的記憶。”董卿說,“就像有人問世界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裡,為什麼要攀登,馬洛裡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裡。詩詞也是如此,為什麼要學詩,因為詩詞就在那裡,生生不息千年。”

董卿笑言,如果不是主持人,說不定也想站在“百人團”的位置上。她為自己設計的開場白是蘇軾的《定風波·三月七日》,“也許我年齡稍長,經歷過一些事,更需要一種好的心態,雨天無妨,晴天也很好。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珂珂熙裡


最近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非常火熱,除了才華出眾的選手,主持人董卿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主持《中國詩詞大會》稍不留神說錯話就容易被鍵盤俠嘲諷。而且節目中的點評老師和100位中國詩詞達人,個個都是人才啊,何以招架得住?小全發現,多年前董卿曾經就因為“詩詞不分”被觀眾抓住過小辮子。來看2008年的一則報道:

在29日晚的金鷹節開幕式中,董卿首度和湖南臺名嘴汪涵聯袂主持,這“一姐”“一哥”一開始便暗藏機鋒互相擠兌,各擅勝場互有勝負。當唐國強朗誦完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之後,董卿為了體現其央視大臺“知性美女主持”的學識和深度,忙不迭地搶詞道,“主席長征途中的另一首詩也非常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董卿這一番自我表現在全國觀眾中引起頗大爭議,湖南籍青年作家張一一昨日在博客上撰文《董卿不識“詩”與“詞”》表示,“別以為七個字的就都是‘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其實是毛澤東膾炙人口的詞作《憶秦娥·婁山關》中的兩句,《憶秦娥》是詞牌,是詞不是詩。”

所以說,主持《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風險比春晚這種幾乎全按臺本進行的“有文本主持大了去了,肚裡沒有貨是寸步難行的。

“沒想到她的文化底蘊如此深厚。”這是大多數觀眾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時對於董卿的表現所發出的感嘆!

第三場中,當臺下專家探討李賀的詩詞,拋出“天若有情天亦老”,她脫口而出:月如無恨月長圓。緊接著,又來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

第六場中,百人團中有選手用詩詞來創作歌曲,一老一小傾情演繹。

臺下的董卿被時光交錯的父女情所感動,隨後便送上自己非常喜歡的一首葉賽寧的詩《我記得》:當時的我是何等的溫柔,我把花瓣灑在你的髮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

第八場中,百人團中有一位選手的父親是盲人,從小父親用口口相傳的方式教他詩詞。

父親自己也一直保持著閱讀盲文書的習慣。

董卿由此便想到了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的經歷,隨口便念出了他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詩:

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這一場結尾,也就是第八期擂主爭霸賽結尾,攻擂者遺憾離場,董卿送給攻擂者一句陸游的詩: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不僅詩詞,董卿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點評及總結能力方面也令人欽慕,知識儲備紮實,名言警句信手拈來。

第一場中,面對斷臂女孩張超凡,董卿這樣說: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完整,只不過有些是看得見的殘缺,有些是看不見的,用樂觀、堅強,勇敢追求一顆完整的心靈和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值得欽佩的。

第三場中,她注意到百人團中有一位年紀稍長的老大爺,穿著打扮與年輕選手人大相徑庭。

董卿瞭解後,說:一位只讀過四年書當了一輩子農民的大叔,那詩啊,就像那荒漠中的一點綠色,始終帶給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澆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長,一直到今天。所以即便您答錯了,那也是在我們現場最美麗的一個錯誤。

第七場中,選手王軼隆在現場得知母親癌症惡化,決定離開節目,回家照看母親。王軼隆離開,董卿祝福他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終究有一別,就讓我們一起懷著倒計時的那種心態,珍惜在一起的日子。這是一個空缺,但更是一個圓滿,希望王軼隆的媽媽早日康復。

現場的董卿,正如網友發出的感嘆:

真是氣質美如蘭,一顰一笑,一字一句都散發著魅力!

選手王若兮讚美董卿,引用了張潮的《幽夢影》中的詩句: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多少人被董卿的才華所折服!這個節目讓董卿收穫了大量粉絲!不少網友感慨,看完節目重新認識了這位成熟、知性的主持人,也再次證明了每個人都不是隨隨便便成功……那麼,她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

名校修習古典文學

在上海工作期間,董卿很少出門,電視也不看,就在家讀《紅樓夢》(舊版新版)、唐宋詩詞。後來,董卿考了華東師範大學的古典文學專業研究生班,她說,小時候每到寒暑假的時候媽媽都會給她開書單,讓她讀書,全是《紅樓夢》、《簡-愛》、《茶花女》這樣的名著。

華師大的麗娃河孕育文人無數

嚴苛的文人父親

  據小全瞭解,董卿的父親董善祥先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2006年退休前曾是嘉興日報社的副總編,分管新聞編務,也曾在嘉興市委擔任過秘書,可見文學功底十分過硬。這樣一位文人父親,對董卿從小嚴厲管教。

  據董卿講述,“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說你每天花在照鏡子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此外,爸爸還不讓媽媽給董卿做新衣服,認為女孩子不能過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董卿稍微能識字了,爸爸就讓她每天抄成語、抄古詩,還要求大聲朗讀並且背誦下來。稍微大一點,又讓她抄古文。

董卿與父親

  父親為何對自己採取這樣的教育方法,董卿直到長大後才慢慢理解。  董卿的爸爸是上海崇明人,從小生長在農村,生活十分窮困。董卿的爺爺英年早逝,奶奶在年齡很大時才生下這個兒子,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我爸爸每天上學之前,都要先到池塘裡抓魚、抓蝦,跟著我奶奶到集市上把它們賣掉,掙些生活費再去上學。  高中時,爸爸問學校的老師,我應該考什麼大學?老師說,你這麼喜歡文科,就考復旦大學新聞系吧。”當時,董卿的爸爸並不知道這座名牌大學的名牌專業有多難考,傾盡全力後,最終考上了。董卿的父母雙雙畢業於這所高等學府。

董卿與父母

  “我爸爸自己的經歷,讓他特別篤信一點,就是人的命運要靠自己改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是這麼一步步走來的,所以對我也有著這樣的期望,覺得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董卿說,爸爸是個很嚴謹、很堅忍也很善良的人,很慶幸自己身上繼承了他的這些優點。

江南女子的靈氣

天堂勝景,世外桃源,魚米鄉,佳麗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遍地綺羅,盈耳絲竹,多水的江南的孕育出溫婉柔情的江南女子,賦予他們古典的靈氣,冠軍武亦姝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大叔陪你聊娛樂


我個人比較喜歡董卿。不僅顏值高學歷高,而且有內涵有氣質,談吐文雅,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清爽感。

而董卿成為女神,也是因為她的學識與內在,畢竟,在這個泛娛樂化的時代,會插科打諢會刷臉賣人設的主持人太多了,而能出口成章的主持人真的屈指可數,有內涵的女主持人更是鳳毛麟角。

喜歡讀書常讀書的女子總不會太差。

畢淑敏說:天下的女人,可分為讀書和不讀書兩大流派。

書對於女人的效力,不像睡眠。睡眠好的女人,容光煥發。失眠的女人,眼圈烏青。讀書的女人和不讀書的女人,在一天之內是看不出來的。

但時間久了,成熟了,書的效力就凸顯出來了。

很早的時候,董卿已經在培養閱讀的習慣。

只是如畢淑敏說的那樣,讀與不讀的女人,在一天、三個月、三年裡都是看不出來的,它必須是日復一日、水滴石穿般,才能見得清風朗月。

董卿的由內到外,花了至少十年。

難得的是,董卿的主持並不是在刻意掉書袋子,她的很多次妙語全都來源於當時情境的有感而發,她的“月如無恨月長圓”是因為臺上的專家正好說起李賀的“天若有情”。

她面對斷臂女孩時沒有詩性陡起,而是說了一段正適合的話: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完整,只不過有些是看得見的殘缺,有些是看不見的,用樂觀、堅強,勇敢追求一顆完整的心靈和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值得欽佩的......

比起某些主持人站在那裡半天,湊不起一句時宜的話只能以笑掩飾尷尬,董卿實在是要高明得多,她是自然而然地承接,是由內到外地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