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在美国当21年服务员,也不回国当教授的张益唐,如今怎样


宁愿在美国当21年服务员,也不回国当教授的张益唐,如今怎样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走向“电力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时代”,在前两次工业革命当中,清朝由于禁海政策,完美的错过了,近代中国也是饱受苦楚。

宁愿在美国当21年服务员,也不回国当教授的张益唐,如今怎样


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中国意识到了科技兴国的重要,虽然当时新中国经济能力有限,但还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赴美留学的人才,这次人才也是建设新中国的尖端力量,不过在留学生当中,又诞生了两种人,一种是放弃高薪回国的人,钱学森、邓稼先可谓是挺起了中国脊梁骨,而张益唐就是另外一种人了。

张益唐,1955年出生在上海,从小他就表现出对数学的爱好,9岁时,他就对哥德巴赫猜想十分感兴趣,他觉得素数的结构非常有意思,值得用一生钻研,1978年,张益唐考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

宁愿在美国当21年服务员,也不回国当教授的张益唐,如今怎样


担任张益唐数学系主任的是著名的数学家是丁石孙,他非常看中张益唐,倾囊相授,张益唐也没有让他失望,他轻松拿下了硕士学位,在即将毕业时,张益唐遇到几何代数领域顶端教授莫宗坚。

莫宗坚对他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在中国,你永远无法突破现在的成就,张益唐在这句话下,远赴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师从莫宗坚,以张益唐的数学能力上,是远远超过同博士数学家,但张益唐的博士论文却出了问题。

宁愿在美国当21年服务员,也不回国当教授的张益唐,如今怎样


张益唐的论文是证明“雅可比”猜想,他引用了导师莫宗坚的一个理论,当这篇论文推出之后,数学家大师在推算下发现莫宗坚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也就说明张益唐的论文也是错的,不过普渡大学觉得这篇论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还是给了他博士学位。

但这篇论文引起了蝴蝶效应,莫宗坚的一篇新论文遭到否定,莫宗坚无气可撒,就不给张益唐写推荐信,在莫宗坚的影响下,张益唐找工作四处碰壁,研究所不要他,大学也不要他,当时丁石孙教授力邀张益唐回北大担任数学教授。

宁愿在美国当21年服务员,也不回国当教授的张益唐,如今怎样


但每个天才都有一个通病“自负”,张益唐觉得自己不作出一点成就出来,没脸回国,于是留在美国自己研究数学,为了维持生活,张益唐在餐馆洗过盘子、当过服务生,年过50,依旧还是“一事无成”。

直到2013年,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在不依赖未经证明推论的前提下,发现存在无穷多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他的研究成功得到了哈佛的注意,他也被邀请到哈佛发表演讲。

宁愿在美国当21年服务员,也不回国当教授的张益唐,如今怎样


最终他荣获弗兰克·奈尔森·科尔数论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如今张益唐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数学系担任终身教授,在一次采访当中,他声称:要是在中国,我不会有这样的成就。可能是21年的服务员生涯,让他感触良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