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霍尼韋爾宣稱3個月內發佈“世界最強量子計算機”,但沒多少人買賬

吹牛?霍尼韋爾宣稱3個月內發佈“世界最強量子計算機”,但沒多少人買賬

近日,美國著名的高科技企業霍尼韋爾(Honeywell)放出了一條震動科技界的驚人消息:他們宣佈,該公司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將會在未來三個月內發佈全球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儘管前景很美好,但量子計算機目前仍然停留在概念階段,處於“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境地。具體而言,量子計算機應用的是量子比特,可以同時處在多個狀態,顛覆了傳統計算機只能處於0或1的二進制計算狀態,能夠大大提升計算速度,解決許多目前因計算量過大而傳統計算機難以解決的問題。

具體而言,霍尼韋爾表示,他們將把全球量子體積(Quantum Volume)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推向市場,其量子體積將至少達到64,是業界未來第二排名的兩倍。同時,霍尼韋爾還將對兩家量子計算軟件提供商進行戰略投資,與摩根大通一道開發量子算法。

該公司還表示,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其量子計算機的性能每年將提高10倍。到2025年,其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將提高10萬倍。

這看起來是一句“豪言”,畢竟連目前量子計算機的領頭羊IBM此前都只制定了每年將計算速度提升一倍的剋制目標。那麼霍尼韋爾真能達成這個目標嗎?

量子體積:最佳衡量標準?

要研究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量子體積。

量子體積是IBM最早提出用於衡量量子計算機強大程度的專用指標。簡而言之,量子體積是用來描述量子計算機可以解決的問題複雜性的度量。其影響因素包括量子比特數、門和丈量偏差、裝備交叉通信、和裝備連接和電路編譯效率等。量子體積越大,量子計算機可能解決的實際複雜問題就越多。

2017年,IBM首次通過5量子位計算機Tenerite展示了4量子體積。該公司2019年發佈的全球首臺商用量子計算一體機IBM Q System One 的量子體積高達16,今年的CES展會上則繼續發佈28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Raleh,達到了32量子體積的新紀錄。

霍尼韋爾量子總裁Tony Uttley對科技媒體VentureBeat表示:“目前,量子體積是展示量子計算機全部能力的最公平的指標。”

IBM顯然同意他的觀點。就在霍尼韋爾的聲明發布後,IBM就在郵件中表示:“很高興看到更廣泛的量子計算社區接受量子體積的度量。”

不過,並不是所有業內人士都吃這一套。同樣在研發量子計算機的D-Wave表示,量子體積並沒有完全捕捉到量子計算和應用的不同方法的細微差別;IonQ指出,量子體積沒有考慮用例;Rigetti則稱,它在量子體積上並無堅定的立場,該公司只關心“量子優勢”(當量子計算機在某個特定的領域或解決某個計算機問題上的計算性能超過現存最強大的經典超級計算機時,又稱“量子霸權”)。

霍尼韋爾的量子之路

霍尼韋爾的論調中另一個讓人懷疑的問題是,目前,該公司尚未推出量子計算機。

儘管該公司給出了3個月的期限,但Venturebeat的一篇文章指出,在科技界,3個月的時間已經足以發生很多事情。可能IBM馬上就會發布新一代量子體積為64的量子計算機;也有可能出現新的競爭者,且計算機性能達到了新的高度。

早在20世紀60年代,霍尼韋爾公司就曾銷售過大型主機,當時該公司是IBM的有力挑戰者,但幾十年前它就已退出了這項業務。目前,該公司更為人所知的是它的恆溫控制器、個人防護設備等工業產品。

霍尼韋爾於2018年年底宣佈進軍量子計算領域。不同於IBM和谷歌主要嘗試在超導迴路方向上突破,霍尼韋爾選擇了另一條更傳統的量子計算技術路徑:離子阱。該技術利用電磁場來囚禁單個帶點離子,作為保存量子信息的單位,並通過激光脈衝對被囚禁的離子加以操作和編碼。

同樣走這條道路的還有較為低調的IonQ。IonQ於2018年底公佈了兩個新型離子阱量子計算機,它具有160個存儲量子比特和79個量子比特。相比於超導,離子阱具有錯誤率低、可以在室溫操縱等優勢,不過該技術較為新穎,是否真能“吊打”超導陣營還有待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