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騎行多少公里算是長途騎行?

悟空不空不空


我是卿為車狂,八年的騎行經驗,希望分享一下給題主。

題主問“一天騎行多少公里是長途騎行?”這個問法有點彆扭,因為1天的騎行本就不能算是長途騎行。

所以我斗膽猜測題主應該是想問:長途騎行期間,一天該騎行多少公里?

(1)2011年6月份,自己曾經從桂林騎行到深圳,600公里左右。捷安特入門山地車ATX7,每天控制在200公里左右,花了3天時間。平均一天騎行10小時,早上六點出發,傍晚6點多就休息。除去騎行途中的休息時間,時速大概25km左右。

這次經歷算是自己第一次長途騎行了,一天騎200公里已經挺累的,特別是頭2天時間裡,屁股會非常痛。但身體其他地方都沒什麼問題,休息一晚上後,也不會影響到第二天的騎行。這次長途騎行路況以國道為主,上坡不多,平路較多。因此可以說這樣條件下,每日150-200公里是合適的。(公路車另當別論,最近入手了公路車,感覺很適合平路長途騎行。)

(2)2012年6月,畢業和小夥伴騎行川藏線。2千多公里,如果說很多小夥伴覺得第一次不是長途的話, 這次絕對就是長途騎行了。成都出發,拉薩結束。花了22天時間,平均一天騎行100公里左右。

路況還行,就是上坡太多,風景太美,常常忍不住要休息拍照,都是走國道,沒有遇到什麼危險路況。所以,這樣的長時間(20多天)、長距離情況下的長途騎行,我覺得每天騎行100公里左右就是合適的了,騎多了會影響後面的狀態,讓自己不能堅持完整個旅程。

這個問題總結就是:

長途騎行要根據不同的路況和時間的長短進行有計劃的準備,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每天騎多少公里才會被稱為長途騎行。

當目的地夠遠,需要花費2天以上的時候,我覺得就已經是長途騎行了。

此為,看題主問這個問題,想必也是有這麼個打算。長途騎行我還有一些經驗需要分享一下給題主:

1、不要選擇露營

因為露營不安全,包括自然環境不安全和社會因素不安全;休息不好,沒熱水沒床鋪,就沒法保證體力恢復。一般騎行路上會有小鎮,價格才50塊錢每晚,真的挺好的選擇。

2、提前規劃路線

包括整體的路線規劃和每日的路線規劃,這裡主要講一下每日路線規劃。主要是要設置好自己每天騎多遠,在哪個鎮過夜,這樣就不會讓自己天黑了還置身於野外。設置目標的時候,要量力而行,永遠給自己留一手!

3、工具備胎不能少

這個沒什麼好解釋的。

最後,希望回答能給您一丟丟的幫助吧。喜歡可以關注我哦~卿為車狂~

4、如果有妹子,請一定要照顧好

如果同行有妹子,一定要擔起責任,畢竟,妹子在騎行界可是稀有品種呀呀呀呀~


卿為車狂


一天騎行多少公里算長途?

首先這個得看你騎的是什麼單車,騎山地車的話騎行一天100公里是正常的,稍微加強了,到150左右。如果騎行的是公路車,一天到200公里都算很正常。

2016年的時候,騎單車回老家過年,300公里左右,一天騎150公里,車尾載著30多斤的東西,兩天可以輕鬆到家。





南方阿佳


我是騎行愛好者,曾經多次短途騎行旅行,一天騎行多少公里算是長途騎行,根據我這些年的騎行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我的騎行經歷

這些年來,雖然不是那種騎行的狂熱者,但至少也算是熱愛者,旅行是我的興趣,騎行旅行,是我的追求。這些我的騎行距離沒有仔細算過有多長,但是我所生活的地區附近的經典騎行路線,我都嘗試過。


我第一次騎行是大學期間騎行回家,從鄭州到平頂山大概160公里的路程,從早上六點從鄭州出發,下午四點左右到了平頂山汝州的縣城,沿途主要經過了207國道和和河南的316以及314 省道,從少林寺等景點經過,中途幾乎沒有休息,耗時9個小時,算下來每個小時18公里左右。

第一次騎行各種設備都沒有準備,一輛鳳凰單車,一個書包就出發了,沿途因為是國道,所以吃了很多的灰塵。

後來我又多次騎行鄭州到開封的鄭開大道,沿途大概距離有50公里左右,還有一次跨省的騎行,是從鄭州到石家莊的。總體來說最遠的騎行距離差不多在300公里左右。

我心目中的長途騎行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本身有一點問題,長途騎行指的是距離長、時間久,至於一天騎行多少公里,只是一個速度問題。

我也渴望去騎行川藏,我現在也在準備。其他的騎行我不知道算不算是長途騎行,但是川藏之旅絕對是。如果非要給出一個界定究竟一天騎行多少算是長途騎行的話,根據我的300公里以上的騎行經驗來說,速度可以這樣來劃定:

路況好的情況下:就是一路暢通無阻的情況下,一天騎行100公里算是一個極限,如果自己的路程很遠的話,100公里算是一個極限。路況一般的時候:就是指一般在省道的情況下,一天騎行70公里是個極限。路況差的情況下:就是指山路或者像是川藏318一樣路,一天騎行30公里已經很不錯的。以上這些都是指的騎行距離在500公里以上,每天能夠保持上面所述的速度,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總得來說,騎行是很多人的夢想,至於一天騎行多少算是長途騎行,這個問題要區別對待了,騎行的途中開心就好!


過府衝州


這個我來給你講講吧,我前年去騎行過青海湖,但我不是專業的,連愛好者都算不上,所以對你應該是有借鑑意義的。頭兩天的話,應該是適應期,長時間的騎行,累可能不太累,最主要的是屁股胳的難受,所以前兩天要少騎、慢騎,不要圖快,要先適應一下,過兩天屁股適應了,可以加快速度了。適應期大概一天騎行個六、七十公里,適應後能騎行百十公里,應該是沒問題的。以上所說,是路況較好,沒有惡劣天氣的情況下。騎行途中,要帶足水,至少兩個小時休息一下。騎行時,車座要高才省力,高度是以蹬下後,腿能自然伸直為準,這樣騎起來才用上腿部力量,才能更省勁。騎行一定要戴頭盔,安全第一。騎行時要放低身體,減少風的阻力。

好了,基本上就這些,希望能幫上你。


南方之南


這問題不大妥當吧?

我知道本地有騎友一日可以從黃河口趕回煙臺,具體基本上是近25小時,四百多公里!八九人參與,七八人隨隊同時趕回!

知道其中有個夥計約伴在某個十一假期騎行杭州,約一千公里,準備每日二百多公里,路上去逛幾個景點,最後坐火車趕回來上班。

還從朋友圈裡見到某弟兄,一日騎行四百多公里,用時約十七小時。

這些人的車子和速度,遠超普通人的基本水平!

更甭說前幾年,國內有高手可以用一日四百公里多的平均速度完成川藏線那兩千公里的長途騎行了!人家的車子不只是更追求速度的公路車!還是特意改裝哥加固加強過!

不說多有五七千以上價格的好車子,其中最差的也是某利達的挑戰者的中上水平,3.5k人民幣都未必拿的下來。

另外,這個暑假鬧的很有些動靜的山西朔州蘭會雲老師帶隊完成的騎行上海那1800公里,預期用時二十天,實際用時十八天!日均騎行里程也就一百公里,這還是他們精心挑選過之後留下來的部分高中畢業學生。沒有點耐力、毅力和拼搏精神的根本就無緣參與!他選擇的時候,有一個條件是啥,你看看“只要一日可以輕鬆完成40公里的騎行”就可參與!就這條件,就淘掉了很多人!那可是近二十歲的高中畢業生啊!

見過本地一個退休老人的騎行二千公里的故事,只在膠東,一開始買了個普通變速車子,沒騎多遠,就讓他非常懷疑自己的騎行能力和水平!後來,也就用了約一千元錢,另買了個好一點的——有人曾經說過,除了捷安特和美利達只在,所有自行車都簡直可謂廢鐵(當然其時喜德盛還不那麼有“出息”)——他買的那車子也不是這三兩個牌子的——這老人就可以很快樂的常常可以輕鬆完成一日百公里的騎行了!

還有,曾經見過某個騎行漠河的夥計的一個說法,初秋的東北,有時候風特別的大,順風的話,時速輕鬆二三十公里,逆風的時候,騎行個小十多公里也會把人累的夠嗆!

還知道,有人用普通非變速車子,騎行三四十公里就用時四五小時,往返一次,直接就累壞了……

而公路車的速度,我們早就聽說可以達到每小時88公里這種!對很多人來說,時速四五十都不難搞定!

很多人在算計長途騎行時,都是按照一日一百公里來算的!我們常常不難在一日完成二百公里多的騎行,但,很多人第二天直接就崩了!根本就無法繼續進行所謂的長途騎行!

自認自己是騎行愛好者中的中上水準,所用的車子也很說得過去!既有連續三五小時的競速性的時速20+長途騎行,拼過多個騎行愛好者,也有一日十小時二百公里的長距離……在路上,既曾經輕鬆趕超過騎了八九個小時的大金鹿強者,也曾一再被公路車輕鬆超越並很快就根本看不到人家項背……

這樣,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結論:結合著所用的車子種類、是否逆風、有多少爬坡上坎以及是否有搓板路紅綠燈阻拌等因素考慮,基本上,一日百公里左右就是長途騎行的評均水準!如果用大金鹿那種非變速車,走差一些的搓板路,又是逆風,那一日騎車六十公里都是蠻厲害的!都未必是可持續的。與這相對應,一般的,一日騎行百公里或者五六十都可以算的上長途騎行!只是,用公路車,這點距離一兩個小時都有可能輕鬆搞定!那,怎麼也得騎上四五個小時以上,距離,怎麼也要超過150公里啊!


老綠89


要看騎行在什麼路段,海拔,風阻,我去年走青藏線在海拔4500米,那天遇大風天,騎行了2公里就騎不動了,推著走又是上坡走了7公里,實在是走不動了,前面40公里才有住宿的地方,還是上坡,還是有風,上午11點就停下了,一隻等到下午5點,只好返回了,出門走多遠不是自己能確定的,受天汽變化一是一個方面。


老許9366


我是騎友,長途騎行一般平均每天一百五十公里吧,要是單日騎行我騎過一天二百公里加。


敬亭山72


長途騎行,我建議每天的騎行里程在80-120公里為宜,我自己在長途騎行中,一般也是這樣控制強度的,原因如下:

大多數人的長途騎行的平均速度:

由於長途騎行需要進行較多的行李負重,且多為連續多日騎行,所以速度會比正常的運動騎行更慢,一般在15公里左右/小時。這樣算下來,如果按每天80-120公里的強度進行騎行,一天的騎行時間約在5.5-8小時之間。


這樣來看,算上途中的休息時間,基本能做到朝發夕至,可以充分利用一天中的時間,且能夠避免夜間騎行所帶來的危險,並讓身體得到較為充分的休息。


具體里程應以實際當天的實際狀況而定:

1. 道路狀況:

如果當天的路況良好,多為鋪裝公路,且爬坡較少,則可適當增加騎行里程,例如100-120公里,或是按實際情況再進行適當的增加,保證天黑前到達宿營地都是可以的,但儘量不要超過150公里,以免身體負擔過重。而如果當天路況較差、爬坡較多,則應考慮減短騎行里程,保證到達時間,並留存體力。


2. 天氣狀況:

天氣狀況良好,可以適當增加騎行里程,而如果遇到風、雨、雪,即使它們不算很惡劣,也儘量簡短騎行里程——長時間在不好的天氣中騎行,會讓你的疲勞感倍增,且容易生病,影響之後的行程規劃。

3. 身體狀況:

身體狀況良好時,可以多騎一些,而如果你當天有身體上的不適,例如乏力、頭疼或是有感冒等症狀,則應儘量縮短騎行里程,具體騎多少,要按個人的承受能力來確定,就算是隻騎了20公里,身體撐不住了也必須停下來休息。如果嚴重的話,則應放棄當日行程,進行休息,強行上路很可能會毀了你的整個長途騎行計劃,而且十分危險!


4. 必須考慮隊友:

如果是團隊騎行,即使能力再強,也要顧全所有隊友,不能因為自己能力強就強行要求別人多騎。


此外,風景好的地方建議適當縮短里程,畢竟長途騎行本身也是一種旅行。比如環青海湖時,我就會有意放慢速度,去感受道路兩旁的美景。

十餘年騎行、比賽經驗,專業自行車運動媒體人。歡迎關注搖滾騎士,關於單車的問題我來答!如果回答讓你滿意,請為我點個贊!


搖滾騎士


所謂長途騎行,應該是多日遠距離騎行,比較常見的就是旅行場景,題主的問題應該是一天多少公里算長距離騎行,剛好筆者都有長距離和長途騎行經歷,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距離是很容易迷惑人的標準

說起長途或長距離騎行,很多人就會拿公里數來說話,但實際上不同的騎行場景對騎手來講影響很大,在平原上騎兩百公里與山區騎兩百公里是截然不同的,在瀝青路和水泥路、鋪裝路和非鋪裝路面騎行也不一樣,所以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些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

爬升

爬升是衡量騎行強度的一個重要標準,所謂爬升就是指騎行里程中累計上升的距離,通常以米為單位;很多人只講距離不講爬升,這很難預估騎行強度。同樣的距離爬長數據越大,代表上坡多或坡度陡,騎行難度更大。

下降

下降是與爬升是相對立的一個概念,它代表在騎行里程中累計下降的距離,同樣以米為單位;下降數據越大,代表下坡多或坡度陡,騎行更輕鬆。

舉例說明

以筆者在川藏線騎行經歷舉例,在翻米拉山和東達山時,雖然都是同樣翻越海拔五千米的高山,但累計爬升距離不一樣,結果就大不相同。

1、從松多到拉薩里程為180公里,爬升746米,下降1242米,也就是松多翻米拉山是上坡,後面一直平路或緩下坡,均速能達到18.7公里,騎行時間9.5小時。

2、而登巴村到左貢的里程只有68公里,爬升距離則為1459米,下降951米,從登巴村出發就是上坡一直到東達山埡口,後面才有下坡,但均速卻只有10.5公里,騎行時間6.5小時。

綜上所述

我們不能光以距離來衡量騎行強度,除了爬升、下降數據影響很大外,路況、車況、海拔高度都會影響到騎行強度,如果你非要在距離上較真,日常有100公里騎行距離就可以看作長距離拉練了!


大白騎行



這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每個人都不一樣。我認識的騎友好多很厲害的一天200多公里都沒問題。但是騎行不是根據路程長短來定的,這個得結合個人的身體素質,路況,爬升高度,坡度,個人毅力,天氣,風阻,等各種原因。與車也有關係。不過,最重要的是發動機好。發動機好自然在速度和耐力上有優勢。對與熱愛騎車的騎友來說,重要的不是一天能騎多少公里,而是巡航能達到多少km/小時。基本上巡航25km/小時,一天按八小時算也可以有200公里了。



但是樓主說的是長途騎行,那就要看什麼地方了。如果是318國道進西藏,沿途惡劣的天氣環境,路況,爬升高度,加上長途勞累,那麼一天的騎行公里自然會降低。但如果只是去美麗的青海湖,那速度就不一樣了。

所以,長途騎行一天騎多少公里,真的無法給出具體答案。量力而行,因為長途要克服的困難太多,首先就是要挑戰自我,還有車況,路況等諸多因素。我奉勸要長途騎行的騎友做好準備工作,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體能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