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朋友,你瞭解武大嗎?

一百二十七年曆史。

從自強學堂到如今的武漢大學,追求知識與自由的吶喊抖落每一年珞珈的秋葉,穿過漫長的苦難與輝煌,刺透眼前。

5187畝土地。

從東湖畔的夕陽到珞珈層林,年輕而富有生命力的珞珈學子踏過歷史的風塵,帶著新時代的信仰和希望,走向遠方。

在時空兩個維度上,屬於武漢大學的故事都無限綿長。

在2020即將春暖花開的日子,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有關武大的40個秘密。

1、武大到底有多大?

武漢大學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學校佔地面積5187畝,相當於8個天安門廣場或8個梵蒂岡,建築面積268萬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26棟早期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武大校長

自1893年張之洞創辦自強學堂起,學校幾易其名,歷經127年曆史,行至如今。包括張之洞在內,武漢大學共經過33位校長。在這33人中,湧現過無數在中國科學發展史和教育史上留下濃重筆墨的名字——自強學堂的創辦人張之洞、帶領著武大度過抗日戰爭困難時期的王星拱、引入一系列令學生受益匪淺的教育制度、打響“北有北大,南有武大”的名號的劉道玉……珞珈蒼蒼,東湖湯湯,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將心血投入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劉道玉老校長

3、兩院院士

武漢大學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7名,包括查全性、卓仁禧、李德仁、鄧子新、張俐娜、龔健雅、舒紅兵、朱玉賢、夏軍、徐紅星、竇賢康1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李德仁、寧津生、劉經南、張祖勳、茆智、李建成、李曉紅7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們在主要以理工科為研究方向並獲得多項獎項,取得了巨大成就,為武漢大學學術研究發展及世界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4、最大腕兒的課堂:測繪學概論

武大測繪,世界第一。這是何種體驗?看看測繪學概論這門課吧——寧津生、李德仁、陳俊勇、劉經南、張祖勳、龔健雅,6位院士接力授課,引所有測繪學科新生走入測繪殿堂。同學你還看什麼推送?要簽名去啊!以為要簽名不用排隊的嗎!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一位測繪學院13級畢業生在《測繪學概論》的課本上留下的“大佬”簽名

5、四大名嘴

武漢大學四大名嘴,因其能言善辯的口才和深入淺出的思辨而得名,一般認為“四大名嘴”指的是尚重生、趙林、李工真和李敬一。但實際上,在不同時期的武大,“四大名嘴”具體指代的四位教授一直在變化,例如有人認為“四大名嘴”包括戴德錚、陸保生、李榮建等人。

6、盛產“最強大腦”的武漢大學

《最強大腦》播出至今,有相當一部分選手來自武漢大學:胡小玲、王峰、李威、鄭愛強、羅茵、劉會鳳;多個讓觀眾驚歎的挑戰紛紛出自武漢大學學生之手。作為武大人的你,擁有“最強大腦”嗎?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7、武大辯論

煌煌武大,雄辯天下。作為傳統辯論強校,從1999年建隊起,“武大辯論”的榮譽便從未中斷。在過於十餘年中,武漢大學先後斬獲全國大專辯論賽、全國大學生辯論賽華中賽區、名校辯論邀請賽等比賽的冠軍,也是目前全國目前唯一一支兩次奪得華語辯論最高榮譽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的隊伍。被稱為“最會說話的年輕人”、曾斬獲國辯全程最佳辯手的實力戰將陳銘,以“儒辯”著稱,先後 斬獲“全國大專辯論賽的全程最佳”、“國際大專群英辯論會中國大陸區冠軍”的周玄毅,也都來自武漢大學。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8、武大校友

“個人溫飽以外,別無高尚理想,士當引以為恥”,這句“金句”來源於曾任國立武漢大學教務長的朱光潛先生。那是珞珈山的黃金時代,朱光潛、聞一多、竺可楨……一位位名師在這裡彙集。如今時光流轉,又一代新的珞珈學子在這裡起航。哈薩克斯坦前總理卡里姆·馬西莫夫、小米科技的雷軍、著名哲學家、美學家劉綱紀、“人人網之父”陳一舟、“一號店”董事長於剛、PPTV前CEO陶闖,甚至於民謠歌手堯十三……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武大畢業生。

9、校友捐贈

武大有著全中國最為團結的校友群體。這一特質,或許可以從下表中窺見一斑——

  • 雷軍:計算機學院大樓、科技樓
  • 陳東昇:萬林藝術博物館
  • 艾路明:研究生大樓
  • 毛振華:振華樓
  • 閻志:卓爾體育館
  • 劉金成:億緯電化學樓

10、萬林博物館

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為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昇先生於武漢大學120週年校慶之際出資一億人民幣捐建,並以其父的姓名來命名博物館。陳先生大學畢業時,曾在珞珈山頂一塊石頭上刻下一個“始”字——寓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而這一事蹟成為了萬林博物館的設計靈感,使造型酷似一塊天外飛隕,因此也被稱為“飛來石”。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11、振華樓與卓爾體育館

武漢大學經濟系1979級校友、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毛振華捐資5000萬元共建的武漢大學“振華樓”啟用後文史哲三院強勢入駐;由武大校友、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捐資建立了武大卓爾體育館,這是迄今為止國內高校中規模最大的體育館。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12、“火爐”武漢與武大空調

2003年,武大55間教室率先安裝了128臺空調;2007年學校再次斥資實現教室空調全覆蓋。2010年工學部5舍和湖濱8舍兩棟學生宿舍228間寢室率先安裝了空調,此後四年間武大實現宿舍空調全覆蓋。那些裹著被褥上天台的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

13、幾經波折的牌坊

書有“國立武漢大學”六個大字的牌坊一直是武漢大學的標誌性建築。這六個字,正讀是校名,反讀則是“學大漢,武立國”的宣言。1931年,一座四柱三間歇山式結構的木製牌坊豎立在街道口勸業場,次年毀於龍捲風;1937年,武大在原地址建造鋼筋水泥沖天式牌坊;1992年,武大在八一路校門口興建新的大門牌坊,於2012年拆除;2013年,八一路校門新牌坊落成。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14、最美宿舍老齋舍

武漢大學使用年限最長的宿舍樓,便是位於櫻花大道一側,有“櫻花城堡”美名的老齋舍了。老齋舍1931年建成,四棟宿舍樓由三座羅馬券拱門相連,每棟宿舍共四個樓層,每棟每層為一齋舍,十六個齋舍由《千字文》名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張”中的十六個字命名。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時過境遷,如今的老齋舍依舊祥和平靜。櫻花掩映下的博士生宿舍裡,住著許多求知若渴的人們,其中就有2017年入學的69歲的李常生爺爺,正在武大文學院攻讀他的第三個博士學位。

15、六一亭

1947年6月1日凌晨3時,為控制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學生運動,武漢當局調集全副美式裝備的軍、警、憲、特1000餘人突然闖人武漢大學教職員和學生宿舍,開槍打死手無寸鐵的王志德、黃鳴崗、陳如豐3位同學,打傷20多人,逮捕一批進步師生,時稱“六一慘案”。同年8月,武漢大學進步師生在教四樓前修建“六·一”慘案紀念亭。六角地尖頂,翠瓦飛簷,朱漆圓柱……七十年來,六一亭飽經風霜,經多次修繕,提醒師生勿忘那段灰色歲月的警示作用一直未變。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16、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大道

武漢大學校訓曰:“自強,弘毅,求是,拓新。”而武大四個學部各有一條主幹道路分別與之對應:自強大道位於文理學部、弘毅大道位於工學部、求是大道呈L形貫穿整個信息學部,而拓新大道則位於醫學部,是醫學部的主路之一。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17、武大的“園”

武大有很多“園”,廣為人知的有櫻園、楓園、梅園、桂園,但還有一些“園”分佈在武大校園各個角落,處在一種所有人都略有耳聞但卻無法精確描述的神奇狀態,比如將整個工學部籠罩起來的松園;比如信息學部二食堂旁邊自成一片小天地的竹園;最最神秘的莫過於桃園,只存在於工學部的幾棟建築名稱之中,難以確定具體範圍。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18、武大絕望坡

坐擁珞珈山的武大以盛產“絕望坡”而聞名。這些“絕望坡”包括但不限於從萬林博物館到行政樓的坡、從湖濱到櫻花大道的坡、從工學部醫院到工學部網球場的坡。步行在國立爬山大學,哪一條上坡路最令你絕望呢?也正是因為這些山坡,鍛鍊了武大學子強壯的體魄。

19、鑑湖

鑑湖原名未名湖,為了區別於北京大學的“未名湖”,才更名為鑑湖。每年迎新之際、櫻花開放之時,鑑湖內的噴泉便會難得地打開,以盛放的水花歡迎遠道而來的遊人與珞珈山的新主人。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0、梅操電影六十年

每週五晚上,梅操電影準時開場,必然會播放最新最熱的片子,讓所有學子足不出校就能看到最近上映的電影。時至如今,梅操電影已經走過了60多年。現在使用的兩臺放映機經歷了30多年的歷史,工作年頭最長的梅操電影放映員,也已堅守這份工作23年之久。

動盪的文革期間,激進青年為了煽動學生抗議,阻止電影放映,拿剪刀把垂掛幕布的線剪斷。敏感的反美示威之時,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國內反美遊行者來到梅操大扯幕簾,推倒音響。這些,都沒有讓梅操電影消失在學生們的視野之中。六十年風雨,它堅持至今,從未中斷。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1、珞珈山十八棟

珞珈山上“十八棟”,這個武大怪談中的常客,實際上是位於武漢大學珞珈山腰東南的教工住宅群,一共十八棟,後經增蓋拆除,“十八”已“名不副實”。有許多名人曾居住於此。其中的第18棟曾是蔣介石及其夫人的居所,後來武漢大學的三任校長王世傑、王星拱、周鯁生也先後入住過。18棟旁的19棟曾是周恩來的故居。現在著名的中科院院士、倡議恢復高考第一人的查全性院士,也曾在十八棟中度過他的童年。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2、除了珞珈山,武大還有什麼山

武大最有名的山,實屬珞珈山,但武大的山卻不止於此。武大一共有珞珈山、獅子山、側船山這“三座山”。櫻頂所在的山就是獅子山,所以看櫻花的時候要說獅子山上的櫻花城堡真美哦。而側船山對於住在楓園的同學來說絕對不陌生,畢竟一出門就有一條側船山路嘛,側船山路也不愧於側船山之名,陡的令人絕望。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3、珞珈山上的小精靈珞珞

傳說珞珈山上住著一隻小狐狸,不僅活潑可愛不怕生人還能和狗狗一起玩耍。它的名字叫珞珞。關於珞珞的來歷有許多說法,有的說它是從寵物市場跑出來的,有的說它是被學生丟在山上的小寵物......無論來歷如何,如今的珞珞已經成了珞珈山中不可缺少的一員。

追著金毛跑,和小白狗分享食物,從老師和民警的手裡銜走食物,人狗狐和諧相處看得心都萌化了。大概是被善良暖心的武大人寵壞了,珞珞從沒有怕過生人。正是秋高氣爽,快來珞珈山和小狐狸珞珞來一場邂逅吧!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武大的同學們知道生病該去哪嗎?七所武大附屬醫院,提供最優良的醫療服務——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大學口腔醫院、武漢大學附屬同仁醫院、武漢大學武漢總醫院臨床學院、武漢大學附屬中山學院和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均為三甲醫院。悄悄說一聲,咱武大的學生去看病可以優惠的哦!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5、“凌波微步”游泳池

上世紀30年代的東湖和武大連成一體,沒有環湖的道路,四分之一的水面屬於武大。1934年暮春,一個露天游泳池在東湖之濱落成——它位於如今著名的“凌波微步”景點,設施極其簡略,木棧橋、小划子、簡易透光的更衣棚、右邊成排的木划子……它既是一個露天游泳池,也是一個碼頭。在這一方小小的水域裡,“少帥”張學良曾學過游泳,“男女混泳”、“女生游泳”的先例,也在這裡開啟。

幾十年走過,棧橋由木質變成水泥材質,又從被拆毀到悄悄修復,這段凌波回憶永遠無法割捨。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6、武大雕像

踏進武大正門,沿自強大道向前,便會看到李四光先生的雕塑屹立道旁。事實上,為表達對歷史人物、教學前輩、知名校友等偉人的尊敬,武大校內設立有近二十尊雕像。其中,既有如李達、王星拱、王世傑等老校長,也有韓德培、夏堅白、張培剛等為學科發展作出傑出貢獻者,更有聞一多、張之洞、阿蘭·佩雷菲特石雕的雙眼,透過歷史的風塵深沉凝視。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7、抗戰時期的武大

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在武漢形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武漢大學決定西遷四川樂山。4月份,先頭到達的師生大致就緒,遷川分部暫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嘉定分部”。同年七月,校長王星拱率其餘人奔赴嘉定。此後,樂山的“國立武漢大學嘉定分部“正式改名為“國立武漢大學”。這段歷史在張在軍的《當樂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遷往事》中有著詳細記載。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28、自由革新的武大

武漢大學被稱為“高教戰線上的特區”。上溯至民國廿三年,武大便迎重視體育之風潮,破除封建迷信,首設女大學生游泳課,展其革新之銳氣。20世紀80年代,這個讓各高校倍感壓力的階段,卻是武大積極變革的黃金時代。1981年,校長劉道玉開國內學分制之先河,“讓腿子長的跑得快,讓肚皮大的吃得飽!”,為社會培育了大量有理想、有責任、有活力的人才。隨後,雙學位制,主輔修制,插班生制,轉專業制,貸學金制,學術假制及導師制(曾一度取消行政輔導員)等一系列教育去行政化改革配套實施,珞珈山上的自由革新之風從未停歇,它扶葉穿林至今。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武漢大學教務管理系統截圖

如今的武大學生,可在教務系統內自由選課,在本專業之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29、汗姆運動的開始

四大學部的五個田徑場,只要在那三大時間段,就能看見攥著手機跑步的同學。而鞭策大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汗姆運動其實十分年輕:2015年10月9日,武漢大學體育部官網發佈消息規定在校學生需使用一款名叫“汗姆運動”的軟件來記錄環跑成績,並與體育成績直接掛鉤。汗姆運動自此走進了武大人的生活。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30、“文法理工農醫”

在“國立武漢大學”的牌坊背後,刻有“文法理工農醫”六字,彰顯著武漢大學的綜合發展。然而,文法理工農醫的學科分類並非與生俱有——實際上,自強學堂最初開設的是方言(即外國語言)、算學、格致和商務這四大學科,專門培養“精曉洋文”的外交商務人才。而在民國時期,武大先是設立英語、博物、數學物理、歷史地理四部,後又改四部為教育哲學系、國文系、英語系、數學系、理化系、歷史社會學系、生物系、地質系八系。後來隨著國立武漢大學的組建、農學院和醫學院的相繼成立,才於1946年正式形成了六大學院並駕齊驅的格局。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31、學科變遷史

建國之初,全國高校迎來院系大調整。武漢大學醫學院和農學院相繼分出,與其他院校合併為中南同濟醫學院和華中農業大學;哲學系併入北京大學,外文系併入中山大學;工學部分出併成立華中工學院。後來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武漢大學在建國之初將工學部分出併成立華中工學院。後來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

而隨著高考恢復和劉道玉校長的上任,各院系或恢復或合併或新建,諸多院系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經濟與管理學院、法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等等都是在這個時期成立的。

1999年,院系重組,由16個學院、3個直屬系改組為9大學院,即人文科學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大眾傳播與知識信息管理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科學學院、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2000年8月2日,武漢大學與其周邊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武漢大學才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樣子。

32、素講——用人文堅守這座大學的靈魂

武漢大學素質教育講堂成立於2008年4月,與櫻花詩賽等同為武漢大學社聯的品牌項目,一度成為全國各大高校中最具影響力的講座品牌,共舉辦了190餘場講座,邀請的學者研究範圍涵蓋多個領域。然而由於張學榮的離開、來自各方的壓力的增大以及隨之而來的發生於2014年轟動一時的“素質教育講堂成員集體辭職事件”,作為獨立品牌的素講曾經走入一個低谷。現在,這個曾請來馬克昌、周國平、俞敏洪、易中天、方文山的講座品牌正努力重回巔峰,致力於用質量更高講座造福每一個武大學子。“用人文堅守這座大學的靈魂”,他們從未遺忘初心。

33、珞珈講壇——老圖上的知識盛宴

珞珈講壇是2008年武漢大學115年校慶時設立的高端學術講座。講壇由武漢大學官方創辦,每場講座的主講人皆由校長辦公室親自邀請,講壇成立之初,時任校長表示“學生推薦的大師,不管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們都會想辦法把他請過來”。至今,奉承著“尊重學者,崇尚學術”的宗旨的珞珈講壇已經請來無數國內外各個領域的頂尖學者,在位於櫻頂、象徵著武漢大學對學術的崇尚的老圖書館為武大學子們帶來一場又一場的學術盛宴。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34、武漢大學學生會

武漢大學學生會於1947年12月5日通過學生民主普選方式正式成立,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學生會之一。學生會辦公室設立於老圖正對的櫻頂房間,用於進行日常值班和開會等工作。

35、金秋藝術節三十年

武漢大學金秋藝術節又叫珞珈金秋藝術節。它創立於1987年,是武漢大學校園文化活動中最響亮的品牌。它分為四大版塊:雲想霓裳——服飾表演大賽、留香行板——校園情景劇大賽、流光溢彩——舞蹈大賽、珞珈秋韻——合唱大賽。

關於武漢大學,你所不知道的35件事,收藏學習

自由之風,自強之魂;這,就是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相關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