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本章涉及到的是關於linux中網絡配置的命令和網絡如何配置

設置網絡參數的方式

臨時配置 -- 使用命令調整網絡參數

簡單,快速,可直接修改運行的網絡參數

一般只適合在調試網絡的過程中使用

系統重啟後,所做的修改將會失效

固定設置 -- 通過配置文件修改網絡參數

修改各項網絡參數的配置文件

適合對服務器設置固定參數時使用

需要重載網絡服務或者重啟後生效

ifconfig命令

查看所有的活動的網絡接口信息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ifconfig [接口名稱] 查詢指定的接口信息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臨時設置網絡接口參數 ifconfig

設置網絡接口的ip地址、子網掩碼

格式1 ifconfig 接口名 ip地址 【netmask 子網掩碼】

格式2 ifconfig 接口名 ip地址【/掩碼長度】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禁用或重新激活網卡

格式 ifconfig 網絡接口 up 開啟網絡接口

ifconfig 網絡接口 down 關閉網絡接口

設置虛擬網絡接口

格式 ifconfig 接口名:序號 ip地址

hostname命令

hostname 查看主機名稱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hostname lx 臨時修改主機名 重啟後無效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永久修改主機名配置文件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route 命令

用途:查看或設置主機中路由表信息

route或ruote -n 【-n】是數字形式顯示 兩種方式都能查看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netstat命令

用途:查看系統的網絡接口狀態。、路由表、接口統計等信息

格式:netstat [選項]

選項:

a:查看所有活動連接

n:以數字形式顯示

p:顯示進程信息

t:顯示tcp協議相關信息

u:顯示udp協議相關信息

r:顯示路由表信息 與 route 命令相同

netstat -anpt 查看tcp所有的活動連接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ping命令

用途:用於測試網絡連通性

格式:ping 【選項】 目標主機地址 -c 指定連接次數

使用ICMP協議 互聯網消息控制協議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traceroute命令

用途:測試從當前主機到目標主機之間經過的網絡節點

格式 traceroute 名錶主機地址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nslookup命令

用途:測試DNS域名解析

格式:nslookup 目標主機地址

注:當時實驗環境有限 不能測試 留到dns服務解析詳解

刪除路由表中的默認網關記錄

route del default gw IP地址

向路由表中條件默認網關地址

route add default gw IP地址

添加到指定網段的路由記錄

route add -net 網段地址 gw IP地址

刪除到指定網段的路由記錄

route del -net 網段地址

網絡接口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錄下的

ifcfg-eth0:第一塊以太網卡的配置文件

ifcfg-eth1:第二塊以太網卡的配置文件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重啟network網絡服務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禁止、啟用網絡接口

ifup eth0

ifdown eth0

域名解析被指文件

/etc/resolv.conf 文件

用途:保存本機需要使用的DNS服務器的ip地址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如果需要制定DSN就照如圖做 當時做時候 次啟動 這個文件就會刷新 所以需要從新指定

而且可以多個指定 當時不知為什麼會刷新 所以 需要以後查詢

本機映射文件

/etc/hosts 文件

用途:保存主機名與ip地址的映射記錄

host文件和DNS服務器的比較

默認情況下,系統優先從hosts文件查找解析記錄

hosts只針對當前主機有效

hosts文件可減少DNS查詢過程,從而加快訪問速度

第八章 基礎網絡設置

一個地址可以設置多個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