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整體份額下探,“龍頭”企業2019都經歷了什麼?

“抗住”了2019年的市場打擊,接下來的2020年並不輕鬆。


文|耿慧麗

圖|來源網絡


2019年的車市寒冬中,處於市場金字塔底端的自主品牌無疑是承壓最重的群體。行業數據顯示,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由2017年43.9%跌至2018年的42.1%,2019年跌破40%的市場紅線,僅有37%左右的份額。上一次自主品牌市場份額跌破40%,還是2014年。


自主品牌整體份額下探,“龍頭”企業2019都經歷了什麼?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跌破近5年新低背後,是自主品牌陣營的進一步分化。從2019年的表現來看,吉利新品不斷,銷量結構改善;長城哈弗H6穩坐SUV銷量冠軍,WEY品牌持續加碼;長安汽車浴火重生,一掃此前的低迷……自主品牌龍頭車企,經歷了市場寒冬的暴擊之後,展現出更強的“筋骨“和向上突破的勢頭。


承壓


從2018年底公佈的銷量目標看,自主品牌龍頭車企對於2019年還是抱有一定期望的,比如2018年達到150萬輛的吉利制定的2019年目標是151萬輛,2018年銷售105萬輛的長城汽車希望在2019年達到120萬輛。與上一年持平也好,個位數增長也好,最起碼不是同比下滑的態勢。


但2019年一季度乘用車市場高達10.5%的下滑,開啟了前所未有的車市寒冬,即便有國五切換國六的大規模甩賣,也沒拉動多少銷量,上半年乘用車市場的同比下滑幅度依然是兩位數,14.4%的下滑幅度比一季度還有所擴大。


面對現實,吉利、長城均在2019年選擇下調銷量目標,吉利將目標銷量下調10%,下調至136萬輛,長城汽車則下調至107萬輛。


自主品牌整體份額下探,“龍頭”企業2019都經歷了什麼?


除了銷量承壓,2019年對於自主品牌龍頭車企而言更大挑戰是價格戰市場讓利帶來的利潤下滑。雖說長城汽車在2018年就開始讓利促銷,紅包換銷量的策略,但在2019年豪華品牌價格集體失守,合資品牌也一降再降、直接與自主品牌競爭時,主要戰場都在中低端市場的自主品牌只能繼續忍痛讓利。因此,2019年上半年,吉利和長城都是營收下滑,淨利潤大幅下滑的業績答卷。


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龍頭同樣在2019年遭遇挑戰。一方面,眾多外資巨頭以及合資車企紛紛投放電動車,以及特斯拉國產,搶去不少市場風頭。


自主品牌整體份額下探,“龍頭”企業2019都經歷了什麼?


另一方面,由於補貼退坡,2019年下半年明顯降速,導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增速只有5.1%。受此影響,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2019年被特斯拉反超,失去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寶座;北汽新能源2019年銷量同比下降4.69%。


進攻


面對市場寒冬,弱勢車企不堪一擊,但自主品牌龍頭車企則展現出頑強的一面,開始新一輪產品與技術向上。


2019年,吉利汽車的新車攻勢火力十足,SUV領域有顏值、駕乘、智能、品質全面提升的“三好生”博越Pro;有造型前衛、科技加持、一亮相便成為網紅車的吉利icon;還有兼顧SUV高通過性、跑車的加速性能、轎車優雅外觀,性能吊打豪華品牌車型的跨界SUV星越;MPV領域有開闢全新產品譜系、專為年輕家庭設計的“全家頭等艙“嘉際等。


高端品牌領克原有的01、02、03車型基礎上,2019年推出高性能版車型,更好滿足年輕用戶個性化、運動化的的需求。


自主品牌整體份額下探,“龍頭”企業2019都經歷了什麼?


長城汽車在2019年雖然沒有吉利那樣的新車攻勢,但原有產品技術升級的力度一點也不小,哈弗H6、M6到新產品序列哈弗F系均在動力、智能化方面有所提升;高端品牌WEY雖然遭遇銷量挑戰但依然堅持不打價格戰,通過智能化技術和服務體系的提升不斷增強競爭力。


新能源領域,蜂巢能源發佈的全新電池與先進技術工藝,展示出長城汽車紮實的技術功底;長城與寶馬合資項目光束汽車落地,則讓長城汽車今後的技術與產品向上更有底氣。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吉利、長城兩家龍頭車企的銷量均早於市場開始回暖,降幅收窄,兩家車企均呈現單車均價提升、銷量結構改善的向好局面。從2019年全年銷量來看,兩家車企均在車市寒冬中穩住陣腳,達成調整後的銷量目標。


自主品牌整體份額下探,“龍頭”企業2019都經歷了什麼?


還有在2019年四季度開始逆襲的長安汽車,在CS75PLUS走紅後,帶動CS75系列、CS35系列、CS55系列等旗下主力SUV集體翻身,一掃此前數年銷量低迷的局面。雖然2019年長安自主品牌的84.96萬輛的銷量依然是同比下滑,但7.84%的下滑幅度已經比前兩年大有改善。


堅守


除了吉利、長城、長安三家已經明確展示出向好信號的龍頭自主車企,其他在前幾年也曾領跑行業的自主陣營骨幹,在2019年雖然也做出了一些調整與升級,但成效並不顯著,需要繼續堅守向上突破。


2018年就喊出“活下去”並讓榮威i5低價入市的上汽乘用車,2019年共銷售67.33萬輛,同比下滑4.08%。整體跑贏市場大勢,代表品牌向上的榮威RX8、名爵HS等新品表現一般,使得2019年的收穫成色不那麼足。


自主品牌整體份額下探,“龍頭”企業2019都經歷了什麼?


此前連續數年蟬聯自主品牌銷量冠軍的上汽通用五菱,面對微車市場萎縮、消費升級的趨勢,2019年推出全新品牌標識和全新平臺的產品新寶駿RS-5,但“新四化”升級的步伐顯然慢了一步,新老產品青黃不接,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銷售166萬輛,同比下滑19.42%。


曾靠一款明星產品GS4開啟一路逆襲的廣汽乘用車,2019年雖推出換代GA6和GS4,但GA6所代表的自主轎車高端細分市場依然小眾,GS4推出時間較晚,導致2019年廣汽乘用車下滑態勢依然嚴峻。2019年廣汽乘用車共銷售38.46萬輛,同比下滑28.14%。


新能源領域,雖然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兩大龍頭在2019年均降速明顯,但依然有“新黑馬”出現。2019年推出兩款全新平臺車型的廣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4.22萬輛,同比大漲110.6%。不過作為後來者廣汽新能源在體量上與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特斯拉等行業龍頭仍有不小差距。


總體來看,自主品牌龍頭車企2019年的優勢市場依然是SUV領域,在轎車領域雖然推出了一些產品,但市場改善並不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