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小微企業的壓力來自哪裡?

美美美2092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現,教育企業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尤其是行業裡的小微企業。由於停課、延期開學,部分企業銷售業務基本停滯。短期內沒有收入,已投入的資金也無法按計劃回收,面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當下,大部分小微企業復工率偏低。 據統計,如今小型企業的平均復工率是19.6%,微型企業的平均復工率僅有11.5%。從一些調查數據來看,目前中小微企業的現金流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其中, 大概有34%的企業賬上的現金流只能夠支撐一個月。

疫情導致消費減少、活動取消、業務下降等問題,很多中小微企業面臨房租、稅費、信貸等生存壓力,運營難以維繫,對整個城市運行和安全穩定都將產生不利影響。


捕捉的光


一個字形容:難

現階段:復工難。

1.中小微企業主政府關係比大型企業差很多,審批覆工手續很難。

2.復工需要準備的防疫物資短缺,缺錢復工硬性物資。

3.復工資金難,一個半月未經營,同時要承擔廠房租賃,水電,員工社保等費用,或可引起經營資金短缺。

4.融資難,中小微企業主固定資產沒有那麼多,在無抵押物的情況下,大額容易會很難。如果企業納稅與流水少的話,融資會更難。假若使用目前市場的無抵押信貸產品,融資成本會大大提高,沒有明確的經營收入,可能陷入資金斷鏈,以貸養貸的情況。

復工後:生產難

1.疫情影響,產品上下游企業同樣存在疫情影響,訂單少,原材料少,產能短期可能無法達到原先水平。

2.物流運輸難,假若有資金,有原材料,能正常生產,訂單充足的情況下,物流滯後,可能影響交付時效性。

3.疫情影響,整個國內經濟都不景氣,可能整體需求量就低,企業競爭會更嚴重,也有可能出現惡性競爭。

總結一下:謹慎投資,先恢復後擴張,切記盲目。但是國家為振興經濟,可能會加大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經濟發展,關聯企業可能會迎來春天。


FairGentleman


2020年中小微企業壓力來自哪裡呢?我也是一箇中小微企業經營者,結合我的處境來談一談。

我是做木地板生產銷售的。這幾年經濟形勢下行,市場形勢萎縮,導致經營式微,無比艱難。

2020年起步遭遇疫情,猶如雪上加霜,日子更加不好過,讓人亞歷山大。

一、銷售量與銷售收入雙下滑,一年時間被壓短了五分之二,而且還有疫情因素,剩下時間的生意有可能受干擾。

二、資金壓力。中小微企業創業者居多,量小利薄,不少人有資金槓桿,一旦產銷停頓,傷害就是致命性的,資金鍊很可能斷裂。

三、成本壓力。小微企業租用的大都是個人的廠房、辦公室,他們不會因為疫情大幅度減免費用,因為他們也有很大的費用壓力。

四、員工壓力。復工不復工,是個兩難抉擇。不復工可能員工跑了,復工沒有訂單拿啥發工資?

五、前景壓力。疫情肯定會改變社會,比如線上銷售的普及。這一段大家都在學網銷,小微企業也想跟上變化,自己學吧,沒有時間操作落地,請人學吧,一旦出師人就飛了,等於給別人培養員工。

如果這些是有形壓力的話,那麼無形的心理壓力是最難讓人承受的,夜不能寐,食之無味,滿頭白髮,身體透支,壓力在悄悄侵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不過,壓力與困難同在,挑戰和希望共存。

揮一揮手,擼一擼袖,人在路上,沒有選擇,只能迎著光,勇敢地向前走!



張Sir聖菲林地板


個人覺得中小微企業的壓力來自於資金週轉的問題,資金週轉不過來,在銀行也拿不到貸款,身邊朋友也不能夠支持,本來就在維持的日子,由於沒有後續資金的注入,導致自己的企業舉步維艱。

出現這個局面,主要也是對於金融知識的匱乏,如果能夠稍微懂一點金融的知識,運用金融的思維來做企業,把企業當銀行來開,基本上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商業模式在不斷的創新,如果還在按照以往傳統的模式,靠賣貨穿差價,這樣的日子很難。

傳統思維,一塊錢進貨來的產品,要賣一塊五才賺錢;金融思維,一塊錢買的東西8毛錢賣出去,還能賺錢,甚至免費都能賺錢。傳統思維的老闆,你怎麼和別人比。你還在想著賺取差價的時候,別人已經免費了。賺錢不在於產品的本身,而在於產品背後的價值。

最近接觸了很多傳統老闆,看到他們的資產負債表,其實很多資金完全不是問題,只是在於自己不懂得如何和銀行打交道,不懂得銀行需要什麼樣的數據,導致想要資金週轉的時候,在銀行融不來資。其實現在銀行也是大數據辦公,只要你的銀行符合了銀行的需求,只需要在手機上點一點,就能夠拿到幾百萬低息的錢,而且有的是最長10年不用還本的,每年只還點利息。

假如你能夠在銀行拿到100萬,利息4%,10年不還本,每年只需要4萬的利息,能不能解決你當下的問題,這樣你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通過時間換空間,10年後,你還賺不來100萬嗎?


錢生錢的秘密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將面臨新的挑戰。大多數工業企業復工延遲、產能利用率下降,可能會面臨固定成本和員工成本佔比短期迅速上升的壓力,尤其是中小企業現金流恐短期承壓。

當前,中小企業要考慮五方面的“自救”工作:

第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準備必要的防控物資之後,儘快啟動安排復工工作,並做好日常的消毒和排查工作。其中必要的防控物資,比如口罩、消毒液等建議各個企業不要囤積、合理庫存為宜。

第二,合理安排員工的返崗、臨時輪崗,除必要的生產人員外,儘量安排線上辦公,減少員工聚集和交叉接觸。同時做好線上日常考勤、建立責任人制度、細化績效考核目標,保證非現場辦公的效率和生產安全。

第三,做好現金流管理,適當減少原材料、產成品等對於現金流的佔用,提升資金週轉效率。

第四,加強與企業下游客戶的溝通,做好客戶的維護工作,合理安排復產進度。

第五,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困難,配合相關部門落實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和臨時救助政策


渣歌


中小企業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抗風險能力,沒有良好的現金流,本質是沒有一個好的業務也沒有一個好的團隊!完全就是商業生態的小花小草,經不起折騰。

中小企業最應該做的就是搞定流量。老闆要打造個人IP,積累自己的粉絲!有10萬精準粉絲,你再做什麼都比較融資成功,改變傳統的用工模式,不要招聘打工者心態的員工!而是要招募核心用戶!比如合夥人,代理人等,服務號這些人業績增長100倍,一千倍都沒有問題。這裡一套核心用戶增長秘籍,你可以學習一下



新業態參謀


我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好壞,就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它總是能夠更早更敏銳地感覺到經濟生活方面的各種壓力,不同的企業面臨的壓力各有不同。比如出口創匯企業,面臨著國內原材料漲價,用工工資提高,國外訂單不足,後續發展資金緊張等等制約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壓力,成為阻礙小微企業發展的重重阻力。一些加工類的小微企業,在國家大力整頓環境汙染,出臺一系列環保標準的大環境下,一些原來粗放型加工企業,環保不達標的小微企業,普遍面臨環保壓力,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加快更新環保設備,有的還要拆遷移址,不斷加大投入,才能達到生產要求,有些沒有條件達標的小微企業在環保整頓中,勢必被淘汰出局,剩下能夠生存下去的小微企業,面臨著不斷加大的環保投入,也是壓力山大。


開源恆久遠


首先,我想說的是企業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於外部,一定來自於內部,由內部的迷茫或者不穩定才導致無力對外。

第二,企業生存靠的是什麼?

以前靠的是產業鏈條,比如你認識服裝廠的,你能拿到一手貨源,然後中間加工轉賣,賺的是差價。但現在信息差沒有了,互聯網一通,一馬平川。那這時企業生存靠什麼?

靠的就是模式。什麼是模式?就是無論你賣的是實物還是虛擬產品,如何讓人需要知道它,然後如何把它賣出去。

比如,電商是利用互聯網平臺,把生產者和消費者連接起來;比如知識付費,是通過輸出有用的知識,然後讓你想系統學習的話來購買課程。那麼,你的企業的模式是什麼?

第三,有了模式,你還要衡量,這個模式一圈運轉下來,能不能支撐你的投入。是暫時支撐不了,還是長久來看也支撐不了。如果支撐不了,那就說明這個模式不對,不能盈利。

現在這個時代,其實大企業也一樣憂慮。很多國企也都經營縮緊,裁員,因為傳統的模式在這個時代已經玩不轉了。

所以歸根到底,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憂慮永遠來自於自身。


職場愣登


我們就是一家小微企業,我覺得2020小微企業最大的壓力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訂單的壓力,眼看著第一季度就要過去,公司收入同比往年業務量大幅下滑,沒有訂單,活下去就是問題,這就是所謂的開源。

二,資金的壓力,流動資金的重要性在2020顯得尤為突出,房租,訂單,工資都是繞不過去的問題,苦練內功,節約成本會是大多數企業當前立即著手要做的,就是所謂的節流。

三,轉型的問題,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很多小微企業勢必會往線上轉型,但是沒有線上的經驗,沒有專業的團隊,會發現線上有時候要比線下很難做,競爭更激烈!


用戶66431173422


疫情的到來確實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主要現在:

裁員、倒閉,還是想盡各種辦法活下去?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資金鍊本就脆弱的中小企業,遭遇一場大考!

在運營上中小企業的運營面臨很多困難,比如產能問題,上游工廠未開工、原料供應不上!

在租金和工資方面,受到的創傷依然巨大!尤其是以餐飲業為代表,房屋租金和人員工資往往佔了大頭!好多的餐飲行業斷檔一個月都不一定堅持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