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迦太基是北非古國,而羅馬則是歐洲古國,這兩個國家會發生戰爭,主要是為了爭奪地中海的霸權。尤其是古羅馬,無論是在元老院時代,還是在帝國時代,都野心勃勃擴張。而迦太基呢?本是貿易起家,在強盛起來之後,擁有強大的海上艦隊。而古羅馬此時勢力也擴張到地中海地區,迦太基與羅馬之間也就難免會有爭霸之戰。

在迦太基和羅馬爭霸的過程中,其實,羅馬人更加蠻橫。因為羅馬人有強大的武力,他們在擴張的過程中,只懂得征服,不僅要得到地中海地區的霸權,更要征服迦太基,畢竟這樣也才能展現自身武力的強大。而古羅馬咄咄逼人,促使迦太基一位偉大戰略家的崛起,這個人就是漢尼拔。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塑像)

漢尼拔的全名,漢尼拔·巴卡。在與羅馬作戰的態度上,漢尼拔是十分堅決的。當意識到迦太基面臨羅馬軍隊的威脅之時,已經執掌迦太基軍隊統兵大權的漢尼拔,毅然決定,要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遠征意大利,把戰火燒到古羅馬的腹心地帶。這篇文章,咱們就從漢尼拔遠征意大利入手,探析迦太基和羅馬之間的爭霸。

前言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迦太基城池畫像)

古羅馬興起之時,迦太基雖然也算是地中海的強國,但是與古羅馬相比,迦太基的實力還是太過弱小。但是敢於和古羅馬在地中海爭霸,還是讓人足以見識到迦太基人的勇氣。而漢尼拔的崛起,更讓迦太基人對抗古羅馬有了底氣。因為漢尼拔有著超凡的毅力,和足以讓人敬佩的智慧。

當古羅馬集中兵力想要進攻迦太基之時,漢尼拔想到的不是如何在迦太基被動防禦,而是要越過阿爾卑斯山,遠征意大利,先將戰火燃燒到古羅馬的本土,這樣羅馬也就無暇分兵攻打迦太基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而冒險的戰略。阿爾卑斯山行進艱難,更多冰川、懸崖,個人尚且難行,更何況要帶著龐大的軍隊。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的軍隊)

但是,漢尼拔偏偏就做到了。雖然當他率軍到達意大利時已折損了很多人馬,但是他的戰略目的達到了。羅馬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漢尼拔的大軍就這樣堂而皇之殺到眼前。因為羅馬本土遭到入侵,羅馬人也就無暇再進攻迦太基了,出征的羅馬軍團不得不回師救援。而漢尼拔在羅馬帝國的境內一待就是十五六年。

這十五六年的時間,更是屢次擊敗羅馬軍團,雖然最終漢尼拔不得不退出羅馬,但是還是給古羅馬以沉重的打擊。而迦太基和羅馬的爭霸,也因漢尼拔爭取來的這十五六年的時間,迦太基得以喘息。咱們就從漢尼拔遠征意大利入手,探析迦太基與古羅馬之間的爭霸!

第1, 積蓄力量,對抗羅馬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塑像)

漢尼拔從小就被灌輸與羅馬人作戰的思想,在他成為迦太基的領兵將軍之後,他敢於吃苦,作戰勇敢。尤其他有很好的軍事才華,十分適合在迦太基軍中發展。為了能夠積蓄力量,攻打羅馬,漢尼拔以北非的士兵作為核心戰力,又吸納很多蠻族勇士作為僱傭兵,並在一些戰爭中先磨鍊戰力。

而他首先要征服的就是伊比利亞半島,而羅馬人呢?見漢尼拔的勢力壯大,羅馬人宣佈薩貢託是自己的保護地,以此來遏制漢尼拔的勢力。也正因為薩貢託這個城市,漢尼拔與羅馬人產生了爭執。羅馬人想迦太基本土施壓,漢尼拔則向迦太基元老院稟報羅馬人的威脅和野心,於是,終於使得迦太基和羅馬再次形成敵對。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畫像)

當然,這也有漢尼拔的陰謀,但是更多還是羅馬人咄咄逼人。因為曾經爆發過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人雖然取勝,但是也損失慘重,羅馬人想要征服迦太基和整個地中海的決心一直沒有改變。對此,漢尼拔有著清醒的認識。既然如此,第二次布匿戰爭,不等羅馬人來挑起,漢尼拔倒先要選擇與羅馬人作戰了。

羅馬人想要稱霸地中海,漢尼拔統率的迦太基人又何嘗不想趕走羅馬人這個威脅,自己自由自在稱霸地中海,這是何等快樂的事?而且漢尼拔也有了足夠的軍事力量來對抗羅馬人,因此,即便再和羅馬軍隊開戰,漢尼拔也並不懼怕。也就是說,在遠征意大利之前,漢尼拔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第2, 避開羅馬主力,翻越阿爾卑斯山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的軍隊攻打薩貢託畫像)

在羅馬與迦太基宣戰之後,漢尼拔也就開始準備自己的作戰計劃,他先攻陷了有爭議的薩貢託,隨後籌措大批金銀財寶,招納和賞賜將士。此時,在漢尼拔的麾下,不僅有大批北非士兵,還有投靠他的大批僱傭兵,兵種包括步兵、騎兵和戰象兵,一支強大的遠征軍團正在逐步形成。

因為羅馬人正在平定伊利里亞的叛亂,這給漢尼拔的遠征軍團足夠的準備時間。而當羅馬人準備兵分兩路,進攻迦太基之時,漢尼拔的軍隊早已開拔,他避開了羅馬主力,從小道進入阿爾卑斯,開始遠征羅馬本土意大利。不過,阿爾卑斯山可不是那麼好翻越的,因為漢尼拔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氣候,還要面對阿爾卑斯山當地山民的襲擊。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軍隊畫像)

這些山民主要是當地的凱爾特人,因為漢尼拔的軍隊進入他們的領地,本身就是對他們極大的威脅。漢尼拔在進入阿爾卑斯山主要地帶之前,想要渡過羅訥河,就遭到了凱爾特人的阻撓,好在,漢尼拔運用疑兵,使凱爾特人錯失判斷,漢尼拔這才率軍渡過羅訥河。而在真正登上阿爾卑斯山之後,漢尼拔和他的軍隊則要面對山上的惡劣氣候了。

他派出大批嚮導,行軍路線選擇也十分小心,畢竟,一個小小的差錯,就很可能造成全軍覆沒。而且還有當地的山民阿洛布羅克斯人,也給漢尼拔的軍隊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這些困難,幾乎令漢尼拔的部下感到崩潰,但是漢尼拔並沒有被嚇倒,反而經歷十五天的艱難行軍,漢尼拔和他的部下終於翻越了阿爾卑斯山!

第3, 羅馬本土作戰,歷時十五年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軍隊畫像)

當漢尼拔的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後,實際上他的軍隊已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看到面前就是羅馬本土意大利,漢尼拔和他的部下都十分開心。在補充了大批的僱傭兵,恢復足夠的實力後,漢尼拔開始在羅馬本土作戰。實際上,漢尼拔的突然出現,已經令羅馬貴族慌了神,於是,大批羅馬軍隊被抽調,準備圍殲漢尼拔。

比如提基努斯河戰役,羅馬名將老西庇阿,就敗在了漢尼拔的手下。還有羅馬執政官森普羅尼亞的四萬軍隊,也被漢尼拔擊敗,四萬大軍只剩下一萬。爾後最著名的就是坎尼戰役,漢尼拔以僅僅傷亡六千人的代價,消滅了羅馬軍隊近七萬人,這一戰失利,真正讓羅馬人感受到漢尼拔的可怕。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軍隊畫像)

碰到了這麼一個對手在羅馬本土縱橫馳騁,羅馬人別說分出大軍再去攻打迦太基,就是自己的羅馬城,隨時都有可能被漢尼拔攻佔,這可是真正的肘腋之患。而從另一方面來講,漢尼拔的戰略也是成功的,畢竟當他殺到羅馬人家門口的時候,羅馬人就算勢力再強大,也無法分兵再去攻打迦太基了。

而漢尼拔軍隊所在的地方,也就是前線。可是,漢尼拔還是低估了羅馬人的實力,雖說他率軍進入意大利,也著實打了好幾個勝仗,但是他的軍隊缺乏後方支援,就像無根之萍。羅馬人知道一時難以戰勝漢尼拔,最終選擇了拖延戰術,堅壁清野,慢慢消耗漢尼拔的力量。最終,在漢尼拔進入意大利十五年後,選擇退軍,否則,他也就真的要栽在了羅馬了。

總結

雖敗尤榮,抑或螳臂當車?漫談漢尼拔遠征羅馬的戰略意義

(漢尼拔出徵圖)

漢尼拔越過阿爾卑斯山,遠征意大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這次遠征還是沉重地打擊了古羅馬貴族。在漢尼拔縱橫古羅馬本土的十五年時間裡,古羅馬損失了幾十萬軍隊,這才最終以拖延戰術,迫使遠離本土作戰的漢尼拔不得不退兵。而漢尼拔本身代表迦太基這個北非古國,這也是迦太基與古羅馬爭霸的第二次布匿戰爭了。

而也正因為意識到漢尼拔的厲害,古羅馬貴族其實已將漢尼拔列為了自己的頭號敵人。在以後羅馬征服了迦太基,依然派人捉拿漢尼拔。甚至在迦太基再次戰敗後,漢尼拔不得不逃亡,離開迦太基,他向與羅馬敵對的國家避難,在逃到比提尼亞,國王普魯西亞斯迫於羅馬人的威脅,要交出漢尼拔,漢尼拔自盡,走完了他輝煌且有些落魄的一生。

漢尼拔雖然帶著遺憾離開,但是他的名望卻被後世之人銘記。他的用兵韜略更是影響了後世很多將領,比如後來的拿破崙,在征服意大利時,也同樣學習漢尼拔,翻越了阿爾卑斯山。當然,迦太基和羅馬之間的爭霸,也因為漢尼拔的遠征失利,最終落敗。而迦太基這個敢於和羅馬抗衡的北非強國,最終也只淪為了羅馬的一個行省,讓人感嘆!

參考資料:《非洲古代名將漢尼拔》.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