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甜來?年輕人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縷淺淡的清苦,如影隨形不可分離。只是有的人相對外露,則相由心生;有的人則相對內斂,依然談笑自如。

苦中甜來?年輕人


被生活所累所苦的人,通常都伴有其對具體事務的感知理解程度,也不外乎還有慾望攀比作怪的成分。如果將就隨遇而安,往往就相對活的開心自在、滿足於現狀、與世無爭,反之,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則負累苦痛就成了常態。

苦中甜來?年輕人


我曾經歷過這樣一個人,和我同齡且同村而居,也由於同齡原因經常相處,每次週末回去他都會過來和我寒暄。那時候家境普遍貧寒,尤其我每次回家都一直要借同事的自行車,然後騎得滿頭大汗的往回趕,返回的時候還要帶上家裡準備好的麵粉,經單位過稱後交到灶上,以此減少伙食支出。後來最終由於交通不便,便湊錢買了一輛二手“建設50”摩托車。從那以後,我們便很少往來了。記得那次他週末過來,看到我院裡的摩托車,很不屑的說了一聲:“哪來的這麼個破玩意”!然後藉故有事陰沉著臉離開了。記得他家裡人後來還問我,“你們處的那麼好,自那天回來好像一直不開心,脾氣也越來越不好,是不是你們吵嘴了”?我只是笑了笑。

苦中甜來?年輕人


還有我們的一個成績非常好同學,雖然我家的日子不好過,他家更遠遠地拮据了。後來由於幾元錢的學費交不起,最終輟學了。按說至少也應該有點失落,亦或沮喪,但是每次見到他,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樂呵呵的衝著你遠遠地笑。後來自己在家中買書學習樂器,據他們鄰里說經常在家裡又彈又唱。再見到他已經是多年以後了,在一次親戚家的喪事上,我看到他老練沉著的吹嗩吶,一會又輪換彈電子琴,看到我過來,還要特意唱一段。聽著他圓潤的唱腔,看著他嫻熟的指法,我驚詫至極。藉著中間停歇的檔兒,便好奇地問他,“那年輟學真的沒有沮喪過?技藝這麼嫻熟,是不是學起來很簡單”?他若有深思的談及他當時的境況。因為輟學,他的心疼極了,但是看到靠一個水梨五分錢做生意養家的父親,他只有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偷偷的哭。後來,憑藉自己的勤學苦練,做了一個投資較少、白手起家的“從樂”行當,為了學琴,手腕都腫了,為了不使喇叭驚擾鄰里,常常塞進炕洞裡練習......“呶,現在好了,前幾天買的車,現在時間緊張啊,不買不行”。順著他的目光,我看到一輛新嶄嶄的轎車停在路邊。同時,心中不由暗暗起敬。

苦中甜來?年輕人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在追求一種美好,但是每個人對於美好的嚮往標準、理解程度不一樣。企業家追求事業圓滿之苦、商人的利益謀取之苦、上班族各種事物的繁累之苦、普通人抓兒養女、求學立業婚喪嫁娶之苦、情男痴女愛而不得的感情之苦......如此種種,如繁星墜空,無不時刻顯現困擾存在。所以,知足者常樂,貪婪者自苦。都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奢求的太多”。細思這句話,也算是囊括了痛苦緣由。“無求品自高”,更是說明一切隨意隨緣不可強行扭轉品性自然高尚,“慾壑難填”、見不得人好、求而不得本身就是一個苦根。就像範偉表演的那個中獎小品一樣,平淡的過著,倒也樂呵呵的是日子,突有一天中了五百萬大獎,心倒成“拔涼拔涼”的了。這樣說並不是碌碌無為無所追求,也並不與奮進目標、奮發向上相沖突,而是一種做事和活著的心態。啥事都順勢而為,既不碌碌無為無所事事不失奮進追求且羨慕嫉妒恨,更不能為了達到私慾動歪心思。只有在正視實力、允許發展的空間內,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的夢想,既能彰顯個性,有能為人類帶來貢獻,這本身就是一種完美。當然,在去往成功、達到圓滿結局的路上,形形色色的苦也會一路相伴,只要痴心不改,信念堅定,也能達到雖苦猶甜或者苦盡甘來的最終。

苦中甜來?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