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的混凝土防護罩是怎麼建的?

1986年4月26日1點24分,前蘇聯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了蒸汽爆炸,反應堆的外部保護層遭到了嚴重破損,大量的放射性微粒在空氣中迅速擴散,爆炸燃燒引起的大火加劇了放射性物質的擴散速度,方圓30公里的地11.5萬居民被迫疏散,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0億盧布(18.6億人民幣),在之後的15年裡,有9.3萬人死 亡,27萬人遭受輻射疾病的折磨,核微粒在雲層及風力的作用下,蔓延到東歐、西歐及北歐各國,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被評為七級特大事故。

切爾諾貝利的混凝土防護罩是怎麼建的?


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第24天,也就是1986年5月20日,毛熊當局準備設計一個防護結構,將出事的四號反應堆徹底封閉,避免進一步的汙染。整個設計和準備過程出奇的迅速,到當年的6月就開工了。為了防止反應堆燒穿地下室的天花板,進而汙染地下水,他們必須在反應堆下面建造一個冷卻層。毛熊又一次讓世界見識了什麼叫亡命之徒,400名煤礦工人用不足20天時間挖了一條長168米的隧道,將地下冷卻層建完。之後他們又前後動員了24萬人瘋狂的施工,首先清理掉現場雜物,然後在四號反應堆外圍以混凝土鋪設地面,再用鋼筋混凝土圍繞反應堆修起來一圈矮牆。這些前期工作完成後石棺才正式開始動工。

切爾諾貝利的混凝土防護罩是怎麼建的?


新石棺轉眼間20多年過去了,由於嚴重的腐蝕,舊有的“石棺”部分牆體已開始出現裂縫,按照之前建造的預期“壽命”也僅剩5年。時間越長,隱患越大。為防止“石棺”坍塌,造成災難再次降臨。 烏克蘭政府未雨綢繆,通過國際援助,烏克蘭準備在當年4號反應堆原有的“石棺”外面再次加蓋一個新的大型鋼結構保護罩。12年,“新石棺”開始動工建造。歷時4年,新保護罩工程於2016年完工。新保護罩有兩個大拱形鋼結構組成。

切爾諾貝利的混凝土防護罩是怎麼建的?


發生在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這一爆炸,給前蘇聯、給今天的烏克蘭造成的傷害,時至今日仍然存在。

切爾諾貝利的混凝土防護罩是怎麼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