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趙國將40萬大軍撤回,是不是更好?

非常男嘉賓


很難

長平之戰,趙國實際上是被國力拖垮了的。最終因為供應跟不上,才不可以選擇了速戰。

如果趙國選擇把40萬大軍撤回,那麼首先趙國必須在很早之前就有這個意識,不能等到趙括換廉頗的時候,到那個時候,趙國其實已經拖不起了,所以要撤兵必須很早的撤兵。

其次撤兵的時間會比較慢,不可能一口氣撤出40萬人的,必須分批撤走,而且一個不好,就可能從撤退變成潰退,被追殺,所以退兵必須分批撤退,而且留下來的軍隊,必須能穩得住,這必須有人能鎮得住才行。否則像最後,40萬人投降。

如果這樣操作,可以撤出一部分人,損失肯定會小於長平直接全軍覆沒。

這樣一來,才可能撤出一部分軍隊,其實與其如此,不如當初就別接韓國的上黨,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葉飄刀


想要了解這件事情,就必須知道當年著名的“上黨之戰”的前因後果。知道了上黨的重要性,這個問題的前因後果就水落石出了。

上黨地區地形圖

太行山:號稱“天下屋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太行山脈地形圖

太行山南部的韓國上黨郡,在三家分晉之後,將魏國和趙國分割為東西兩部分。如果秦國佔領上黨郡,將從南太行山切斷趙國晉陽與邯鄲的聯繫,下一步秦國可以沿汾水而上攻打晉陽,或分兵從太行山直撲太原盆地,趙國只能從北太行山繞路救援,可以說相當被動。

攻佔上黨郡對於秦國來說可以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從中間分離趙國東西領土;三是居高臨下對趙、魏形成地緣優勢;四是徹底實行遠交近攻,攻最近的韓國。

講了這麼多大家應該可以知道上黨地區對於趙國的重要性了吧,一旦上黨地區丟失,整個趙國將會處於無險可守的境況,秦兵可以長驅直入趙國腹地。所以趙國不是不想撤,而是不能撤


歷史故事知多少


趙國將四十萬大軍撤回,在已知長平之戰結局的情況下的確較好,但當時的趙國並不知道會發生長平之戰。在未知的情況下,趙國不可能平白無故撤回四十萬大軍,將上黨拱手讓人。而且如果趙國將四十萬大軍從長平撤回,到時候秦國的軍隊能夠直接逼近趙國的都城邯鄲。

上黨郡,原本屬於韓國的領土,居天下之中。秦國看上了上黨郡,想將上黨郡攻打下來當做跳板,征伐山東列國。為此,秦國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攻打上黨。在韓國快撐不住的時候,上黨郡守馮亭找到趙孝成王說“上黨的官吏,人民都不想歸順秦國,想歸順趙國。反正韓國快撐不住了,您覺得還行,就送給您吧”。

為此,趙孝成王特別激動的召開一次高層會議。這場會議只有三個人,平原君趙勝和平陽君趙豹,趙禹。趙豹極力反對趙國接收上黨郡,覺得韓國是嫁禍於趙國。而趙勝和趙禹則覺得,這是“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不要白不要。本就想接收上黨郡的趙孝成王和趙勝,趙禹一拍即合,接收了上黨郡。

之所以,趙孝成王接收上黨郡,是因為上黨郡足足有十七座城邑,十七座城邑相當於什麼概念呢?趙國長平之戰那四十萬大軍一齊出動,耗費五六年都未必能攻打的下十七座城邑。對於這麼好的事情,趙孝成王根本沒有理由拒絕。

而且如果趙孝成王不接收上黨郡,一但上黨郡被攻下,趙國將門戶大開,因為上黨郡距離趙國邯鄲不遠-長平之戰,秦國剛佔領了上黨郡,就直接發兵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

總結

趙孝成王不可能撤回四十萬大軍,自始至終都沒有產生過這種想法。秦、趙雙方僵持不下,趙國糧食告急的時候,趙孝成王想的不是撤兵而是向秦軍求和。如果趙國真的將四十萬大軍平白無故的撤回國內,到時候趙國都城邯鄲對秦國門戶大開!


永樂解史


這個問題是關於長平之戰的,我們把時光倒流回當年的長平古戰場,真實事件是主樣的,當年的古戰場是片窪地,趙括指揮的趙軍全部在窪地裡駐紮,四面是綿延不絕的山頭,秦軍在山頭佈防,對趙軍已形成合圍之勢,趙軍根本無法突圍,同時,軟弱且相信秦軍的趙軍本就沒計劃突國,而是做出殊死掙扎之勢,隨這時間的拉長,趙軍軍心潰散,失去了抵抗能力,就這樣被秦軍分數次活埋殺死。應該說長平之戰完全可以避免,可就是那不合時宜的安排,導演了一場滅絕人性的屠殺。如果當年趙軍撤回從邯鄲調防的軍隊,長平之戰將不存在,也許趙國在未傷及元氣的情況下,尚能支持些時日,但被秦國侵略佔領只是時間問題。





孤獨的行者001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這樣毫無意義,因為當時的情況不是史書上一兩句話就能表現出來的。那麼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假如趙國這樣做了會怎麼樣?借用丁偉在畢業論文中的一句話,一個國家的周邊出戰了一個軍事強國,不管這個軍事強國有沒有動手的打算,事實上潛在的威脅已經構成,動不動手的權利在對方手裡。上黨地區緊挨趙國,離邯鄲也很近,如果秦國佔領上黨地區,兩國之間就沒有了緩衝地帶,而且秦國的實力肯定增強了,那麼對趙國的威脅也更大。我認為其實趙國的戰略還是對的,佔領上黨增強自己的實力。同時保護邯鄲不會直面秦國的攻擊。這和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蘇聯夾擊波蘭是一個道理。


suo索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3年的“長平之戰”發生在古上黨地區,太多的人忽視了上黨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對趙國來說,上黨就是門戶,絕佳的防守之地,怎麼能放棄?上黨是山地,地形險要便於防守,所以趙國必須要拿到手裡,哪怕跟秦國發生戰爭,哪怕出動傾國之兵也要爭奪上黨,因為上黨一失,秦軍再往東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大平原,趙國首都邯鄲就直接暴露給秦軍了,所以趙軍不能退。做個對比,當時秦國的東大門函谷關同樣在山地,秦國會放棄嗎?一旦函谷關丟了,一路到首都咸陽同樣無險可守,涉及到國家危亡的必爭之地,能撤兵放棄嗎?至於打不打的贏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立志成蟲


多次去過上黨地區,關於秦趙長平之戰談點自己的看法:

1.戰爭初期趙國面臨秦國凌厲攻勢只有守的份兒,關鍵是在哪裡守?實際上趙國有三個選擇,第一,放棄上黨,只守趙國本土,日後伺機反攻,第二,根據國力收縮戰線只守上黨局部,爭取長期對峙,打消耗戰,第三,全面固守上黨,寸土不讓。

2.實事上趙國選擇了第三條,就是全面防守,全面防守看似體面,面子有了,裡子沒了,四十萬大軍的軍需糧草足以將趙國活活拖垮,儘管秦軍補給困難,趙國同樣極端困難。

3.戰役爆發之後再議撒軍事宜幾無可能,冷兵器時代軍隊最大的損失往往不在戰鬥過程,而是發生在退軍過程,四十萬大軍在秦軍時刻可以發起攻擊狀態下想從容撤回幾乎沒有可能。

4.長平之戰趙軍戰敗四十萬大軍被坑殺實際上有一種可能是可以避免的,就是不要用趙括替換廉頗,繼續僵持,最後談判,如果通過談判最終以較小代價換取秦人退軍也是上算的結局,畢竟秦強趙弱,國力上趙國本就無法支撐這場戰爭。

5.總而言之長平之戰是趙國在錯誤的時間選和無法選擇的對手傾盡國力打了一場錯誤的仗,失敗是必然的,即使始終是廉頗掛帥如果不通過談判儘早結束戰爭,結局依然會是趙國失敗。


馬昱東


歷史是沒有“假如”的。相信當時趙國一定有人考慮過撤軍的。但實際上40萬大軍不是說撤就撤得了的。秦趙在上黨地區對峙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說明,秦趙兩軍在那個時候軍事力量在上黨的相對平衡。這個平衡是十分脆弱的。這個時間撤軍無疑打破了這個平衡。你趙軍在前面走(撤軍),秦軍馬上就跟著過來(進攻)了。雖然說規劃得好的話損失(至少損失了上黨地區)會比較小,但也有亡國之虞。同時,也間接證明當初出兵上黨的失策。總總的顧慮使得趙括的“紙上談兵”才有了用武之地。


九日共由


雖是邯鄲本地人但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

即使撤回也避免不了

古代帝王的權利太大也沒有能臣輔佐

相反看秦國國力不說也是能臣輩出

趙國成也趙侯雍 敗也趙侯雍


不喝二鍋頭


不是撤回的問題,是用錯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