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鄉村學校裡,有部分才40多歲的中年教師不怎麼上正課,想清閒下來,你怎麼看?

為教育發聲


在一些鄉村學校裡,有部分才40多歲的中年教師,就想清閒下來,不想上課,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

人天生就是喜歡休閒追求享受,不喜歡勞累勞作,這是人的天性,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這種天性,是可以改變的,通過外界的力量和內心的力量來改變。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底層的勞動者,年齡很大了,六七十歲,還在幹一些體力活,在農村這種現象很常見。這是因為他們心裡有生活希望,沒有誰去強迫他們。

我們也看到,很多私營企業的老總,六七十歲甚至七八十歲,還擔任總裁,為公司的發展殫精竭慮。這就是通過人的自律和外界的壓力,改變了好逸惡勞的天性,因為他們有目標有理想,對未來充滿希望。

而追求享受,不思進取的一族,往往處於社會中層,他們下沒有生活所迫,上沒有生活目標,缺少理想,也就容易任天性在心裡生長。

第二,教師地位和待遇不高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雖然國家大力提倡尊師重教,但是目前而言,教師社會地位在下滑,主要是人們對教師的苛求,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這種苛求,讓教師身心疲憊,不管做什麼都是不對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再加上不少地方教師待遇根本沒有得到落實。待遇不高,閒事不少,工作瑣碎而又重複,主業被閒雜事體擠佔,這些都導致了教師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同時,在職業發展中,教師往往遭遇職稱晉升的艱難,人到中年家庭問題的困擾,這些都容易導致教師的職業倦怠。

第三,人情管理帶來的微腐敗導致教師之間攀比心理

在學校管理中,特別是鄉村學校的管理中,不能以制度管理,往往是人情管理。有關係有背景的,工作量少,甚至可以不教課,這樣的反面典型一樹立,其他人也就產生了攀比心理,他能這樣,我也要這樣,於是託人找關係求照顧,就成了風氣。

針對以上三個原因,可以採取以下三個對策:

第一,提高教師待遇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

顯然,現在的教師待遇,不足以吸引人才,所以現有的教師不是怎麼太珍惜崗位,辭職現象並不鮮見。如果提高教師待遇的政策得到很好地落實,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這樣教師就會非常珍惜自己的職業和崗位,生怕失去崗位。這種珍惜同時產生向上的動力和內心的自律力。這兩種力完全可以改變人的好逸惡勞的天性。

第二,落實教師減負政策,讓教師迴歸主業

教師的職業倦怠,主要來自閒雜事體,沒用的閒事雜事太多了,造成了對主業的衝擊。連教育部長都說了,要讓表哥表叔離開,讓教師迴歸主業。教師減負,就是減掉那些不該由教師承擔的額外工作,比如讓教師假期巡山巡河之類的荒唐事,無數的沒用意義的檢查評估驗收。把教師從這些無效的多餘的額外的負擔中解放出來,讓教師一心一意抓教學,迴歸教師的主業。

第三,嚴格實行制度化管理,消除微腐敗。

無論學校大小,都應該實現制度管人,對所有教師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不能因為有關係,有背景,就特殊對待,可以少勞動甚至不勞動。而那沒有關係的,沒有背景的,老師肯幹的,就能者多勞,讓他們疲憊不堪。管理中,一定要努力避免這種破窗效應,才能弘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消除職業倦怠,是個很現實也很急迫的課題,值得有關方面去研究去破解,讓年富力強的中年老師重拾信心,擔當起學校中堅力量的重任。


當代師說


我是普普通通的一位農村教師下面我來回答一下,在一些鄉村學校裡有部分40多歲的中年教師就不怎麼上正課,想清閒下來,你怎麼看這個問題?下面我把我身邊的情況給大家說一下,與大家共勉。



我今年教齡已經23年了,我依然在教學一線工作,我擔任了九年級的化學和班主任,我非常熱愛我的工作,因為我愛教育,但我更愛孩子們,喜歡整天給孩子們打交道,一旦放假對我來說總是不適應,我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青春、一生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



我們的學校,像我這個年齡的教師,大都衝在教學一線。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在我們學校沒有,但是在其他的學校可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在其他的學校,是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是不願意擔課,而是不想擔課。他們為了晉級,為了進高級,他們拼命的工作,一旦進了高級,他們的思想就開始走下坡路。沒有以前積極,總想著不擔課或者擔小科,

更有甚者:有人的,有後臺的。他們就開始不上課了,他們拿著國家的錢到別處又謀了一個差事。但是好景不長,從今年開始我們這裡實行了一天4簽到,實行了刷臉制度。


刷臉制度的實行,很好的控制了一部分人,他們不能拿著國家的工資到外邊去兼職了。這是我們縣委縣政府的英明決斷。在這裡為政府點贊,做老師本身是一個良心的事業。我們不能拿著國家的錢再去兼職。


總之在農村的學校裡,年齡到了40歲以上就不好好的教書了,這種現象是很少的,是極個別的,我們不能因為一兩個人而壞了整個教師的名譽,如果有這是教師中的敗類,是我們所不能提倡的。

親愛的,你有什麼想法和要說的請在下方討論交流,加我關注,看有趣故事。為了我們農村教師的名譽,不求點贊,只求擴散。


化學老師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這個問題中描述的現象的確存在,但是應該為數不多。

1.個別老師的確沒法上課。

我門學校曾經有個老師,只有三十多歲,因為各種原因差點丟了工作,後來就只上點副科,一週幾節課,不過還好,該上課時還是會按時來。這學期交流到附近一所學校去了。

2.校長因為事情多,耽擱大,只能上副科。

作為一校之長,需要考慮整所學校的事務,還要經常出差、開會、學習,如果上主科對教學不利。所以,大部分學校的校長都沒上主課,這是學校工作的需要,也是對學生的負責。


3.絕大部分老師年過50還上主科。

我們學校是一所城市周邊學校,老師算比較多的,大部分老師50多歲了,還在上主科。五年級語文老師已經52,暑假還生著病,這學期照樣上語文,還有晚自習。

副校長也50多了,上的是歷史課;工會主席也是50多,上的物理。

4.中層幹部普遍上主科。

我們學校的中層幹部大部分都是40左右。教務處兩個主任都上初中數學,還有個主任還兼上政治;政教辦主任30多歲,上了物理和生物課。

辦公室主任是位女老師,當班主任,上語文。

結束語:學校工作安排也許會存在些不公平因素,但是人何必去斤斤計較,如0果覺得別人上副科輕鬆,可以向領導申請,只是後面領績效時,就不要抱怨錢少。評職稱的話,年度考核分低也不要怨天尤人。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鄉村中小學剛人到中年是哪些人想清閒下來,不上課呢?有這樣想法或者說有這樣權利的人一般都是校長、副校長!

我有一個同學剛做上副校長,先是代一個班副課,後來做了正校長課也不上了。天天揹著手在校園裡轉一轉,到辦公室查一查老師工作情況,然後中午就陪上面來檢查的人喝喝酒,悠哉遊哉,逍遙自在。

他還在我跟前不止一次地說:“黨的政策真正好,剛過40就養老!”

這些人利用手中芝麻綠豆大一點權利就開始謀求私利,然而又四處炫耀,在教師中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以前還有一位老師,因為羨慕那些不上課的副校長,於是找關係,走後門,到一個村小學做了一個校長。天天與社會上一般閒雜人等打麻將、喝酒,像個二流子,終於在一次上級主管部門突擊檢查中被撤職了。

他被撤職之後,那個村裡竟然有村民到學校燃放起了鞭炮。這樣的老師就是混入教師隊伍之中的害群之馬。他們以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得到權利,然後再利用這個權利為自己搞了一個特權,德不配位,既害已,又誤人。

而絕大部分人到中年的老師正是精力充沛、經驗豐富的時候,這樣的教師正是一個學校的中堅力量,正是因為這些好逸惡勞教師的存在,才讓他們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帶壞了風氣,敗壞了教師形象。

像我雖然已屆天命之年依然覺得教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每天與學生在起,還常能喚起年輕的記憶。

一個教師離開了講臺,他就已經不是純粹的教師了,而當一個教師做上校長或者副校長,脫離了課堂,那麼他的領導又能有多少可信度?把一個學校交給這樣的人,這個學校又能有什麼發展前景呢?


青衫李探花


劍客老師在鄉鎮中學任教14個年頭,雖然調到縣城已經十幾年了,但縣城所在地到各鄉鎮不到20分鐘車程,劍客老師又受聘為全縣教師繼續教育面授講師,這些年每年都要到鄉鎮中小學去上課,所以,對鄉鎮學校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

題主所說的鄉村學校裡,有部分40多歲的教師已經不怎麼上正課,這樣的情況,起碼在我縣沒有出現。

恰恰相反,40多歲的老師在鄉村學校,無論是中學還是小學,都是不折不扣的中流砥柱!

我當年一起戰鬥過的同事當中,與我年齡相仿的70後,40~50歲的老師全都在一線,主科教師,帶2個班以上,一多半的還在擔任班主任。

即使是50歲以上的老師,據我瞭解,英語老師4人全部2個班,班主任2人;語文老師5人,都是2個班,班主任2人;數學老師2人,一個已經58歲了,還在當班主任,他要站好最後一班崗!政史老師都是50歲以上,人數少,一個人包一個年級,工作量巨大!理化老師40歲以下的一個也沒有。

全校教師中,音體美和生物老師比較年輕,是這些年逐漸配齊的。

算下來,全校40歲以上的老師佔到七成!

像題主說的這種想清閒的中年教師我還真沒聽說過。

年前,我碰到一個女同事,她已經48歲了,還當了班主任,帶兩個班數學。她老公是生意人,家境殷實,城裡多套房子。她開奧迪A4上班。我笑她不曉得享福,還這麼拼命。她說數學組又有個老師被招考走了,不幹不成。

確實是這樣的。40歲以上的老師,自尊心強,幹什麼都不願認輸,所以,他們的教學業績往往很好。又敬業負責,經驗也豐富,很得校領導信任。當然,這也因為農村學校年輕教師人手不夠有很大關係。

關鍵時刻,總得有人頂上去吧!

注意到題主認證身份是某縣某中學教導主任,按說不該對教師的情況不瞭解。那麼,就是他說的學校教學生態出了問題。一些中年教師在用這種方式軟抵抗校領導?


劍客談教育


在一些鄉村學校裡,有教師總想清閒下來,這種現象的確存在。

誰不想清閒,照常拿工資,想是想,但是很難實現。

由於方方面面的原因,農村目前師資短缺,我校教師平均47歲。年輕的大都想辦法進城了,只剩下一班子老頭老太太,在苦苦支撐。

我90年畢業的中師生,一直在農村任教,我也想清閒。

自身健康狀況所迫。在農村教學30幾年,雖說功勞不大,但苦勞總是現實的。家裡一攤地裡一攤學校裡一攤,哪一方顧及不到能行?

農忙時節,人家挑重活的是男勞力,自家農田忙碌的是柔弱的妻子和年邁的老人,每每最後一節課都是反覆看好幾次表,真真的想把時間推出去,快點到地裡替換下妻子老人。

現在好了,把地租出去了,然而,我們也老了,侍奉年邁的父母還得靠為我生兒育女的妻子,作為一個在學校混跡大半生的男教師,只有放學後勤快點聽話點,工資卡上交妻子,少要點零花錢,多說點甜言蜜語補償妻子。

歲月催人老,眼花了,耳背了,牙齒掉了,嘴裡兜不住風了,可是還沒到退休年齡,當老師的咋就比同齡人老得快呢?一塊長大的發小,前幾年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近幾年興打工,又轉戰南北,雖說總是風塵僕僕,但是50多歲的他,頭髮僅僅是有零星幾根白髮,哪像我,頭上飄忽的銀絲卻遮不住鋥亮的頭頂……

我想清閒,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看大門打掃衛生也行。

但想歸想,現實就是現實,一個蘿蔔一個坑,編制在那裡,都想清閒,也不能讓校長難死?誰有好辦法嗎?而今的我,依然是擔任初二兩個班的語文課,正課加早晚自習每週20節課。

每天的每天,雖談不上兢兢業業,但作為一個教師的底線還是會堅守的。而今,教的這班孩子,就是才畢業時,所教班內不怎麼認真學習的學生的孩子。

年輕真好!真想年輕!若回到當年,絕不選擇這條路。


布衣教師


我就是在鄉鎮中心小學上班,今年也是四十多歲,但是仍然是教主科兼班主任工作,雖然沒有覺得很輕鬆,但是也完全能勝任這份工作。現在帶的這個班才上二年級,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愛告狀,一天到晚事兒特別多,雖然辛苦,但是看著孩子們在一天天的成長,學習在不斷進步,還是覺得挺欣慰的。中年人正是幹事業的好時候,與年輕老師一塊兒搭班,把自己的一些教學經驗、管理經驗,分享給他們,而年輕老師充滿朝氣又陽光,孩子們也喜歡他們,這樣多好。四十多歲就沒上課,成天混日子,那是虛度光陽,太沒有成就感了,在學校團體中,也找不存在感。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是要幹到臨近退休的前兩年,才不上主科的。


YNFG旖旎風光


確實有一部分老教師不想上正課了。特別是不願當班主任了。

我在兩所學校教過書。都是鄉鎮普通完全中學,既有初中又有高中。

兩所學校都是基本沒有40歲以上的老師當班主任,班主任都是年輕的新老師或者是需要評職稱的老師。

也有一部分老教師不想上正課,這部分老師的專業可能原本是數學或英語的但數學課英語課多作業多,他們就會向學校提出教體育或是國學之類的課或是轉為後勤,當個化學或物理、生物實驗員之類的。

不過,大部分的老師依然上著本專業的課,有的老老師的課比年輕老師的還多。

其實,老教師不想當班主任是可以理解的。現在的班主任要做很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比如做各種表格,都要用電腦,很多老教師不怎麼會用電腦。瑣事特別多,很耗精力,老教師確實經受不住。

總之,題主說的現象確實存在,但只代表部分。


化學姐話教育


發自己的光,不要吹滅別人的蠟燭!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各有志,豈能強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和生活方式,他們願意怎樣活著真的是他們自己的事!每個人一生都由無數次的選擇組成,那麼,這樣選擇的結果你就必須自己承擔呢!我是一名鄉鎮教師,夫妻都是一線教師,教齡都是31年,都評上了高級職稱,我們兩口子搭檔教學,努力向上,一個當爹一個當媽,創造了很多奇蹟般的成績,平均分高出平行班50分之多,在全市都是佼佼者,中考二檢考試全市第一名在我們班,全市共有90多個班,前50名,我們班有三人。我們有一個好友,也是夫妻都是教師,一個在市裡重點中學,一個在市裡重點小學,兩口子都特級教師,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師工作室,我們覺得他們就是我們的榜樣呢!我們學校也有一些年輕的教師不願一線教學,寧願打雜,或者搞一些服務性質的工作,只要他們覺著好就沒問題呀!也許他們他們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啦!我們自己努力地活著,不可強求他人和我們一樣活著呢!你說呢?


美洋洋英語


我出生在農村,對農村的教育還是比較瞭解的,在過去那個年代四十幾歲的老師在混日子還真有可能,但現在卻很難做到,現在不是老是想清閒下來,而是沒有生源可教,老師在崗位上沒有成就感也是非常痛苦的。

記得我在農村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是四十幾歲,那時候每個班都有五六十人,但老師不怎麼給我們上課,大部分時間都讓我們自習,隨便教一點內容,然後就讓我們背誦,默寫。經常上課到一半,就到辦公室去打麻將了,可見他的四十幾歲是多麼的清閒。



可現在不一樣,農村的生源越來越少,有的學校一個班級都配不齊,全校只有100多人,還要從一年級開到六年級,但教育局不可能給那麼多的教師編制,所以每個人可能都要帶兩個學科,甚至三個學科,如此一來,老師的壓力就非常大了,不說四十幾歲,就是五十幾歲也還要努力教書,根本閒不下來。


當然,但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很多四十幾歲的老師拿到高級教師職稱後,思想上和行動上都開始放鬆,因為在可預期的職業生涯範圍內他已經沒有了更多的追求,人只要在崗位上待遇就不會少,如果再能混一個小職務那就是更如虎添翼了,能真正的做到績效比普通老師高,但工作量卻非常少,這可能也是一部分人的心態吧!

所以說,在農村學校中四十幾歲就能清閒下來的老師並不多,不是普通老師能做到的事,相信大部分人的心態都還是穩定生源,讓自己有工作可做,而不是提前進入清閒狀態。

你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