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書畫文都非常擅長的人才都有誰?

樓外斜月


唐代詩人孟郊46歲中了進士,於是便大笑狂吟,“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另一位不知名詩人曹松70歲時中了進士,也深深地感嘆,“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憐過去的那些莘莘學子,每日青燈積學,白首窮經,只為學優則仕,然後衣錦還鄉。

  有人一朝金榜題名,便摔掉當初的敲門磚。但也有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後,依然筆耕不輟,學問不知。下面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的表兄,這首七絕飽含哲理,讀完頓覺汗顏。

  夜學

  宋代:文同

  已叨名第雖堪放,未到根源豈敢休。文字一床燈一盞,只應前世是深仇。

  文同,字與可,自號笑笑居士,人稱石室先生,北宋著名的畫家和詩人。他33歲中的進士,擔任過很多地方官職,也為百姓做過很多實事。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一年後文同病逝,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尤受其表弟蘇軾敬重。

  這首詩是作者中了進士之後,與朋友切磋交流,深感自己依然學問淺薄,感懷之餘,便題詩記錄心情。“已叨名第雖堪放,未到根源豈敢休”,這兩句大意是,我雖然愧受名第,本可狂放一下,但學無止境,我還沒有探尋到學問的根源,怎麼能就此罷休了呢。詩人一定讀過孟郊的詩,但並沒有學他的狂放,反而謙虛地說自己的學識還很淺薄。

  這一“放”一“休”,展現出詩人淡泊寧靜的超脫、與頑強執著的追求,同時也深蘊哲理,深刻地闡明瞭名與實之間的關係。詩人繪畫成就很高,他的竹畫更是自成一格,時人稱為“文湖州派”。

  蘇軾是他的表弟,繪畫方面也曾得到文同的指點,他還驕傲地說“東坡亦是湖州派”。但是從詩詞水平來看,文同與東坡先生還是差距很大。不過這也正常,各人天賦各異,而且學業有專攻,不可強求面面俱到。但是文同卻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沒有因為繪畫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後兩句闡述自己的心得,“文字一床燈一盞,只應前世是深仇。”意思是說,每天樂此不彼地與文字打交道,書籍文稿堆滿了小床,經常於夜深人靜時,依然與孤燈相伴。

  作者彷彿描繪了一幅意境古樸而又簡寥的圖畫,形象地展現出作者深夜秉燭夜讀的情景。讀書人喜歡安靜,創作更需有一個寧靜平和的心態,所以看似熬夜讀書寫作,十分辛苦,但也是樂在其中。

  最妙的是尾句,作者以恨寫愛,好像電影中情侶間親暱地互稱“冤家”一樣,令人回味無限。詩人早已把書本和他的詩畫當成最親密的愛人,有時相依相偎,有時又覺相見恨晚。

  彷彿那些詩畫與其前世有冤仇,今世就一定要糾纏著詩人。這種含蓄的手法不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也讓人深思。

  人生苦短,而做學問卻如行駛在茫茫的大海上,永遠沒有盡頭。也正如莊子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創作需要旁證博引,橫求縱覽,才能探本窮源、而立一家之言。

  朱熹也深有體會,“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陸游也在詩中告誡後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文同博學多才,而且襟韻灑落,塵埃不到,才能淡於名利而崇於實學。東坡曾慨嘆:“有好其德如好其畫者乎?”文同在當時就享有盛名,如今我們讀到這首詩,也為其輕浮名而重實在的精神而感動。想想我們自己時而狂傲、時而自卑,卻不學無術,真是覺得汗顏。


超級科學奶爸


詩書畫印皆有頗高造詣的大師。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

吳昌碩 近代

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中年以後更字昌碩,亦署倉碩、倉石、蒼石、昌石,69歲後以字行,別號缶廬、苦鐵、大聾等,浙江安吉人吳昌碩是近代中國最傑出的藝壇巨匠之一,他以詩、書、畫、印四絕享譽海內外,對於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書畫篆刻藝術的走向影響深遠。

吳昌碩畫作

吳昌碩篆刻

吳昌碩隸書作品


詩人王維 唐代

王維(701-761年,一說699-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

實際上王維是在山水畫領域開宗立派的響噹噹的人物。

大部分人對王維的印象還只停留在他的山水詩詞上,實際上他的山水畫更是厲害。

王維《千巖萬壑圖卷》

全卷非常長,王維是水墨山水畫開宗立派的人物。


趙孟頫 元

趙孟頫(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一說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二羊圖》,元代,趙孟頫,橫卷,紙本水墨,縱25.2釐米,橫48.4釐米,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趙孟頫 《洛神賦》局部





秦嗣德


詩詞書畫全才很多:

1.蘇東坡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蘇軾的書法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學李北海,後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蘇軾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蘇軾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其代表作有《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寒食詩》、《醉翁亭記》等。

2.米芾mǐ fú

(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鹿門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曾後定居潤州,曾任無為知軍(遇石稱兄就是在這裡發生的)。因他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宮”。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鑑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宋史·文苑傳》說:“芾特妙於翰墨,沈著飛,得王獻之筆意。”

3.黃庭堅

(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花氣薰人帖》,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黃庭堅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

4.蔡襄

(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漢族,興化軍仙遊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 。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專家。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 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贈吏部侍郎,後加贈少師。南宋幹道(1165年—1173年)年間,追諡忠惠,故稱“蔡忠惠”。 蔡襄任泉州知府時,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漳州700裡驛道松;在建州時,主持製作武夷茶精品“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製茶、品茶的經驗。所著《荔枝譜》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 蔡襄工書法,詩文清妙,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

5.徐文長

徐文長,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民間也普遍流傳他的故事傳說,關於他年輕時如何聰明,後來如何捉弄官宦等。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能獨樹一幟,給當世及後代留下深遠影響。他的詩,袁中郎尊之為明代第一,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至於繪畫,他更是我國藝術史上成就最為特出的人物之一。徐渭出生在浙江紹興的一個官紳家庭,徐渭出生百日,父親去世,由母親撫養成人。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72歲的徐渭在自己破舊的小屋中,離開人世,身下是雜亂無章的稻草。門外,是那副流傳千古的對聯:“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徐文長生性極為聰慧。他六歲讀書,九歲便能作文,十多歲時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轟動了全城。當地的紳士們稱他為神童,比之為劉晏、楊修。二十來歲時他與越中名士陳海樵、沈鍊等人相交往,被列為“越中十子”之一。沈鍊曾誇獎他說:“關起城門,只有這一個。”據說在一次酒宴上,主人有意為難徐文長,指著席上一件小東西請他作賦,暗中卻命童僕捧上丈餘長的紙卷。徐文長立身把筆,一氣寫盡,驚倒了滿座的人。

6.趙孟頫fǔ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7.王維

文在唐朝就主要指散文了,那時候的詩詞大家基本也都是此道高手,王維也不例外,《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就是他的巔峰之作,全文對輞川的景色描寫很有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見文如見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全文。這就是王維和其他大家最顯著的區別了,畢竟音樂和詩文差得比較遠,但是王維的音樂造詣很高,他能中狀元可以說音樂佔了80%的功勞(王維奏樂結識玉真公主,後在其幫助下獲得狀元)。並且他中進士後第一個官也是太樂丞,在朝廷專門負責音樂相關的事,可見他的音樂能力多強了。

8.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做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借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為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歎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醉城蠻瘋


琴棋書畫 ,又稱“ 四藝 ” ,指古琴 、圍棋 、書法 、繪畫 。

在中國古代是士大夫和貴族的專屬品 ;

是中國古代文人所推崇和必掌握的四門藝術 。

所以,在浩瀚的文化長河中 ,擅長琴棋書畫印等多才多藝的傑出人物甚多 。

略舉幾位我所喜愛的大家 :

蘇東坡:

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 。

蘇軾不僅於文學 ,在書法、繪畫等領域也卓有成就 ,且 ,對醫藥 、烹飪也有相當的研究和貢獻 。

唐寅:

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等 ,亦工書法 ,取法趙孟頫 ,書風奇峭俊秀 。

唐伯虎在文學上亦富有成就 ,工詩文 ,多為紀遊 、題畫 和感懷之作 ,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 ,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 。

王維 :

參禪悟理 ,學莊信道 ,精通詩 、書 、畫 、音樂等 ,與孟浩然合稱“ 王孟 ” 。

另外,我還想提及一位 ,

李漁 :

明末清初文學家 、戲劇家 、戲劇理論家 、美學家 。

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 ,被後世譽為“ 中國戲劇理論始祖 ” 、“ 世界喜劇大師 ” 、“ 東方莎士比亞 ” 。

一生著述豐富 ,別的文獻不說了 ,提幾個國人所熟悉的 :批閱《三國志》 、改定《金瓶梅》 、倡編《芥子園畫譜》等 ,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天才。

琴棋書畫 , 閒情雅緻 。

願吾輩

在快節奏的當今 ,能靜靜心 ,勻出一定的時間 ,學學先人,修身養性 。



周小寧藝術在線


除了大家提名的蘇軾等人,在下力薦江南四大才子中的文徵明!

提到江南四大才子,大多數人都會立刻想到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唐伯虎。而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三人,卻顯得有些無人問津。

也許是因為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影響,許多人往往下意識地認為,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但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實際上,文徵明才是四大才子中的隱藏高手,詩、文、書、畫,無一不精。尚在人世時,就已經聲名卓著。

儘管後來的文徵明成就非凡,但其實年輕時的他,卻愚笨得有些出人意料。

文徵明自幼愚鈍,7歲還不會說話,直到11歲學會言語,才開始讀書。這樣的資質,可以說連普通人都不如。

而四才子中的其他三人,從小就是很牛逼的存在:

唐伯虎:天資聰慧,16歲參加考試,就輕輕鬆鬆一舉拔得頭籌;

祝枝山:5歲就能寫字,讀書過目不忘,9歲便能作詩;

徐禎卿:家裡一本藏書都沒有,卻自幼無所不通。

這樣對比來看,文徵明別說成為什麼“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恐怕連基本的人生道路,都會走得十分坎坷。

事實上,命運也確實是這樣對待他的。

1495年,文徵明25歲,終於要去參加科舉考試了。你可能會想:如此愚鈍的文徵明,怎麼可能高中嘛!

是的,愚鈍的文徵明也確實沒讓你失望——他落榜了。

在此後的21年間,他又考了6次。毫無疑問,6次都名落孫山。如此曲折坎坷的考試經歷,當真可以說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了。

1523年,文徵明53歲,因為勤奮刻苦,為人忠厚,得到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經過吏部開合,總算得到一份官職低下、薪水微薄的工作。

文徵明在這個職卑錢少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幹了四年。其間,由於目睹官場腐敗,心灰意冷,多次乞求辭官歸田。

57歲時,終於獲准,回到蘇州定居。從此致力於詩文書畫研究,不再求官。晚年時,譽滿天下,求購書畫的人絡繹不絕,踏破了門檻。

文徵明的詩,學於白居易和蘇軾,兼具各家之長。既有陸游的工整,又有蘇軾的意趣;既有白居易的雅緻,也有柳宗元的幽深。同時還將自己的秉性和志趣融於詩中,毫不突兀,渾然天成。

文徵明的文,學於明代散文家吳寬。除了常規學習之外,還經常在閒暇之時習讀《左傳》、《史記》和古今文集。並且與祝枝山、都穆、唐伯虎共同提倡為古文辭。

文徵明的書法,學於明代書法家李應禎。在行書、楷書、草書、隸書等各類型書法藝術中,文徵明的小楷造詣最高。既學法於王羲之、王獻之,又融入唐代名家之筆法,形成了一種“溫純精絕”的風貌。

文徵明的畫,學於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沈周。文徵明本身性情溫潤儒雅,所以非常推崇秀潤、細麗、含蓄的畫風。在收藏界,歷來都有“粗文沈細”的說法。文徵明的粗筆山水畫,也因數量較少而倍受收藏家們鍾愛。

文徵明雖然天資愚鈍,仕途坎坷,但終究還是逆襲成為詩文書畫無一不精的“四絕”。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也許是和他溫和平穩的性情有關,甚至是因為他年少不得志,所以才能建立起強大的底蘊和基礎,才得以支撐後來非凡。

也正因為這種心態,他才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中壽命最長的一個。一直活到了89歲,在為別人寫墓誌銘的過程中,執筆仙逝。


夢瞻


我覺得,唐伯虎是比較符合的一個,在各種影視作品中,唐伯虎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男人,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的遭遇卻是非常讓人同情,唐伯虎的父親由於積鬱成疾,撤手人寰。就在唐伯虎剛剛料理完父親的喪事,還沒有從喪父的悲痛中解脫出來,他的母親又由於哀傷過度去世。





灥靐飍羴麤龘


古代書畫詩文都好的全才很多,不勝枚舉,現介紹大家熟知的藝術家:

1、蘇軾,宋代文豪,是擅書畫詩文的古代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全能畫家。

2、北宋米芾。

3、元趙孟頫,4、王冕。

5、明徐渭,6、董其昌。

7、清朱耷,8、鄭夑。

9、近代吳昌碩。

每位大師各發一件作品供欣賞:











王乃棟說書畫


我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由於本人認知和知識水平有限的原因,我來重點談一下元明清這些時代:

1.身份是詩人(士大夫)的,都必須有好的書法水平,但只少數人能畫(畫的也肯定是文人畫)。如明末王鐸,以書法稱名於世,畫名不高,但鑑賞水平還不錯;

2.身份是書法家的...其實明清幾乎沒有專職書法家了,書法是所有文化人的必修課;

3.身份是畫家的,書法也都不差(比兩宋畫家有很大提高,不過主要原因還是文人畫的思潮的盛行),屬於文人畫家的都能自畫自題,如元代王冕,詩畫都有名篇名作,明代董其昌,在書畫上都是大家。這種“詩書畫”(明中期以後擴大為“詩書畫印”)在士人身上的全面結合,本質上得益於文人畫風尚的盛行。明清的知名畫家很多,但其中受過嚴格的詩書(科舉)訓練的畫家畫名更大,如元四家、明四家(仇英除外)、四王、四僧、揚州八怪等,這其中既有在科舉上表現出色如王原祁,屢考屢敗的如文徵明,根本不參加科舉的如八大山人。不能詩,書法不佳的畫家,哪怕畫技很高,影響力也很有限,比如袁江袁耀。綜上所述,明清詩人、文學家都能書,但畫頂尖的極少;明清文人畫家都能詩,但詩寫得極好的不多,頂多有一兩首名篇


小黃論道談雙創


古代詩書畫文都非常擅長的名人主要有:唐王維,宋蘇軾、米芾,金代趙秉文,元代趙孟頫,明代徐渭,清代傅山(傅青主)。其中,除趙秉文、傅山外,大家均耳熟能詳,故大可重點介紹這二位:

趙秉文(1159-1232)金朝文學家、書畫家、理學家。字周巨,號“閒閒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登進士第,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拜禮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同修國史、知集賢院事,哀宗即位,改翰林學士。趙秉文生性好學,詩文書畫皆工,在當時頗有文名。其散文所表現的哲學思想,以周程理學為主,宣揚仁義道德性命之說。詩歌多寫自然景物,善草書。著作有《閒閒老人滏水文集》等。

趙秉文“歷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詔書、冊文、表以及與宋、夏兩國的國書等多出其手。他所草擬的《開興改元詔》,當時閭巷間皆能傳誦。他學識廣博,著有《易叢說》、《中庸說》、《揚子發微》、《太玄箋贊》、《文中子類說》、《南華略釋》、《列子補註》等,且兼善詩文書畫。

金人劉祁《歸潛老》稱他"幼詩與書皆法子端,後更學太白、東坡,字兼古今諸家學,及晚年書大進。詩專法唐人,魁然一時文士領袖,自號閒閒居士雲”,“平日字畫工夫最深,詩其次,又其次散文”。元好問稱他“七言長詩筆勢縱放,不拘一律。律詩壯麗,小詩精絕,多以近體為之。至五言,則沉鬱頓挫,似阮嗣宗,真淳古淡,似陶淵明",“工書翰,字畫有晉魏風調,草書尤警絕”。前後主文壇四十年之久,成為金朝末期“文士領袖”。晚年逢金朝衰亂,以禪學求慰藉。有《道德真經集解》收錄在道藏中。

傅山(1607.8.11 -1684.8.2)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

他是著名的道家學者,哲學、醫學、內丹、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人物。

傅山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聖”之名。傅山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

  






磁州大可


中國古代文人大多在吟詩作賦外都好琴棋書畫。有的以書出名,有的以畫出名,詩書畫文俱佳的雖然不多,歷朝歷代還是湧現不少。

按個人的理解,每個朝代選一個吧。

唐代:王維

首先想到的是王維,王維(701-761年,一說699-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存詩400餘首。

其實王維還有一門也很精通,就是音樂。其工於音律,是正史有載的。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長江積雪圖》(美國火奴魯魯藝術博物館藏) 圖片來自網絡

另外可以候選的是顏真卿、柳公權。

這兩人的書法名氣太大,以至於其詩文方面的才能不大為人所知。不過畫方面不見記載。


柳公權工詩,有出口成章之才,文宗稱其“子建七步,爾乃三步焉”。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從幸未央宮,苑中駐輦謂公權曰:“我有一喜事,邊上衣賜,久不及時,今年二月給春衣訖。”公權前奉賀,上曰:“單賀未了,卿可賀我以詩。”宮人迫其口進,公權應聲曰:“去歲雖無戰,今年未得歸。皇恩何以報,春日得春衣。”上悅,激賞久之。

短時間內就可出口成章,其詩才應該不差。《全唐詩》存其詩五首。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列傳第八十八》:公權博貫經術,於《詩》、《書》、《左氏春秋》、《國語》、莊周書尤邃,每解一義,必數十百言。通音律,而不喜奏樂,曰:“聞之令人驕怠。”

說明他文章和音樂方面應該都頗有建樹的。


顏真卿所撰的作品,大多系實用性文字,言辭率真慷慨,意直氣壯,生動感人,對唐代古文運動有促進作用。為後世所稱頌的《論百官論事疏》、《與郭僕射書》等,宏詞沉鬱。


其名篇:

勸學
唐代: 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宋: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詩詞不必多說。蘇軾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寒食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片來自網絡

蘇軾《瀟湘竹石圖》局部(中國美術館藏) 圖片來自網絡


其他候選: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書法為“宋四家”之一,米芾作為北宋著名的畫家,可以說是文人畫的典型代表。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為水墨雲山墨戲,煙雲掩映,平淡天真


望海樓
宋代: 米芾雲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黃庭堅,書法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詩文: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開派宗師和領袖。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元:王冕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諸暨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

王冕性格孤傲,鄙視權貴,詩作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南枝春早圖》《墨梅圖》《三君子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

墨梅
元代:王冕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其他候選:趙孟頫

趙孟頫(1254年10月20日 [1] -1322年7月30日 [1]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通經濟之學,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明:徐渭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 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等。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

鄭板橋對徐文長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文學家、藝術家木心評其為“十足的天才”。


候選:文徵明 唐寅 董其昌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