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我們可以很自然地面對女性懷孕的事情


但是當她們跟我們講起為什麼她們可以懷孕的時候


我們就很不自然了


而我們,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

01 葛雅特莉:“我們女性寧願死於疾病,也不願意用它”

我們享受著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並且不斷用我們的小腳印跟著大時代的步伐,很多的東西都跟著我們的身體一塊向前邁,唯獨我們的思想還保持原地不動或者只前進一丟丟。

談性色變”、“談女性用品臉色驟變”依舊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如果我們女性對於自己的用品都羞澀得遮遮掩掩,那也難怪男性見到的時候會大驚小怪。

一個社會的悲哀是,當“女性用品”只能在女性之間鬼鬼祟祟地流傳,男性見了都避而不談

這讓我想起了開拓無數人眼界的印度電影《護墊俠》:

故事因一片衛生巾而起。面對妻子在生理期僅僅用一塊髒布解決的困境,男主拉克希米為了妻子的健康,一個印度大男人勇敢地前往商店買了包乾淨又舒服的衛生巾。

令男主沒想到的是,妻子居然覺得丈夫小題大做,自己完全沒有必要讓衛生巾取代自己那髒髒的布塊。

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在印度的大部分女性,她們總是用那些髒布、樹葉,有的人甚至用爐灰處理,導致有些姑娘年紀輕輕的,就不能生育了,還有不少婦女,因此死亡了

就像電影裡的醫生說道,“每個月至少有10到12個婦女會來這兒看病。”聽到醫生所說的如此恐怖又那麼真實的數據,男主更加想再次為妻子、甚至全印度的女性改變點什麼。

他一直在努力尋求能夠用低成本製造出衛生巾的方法,反反覆覆地買各種材料製造,終於在一次覺得自己已經研製成功的時候,滿懷欣喜地拿給妻子試用。

然而,責怪和訓斥再一次地降落在男主身上。妻子依舊不買丈夫的賬,甚至直言告訴丈夫:

我用這個都已經好幾年了


它很乾淨 我剛洗過


我們女人 寧願病死


也不要活在這種羞辱當中


我就連說起這個都覺得很羞愧

根深蒂固的思想,即便風再大再地動山搖也不會發生改變。即便是那個她深愛的男人,也無法改變她

我們常常活在別人的眼皮底下或者嘴皮底下,一旦別人認為女性生理期就是“骯髒”的表現,那麼很多女性們就更加覺得羞愧了。

可是,那些不是從我們身體流淌出的鮮活的血液嗎?她並不骯髒,她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她也有生命,她不能用“它”來形容

就像電影裡的男主一樣,坦然地面對她,尊重她。不是想方設法去嘲笑女性,而是站在女性的角度為她們的身體健康而考慮。一個男生都做到了,身為女性又有何羞愧的呢?

如果女性一開始就用正確的心態去看待她,男性也用一雙清澈的眼睛去正視她,那麼雙方才能共同地以平視的角度看整個世界

而不是像妻子葛雅特莉所說的那樣:

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02 正是因為有忌諱不談的長輩,才會有慌慌張張的女兒

從小學開始,身邊的一小部分同學開始有生理期,她們慌慌張張地跟班上的女同學借用衛生巾。甚至還叮囑小夥伴必須夾在書本里或者藏在口袋裡傳遞給她們。

互相靜悄悄地、鬼鬼祟祟地借衛生巾已經成為班級裡的常態。從一個口袋慌張地送到另一個口袋中,絲毫不敢露出半點衛生巾的樣子。如果被男同學瞧見了,同學還會顯得很不高興,好像那樣子丟了她的臉。

尤其是上體育課的時候,女生生理期肚子不舒服,無法跟著大部隊一起跑步。但是她們害怕被班上的男同學發現“小秘密”,甚至覺得跟老師請假說不出理由,她們忍著疼痛硬著頭皮地跑下去。

同樣身為女性的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我們拿衛生巾不能光明正大的?

遮遮掩掩、慌慌張張難道就是迎接我們的青春最好的方式?

就像之前我看到過一個採訪關於“第一次來例假的感受”的視頻,當小女孩被問到當時的感受時,沒想到,從其口中蹦出的居然是——害怕被罵

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我們不得不反思一下,為什麼小女孩會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因為家裡人常常閉口不談,一不小心談起就惹上一身罵?隨著這種意識的薰陶和滲透,小女孩在面對自己青春期的時候反而更多是恐懼和害怕。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

我們終其一生,也許不會積累太多的財產,也沒有什麼名望,但每一個父母都通過生活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品行。


把這些給孩子吧,他們會用新的生命去放大,發出光芒。”

如果長輩們不把如何應對女孩子青春期的經驗傳授給孩子們,反而閉上了嘴巴,那些沒有講出口的話,會偷偷跑到女兒們的心底裡,為她們那顆慌亂的心添加上幾分重量

而一旦重量即將超出負荷,青春期敏感而又脆弱的女生們只能選擇以最痛快的方式結束每個月一次的大慌張。

正如這位年僅12歲的女孩子,第一次迎接青春期,竟然是嚇得不知所措。她曾經向母親表示過自己的困擾,但是母親卻沒有好好地幫助女兒疏解困擾。

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這位母親,事後她應該後悔不已吧。如果早一點好好引導孩子,光明正大告訴孩子這是青春期正常的表現,我想孩子也不會高空墜落尋求自殺,反而好好迎接她的青春期。

就像這位母親:

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長輩們在我們青春期對我們的教導和溫暖,我相信每個女孩子都會記住一輩子。相反,如果凡事都讓我們自己猜想還不讓我們講,那麼我們以後就真的什麼也不想講了

03 每個家庭改變一個孩子,每個孩子改變幾位同學,幾位同學再改變他們的同學

記得在初中的時候曾和班上的一些女同學討論過,什麼時候會對孩子展開生理期這方面的教育,我脫口而出,“小學三四年級”。沒想到,語音剛落,有一個女生就對著我說道,“好惡心”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覺得在生理期這方面的教育,任重而道遠。既然無法做到一下子改變全社會,那麼就先從每一個家庭做起讓這些小小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形成強大動力

無論男孩子女孩子都進行生理期教育

父母們固然要對女兒們進行生理期的教育,但是也不能忽略對兒子的教育。我曾經看到一個視頻,外國的一位媽媽對著兒子教起了如何使用衛生巾以及如何購買衛生巾。

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視頻中的媽媽毫不耐煩地給兒子解釋女孩子生理期的一切,沒有因為是男孩子就直接跳過這一專題的教育。

這樣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兒子怎麼能不優秀呢?因為他懂得不能去取笑那些處於生理期中的女孩子們,反而會更加尊重她們,甚至在她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為她們奉獻點力量

就像這個我收藏了很久的溫暖小故事一樣:

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在我們女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男生們不僅不會落井下石,反而還會雪中送炭,讓我們覺得這並不是糟糕的事情。

因為男生們都能正確看待他們的這種心態能感染旁邊的女生,同時這種感染力是最強的,能迅速讓女孩子們改變想法

面對女兒們的生理期,以各種方式恭喜孩子長大了

每個女孩子總會迎接屬於她們各自的生理期。如果此時作為父母的對著她們的青春期更多的是不理睬或者叫罵,那麼青春期也會變成她們的恐懼期

我很反感有些父母對著他們的女兒說,“這麼早就青春期了,糟了,糟了”或者“青春期到了,最好遠離男生們,小心……”之類的話。

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們覺得生理期到來就會剝奪她們原本美好的生活,這樣的誤解不會讓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我們應該安撫孩子的情緒,告訴孩子這是長大的象徵,恭喜孩子長大了。

王龍璽老師在《開得了口家長性教育》裡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孩,在她第一次處於生理期的時候,母親召集全家人舉辦了一個儀式,這個儀式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慶祝女孩青春期到了。


母親告訴她,生理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它象徵著從今天開始,這個女孩擁有了能夠帶來新的生命的能力。


並且鼓勵她以後有任何關於性的困惑和煩惱,都能夠自然地、坦誠地、公開地和家庭成員去討論。

簡短的故事卻意味深長。與其讓孩子們恐懼地面對生理期,不如讓孩子們放鬆地去迎接她。

孩子們越放鬆,就不會再慌張地用小口袋遞送衛生巾,也不會再偷偷摸摸,害怕別人發現;孩子們越放鬆,日後遇到問題越敢於開口,不會憋在心底裡,家長們也能越放心。

04 期待文化和經濟並進的社會

很喜歡《護墊俠》裡一句話:

女人強大,母親強大,姐妹強大,國家才會更加強大

我不是在宣示女權,我覺得每個人都能站在一個平視的角度看身邊的人才是最好的。只是如果連我們女性都做不到用正確的眼光看待自己,那何談別人會尊重我們呢?

女性可以光榮地告訴我們的孩子甚至其他人,我們為什麼能孕育出新的生命。這樣我們才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讓我們的女兒尊重自己或者讓我們的兒子尊重別人的女兒

我最期待的結果就是像《破產姐妹》裡男廚師脫口而出的那樣:

讓無數女性成長的《護墊俠》:告訴孩子懷孕生下你,正是因為有她


文/沒有感情的情感。喜歡就請關注我吧,用最清澈的眼睛看世界,用最簡單的話語講實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