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地頭便宜,市場上貴,踏踏實實幹的農民不賺錢,農民咋辦?

土地是根三農人


我也是個老老實實的農民,不懂經商,你提的這個問題,我已經困擾了我30多年。現在我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對這有問題,我是這麼看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受制於人,聖人之語太有道理了。只因自己當年沒上好學,才有今天之結局。如果你年輕去學一門技術,你有了一技之長,到哪裡打工都比普通人掙得多?(大工永遠比小工掙得多)如果你不願意打工?現在可以養牛,還是比較賺錢的。我歲數大,認命了。以上就是我對你這個問題的回答,因本人能力有限,望諒解。


石統軍


大家好我是老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瓜果蔬菜在農民手裡的確不值什麼錢,甚至便宜得可憐,就好比今年的沙糖桔,果農賣是一塊八毛甚至五六毛,但是到了市場上就是三四塊,到了超市就四塊多五塊,好多消費者說貴消費不起。但是果農卻說不賺錢虧本,其實問題就出在中間商,老闆到地頭收果要請人摘去掉一部分,請人分揀又去掉一部分,再加工打蠟裝車又是一部分,車輛運輸再去掉一部分,其實算下來收果老闆賺的也就一兩毛,老闆做的就是薄利多銷,錢都在水果進入市場銷售之前這個環節消耗掉了。

瓜類.蔬菜類其實是一樣的情況。農民最好是多瞭解市場行情,能夠網絡銷售就網絡銷售,不能網絡銷售的可以試著自己運輸銷售,數量不夠還可以拼湊共同體進入市場銷售。

以上是我誠心的回答,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小小的幫助。謝謝


廣西老雄哥


這也是我困感的問題。我是個果農,我們踏踏實實地生產出來優質果品,套袋、管理、摘袋、下蘋果辛苦不說,賣蘋果還得經過層層把關。若蘋果價格好的年頭,蘋果暢消了,客商還能給個好臉,叫小工標準松一點,還能多賣幾個錢,若市場行情一不好,客商臉變得很快,馬上叫小工標準高,多少有點毛病就不要,咱還得笑臉相迎,不敢有半點不願意表現,怕人家說不要了,農民的悲哀啊。我從而佩服人家做電商的,無奈當時農村條件決定了,網絡不發達,又沒有經驗,上淘寶也不會賣貨,只能起五更,熬半夜地賣給客商。現在想依靠電商,慢慢找經驗吧。 國家提倡訂單農業,可這得政府組織,農民自己很難做到訂單農業,因規模太小。若政府能組織好農民和超市、大的企業之間的訂單,少去中間環節,雙贏最好。 再就是合作社,我們棲霞的合作社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若能成功,起到引領作用,農民就會收益無窮,再也不用一家一戶經營了,抱不成團了。





五叫山優質有機蘋果


我是隨玉而安,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農人,我也時常思考農產品從種植到銷售,從田間地頭到市場餐桌,如何通過這個過程讓農民有收益,讓社會更進步?

我從以下兩個方面提一下我的想法和建議,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方面是現在的基本情況,農產品瓜果蔬菜地頭便宜,市場上貴,老百姓種養殖了一年卻什麼也沒有掙到,也就是傷農。

縣城遠眺

造成傷農的原因

一是產能過剩,造成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以我們村子種植香菇為例去年的種植規模是千年的一倍,今年是去年的一倍。農民都在瘋狂的投入到香菇的種植大軍中去,一但出口受到影響,他們很可能會血本無歸。新聞中經常出現的倒牛奶事件,水果全部扔掉事件,還有就是農產品收購價太低,直接爛在地裡不採收事件。都是產能過剩造成的。

養殖溜達雞

二是小農意識太強,老百姓世世代代的意識就是一畝三分地,莊稼年年種。不管市場什麼情況,也沒有渠道瞭解諮詢。聽別人說種植什麼掙錢,就種植什麼。

農戶庭院養殖

三是產品的專業化程度低,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大路貨,市場上遍地都是,既不是市場上的稀缺產品,也不是普通產品中的優質品質。

四是人才農村缺失,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已經是決定產業發現的關鍵因素。隨著城鎮化的加快,許多人才都去城市工作,留在農村的很少,同時又在農村創業的就更少了。

五是技術落後,生產力也落後。只能保證種植幾畝地的產品,多了做不了,還是採用原始的耕種方法,效率太低。品種的選擇也是十分落後。

六是質量品牌意識不強,產品品質得不到保證。有些簽訂合同的回收產品,因質量不合格而損失。有的產品品質不一,影響產品的推廣。

另一方面我的建議

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規劃實施,很多產業政府制定詳細的補貼政策,新農人,要依靠政策,依靠產業配套規劃,發展產業。

二是建議政府建設專業的農產品交易大市場,有了市場,才會有買賣的商人,買貨易貨。小量的產品還是小眾,大量的產品還是需要批發。市場是買方和賣方之間的橋樑。瓜果蔬菜如果靠擺攤自己賣,那就只能種植三分地,多了賣給誰?

三是加強培訓學習,做因新時代的新農人,做好農村的致富帶頭人。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什麼人什麼都會

四是尋找科技的支持。聯絡農業科研院所,利用新科技、新技術,提高生產力,提高產品質量?

香菇種植基地

四是立足產品,面向電商

最後,總結,要做新時代的農人,依靠互聯網,走向致富。

不做舊農民,靠天吃飯。

發動帶動群眾,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隨玉而安2020


您的問題也是我近期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每當某個地區瓜果蔬菜成熟的季節,某些農產品超級便宜,有時候誇張到免費讓去地裡拉都沒人要,農民眼睜睜看著成熟的產品在地裡爛掉或者直接翻地埋掉,真的是欲哭無淚,而城市的超市裡,價格卻還是很高的,對於這種情況,我總結了三點因素

1、首先是交通費用因素,菜商從農民地裡收菜,經過裝車,運輸到達城市的總市場,這中間需要油費和高速費用,當果蔬價格便宜的時候,市場更希望就近採購

2、其次是中間商利潤空間,由市場轉入超市或者其他購菜平臺,這些環節都是要留有利潤點的,這也是衛生安全必須要經過的環節,否則出現衛生安全問題,將是很嚴重的後果,

3、最後就是農產品種植分佈因素,農民種植果蔬時,沒辦法得知成熟時的市場總供給量大小,因此都是想種什麼就種什麼,導致果蔬成熟時,某種果蔬地區總產量過大,遠遠超過需求量,這個時候就會造成部分偏遠地帶的果蔬沒出路、沒價錢

綜上所述的三大主要因素造成的這類問題,國家也在積極應對,我個人有兩點想法

1、國家將會建立農業大數據控制中心,針對各地區的農產品種植量和市場需求量合理分配進行調控,將雲計算的任務表下發到各區域,農民可根據任務額種植對應的農產品,既保證了當地供應,又得到了辛勤勞作的價值

2、農民之間可以聯合建立農村電子銷售店鋪,藉助目前幾大主流電子商務平臺,將自己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要正規化,合格化種植,而且衛生、包裝各方面都要達標、)這樣最終用戶可以得到實惠的價格、農民也保證了或者提升了種植的價值和收穫


智慧農醉清風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瓜果蔬菜田間地頭便宜,甚至滯銷,爛在地裡,仍在路邊無人問津,然而在市場上價格不菲。消費者也唏噓不已,大呼奸商,農民朋友含淚收場,不知所措。農民最接近農產品的源頭,怎麼樣才能把自己的農產品賣出去,賣個好價錢,我有幾點自己看法

1科學種田,預防盲目跟風。在農村,很多農民朋友利用所謂的經驗種田,別人怎麼種我就怎麼種,別人種什麼我就種什麼,問了才知道,去年誰誰種的就掙錢了。導致一部分農民虧本。科學種田就是用科學的方法種植、管理農作物。如有計劃的輪作換茬,改良土壤,定期土壤消毒,合理科學施肥,種植新品種等,農民必須通過學習科學種田,讓農產品豐產、豐收,不跟風種植,農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提高

2提高產品質量。改良了土壤,提高了肥力,就要在農產品質量上把關,多出精品,多出健康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健康要求越來越高,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低農藥、化肥殘留的農產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農民在生產中要多食用有機肥,不用或少用農藥、生物農藥。政府也要組織菜農、果農學習農產品安全質量要求,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制度,使農民充分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對農民的重要性。農產品質量過硬,消費者認可,農民收入主要就會得到增長。

3精準、訂單銷售。成立合作社,網絡等多渠道銷售。加大對過硬農產品的宣傳力度,形成社區服務,精準訂單,專車有償或無償配送(近距離內),聯合本地合作社合作,在農產品調配,配送等節約成本。才能讓消費者吃到健康放心的瓜果蔬菜,又便宜,農產品也不滯銷,農民收入得到增長。

小結:只有農民生產出高品質瓜果蔬菜,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到達消費者手中,即新鮮、又健康。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歡你的農產品,吃出健康。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豫豫小農人


大家好!我是小名超哥,我是實地農民。對於作者提出的:瓜果蔬菜地裡便宜,市場上貴農民朋友賺不到錢該怎麼辦的問題,你算是問出了所有種地農民的心聲……

這是一個永久性存在的問題,沒有哪個農民說我種地掙錢了。不管是瓜果蔬菜在農民手裡都是不值錢的,可是到了菜販子手裡在買到城裡,進了超市貨架,又或者進入廠家進行加工包裝,它便是草根變明星大碗兒了,價格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增長。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農民是無奈的,也是我們農民改變不了的事實。你是農民就只能種地為生,你不可能讓它荒廢了吧!這個問題還得是政府需要改進政策:如給種地農民每年給與合適的土地補助,福利多考慮一下農民的艱辛。

在這裡我有一個小心得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是農民不管你種什麼產物,你要記住一個定律:今年什麼農作物便宜你明年就種什麼,千萬不要整反了。不是今年什麼貴你明年就種什麼,一定要記住這個定律。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不信你試試看……

我的回答完畢,希望我的介意可以幫到你,歡迎大家積極提出自己的提議,讓所有人受益謝謝!





小名超哥


這是一直以來困擾大多數人的事情,明明菜都滯銷了,城市的菜還貴。

個人觀點:

老實本分的不懂銷售,並且還涉及到多重運輸的問題。

打個比方,攤販①從百姓地頭收大蔥0.5元,運到收貨商②就是0.8-1元,收貨商②賣給大批發商③就是1.5元左右,大批發商③運到大型批發市場批發給縣市批發商④就是2元左右,小攤販⑤再賣到菜市場,或者有的超市對接,那就變成了2.5元左右,層層加價,都要算進去自己的成本,不然就吃虧了,做生意不能做賠本買賣。

因此解決方案就是,儘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受惠於民。

方法:

1、借鑑日本做法,成立農協,幫助農民對接市場,做好農業保險,調配農藥化肥物資,做好技術培訓等,同時對接政府部門,做好政策解讀,提出農民的訴求,為老百姓發聲。

2、或者成立蔬菜種植合作社統一調配蔬菜,定價,與當地超市、餐館、菜市場風直接聯繫。減少中間環節,還能保證蔬菜新鮮。

3、各地區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對接社區、超市。

改變單打獨鬥的做法,利用電子商務,合作社形式,在我看來是最重要的兩點。農民是弱勢群體,天生的對市場不敏感,但又承擔著供應市區農產品的角色,因此必須把他們保護好,組織好。


郎山牧羊人


感謝您的提問,我是水雲間小趙,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現在農村的果農、菜農普遍遇到這種情況,自己投入大把的時間、人力和財力,然後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瓜果蔬菜,卻賣不上好的價格。因為自己是大面積種植,又找不到好的銷路,拖得時間長了,這些瓜果蔬菜又會壞掉,所有以只能以很便宜的價格賣給收購商們。一年算下來收入並不理想。我認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省去中間收購商這一環節,自己尋找銷路,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瓜果蔬菜,創造更大價值,保證果農、菜農們的利益最大化。

農民辛辛苦苦種出的瓜果蔬菜,在田間地頭就被中間收購商們低價收走,那麼農民怎麼保證自己的利益呢?

第一、開放成為自主採摘園。

果農、菜農們的瓜果蔬菜都屬於季節性的。到瓜果蔬菜成熟的季節,就通過微信朋友圈擴大信息面,做好宣傳,確定合適的市場價格,開放自己的果園菜園。

利用好週末節假日的時間,吸引很多的周邊市民或者村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進入菜園、果園自主採摘。園子裡安排家人維持秩序,然後園主們只需要在門口給他們過磅、結賬就可以了。

既省去了自己費力採摘的工作,又不用擔心被收購商們壓價,這樣的方法豈不是一舉兩得。周邊的市民、村民們既能以合適的價格吃到新鮮的瓜果蔬菜,同時又可以帶著老人孩子親近一下大自然。放鬆自己的心情,減輕工作壓力,他們自然也是很樂意的。

第二、去農貿市場批發和零售。

瓜果蔬菜成熟時,自行採摘然後送去附近的農貿市場,搞批發和零售,直接出售給消費者。雖然說自己去賣會有一些辛苦,但是相對來說比賣給收購商們價格要高一些。這樣菜農、果農們的瓜果蔬菜省去中間商這個環節,自然就會增加自己的農田收入,也就保證了自己的利益。

第三、直接供貨給蔬菜商店和超市。

你們可以去周邊鄉鎮的蔬菜商店,把採摘下來的瓜果蔬菜,直接給他們供貨。因為他們每天都要守著自己的商店、超市,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到外面的農貿市場挑選各種貨品。

但是他們直接面對消費者,每天都有很大的銷售量,當然也需要有一個穩定的供貨商,提供足夠多的貨源。你要盡力和他們談成合作,各取所需,互利共贏。

第四、成立專業合作社,通過電商網絡向外銷售。

如果你們那兒瓜果蔬菜,是大面積種植已經形成規模,那麼這些瓜農、菜農們,就要抱團取暖,成立專業合作社。然後藉助自媒體、互聯網的廣大信息面,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統一向外出售,直接供貨給全國各地人民。

總結:老百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瓜果蔬菜,如果不想被中間的收購商們壓價,那麼只能是省去中間商這一環節,自己想辦法找銷售渠道。可以是個人向外出售,也可以成立一個專業合作社,然後通過網絡、自媒體的各大平臺,銷售到全國各地。希望你們能夠把新鮮、成熟的瓜果蔬菜賣個好價錢,增加自己的收入。

我是水雲間小趙,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僅供你們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個贊喲!


水雲間小趙


農民種出來的瓜呆果蔬菜等農產品在地裡的銷售價都是比較便宜的,而零售市場一般都比較貴,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第一物流運輸是一方面原因,尤其最近受物流影響,運輸不暢,大部分都賣不出去,有的直接爛地裡,終端價格自然上漲;其次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供需失衡也是一方面原因;還有就是品種結構不合理,有的過剩,有的供不應求沒有專業部門引導。從而導致部分老百姓跟風種植現象嚴重,鮮活農產品存儲運輸都要求很高,一旦集中上市就爛價這是必然……

要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建議相關部門應給予合理指導,老百姓要調整產品結構,多與電商平臺合作,打開銷售渠道,多種植高品質產品,集約化種植,增加產品附加值也許是未來的必由之路,畢竟剛需是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