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新冠肺炎中藥發揮了一定作用,今後種植中草藥會不會火呢?

最新報道與評論


中醫中草藥是祖國資源寶藏之一,它根深蒂固,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挖掘提煉總結,形成了它獨到藥理藥效,應用臨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特別是近現代以來,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標本兼治,極大的減輕了病人所受病魔纏身的痛苦。

中草藥的種植越來越廣泛,面積越來越大,品種越來越多,通過深加工,製成不同的劑型投放市場,為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中草藥的種植現在成了一項新型的富民產業而被很多人接受和喜愛。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鄉村農人A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我覺得新冠肺炎以後中藥的種植不會特別火.一下是我的個人意見.

1:行業壁壘、中草藥的種植有很多行業的經驗壁壘、沒有種植過中草藥的農民想種植,從種植技術到後期的保存、銷售都是一大堆問題、所以限制了很多人的入行門檻.我家裡就有人在種植金銀花和菊花、今年的行情是比之前都還要好、但是價格也沒有高很多、因為來收購的商家他們把價格控制,基本上是他們說的價格,由於我們這邊種植的戶不多、對全國的價格不好把控、都是聽商家的.

2:政府層面,由於這次疫情讓中醫中藥又回到國人的視線、首次覺得中醫國粹終於派上用場了、可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還是第一時間去到西醫醫院去看病治療、還是中醫中藥的治療過程太久.現在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快節奏、沒辦法讓人靜下心來慢慢吃藥調理.而西藥的顯著效果以及大小的醫院、短期內肯定還會持續現在的狀態.中藥想要回歸、需要真正的中醫名家、現在社會上老中醫太多了、魚龍混雜的太多.所以我認為種植中草藥還是那批人、那些人.不會大火起來的.


美食元寶


大家好,我是鄉村燦妮兒

關於這一問題,個人感覺種植中藥以後會越來越火。不是憑它在治療新冠肺炎有幫助,就會火。

而是中藥的歷史悠久,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發揮了它巨大的作用。

那個時候生活水平落後。

中藥一般都是藥植物曬乾,

把中草藥煎熬成藥湯服用,

不會有什麼化學反應,副作用很小。

但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把西方的西藥引進來,

代替了傳統的中藥,用藥片,濃縮膠囊代替,

便於人們服用和攜帶,

慢慢的人們就把西藥當成主要治療藥物,中藥治療用於輔助。

但是不得不說西藥見效快,過程短,這是優點

但是副作用大,都是化學藥物,

所以往後,中西藥相互結合,

科學搭配,取長補短,是眾望所歸。

而且中藥種植是有利於人們的好事,

但是不能盲目種植,

要根據自己條件和地裡位置進行種植。

也要科學種植。

中藥材種植要注意六大問題

1、要把控好藥苗,學習種植技術

蔥一粒藥材種子下地到長成一個好的藥材,

要經過幾十個重要的技術環節構成,

有一點操作不當就造成很大損失

或影響藥材的質量,

投資者就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種植戶最好要先經過系統學習種植藥材,

種植藥材和種植糧食和蔬菜是不太一樣的。

2、要選擇合適的土地土壤,選擇適合種植的藥材

像地黃,一般種植一年後就必須換地,

如果不換地,第二年地黃的產量不及第一年的一半如果連續種植,地表營養下降,會出現根皮上長有斑病,這也嚴重影響產量。所以換地非常重要。

3.、中藥種植要規劃好水渠和排水工程

中藥種植不能太旱或者太澇

不然影響藥材的產量

4.、中藥種植需要封閉性除草

因為雜草會吸取養分,而且藥材種植不能打除草劑,一般需要人工拔草,這也是一比不少的開銷。

5.、有一定的資金週轉

因為草藥種植不像糧食和蔬菜種植

可以一年種兩三次,

藥材種植需要一到三年的時間

這期間沒有回報,

前期都是需要投入

所以得有巨大的資金鍊支撐。

6、種植藥材,要根據市場需求種植,

不能盲目跟風種植。

7、一般適合荒山地單獨種植的藥材樹種有:核桃、山楂、酸棗、等。

8、適合荒山地單獨開發種植的藥材品種有:天麻、薏米、等。

9、適合山地林下、果林、種植的藥材品種有:旱半夏、何首烏、等。

10.、適合河流灘塗開發種植的藥材品種有:棗樹、甘草、白毛根等






鄉村燦妮兒


救治新冠肺炎中藥發揮了作用,總體看今後種植中草藥會比以前更火,但是依舊有一定種植風險!有以下幾個方面觀點可以一起分享: 1-從宏觀需求來看,中草藥在治療新冠病病毒中發揮了一定作用,會使國內企業加大對中草藥的加工科研力度;隨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國際貿易對中草藥及其加工產品需求會進一步增大! 2-從消費者個體需求方面分析,這次疫情會提高人民大眾的健康意識,大家會更願意購買各種中草藥及其加工產品來提高自身免疫力,從而使人們中草藥及其產品的需求進一步擴大! 3-從供應方面分析,中草藥有一定的種植週期,以前的供應量可能滿足不了急速增加的消費需求! 4-從種植效益方面分析,中草藥及其加工產品會價格上漲,種植效益增加,大量資金也會進入種植環節,從業人員也會增加,進一步使中草藥種植更火! 5-種植風險方面分析,中草藥生長有一定的週期,有的一年,有的則需要五六年甚至更久,自然災害可能是重大風險,需要提前從設備等方面提高抗風險能力! 6-市場風險分析,中草藥種植週期長,市場情況可能會隨著國際和國內環境不斷變化! 7-從中草藥產品選擇方面分析,種植戶應該選擇適合當地生態環境的品種,通過多種產品組合提高抗風險能力! 8-從銷售方面分析,種植戶可以互相合作抱團,形成種植合作社,打造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使種植產品品牌化,則該中草藥的種植會持續更火! 9-總體來說,這次新冠疫情會使中草藥種植更火,但是機會面前也需要謹慎分析調查,只有打造出種植特色優勢的中草藥才會一直持續火下去! 10-祝願一起把農業做的更好,加油!



巴適蔣


在前沒有新冠性病毒中藥也在火,比種糧食有經濟價值而切又好出手,一年成熟的中藥一畝地最少淨收入三四千元甚至上萬元不等,如今藥材價格小幅度的上漲,可是一二三回五六號方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漲幅明顯,比如金銀花年前180元一公斤,現今280元一公斤,連翹26元一公斤,上漲60元一公斤………

不過不是哪裡都適應種植藥材的,種植藥材是有產地之分的,不要耍小聰明盲目的種植藥材,


風兒輕輕飄3


中藥還是野生的才會有藥效些,人工種植的像人參一樣,都是人為抗擾生長的,這些種植出來的都是有形無味,充其量是充數的,建議國家規劃好自然保護區,利用好荒山野嶺,適當種植一些中藥,然後任其自然生長,有些山區是可以保護起來封山育草藥的,只有在充份吸收陽光雨露,經過時間的生長這些草藥才會真正有藥效的。




陣雨天852


大家好,我是張陸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有幾點看法
1.我感覺種植中藥材肯定會火,目前我種植的倉術價格就已經上升了,現在種子就比較難求了。
2.前幾天我想多買點種子擴大規模面積,一打聽價格都上升了,沒有種子可賣了
3.其實倉術價格還是可以的,投資小,利潤大,一次投資終身收益,畝收入10000多元
4.種植中藥材我們都會致富的,目前倉術的種植戶我已經帶動6家種植戶了,今年都會賺錢的,目前我實驗的一種藥材也已經成功了,畝利潤也是一萬多元,我也是想大面積發展的。


5.我的打算就是讓種植戶都致富賺錢,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關注點贊,共同交流學習,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b03fdb392bc4aef9896ccff56d40f55\

張嚴路


中藥是中國文明的象徵,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特別是西醫藥的發展老百姓過多的使用西藥使中醫備受冷落,經過這次疫情改變了普通百姓的認知,專家提出來根據症候辨證施治的理念得以實施,當前中醫藥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作用毋庸置疑,其中九州通中藥企業每天給武漢免費送中藥湯劑用於預防感染。綜上所述首先中藥企業的股票受到追捧,有些也已經暴漲。第二中醫藥的研發再次受到關注以治療呼吸道疾病為主的獨家中藥尤其看好。第三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企業迎來了春天疫情過後會更好看。第四老中醫坐堂治病的形式會更加實用,第五中醫藥研究機構民間團體再次受到國家的扶持,而且行業監管會越來越嚴格規範。最近幾年農民種植中草藥的積極性很高有些地區一畝地藥材的收益識大田作物的3-5倍,有的甚至達到了十倍左右,所以說老百姓都很認可種植中草藥,種植中草藥利國利民,我呼籲更多的愛國人士都參與到這個行業裡來,為自己也為我們的祖國中醫藥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大連池峰哥


我覺得火不好說,但是會慢慢的有市場,其實近代中國一直都是重西醫輕中醫,主要是中醫以中醫人才為主,望聞問切,完了配藥,對於一個盈利機構來說沒有那麼多的誘惑,西醫就不一樣了。各種設備,各種器械,還有藥,品類繁多,也容易吸引資本!其實大家忽略了一點,中國的中醫技術是很厲害的,也是很深奧的!姚明當年受傷都請了中醫團隊會診的,現在國際體壇很多運動員已經引入了中醫技術,之前的非典,現在的新冠!中醫的表現都很理想!希望中醫能發揚光大吧!


肥肥視角


中藥材的使用源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西醫開始對中國醫學產生影響是在19世紀初,至今不過百餘年的歷史,而此前的數千年間,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類健康作出了卓越貢獻,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就藥材種植而言,我國從六十年代開始,科研人員深入到全國各地開展中藥材人工引種栽培研究,幫助當地發展中藥材生產,目前,全國中藥材家種品種達300多種,種植面積500萬畝以上,年產量5億多公斤,全國已建立中藥材生產基地600多個,為中醫藥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從目前種植規模上來看,中藥材的需求依然很旺盛。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由於環境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加劇,我們對自然的索取更加肆無忌憚,導致了新的致命病毒的報復。在這種緊迫的形式下,中藥材被用於病毒性疾病的研究,以2003年的非典為例,在非典防治過程中就使用了大青葉、板藍根、甘草、白朮、西洋參、連翹、黃芪、黃芩和藿香等中藥材,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的救治過程中,中藥材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湖北日報2月17日報道,從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獲悉,全省定點救治醫院確診患者中醫藥使用率達80%以上。其中,42家定點中醫醫院的中醫藥使用率96.4%,患者發燒、乏力、咳嗽等症狀和影像學顯著改善,總有效率為81.3%。

綜上所述,中藥材作為中國的國粹,其歷史地位不可動搖;中藥材本著治根治本的特點,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近年來隨著國際上興起的綠色消費的熱潮,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中藥材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中藥材在非典和新冠肺炎上的應用,更加深了民眾對中藥材的認可度;所以目前和將來,中藥材的種植還是大有作為,在這個過程中會帶動一個整體產業,例如中藥材種植、中藥材加工、中藥材育種、中成藥的研發、銷售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