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導寶寶開口說話呢?

小蟲蟲


嬰兒出生時腦細胞都一樣,大家的起跑線是相同的,而在這之後大腦發育程度取決於外部施加的刺激。所以我們經常呼籲家長要多和孩子互動,讓孩子多接觸新鮮事物。這其中,父母微笑著對孩子講話,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同時也能同孩子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

當你的孩子過了練習發聲的“咕咕”期,就開始準備說話了,10~12個月是寶寶語言學習的“指物命名”階段,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經常拿著孩子的日常用品,緩慢、清晰地念出它們的讀音。如果你和孩子說了很多話,他也不肯自己開口,不要氣餒,寶寶其實也在悄悄積累,等他準備好了,一切就豁然開朗了。等孩子掌握了大量詞彙,我們可以幫助他把單詞串成句子。比如寶寶說“杯子、水”,這已經可以表明他的意願,但很顯然並不完整,我們可以教他說“我要拿杯子喝水”,這樣寶寶才能慢慢學會完整的句子。

很多人愛用寶寶語和孩子說話,經常使用疊字,例如“我們去看車車”,這是不對的,因為這並不是正常的詞彙,孩子以後還要費力去糾正用詞。

另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鼓勵寶寶說話,當寶寶指著水杯發出不清楚的音節,爸媽可示範說“我想喝水”,並鼓勵他跟著說,而不是直接把水遞給他。

寶寶今後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學習,而最重要的是始終呵護他們好奇心的小苗,不要因為他們講話含糊不清就懊惱甚至責備,這會讓他們是失去開口說話的樂趣與動機。


父母教練


寶寶語言黃金期,這樣教寶寶學說話更有效

1~2歲是語言發育重要時期,寶寶要迎來詞彙的爆發期啦!不過,在享受寶寶學說話帶來的小樂趣同時,爸爸媽媽要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幫助寶寶學說話呢?

1、不要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

不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像“雷達”一樣敏感,只要寶寶一個眼神、一個哼唧,一個小小的動作,立刻就知道寶寶想要幹什麼。

這種情況下,寶寶自然喪失了交流的意願,反正不滿意就哭,哭了就有人給解決問題,寶寶就懶得表達。

建議在遇到這種情況時,稍微要延遲滿足寶寶。即便知道他想要做什麼,也要假裝不知道,儘量引導寶寶自己開口。比如問寶寶:“你是想要吃橘子還是蘋果?”“你想要做什麼呢?”如果是寶寶不熟悉的詞語,更要讓鼓勵寶寶說出來。

2、給寶寶多重複

其實,寶寶從父母以及其他照顧者處聽到的詞彙量越多,越有利於語言的發展,慢慢地也會自己嘗試說,並且會學會越來越多的詞。

所以,爸爸媽媽需要做的是,把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通過清晰準確、生動形象的表達告訴給寶寶。

比如,走在路上可以指著路過的車輛跟寶寶說,“這是自行車,那是出租車,那是汽車,那是紅綠燈……”當寶寶坐在澡盆裡洗澡的時候,可以講:“寶寶拿的是香皂還是沐浴露?”

總之,爸爸媽媽要運用經驗和所有感官,幫助寶寶增加體驗,並且學會如何描述。

3、別拿寶寶當笑料

寶寶在學說話階段,因為不能正確發音,會發生很多爸爸媽媽覺得好玩的事情。比如,寶寶會發出一個奇怪的語言,搞得大家鬨堂大笑,然後有的爸爸媽媽就會學寶寶的錯誤發音,用這個來逗樂大家。

雖然寶寶發出可笑的音階確實挺歡樂的,但是歡樂過了,爸爸媽媽要做的是糾正孩子的發音,而不是拿來當笑料,不斷重複哦。

4、多陪伴寶寶

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多跟寶寶進行一些交流吧!

親子閱讀是最有利於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方式之一。在講故事、聽故事的過程中,寶寶可以學到更多的詞彙以及句子的表達,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另外,平時要多帶寶寶外出活動,讓他多接觸同齡的小寶寶,這樣有助於培養寶寶說話和探索的興趣。


優優育兒樂園


由於每個寶寶的發育和個體差別,會說話的時間也不一樣,父母最開心的就是聽見 寶寶 叫爸爸媽媽。那麼,怎樣教會 寶寶說話 ,父母責任重大,學會這些方法,更好教會寶寶說話。5個方法讓寶寶開口學說話多跟寶寶說說話有的家長很少同孩子講話,總是以為寶寶太小,同他講話也聽不懂,所以總讓孩子唱獨角戲。這些家長可能不知道,嬰兒的腦細胞是由生長環境中所得、所見、所聞的刺激來刻畫重複印象,腦細胞也是因這些刺激而獲得成長的,這些刺激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語言發展。語言發展有幾個過程,一個是孩子的發音階段,二是理解語言階段,三是語言表達階段。鼓勵寶寶多開口孩子還不會講話,表達某種需要時只能用動作或眼神。家長如果看到孩子伸手去抓杯子,就趕緊給喂水;孩子啊啊、呀呀地用手指著水果,家長馬上滿足需要……這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覺得:我不說話,什麼都能被滿足,幹嘛要說話呢。是呀,家長的這種行為,使孩子喪失了與人講話的慾望和開口說話的動力,最終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代替口頭語言與人交往。一邊說一邊做一邊說話,一邊做出相應的面部表情,讓寶寶明白你的感受。這個年齡段時,不要戲弄寶寶(其實,哪個年齡段時,都不應該)。如果你一邊擁抱,他一邊說“你是媽媽的最討厭的邋遢鬼”,會把他搞糊塗的,因為你的表情在說:“你是媽媽了不起的寶寶。”不要讓寶寶莫衷一是現在有些家庭裡存在多種語種或方言,語種或方言的混亂也是造成孩子不開口講話的一個原因。在家庭環境裡,夫妻雙方一會兒講方言、一會兒講普通話,再加上頻頻地更換保姆,保姆的方言又會刺激孩子的腦細胞。這個刺激過程不符合孩子的語言能力,最終導致孩子對語言莫衷一是,不知道應該選擇何種語言。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不要逼寶寶講話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差,家長為了急於讓孩子學會說話,有時就用“逼”的方法。比如,孩子想要某個東西,而家長拿著這個東西要挾孩子,孩子不說話就不給,這樣就造成孩子對開口講話有一種厭惡心理。尤其是孩子開口講話比同齡寶寶晚時,家長往往使出“逼話”這個殺手鐧,威逼利誘,讓孩子講話。孩子要先理解語言,才能表達語言,這是一個過程。如果逼得太兇,孩子就會覺得講話有很大的壓力。對這種壓力,孩子只能用沉默不語來抗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