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在微信上買了7k元的理財課程,靠譜嗎?

huoluomo


知識付費是趨勢。線上學習課程也非常的豐富。具體價格與價值是不是相匹配,還要看課程內容對你媽媽是否有幫助。幫助有多大。另外只是學習,還是有其他的服務?


小裴大賺


首先,這個問題描述並不是十分清楚,信息量比較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能因為課程7k的價格比較貴,這麼一個單向維度就去評價這件事兒靠不靠譜。大多數人都回答不靠譜,我覺得這樣未免有些太片面或者說是不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

回答不靠譜的人,多數人是憑藉直覺和經驗來判斷的。然而直覺和經驗有時候往往是很害人的東西,會阻礙你的正確判斷。有時候經驗並不能保障你100%的去作對一件事情。所以,凡事都有兩面性,好和不好,對於不對,有時候就是一腳門裡,一腳門外的事。也就是說,要把握好這個”度”,我們需要辯證的來看待這個問題。

回到主題,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1.你的媽媽能拿出7k去買理財課程,證明你家挺有錢,經濟實力還不錯。試問哪個有錢人,會是傻瓜,投資者背後一定有它認為值得的地方。

2.你媽媽有錢,是有理財需求的,並且理財這一塊是個小白,也應該好好學習一下。

3.理財的課程都是有一定價值的,也許學習了,財富會有更大升值,理財做好了,這點學費都是小錢。

4.假設這個課程只有7塊錢,你媽媽會在乎嗎,會認真的學完嗎?免費的理財課程也有一大堆,你媽媽為啥不去學。所以,這7k是你媽媽的心理賬戶,錢花出去了,死活都得學明白,如果學好理財,對她來說也許這也是個新的出路。

綜上所述,我個人建議,如果錢已經花出去了,最好不要回頭糾結是不是花貴了或者考慮靠不靠譜,而是我們要考慮怎麼把投資的7k快速的、成倍的賺回來,提高我們的投入產出比,這樣我們的內心可能會是比較積極,不會那麼焦慮,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得到者說


因為不知道你媽媽在微信上購買的理財教程是什麼公司的?有沒有對這家公司資質進行認定?營業執照有沒有?還有它是一個新興公司,還是一個成熟公司?這些都在網上可以查得到,建議你媽媽認真的查一查。所謂非禮勿言,至於靠不靠譜?不好給你建議,但我可以把我的經歷給你分享一下,作為參考。

我恰好也剛剛報名了一個公司的理財課程,價格差不多也是這麼多(不知道是不是一家公司哦[捂臉])。對於理財大家都是渴望的。我的感悟是,“沒有專業的理財,就是瞎浪費錢”。

工薪階層去理財拿的都是工資錢,血汗錢,只有賺自己看得懂的,弄得明白的錢,才能拿得穩,拿得長久。我以前買股票買基金,很多時候都是從免費網站、書籍中去學習,更有的時候,跟著別人買,根本沒有自己的理財思路,理財技能,這幾年下來把工資也賠進去了很多。學習之後讓我明白了,理財是一個標準化,流程化,可操作化的體系。對自己的投資才是最大的投資,今天你看不起,明天他會讓你高攀不起。所以我報名參加了接下來24周的理財實踐課,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增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價值,必然會有更多增加收入的機會。


FQ思維


首先,有理財觀念是對的。一個好的理財觀念可以在未來某些財富爆發時而坐上車,這就需要前期的一些知識儲備和經驗教訓。像我們上一代人的住房方面的投資,無論是當時自住還是投資,凡事市裡有買房的其價值都有翻倍的收益,如果這些錢存銀行,可想而知如今的收益狀況,所以說理財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項技能。其次理財有分很多種包括股票、債券、基金、期貨等等,這些都算是很高風險和高技術含量的投資或者投機行為,而這也符合市場的規律,房子在合適的時間只要買幾乎不用腦子,都能有正收益,但像股票之類的則不同會有爆雷的情況出現,當然期貨所需的技術含量就更要高一些。

微信上教授理財的人士良莠不齊,相信絕大多數都是以忽悠錢為主的,看著擁有眾多粉絲量,實則是以各種長篇分析文章慢慢堆砌起來的,能吸引到的是絕大多數的啥也不懂的小白,跟著湊熱鬧喊吆喝,不是說分析文章不對,而是別人的文章不一定能幫助到你賺錢,有獨到的地方可以參考,要知道基本的邏輯是市場變化一定普遍會先於你所接觸的新聞資訊。能遇到好的老師當然是好,但這種概率實在是難辨的低。

如果是做股票的話,千萬別迷戀所謂的打板,臺灣證券市場早國內幾十年,歷史經驗證明打板最後能活下來的貌似沒有。理清其中的邏輯就是,你買不到時會連板,當你能買到時主力已經將價格拉至高位,正是接盤俠的真實寫照。所以如果是做股票投資的話,你至少需要擁有的技能是能夠判斷股票所處的位置和主力的成本大致位置,這樣才能以最小風險概率換得最大收益概率。

最後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是空話。等你能明確的知道自己有相當知識儲備和能力儲備的時候再邁出那一步也不遲。


已是穀雨


如果你媽媽有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和技巧,或者正在自己嘗試學習總結,已經過了小白階段,這類理財課程的作用不大。

但是如果你媽媽是純小白,沒有理過財,也不瞭解金融市場,那麼個人感覺如果該課程能帶你媽媽入門,瞭解金融市場的嘗試,瞭解一些常見的金融工具以及他們之間的優缺點(比如:股票、債券、基金等等),找到適合你媽媽的理財方式,我感覺是值得的。

金融市場的運作規則和實業相差是比較大的,我見過不少朋友和同事不瞭解一點金融市場,直接進場操作,大概率是賠錢的,有的7k都不止。

所以可以看一下媽媽的課程是什麼內容,然後認真的去學習嘗試總結學習嘗試總結找到適合媽媽自己的理財方式,那麼7k的消費還是值得的。


賺錢秘技


這個情況要一分為二地說,一種是你媽媽如果選擇的是知名的大型網課機構,一般會有相應的質量保證,即使不滿意,也可以按程序進行退款,不過要扣一些費用,這個你可以在網上查詢一下售課機構的資質,知名度等;二種是如果選擇的是一些小型網課機構,甚至是非法機構,那風險就比較大了,不但授課質量難以保證,還難以進行退款,此時一定要保存好購買網課的相關信息憑證,如網購支付截圖,短信等內容,在發生爭異時,可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或相關主管部門舉報,及時挽回損失。謝謝。


傳法者


學習挺好的,活到老學到老,只有知識才能改變生活。有句話說的很好,任何人都無法賺到認知意外的錢,即使偶爾得到,也會因為認知有一萬種方法讓你虧損掉。

不知道7千值不值,但是有一點可以知道,既然他們敢開課,就會有教材,教材都是很多知識點的彙集,也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心血。不過學知識,也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不能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要自己去驗證,對的就信不對的就不信。

我個人覺得,與其買大量的書籍自己研究,同時很多一本書上就那麼一點有用的知識,還不如看教材,對於初學者的進步很大。也節省大量時間。


用戶102188488960


肯定不靠譜啊,現在都是悶聲發大財的,有掙錢的門道他們為什麼要告訴你。無非就是想掙你的錢,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不過既然買過了就算了,吃一塹長一智吧,就當花錢買個教訓



銀行資深貸款顧問


理財課程能給你做個基礎知識講解,讓你懂得一些基本概念。知道理財大門從哪裡開門,但是更多細節的東西和技巧,是需要真金白銀的去操練才能體會。如果遇到那種忽悠的理財公司,那就是坑你沒商量。裡外人家都賺了,至於你,就是看熱鬧,打轉轉。真要理財,要去正規的證券公司去學習才行。


笑看資本


理財課程其實不一定靠譜的,畢竟,理財的知識包含了方方面面,想要通過培訓了之類的方式完全掌握,我覺得不靠譜的哈。

理財通俗點說就是開源節流,尤其是節流,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意義更加重大,畢竟想要短期提升自己的自己人力資產和能力是比較困難的,這個肯定是循序漸進的,但是做好節流反而是可以短期發揮效果的,比如做好自己消費的規劃,做好資金的分配,做好保險相關的保障計劃,對我們的生活都有巨大的意義,所以,通過購買課程的方式學到的東西往往哈,大部分是假的,欺騙你內心想要通過理財賺大錢的心態而已,一般來說就是隨便做點東西騙騙你,然後推薦他的產品讓你買,讓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俗稱傳銷哈。

所有的一切,記住一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