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炒股,什麼技術形態都不懂,但是做長線每年有15-20%的受益,算是高手嗎?

梔子花的微笑


炒股不懂技術形態,不懂技術指標不等於不懂交易。

題主的說法我深以為然,長線交易每年有百分之15~20的收益,絕對算得上是高手。

長線投資平均年化15~20%是高水平?

巴菲特:為什麼巴菲特被稱之為股神,世界上只有他做到了幾十年的回報率20%以上。60年回報15萬倍,78年回報544萬倍,穩健複利是巴菲特的特點;這一點至今無人能夠超越

耶魯大學的基金會是全球盈利最高的學校基金會;從1985年至2014年實現了21公斤到238點,9億美金的跨越;11倍的增幅平均每年17%的年化增長率。

正如題主所講,能夠平均年化達到15~20%;那會是非常高的收益水平。

不要被股市的神話所迷惑,股市中明星常見,壽星少見。

股市中的財富神話有很多;像2015年的牛市可能身邊隨隨便便一個人都能,非常高的盈利。我身邊的一位朋友從30萬做到了200萬。200萬之後還不甘心;繼續配資進場,想用這200萬解決一輩子的財富問題,實現人生理想,實現財富自由;是的,他距離成功其實也不遠,但他還是沒有成功。最終200萬虧光,30萬的本金也虧光;還欠下了鉅額的債務。

長線投資技術真的不重要,觀察市場的視角;交易者的格局;選股的眼光以及交易的自律性最多比交易技術重要。

有了這些交易的職業素養,用什麼樣的指標都能在市場中賺錢;

交易的人都講究一句話,大道至簡;從字面上理解,大道至簡是講方法簡單,運用簡單方法的人一定有一顆複雜且睿智的頭腦。

今天一位朋友,一直在跟我討論他炒股的技術方法;他希望我能夠幫他完善技術方法,提供他交易的成功率;他的方法我不太懂,說實話也並不是很感興趣;

因為沒有交易格局的前提之下,談論再多的方法,都是白費。

總結:道可道非常道,炒股這件事情,永遠以結果為導向,只要盈利都是對的,能盈利的都會牛人。


世界太蕪雜,唯有關注我不可辜負。


八位數花園


我一開始屬技術流出身,結果開頭的五年賠得一塌糊塗。後來同室老大哥在2009年全國股民都在大吐血時,他的帳戶市值卻翻了九倍。而這位老大哥從來不看K線,從來不看指標。後來痛定思痛,我也甩掉了技術,開始用笫三隻眼看股市。經過不懈努力,這十年我帳戶市值一直穩中有漲,成為我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笑怪巫


我一個朋友給我說過一個情況,他的一個朋友買股票是被別人鼓動之下買的。

那個人什麼也不懂,當時鋼鐵股票已經是1快多了。別人告訴他,買了絕對是賺的。勸他買的人,因為錢已經套牢了,所以也就沒有辦法買了。

後來那個什麼也不懂的人,真的賺到了。就是因為不懂,所以只能選擇長期。而不是天天想著炒短線。


蘇霍姆林斯基


我炒股10多年,前5年是賠錢的,最厲害的一次是10年前9.6元買入 000509 ,07年整整套了10年才解套,9.9元出來的。我後來明白了,原來短線賺錢的都是高高手,沒有很高的境界,沒有門路,想短線賺錢真得太難太難,所以我改做中長線,一年只做2只股。


互聯網創業雜談會


這位朋友可以算是高手了。每年15-20%的收益,獲利已經比大部分股民好,跑贏了通脹。

雖然不懂炒股技術這些方面,但是他做得正確的是堅持長線投資。

長線投資意味著今年會有虧損,但明年不一定會有虧損,總體堅持下來,長線投資的收益是可觀的。

認識一朋友,身邊真實的例子,在2005年,買了100萬某股票基金,一直沒有贖回,其中經歷了牛市,也經歷了金融危機,10年後贖回,100萬漲到了200萬。這就是時間的力量。

長線投資,最考驗的就是心態,有耐心,即便是遇到股災也能平和心態看待,在大漲時沒有過多的貪慾,在時間長河下,是能收穫財富的。

除了堅持長線投資,不懂技術形態,選擇好的股票也很重要,這跟個人投資判斷有很大關係。

若是選中了康美藥業、長生生物這些ST股,即便再長線投資,最終也是虧損的。

選擇優質而穩定的股票,再輔以長線投資,最終能在時間賽道上賺錢,股神巴菲特不也是如此嗎?


財思思


每年可以獲取到15-20%的收益,如果情況屬實,你這位朋友確實是高手,股神巴菲特一年也就20%左右的收益,你朋友居然能和巴菲特一樣厲害,為什麼不能算是高手,如果還能再A股這種市場熊市也保持這種收益,可以說在股民中就是1%的人物存在。

看看一萬元每年獲取20%的收入表現:

假設你有一萬元資金炒股,第一年你獲取20%可以得到1萬2千元。5年後你可以得到2萬4千元,20年後就可以得到86,73萬元,到了40年後,這筆一萬元的資金就可以達到7523萬元,可想而知長期保持穩定獲利是多麼的可怕,而很多人何止一萬元資金在股市炒股,只要每年穩定收益,幾年後實現財務自由都很輕鬆。

第一、炒股成功不一定要靠技術。

不是有了技術炒股就一定能賺錢,沒有技術炒股就賺不了錢,這是誤解,炒股只要一招半式賺到錢的人並不少,而且炒股最終的目的是賺錢,至於如何賺都行,道路千萬條,走到終點就行。就不要認為他不懂技術是運氣,有的人就算天生的炒股會成功。

第二、高手級別的人物。

什麼是高手?長期穩定盈利就算高手,巴菲特來中國股市也未必能長期穩定盈利,如果你朋友能在熊市還保持這種業績,可以說股市就是他的提款機了,他不是高手還是什麼?多向他取經吧。

因此,可以說這種人,如果資金足夠多,完全可以全職炒股了,股市已經能讓他每年獲取到20%的收益,比大部分理財產品和工作都強了,如果有100萬資金一年賺20萬,足夠解決一家三口的開支問題。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絕對高手,我比較保守,每年收益10%都心滿意足了。



鬥63524706


我曾經也痴迷技術,簡單的說一下我自己的感觸。首先,我自己本身從不看k線,也沒有研究過k線,k線走勢代表過去,過去會簡單重複嗎,這可能仁者見仁,很多人一個白酒公司的k線走勢,跟銀行的k線走勢來對比,研究感覺要爆發要大漲了。這是可能嗎。就算是同一個行業,不同的公司,都具備產品競爭力,市場地位,財務指標,公司商業模式,比如貴州茅臺跟洋河股份對比,能一樣嗎。但是我要重申一點,我不是否認或貶低技術派。基本面研究的基礎上,適當使用技術形態是有用的,但是不能因為技術形式不好否定一個公司的投資邏輯。
其次,我也是一個在股市爬滾13年的老股民,我自己曾經痴迷技術,當時在券商營業部的時候,天天研究波浪理論,菲波納奇數列這些,我在上面花費了很多時間,一度以為自己的盤感比常人好。後面09-12年的A股慘淡歷史,虧到自己懷疑自己,然後就離開股市。再到13年底,自己調整策略,通過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買入邏輯,慢慢的找到屬於自己的研究體現和交易模式,不然也沒法混跡這麼多年。
最後,我認為,不管是看技術看基本面的,如果能保持5年,算是高手,如果能保持10年,屬於頂級高手,如果能保持20年以上,那屬於股神級高手。巴菲特年化收益22%保持超過30年,這是世界公認的股神,沒有第二個。
最後,我想說一下,技術形態和盤感屬於小技巧,只有透過k線,看清楚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真正的成長邏輯,才能把握住投資。小賺是賺,10次小賺且不如別人長期持有的“大賺”,還不耗神。

股市小獵豹


其實這位朋友的做法,才是做股票最正確的方式。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地做了一個定量研究。我選擇了股票樣本A:滬深300成分股,國企,經營穩定,市值200億左右。這是一隻非常普通的股票。

因為在牛市裡,我們什麼階段買進股票都能賺錢,所以我們把研究的區間定義在熊市,也就是2015年11月17日(上證3604點)到2019年11月8日(上證2964點)這四年時間裡。

假設我們在2015年11月17日,買入1000元股票A,由於市場的原因,股票一路下跌,通俗的說,套牢了。我繼續加倉,每個月再買1000元這個股票,我們來看看最後的收益情況是怎麼樣的。

紅色線條是我們投入的本金及其收益,綠色線條是股票的走勢。我們得到如下一組數據。投入本金48000元,總資產 45844.39,獲得利潤 -2155.61,定投年化收益率 -2.25%,定投總收益率 -4.49%。與此相對照的,股票A這年化收益率為-11.8%,股票A的總收益率為-38.85%。

雖然最後的結果依舊沒有盈利,但如果不考慮時間價值的話,小虧 -4.49%,和一開始賭博式買入虧損-38.85%相比,也只是微虧而已。我們知道普通投資者大都不願意割肉,那麼這種投資方式的結果,無疑非常令人欣慰的。可以推斷,只要滿足前面幾個條件,長期堅持,總有一天可以獲利,而且,獲利會比較豐厚。

總之,我們認真選股,長期持有,滾動投資,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投資收益。頻繁交易,研究技術形態,不一定是正確的交易方式。


旁解生活與投資


真的有這種人,而且是聰明人,心態十分沉穩,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一般這類人宗旨是不追高的,專買一些跌破淨資產的垃圾股,堅信有一天一定反彈,賺20%就跑並不奇怪。他們必須耐得住寂寞,不理會大盤漲漲跌跌,不理會外面個股漲得多麼精彩,就認準此股是超跌,沒有獲利盤,持有人包括莊家都是套牢盤,總有一天會拉起來。確實這一招還真的很奏效,常能獲利的。當然,有人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捂股不放,結果連20%也沒有了,像今年三月份的行情就是這樣,都以為還會上攻,結果大盤反轉了,進入又一輪冬天。別的不說,就好比金通靈,3元升至7.2。已漲一倍多,但現在又回到原點,不賺反賠!如果你堅守10%或20就走,是很有可能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