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胤禛像他兒子弘曆那樣長壽,也能成為一代雄主嗎?

滄州老夫子


胤禛在位雖只有短短13年,但只憑歷史功績,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一代雄主了。乾隆帝弘曆執政確實長達60年,雖前期政治清明,各方面不顯頹勢,但這種海晏河清的盛世景象更多的是他父親13年主政的後續影響、歷史慣性,一旦這種慣性消失,到了弘曆統治後期,所謂的乾隆盛世也就顯得蒼白無力了。這也是為什麼史學界有一些聲音說不應該叫“康乾盛世”,而應該叫“康雍盛世”的原因。

無論那一位君主,他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皇權是否穩固,這是一個不容挑釁的至上原則。雍正帝胤禛也不例外,不僅不例外,他還把這種原則維護到了極致。

對內比較正面的如整頓吏治、整頓財政、耗羨歸公,推行養廉銀製度、改土歸流制度,廢除賤籍,設立軍機處等;對外比較積極的如平定定羅布藏丹津叛亂收復青海等都出自他手。換個說法就是:主觀他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但客觀上對民生、吏治、領土完整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既然是維護統治,維護皇權,他做的負面的事可能和正面的事一樣多。如擴大密摺制度、大興文字獄、行事嚴苛等。但這些並不足以掩蓋他的歷史功績,正是因為他的施政,才扭轉了康熙晚年隱藏的如吏治敗壞、貪汙腐化、財政空虛、軍備鬆弛等各方面問題,延續了康熙盛世。

但乾隆,前面已經說明他前期的光明只是一種歷史慣性。這種說法雖有些絕對,但假設這樣一種可能後就會顯得一目瞭然:

如果沒有雍正,康熙之後便是乾隆,清朝會是怎麼樣?

那可能弘曆就是第二個胤禩。清朝能不能再享近三百年的國祚都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那如果雍正如他兒子一般長壽,會怎麼樣?厲害如康熙,晚年都差點晚節不保,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的前提下,雍正不見得會比他的先輩強。

所以,“一代雄主”這個專有名詞不是延長壽命就可以換來的。壽命長,也最有可能做糊塗事。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成最有成就的事才稱得上是“一代雄主”。


竹子0358


如果胤禛像他兒子弘曆那樣長壽,是能夠成為一代雄主的,這是因為:

1,胤禛雄才大略,勵精圖治。胤禛在康熙末年的奪嫡之爭中,就顯露出其政治野心,密謀籌劃,最終取得皇位,他在做王爺時,其治國理政的策略就已經形成。

2,治理國家才能卓著,執政風格務實。他的這些優點,得到了一些有識之士的支持,比如張廷玉,田文鏡等,有了這些人的支持,使得其各項政策得以推進。

3,敢於改革,革除弊端,嫉惡如仇,手段強硬。登基伊始就發上諭:興利除弊,以實心,行實證,以此發出為改善國計民生,推行新政的號召。他施政猛苛,辦事雷厲風行,實行耗羨歸公和養廉銀政策,增加國庫收入,整頓吏治,打壓朋黨,有效的改變了康熙遺留的一系列弊端。

4,平定西北叛亂。胤禛始登基,就平定了羅布藏丹增叛亂,鞏固了西北穩定。

綜上所述,胤禛在位13年,起到了承前啟後,中興清王朝的歷史貢獻,胤禛如果長壽,會成為一代雄主。

胤禛是一箇中興之主,實行了諸如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利國利民的政策,使得清王朝出現康乾盛世的盛景,有趣的是他在歷史上評價不是很高,這是因為:

第一,大興文字獄,作為胤禛控制思想,打擊政敵,提高權威的手段,搞的天下士子,文人人人自危,得罪了讀書人。

第二,胤禛性情偏激,手段殘酷,無情打擊政敵,對反對他的人,不管是誰,都嚴酷整治,其八弟,九弟皆被胤禛嚴厲懲罰,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導致其政敵,在民間大肆抹黑胤禛。

第三,胤禛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出於此,河南墾荒,陝西挖井等本意為民,卻無功而返,反成百姓之累。

第四,胤禛重農抑商,實施海禁,限制對外貿易。思想較為保守。

以上幾點,就是胤禛歷史評價不高的主要原因。




奔走的歷史


雍正本來就是一代雄主。

雍正雖然在位僅僅十三年,夾在他老爹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和他兒子乾隆在位六十年之間,顯得比較單薄,但是他的功績是絲毫不遜色前後兩人的。

康熙駕崩之後,留給雍正的江山並不像表面那樣輝煌,國庫是嚴重虧空的。並不是說因為康熙晚年國庫虧空,他就是一位昏庸的君主,恰恰相反,正因為康熙帝的聖明,他有很多大事必須完成,比如親征葛爾丹、統一臺灣、削三藩等等,這些是勢在必行的工作,如果不做好,留給子孫的將會是無窮的後患。

康熙做完這些事,就有一個好的環境讓雍正一心搞發展。雍正沒有讓辜負康熙的一番苦心,他僅僅用了十三年時間,就攢下了殷實的家底。

都說乾隆是一個超級敗家子,這一點沒錯,誰叫他有這個資本敗呢?雍正就給他的遺產,讓他對錢沒有一點概念,盡情揮霍,他六下江南,留下多少風月傳說?擴建圓明園,何等瀟灑快活?說起“康乾盛世”,其實最大的功績應該是康熙和雍正兩人建立的。

你覺得雍正和乾隆相比較,誰更配得上一代雄主的稱謂呢?





秦曰漢雲


胤禛,勤於政事,絕對是一個勞模。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硃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

胤禛,全名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年號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雍正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毫不謙虛的說,雍正的確也是這樣做的。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期間,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以下改革:改土歸流。加強了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軍事上,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政治上,整頓吏治,創立密摺制度監視臣民,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

清史專家楊啟樵說:“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要不是雍正的整飭,滿清恐怕早已衰亡。 ”“有人說他雄猜陰鷙,是否如此姑且不論,但在位十三年中,宵旰焦勞,勤於庶政確是事實,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貢獻,但為期過短,遽爾暴卒,留下尚未完成的任務;即使已經施行的,由於“人亡政息”,反而引起流弊的也有。正如遺詔中所說:‘志願未竟,不無微憾’。他如果像乃父康熙那樣的壽考,多活十一年,政局就會不同;要是像兒子乾隆那樣的長命,多活三十一載,政治上變化之大,自不在話下——誇大的說,也許因而改易了此後中國的命運,亦為可定。”

縱觀雍正王朝,雍正本人是有作為的、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貢獻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啟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續發展,成為清朝的鼎盛時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馮佐哲說:“雍正帝是一個卓越的實用主義政治家。”


吳建彬626


會的,雍正被稱為最勤快的皇帝,天不亮就起床上朝,半夜才睡覺,康乾盛世得有他一半功勞,估計也是因為他太勤勞了才死的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