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思考

今天看到了一句話,窮人就是窮的只剩下吃的那群人。

確實,從精準扶貧到全面脫貧奔小康已進入掃尾攻堅階段,勝利的曙光在望。顯然,現在農村裡面的絕對貧困基本上是不存在了,物質生活的需要基本上得到了滿足,精神文化生活卻很貧乏。

囿於農村文化娛樂設施配置的不足,加上農民自身文化素質偏低,農民的業餘時間從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動確實不多。更多的是集中賭博,看電視和八卦等。很少有人對農村的現實和未來進行深入的策劃和思考。即使是農村的基層幹部,也只是為了地方政府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忙於實務。

美麗中國、生態農業、城鎮化等,是國家層面規劃的未來的方向,其前瞻性和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策劃、可行性操作研究和落實方面,卻在很多具體區域鮮見突出的成果。當然,汙染企業的關停並轉,恢復了很多重汙染區域的碧水藍天,體現了政府的執行力和決心;但是,個別地方的生態農業和新農村建設並沒有達到所期望的效益,所謂城鎮化,反而給了有些無良開發商以拆遷的名義侵佔農民的集體資產機會,同時造成了不少的空置房和爛尾樓。

對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思考

筆者以為,應該至少從兩個方面針對個別區域的新農村建設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走出當前的困局。

一、組織包括農林牧漁、旅遊、食品加工、電子商務、藥材種植和加工等具備資質和能力的專業的規劃設計機構,一地一策,建立中長期的發展方案,建立專業的組織,在政策和資金保障、風險規避方面都由政府託底,同時考慮引進各類大型的企事業組織參與項目建設和效益分成。

二、培養一批業務素質過硬、政策領悟透徹、執行力強,並且熱愛和看好未來農村事業的基層幹部隊伍。農村的基層政權長期是執政層面的薄弱環節。甚至,有些基層政權一度被宗族勢力黑惡勢力把控,對政府的公信力和農民權益的損害十分巨大。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有效推進更是無從談起。人力資源是一切事業的根本,個別地方政府必須使用強有力的手腕花大力氣整治和建設農村的基層幹部隊伍,才能贏得民心,有利於黨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