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岸礁海釣半小時60條?很多人不信,首次深度剖析黑鮶特化視覺

有些關注我的釣友可能知道在去年年底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我依然在作釣。而且在2019年12月的22號,12月的29號。2020年的1月10號,1月16號,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穫。

下面是其中一天的魚獲。拍照之前桶翻過一次全跑了有30多條,後來又 釣了這些,當天總共60多條。

冬季岸礁海釣半小時60條?很多人不信,首次深度剖析黑鮶特化視覺

拍照後放流

通常在北方的這個時間段,很多釣友已經收竿了。可能過去我們理解裡海魚通常低於水溫8度就不太吃食兒了。事實上我發現當水溫在4度左右的時候,黑鮶、鎧平鮋依然在吃餌。

冬季岸礁海釣半小時60條?很多人不信,首次深度剖析黑鮶特化視覺

氣溫參考

我很疑惑為什麼有時候釣的好有時候不好,於是產生了兩個疑問:

1、其中有沒有什麼規律?

2、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我每次作釣有保存當天天氣、潮水的習慣,翻出來對比了一下。總結了一下規律,這幾次出釣都是在夜晚。其中釣的最好的時間段是從17點到18點。有時候半潮,有時候接近潮底,因此和潮水關係不是很大。

冬季岸礁海釣半小時60條?很多人不信,首次深度剖析黑鮶特化視覺

其中一天,作釣時段

很多文章都提到黑鮶喜暗怕光,我在一篇論文找到了原因:

黑鮶具有特化的視覺感官,當照度為0.1-0.01lx時它們便活躍起來。這類魚其視網膜具有很大的匯聚性,光敏感性極高。因而在非常低的照度下也能發揮作用。《黑鮶早期發育與攝食的初步觀察》

黑鮶喜暗怕光的核心原因是它的特化視覺,光敏感性極高。

年前釣的不錯的那幾天往往是到了17:00這個時間點開始狂口,那時候天剛剛擦黑。也就是說白晝與黑夜交界的點

冬季岸礁海釣半小時60條?很多人不信,首次深度剖析黑鮶特化視覺

僅供參考,引自《黑鮶早期發育與攝食的初步觀察》

通過分析不難理解:白天的時候天氣晴朗,岸邊的黑鮶往往會躲在洞穴裡不願意出來。夜幕來臨,由於餓了一天它們會比較活躍。尤其是白天與黑夜交界的那個時間點。另外一個原因是黑鮶不是喜貼岩礁生活而是穴居魚。夜幕降臨,它會游出自己的洞穴,在洞穴的周圍主動追捕獵物。

除了以上這個時間段以外,還能有什麼樣的時間呢?

第一,如果我們能夠遇到月光比較明亮的夜晚,也會非常的合適。黑鮶有可能整晚都會捕食。釣友們不要錯過。

第二,如果晚上大家不方便出來作釣,那麼在早上黎明之前可能也是作釣黑鮶的一個關鍵時間。但當天亮之後,光線環境不再適合它捕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做作釣其他魚種了。

最後我們做一下總結:

第一,白晝與黑夜交界的傍晚是作釣黑鮶的黃金時間,核心原因:黑鮶的特化視覺;

第二,除了傍晚,我們還可以關注一下月光之夜,黎明之前這兩個與時間有關的點;

今天的分享就說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的反饋和交流,我們一起進步。

我去給娃兒做早飯了,骨朵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