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盔根本不能擋子彈,為何還一定要戴?

朕的語錄


鋼盔並不是根本不能擋子彈,而是防不了直射子彈和近距離發射的子彈。如果子彈近距離正對鋼盔射擊,鋼盔是很容易就被射穿的。但是士兵被子彈近距離直射到的概率很低,戴鋼盔是為了:

1、鋼盔可以擋炮彈片

一發炮彈炸下來,也就幾米的坑,而爆炸後會形成無數的碎片和雜物,這些破片往往能飛到100米外,攻擊面遠比子彈要密集的多。所以士兵真正被炮彈炸中的並不多,被爆炸引起的彈片和碎石擊中造成大面積傷亡的更多。

這些彈片和碎石,衝擊力小於子彈,很難擊穿鋼盔。所以鋼盔的作用之一就是抵擋炮彈、手榴彈、地雷和炸彈這些的破片,或者因為爆炸而飛射的碎石、泥塊。

2、鋼盔可以擋流彈

遠距離的子彈,動力勢能會在空氣阻力、重力、摩擦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會逐漸削弱,對於鋼盔威脅性大大削弱。這樣即使士兵是被直射到,也會因為戴了鋼盔而對頭部有所保護。

現在戰場上,拿槍掃射遠比點射多,這樣就有大量的跳彈、流彈,而鋼盔是圓形的,擦邊的子彈會被鋼盔彈開,不再傷害頭部。所以鋼盔對一些遠距離的跳彈、流彈也能起到防護作用,從而保護士兵生命!

3、鋼盔可以擋恐懼,起到心理上的安慰作用

人的本能往往是一有危險就用雙手捂著腦袋,戰場上炮彈呼嘯、子彈飛射,這種情況下如果光著腦袋,是不是根本沒有安全感,甚至扔下武器雙手捂著頭呢?

而戴上頂鋼盔心理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頭部有了安全感,衝鋒起來也膽壯不是?想想以前冷兵器時代,沒鋼盔的時候,當兵的都要戴盔甲或帽子,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帶著鋼盔可以擋恐懼,能起到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作用。

4、鋼盔可以當掛具

現在的軍用頭盔已不再只是起簡單的防彈作用,而是成為一個微型作戰平臺,可以掛載夜視儀、紅外線、熱成像儀、偽裝網、氧氣罩等戰術配件和定位通訊設備,並和指揮與控制系統相連,以適應數字化、信息化戰場需要。

其實現代軍盔已不能稱“鋼盔”,它不再是沉重的鋼製頭盔。如今的軍用頭盔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頭盔,屬防彈纖維材質,遠比鋼盔更輕便,更結實。

5、鋼盔還可以當其他用具

鋼盔的作用還可以用來盛水、當鍋使用。以前的鋼製頭盔,在前線跟大部隊失散了,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可以用鋼盔來當煮水、煮食物的一種工具。在短兵相接肉搏的時候,有時候鋼盔還可以當鈍器擊打敵人。

在戰場上,如果人的軀幹和四肢被子彈或者彈片擊中,會造成骨折或者肉體創口等傷害,只要搶救及時,基本上還可以保住性命。但是如果是頭部被子彈或者彈片擊中的話,那基本上就會沒命了。

鋼盔正好能有力的防護人體最脆弱的頭部,所以在戰場上,鋼盔是士兵的保命工具,一定要戴。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的確,如果步槍從近距離打來,鋼盔會被打穿。

但是為什麼要帶鋼盔呢?因為,戴鋼盔比不帶鋼盔還是要好。

比如,遠距離打來的步槍子彈,正好打到鋼盔,這下他就打不穿了,就能防止受傷甚至能保一條命。還有就是子彈不是正面打來的,而是擦過頭部的,這樣有鋼盔保護也會好很多,能避免受傷。

還有,就是手榴彈爆炸、炸彈爆炸,一些碎片和飛沙走石往往也會傷人,如果帶上鋼盔,能減少別彈片對頭部的傷害。這是鋼盔的最重要功能。

抗戰初期,八路軍和國民黨許多雜牌軍一樣,沒有鋼盔,傷亡明顯比例要比帶了鋼盔的軍隊要大。

關鍵還有兩個原因:一是鋼盔造價不貴,一個鋼盔當年也就百來塊錢;二是戴起來方便,不太重,也不妨礙什麼事情。戴總比不戴要好,背心當胸罩吧,有總比沒有好。


坐看東南了


經常看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在那些抗戰劇中,日本人帶鋼盔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但是,從劇情中我們也不難發展,那些鬼子兵們每一次被八路軍爆頭的話,都從來沒有活下去過,應聲倒地,非常快。

其實,這件事電視劇中可能真沒有欺騙我們,在戰爭中,鋼盔並不能擋住子彈。雖然鋼盔戴在頭上可是比較厚重的,但鋼盔的普遍材質都是鋼製品,一般手槍也能夠將鋼製品打穿。


而即便沒被打穿,但要知道子彈帶來的衝擊力也是相當大的,有時候士兵脖子也會隨著子彈的強大沖擊力被沖斷。

那為何士兵還是要戴呢?

說原因之前,我們來講個例子。我們不妨類比一下,都知道,現在的工地上一般也帶頭盔,那麼他們的頭盔雖然不是鋼盔,面對一塊從十幾層樓上掉下來的磚頭當然抵擋不住,但是面對一些小石塊什麼的還是可以起作用的,頭盔防的就是這類東西。

而戰場上的頭盔,雖然抵擋不住近距離的子彈,但是對於一些爆炸的衝擊波,帶來的很多彈片傷害,還是可以擋住的。


其實我們要知道,在戰場上往往殺人的數量多的是炸彈、炮彈,一次戰爭下來,大部分人都是被炸彈之類的武器炸死的。 所以說,頭盔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防彈片,防這些炮彈彈片和爆炸衝擊波,而不是子彈。

雖然說在戰場上很多事情都是必不可免的,也有很多是想象不到的,但是,頭盔卻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護頭部,減少傷亡的作用,而且這一作用經過實踐之後也得到了證實。

在越南戰爭中我軍開始因為之前沒有鋼盔的習慣,結果導致初期對越南的戰爭中我國軍隊傷亡也比較重。不過在給我軍配備了鋼盔之後,這一情況卻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傷亡大大減少。


即便是當年越南戰場上的鋼盔是二戰中從各方人員手中繳獲的,但是這些鋼盔起的作用也是相當巨大的,極大的降低了我軍的傷亡率。

所以說,鋼盔雖然起不到抵擋子彈的作用,但是在戰場上這一裝備也是可以降低傷亡的。其實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就是吃了沒鋼盔的虧,每當被敵軍炮擊的時候,傷亡率都是相當大的。

而今天我們就不用再為這樣的問題而擔心了,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鋼盔質量越來越好了,各種各樣的鋼盔在質量方面也有了質的提升,而且鋼盔科技還在向著更強大的方面發展,未來說不定就可以抵擋近距離子彈了呢!


夏目歷史君


全世界的防彈頭盔和鋼盔都不能擋住步槍子彈的射擊,只能防禦彈片或威力比較小的手槍子彈。不過,鋼盔不能擋子彈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不談是哪個年代製造的鋼盔、哪種材料的鋼盔以及哪種子彈,就武斷的說“鋼盔根本不能擋子彈”自然是非常不合理的。最初的鋼盔的確是不能阻擋子彈的,只是對一些彈片或者流彈擁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在某些場合下起到保護頭部免受撞擊等傷害的作用。

而如今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進步,出現了凱夫拉縴維頭盔、鈦合金頭盔等多種頭盔,防禦能力有明顯提升,具備了不同程度的防彈能力。以美軍在1978年開始裝備的PASGT凱夫拉頭盔為例,它的防彈能力為IIIA級,可以在一定距離上抵禦9mm的手槍彈,甚至對AK步槍彈也具備防禦能力。AK-47步槍的7.62毫米子彈初速達到710米/秒,最大動能超過2000焦,足以擊穿很多主流單兵防護裝備,PASGT凱夫拉頭盔如果是正面被AK-47的子彈擊中時也會被擊穿,不過如果是側面被擊中時,則有可能會彈開子彈,擁有較高的防禦成功率。如今隨著技術的繼續進步發展,頭盔的防護能力還在提升,自然是值得單兵戴上的。

值得說明的是,當防護能力較好的頭盔被擊中時,並不會扭斷脖子,否則軍隊根本不會花費大價格來為士兵配備先進頭盔。頭盔是由多層凱夫拉縴維等材料製造而成的,當子彈擊中時主要是通過各層凱夫拉縴維的形變來吸收衝擊力。頭盔內部還擁有懸掛緩衝設計,可進一步減緩衝擊力,最終傳給人體的衝擊力仍然比較巨大,但已經遠遠達不到會扯斷脖子的程度。

可能很多人會以特種部隊在作戰時很少攜帶頭盔來佐證頭盔不能防彈。其實,這主要和特種部隊執行的特殊作戰任務有關,例如特種部隊在執行諸如滲透、偵察此類隱蔽任務時,往往不會戴頭盔。因為此類任務強調的是隱蔽性和機動性,對防護裝備要求不高。頭盔戴在頭上會影響舒適度和機動性,在這種作戰環境下,特種部隊更喜歡使用非常輕便的奔尼帽。而在執行攻堅戰、室內突擊作戰時,特種部隊成員還是會老老實實戴起頭盔。

如今的頭盔除了要求具備很強的防護能力,對拓展使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新的頭盔需要具備作為各種通信設備、夜視器材、觀瞄設備載體的能力,FAST頭盔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未來頭盔還將融合更多先進的技術,它的發展是值得期待的。


科羅廖夫


你知道嗎?如果子彈在中近距離、正對頭盔射擊,一下子就能把頭盔射穿,根本起不到防護作用。而且,射擊造成的衝擊力足以導致士兵脖子扭斷,一命嗚呼。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戴鋼盔呢?

其實,主要是防彈片等飛濺物的:

在陣地戰中,即使是戰火紛飛,被子彈直接擊中的幾率並不大。但是,炮彈爆炸後所產生的彈片、跳彈、以及炸飛的石頭等硬物,對人體的殺傷力更大。尤其是硬物擊中頭部致死率最高。

特別是殺傷流彈,它的彈丸裡有內置鋼珠,爆炸之後,高密度和高碎彈片高速迸發,殺傷力極為可怕。即使是躲在戰壕內,也難逃一劫,只要被擊中,不是重傷就是死亡。

如果戴上頭盔,對這些飛濺物有很好的防護作用。因為這些碎片的飛速僅為槍彈飛速的1/2,防彈頭盔是完全可以防護的。而且,鋼盔是圓弧形的,可以改變飛行彈道,也會降低殺傷力。由此可見,鋼盔還是大大提高了生存率。

我再來本末倒置一下,講講鋼盔是怎麼發明的吧:

一戰中,德軍炮轟法軍陣地,就連野戰廚房也炮火紛飛。一時間彈片橫飛,還夾雜著蹦起來的石頭、木樁、鍋碗瓢盆等等。有一位炊事兵隨手拿過一口煮鍋扣在了腦袋上......

炮擊結束後,野戰廚房很多人都被彈片擊中而死,這位炊事兵雖然也負了傷,但頭部沒受傷害,沒有生命危險。

法國將領亞德里安知道後,馬上召集工程師研製類似的防護用具,鋼盔就應運而生了,並且被命名為“亞德里安頭盔”。

現代鋼盔的防禦能力越來越強:

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鋼盔的防彈能力越來越強。以美軍在1978年開始裝備的PASGT凱夫拉頭盔為例:這種頭盔可以防禦9mm的手槍,甚至可以對AK—47步槍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頭盔只能抵禦側面來的子彈,如果是被AK—47步槍子彈正面擊中,也會被射穿。

另外,鋼盔還有很多其他功能。如:鋼盔能為手電筒、夜視儀甚至氧氣瓶等戰具提供了良好的載體,解放了士兵的雙手。鋼盔還有迷彩作用,起了很好的掩護功能。行軍打仗中,鋼盔還可用作炊具,非常實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鋼盔的防護能力無限提升,是現代單兵行軍打仗的必需品。

專心寫有參考價值的歷史,喜歡請關注。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因為現代鋼盔最初的作用就不是用來防彈的......

自從人類構造出“軍隊”這個概念的時候,鋼盔就作為一種戰場上士兵的必備裝備而出現了;其作用就是用來防備敵軍的冷兵器和弓箭(雖然效果感人)。而在熱兵器出現並普遍裝備軍隊後,將領們發現這些鋼盔根本無法起到防禦的作用,於是各國也都紛紛將鋼盔從裝備序列裡面踢了出去。鋼盔也就從一種防具逐漸演變成為軍隊精神的象徵(參考德二和普魯士)。而現代鋼盔最早起源於一戰時期的法國,其最初的設計理念也不是用來防禦子彈,而是用來防禦可能將人砸死的炮彈碎片,跟工地上必備的安全帽是一個設計理念。在各國都認識到了鋼盔在戰場上的獨特作用之後,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鋼盔:法國的亞德利安鋼盔、德國的M1916鋼盔、英國的飛碟式鋼盔、美國的M1鋼盔、蘇聯的SSH36等;它們在戰爭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使許多士兵倖免遇難。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現代戰場上,雙方步兵直接交火的情況相比一戰二戰時期要大大減少,那為何軍隊還要繼續裝備鋼盔呢?


經過科學研究和數據測試,除去直接擊中軍盔的正中中心以外,稍微偏離中點的子彈是比較容易和頭盔碰撞繼而偏轉,(其軌道運行線類似光的反射)最大限度的改變彈道方向來起到保護頭部的作用。而最高級別的頭盔可以達到NIJIIIA級別的防護,並且還有一定可能在中遠距離上距離硬接AK47打的普通彈。到目前為止,現代軍盔也早已不是一戰時期的“鋼盔”,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頭盔,雖然與上一代凱芙拉頭盔都同屬防彈纖維材質,不過相比較之下要更輕便,更結實。

戰場上情況複雜,軍盔能夠保護頭部,減少榴彈、炮彈和石子碎片的衝擊。也可以防禦門框的碰頭、翻滾時的頭對地面的碰撞,在戰時還可以防禦從遠處戰線飛來的流彈(流彈不是榴彈),減少“躺槍”的幾率。突擊步槍的最大射程多為1000多米,倘若你與敵方的距離恰好處在敵軍槍械的最大射程,雖然這個距離已經能讓子彈動能大大下降,但是其仍然足以傷害頭部,而此時頭盔則可以正面硬剛,抵消傷害。

而在執行特種任務、城市作戰和反恐作戰時,我方所面對的並不全都是突擊步槍和機槍,很多武裝分子更多的會裝備普通手槍,在抵擋口徑為9*19,11.45*23到7.62*25的手槍的射擊時問題不是很大。目前軍隊所裝備的軍盔,比如具有ACH的懸掛緩衝的頭盔都已經達到了200G的衝擊,能夠放心大膽的抵禦手槍子彈的衝擊(當然你要是說直接抵著頭盔射擊就當我沒說)。並且在特種作戰時,軍盔還能夠成為搭載夜視儀等設備的“平臺”,在需要使用時也是非常便捷的。


二戰吐槽君


大家都知道,如果子彈正對頭盔射擊,頭盔是很容易就被射穿的,根本起不到保護頭部的作用。而且射擊造成的衝擊力還很大,容易導致士兵脖子扭斷,以至於命喪黃泉。

如果是夏天,戴著鋼盔還很容易生痱子;到了冬天,腦袋又很容易被凍生瘡;執行任務時,鋼盔也容易因為碰到東西而發出聲音;如果鋼盔掉漆了,還很容易反光,這些都是極有可能暴露行蹤的。既然鋼盔有如此之多的弊端,為什麼軍隊還要帶著它呢?
鋼盔,作為現代戰爭中士兵的裝備之一,很多人對鋼盔的作用有一定的認知誤區,認為其主要作用是擋子彈!錯!打錯特錯!鋼盔的最大作用是為了防止彈片傷害頭部,包括外力傷及頭部,是一種護衛裝備。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鋼盔的真實作用吧!

第一,鋼盔還是可以起到防彈作用的!因為鋼盔是成圓弧形的,如果子彈不是正面射來,遇到鋼盔時就會打滑,進而改變飛行彈道,起到保護士兵的作用。而且,如果子彈是在500米開外射擊的話,鋼盔也不容易被射穿。
第二,鋼盔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彈片的傷害。在戰場上,不可能個個都是神槍手,百發百中,所以正面防禦子彈的可能性很小,並且炸彈多,碎片傷害也多,頭盔就可以擋住這些飛濺的彈片。據調查,戰場上戰死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死於流彈。

另外,在戰場上,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鋼盔可以非常有效保護頭部免受傷害。同時也可以預防由於炸彈炸起的碎石從高處墜落砸傷。必要時還可以作為武器使用,在野外還可以作為容器使用。等等!
由此看來,鋼盔主要是為了提高士兵的生存率。有生命就有利於鼓舞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鋼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降低事故發生率,可謂是一舉多得。況且,現在的鋼盔已經裝備了夜視眼鏡,手電筒,氧氣罩等,是一種高新裝備,是現代軍隊的必須品。


小史坑


著名二戰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裡有這樣一個橋段。

在最開始的登陸戰中,一個美國大兵的頭盔幫他跳了一顆流彈。

他為此專門摘下頭盔想確認一下,旁邊的人還說他運氣好。

結果就在他摘下頭盔的時候,第二顆子彈飛來。這個大兵被爆頭了。


這個橋段雖然是藝術創作,卻很說明問題。

因為到了二戰時期的子彈,鋼製頭盔已經不可能擋住正面直射了。但戰場上還有眾多的流彈和炮彈碎片。

你戴了頭盔,一個流彈或炮彈碎片可能只是擦過,就算打穿了也只是輕傷,因為擊穿鋼盔要消耗很大的能量。但你要不戴,那就可能跟電影裡的那個哥們一樣被爆頭了。畢竟人的頭部跟鋼盔比,確實太脆弱了?

你說當時的大兵會怎麼選?

起碼德國名將隆美爾麾下的非洲軍團的士兵們選擇要戴鋼盔。

當時德軍考慮到非洲的炎熱天氣,為非洲軍團設計了一款使用植物性材料製作的熱帶頭盔。結果當時的非洲軍團在作戰時,只要有可能,哪怕再熱都要頭戴真正的鋼盔。因為正常人都會在炎熱和保命中選擇後者。

說到底,鋼盔也是古代頭盔的延續或復興。而哪怕是古代的鎧甲,也不可能做到讓穿著的人刀槍不入,那為什麼古代人還要傳盔甲?原因很簡單,盔甲的作用不是讓你刀槍不入的,而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你能收到的傷害。

套用遊戲裡的說法,盔甲的作用是減傷,而不是免疫傷害。


冷兵器研究所


戰場上一槍爆頭的概率非常小,對軍事人員傷害最大的,反而是各種爆炸所產生的碎屑破片,所以鋼盔出現後,戰場表現為裝備鋼盔的部隊,傷亡明顯降低,頭盔才得以作為大行其道的軍事裝備,一直沿用到今天。說頭盔根本不擋子彈,這話也不盡科學,戰場上槍彈是有殺傷距離的,被人盯上了,捱上爆頭一槍,戴不戴頭盔固然沒區別,但萬一打的不是很準,或者頭動了一下,本來給頭上犁一道血槽,會失血而死,或者重傷的情況,現在戴了頭盔後,子彈就擦個邊彈飛了,再或者一顆超出殺傷範圍的流彈,沒頭盔照樣要人命,戴了頭盔就屁事沒有,這些情況在戰場上,才是比直接中槍有更大的概率發生。



在戰場上,人的肉體是非常脆弱的,據統計,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傷亡,是各種細碎的破片造成,這些破片包括但不限於炮彈,手榴彈破片,沒有頭盔的話,一顆擊中身後牆壁的子彈,所擊碎的牆壁碎石飛濺,就足以對人員產生殺傷,這種傷害,我們不用考慮槍炮炸彈之類產生的碎片,就考慮一把彈弓的射擊,無防護就足以對人員產生致死致傷效果,而有一頂頭盔,則對頭部毫無傷害。

戰場上頭盔的作用,就是抵禦最多量,卻動能不足的碎片傷害,至於更大更厲害的傷害,頭盔抵禦不了的話,就只能交給命運了。現代工業技術,材料科學的進步,可以給士兵們提供防禦力更加出色,而且比鋼盔更輕便舒適的頭盔,但也不是說頭盔這東西就可以包打天下,可以抵禦所有傷害,這畢竟只是一個戴在頭上的東西,近距離被突擊步槍擊中,槍彈的動能,足以折斷人的脖子,頭盔抵禦住槍彈毫無意義。


李三萬的三萬裡


崤山小虎第316條回答。

過橋時,你雖然不一定會去扶欄杆,但有欄杆的橋一定會讓你覺得安心。

其實頭盔在士兵的心理安慰方面也有同樣的功效。但同樣,頭盔和欄杆一樣,是真正具有防護作用的。

你開車過橋時,用車去撞欄杆,你必死無疑;同理,你用步槍直瞄射程內的頭盔,必透。


那麼士兵帶頭盔有什麼作用?

1.防禦手榴彈破片。

2.防禦迫擊炮彈、其他炮彈的爆破碎片。

3.防地雷爆破碎片。


4.防手槍彈和獵槍彈直射。

5.防流彈、跳彈擦傷士兵頭部。

6.固定夜視裝備。


7.固定護目裝備。


8.區分級別、兵種(如區分軍官、醫護兵等)。


總之,頭盔在戰場上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對於普通士兵的防護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