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什麼道理我們只有經歷後才會發現“原來是這樣的”?

Mr_陌陌


很簡單,生活中的小例子:

1.“”吃雞腿”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家裡有天難得買了一個雞,媽媽做好雞後,我看的雞腿直流口水,但是小時候學過知道孔融讓梨的典故後,下意識的會先問問爸爸媽媽你們吃不吃雞腿?爸媽永遠回答,我們不吃,不喜歡吃。長大了才知道,他們不是不喜歡吃,而是因為愛你疼你讓給你吃而已!

這就是:有的東西不是爸媽不喜歡吃,而是爸媽疼你愛你想把好的都留給你!!!

2.“想家”或者說是對親人的思念 我哥比我大8歲,所以他比我懂事的早很多很多,記得他15、16歲左右在外地上學時很少能回家。每次回家都會說“想家”了,想爸媽,想家裡的飯菜。我那時候比較小,比較不能理解他的意思,“家”有什麼可想的?“想爸媽”?我爸少打我幾次我就燒香拜佛了。而且家裡菜天天吃膩了都。我的這些不理解都是因為我還年幼無知,不能體會我哥在外地上學的對親人的思念。長大後,我也同樣到外地上學,在外地給我媽打的第一個電話,這輩子都記得,電話接通了,我聽見我媽的聲音後(我媽叫了我的小名),我淚流不止,整整哭了半分鐘左右,第一句話就是“媽,我好想你”!然後,又是大哭不止,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我身後排隊打電話的同學們反覆不停。原來,不止我一個人想家,想爸媽,大家都一樣!!!

這就是:年少時總盼望早點離開家,長大後總盼望什麼時候能夠回家!!!

3.小時候總認為朋友多了才好玩,長大後才知道朋友貴在精,而不是多!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生活教會了我們成長,也同樣教會了我們長大後才能明白理解的道理!!!


家有小公主沐沐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人分為兩類好人和壞人,好人一身優點,一輩子做好事。而壞人一身壞毛病,臭脾氣,做任何事都是損人利己。這種思想無論是從家庭和學校教育中獲取,還是從僅限的影視文學中獲得。我們單純地去劃分做人標準,淺薄而無知地看待人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發現了人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一個大家公認的好人可能也有自私,貪婪的一面,而所謂的壞人有時也有善良和可愛的一面。曾有一段時間讓剛涉世的我很懵懂,究竟什麼是好人和壞人。後來發現人長大了後逐漸很少用好人和壞人去判斷設定人,越來越多地我們會說這件事他做的對錯。人性都有弱點,就像我們常說人身體裡有一個天使和一個惡魔,在我們每次做決定和選擇的時候,你是讓天使和惡魔誰來實施呢。我們少用好人去標榜別人,也不要用壞人去否定別人,而是告訴自己做個好人!



沉沒的魚兒


我們就像煙花一樣,見識過萬千的精彩,等到年紀大了,歸於平靜。也許只有走到最後才能發現,原來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一個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會通達,內心就會通泰,有欲而不執著於欲,有求而不拘泥於求,活得灑脫,活得自在。活得平和的人,心底踏實安詳,雲過天更藍,船行水更幽。

往事終將成煙,時過就得翻篇。

如果總是糾結,人生哪有晴天。


六福順順


有,太多了,上小學就就知道很多道理不自己經歷過根本不知道其中真正的道理


用戶8073971351234


所有的結論都是在實踐中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