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為何一味求和,打下去的代價會比割地賠款大嗎?

iwndl


以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鎮江之戰為例吧!

中國人對鎮江之戰的特殊感情,還緣於恩格斯的一篇文章。1857年,恩格斯在一篇文章中高度讚揚了鎮江守軍,他說:“如果英軍在各地都遭到(鎮江)同樣的抵抗,他們就絕對到不了南京。”在近代史上,海齡和鎮江之戰從此成為中國人抗擊侵略中表現英勇氣概的一個符號。但硬幣的另一面呢?

鎮江守將為副都統海齡,所部為駐防旗兵。海齡敗死後,極盡殊榮。《清史稿》記載,“諡昭節,入祀昭忠祠,並建祠鎮江,妻及次孫附祀。”對死者建專祠祭祀,這是傳統社會一個王朝給予的最高禮遇了。但後面又接著說:“當城破時,海齡禁居民不得出,常鎮道周頊棄城走,事後訐海齡妄殺良民,為眾所戕,言官亦論奏,下疆吏究勘得白,詔以闔門死難,大節無虧,仍照都統例賜卹,治頊罪如律。”這段話的意思是:英軍兵臨城下時,海齡禁止鎮江居民外逃,其同僚周頊棄城走,事後攻訐海齡並非盡忠成仁,而是因妄殺良民被激憤的百姓殺死的。最後經過封疆大吏調查,海齡全家確是殉難,其本人大節無虧,誣告的周頊被治罪。

《清史稿》寥寥數字的背後,卻是驚天的宦海波瀾。

道光皇帝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發佈了一條上諭,稱讚海齡“為國捐軀,忠義可嘉”。但僅僅一月,又發佈了第二條上諭,其中說:“茲有人奏‘海齡查拿漢奸,誤殺良民不計其數,以致人心不服,將該副都統圍住,海齡因縱兵開炮轟擊。夷聞內變,乘勢直入府城。海齡之死,聞系被民戕害’等語。”顯然,針對第一條嘉獎的上諭,有言官提出了不同意見。海齡到底是殉國的忠臣還是激成民變的罪人?皇帝也糊塗了。雖然對清廷來說,戰爭一敗塗地的時候亟需海齡和鎮江之戰這樣的典型來激勵人心,但他還是毫不含糊地亮明瞭徹查態度,“查拿漢奸,本系守城要務,若因此多殺無辜,激成內變,則其死殊不足惜;惟亂民乘亂洩忿,戕官縱賊,實屬罪大惡極,縱不能悉數誅夷,必應將為首數人,立伸國法。著將原摺抄給蘇撫閱看,畢竟鎮江如何失守,海齡如何被戕,確切查明,據實具奏。不得因海齡已死,代為彌縫,亦不可因亂民較多,意圖消彌。”…………

真相是英軍來襲之前,都統海齡以城內漢人可能會勾結英軍為由,下令“鋤奸”!有了這個“正義理由”,燒殺搶掠是少不了的。殺了多少,無正式統計,似乎也不值得滿清當局統計。

後來,粗略統計,當時因此而死的鎮江市民,大概在萬餘人。

鎮江人所作“竹枝詞”記:“都統差人捉漢奸,各家閉門膽俱寒。誤投羅網冤難解,小校場中血未乾。”

另有《出圍城記》記:“人疑副都統欲盡漢人而後止”。鎮江人所作的《草間日記》則記載:“都統令旗兵滿城捉漢奸,旗兵遇他縣人在城者,及居人只行,或夜出者,見即追而殺之。至是捕城內居民百七十餘人,於小校場行刑,並及婦人孺子,呼冤之聲不絕,郡守惟流淚而已”。

率兵馳援的浙江參贊大臣齊慎和湖北提督劉允孝面對這個喪心病狂的劊子手,徹底的心灰意冷,只能儘自己所能保護了一部分漢族平民,移防到城外。

《劍橋晚清史》中說,“最糟糕的是鎮江的一位將軍,他確信,在英國人從前面進攻時,該城的漢奸一定會從後面襲擊滿洲人。於是他命令一看見形跡可疑的人就抓起來,此後他的居民一看到滿洲士兵走近時就驚恐地逃走。顯然有些士兵一見有逃跑者就把他們殺死,用他們的屍體去領賞。這樣的恐怖籠罩各地。如在上海,英國人的炮聲就被一些居民誤認為是中國當局在下令屠城。”

其實無論是勝是敗,鎮江居民都逃不過被屠殺的命運。身為漢人,根本不知道為誰而戰,勝了被滿兵屠殺;敗了被英軍屠殺……

這個悲劇不僅僅在鎮江,而是在全中國。回頭看清廷官員在鴉片戰爭中的措施,就會發現,在抗夷的同時,又嚴防漢奸,始終是他們的“兩手抓”。因為,“漢奸搗鬼”,正是當日清廷上下一種合情又合理的想像!

這一切的根源都說明了清王朝的實質--異族侵略殖民政權。

因為屬於異族政權,這使得它在應對“外夷”的危脅時,還有一種不可宣揚的隱密心理,即絕對不能因“外夷”而放鬆對漢人的防範。一個對人民充滿疑忌的政權,也許主觀上不想對外妥協,但勢必會分散力量,而最終顯得軟弱無能。

到了最後也必然會“寧給外人、不予家奴!”


華夏一老卒


晚清政府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過,那一次賠款不是因為打敗了才割地求和的。如果,打得過對方,還用賠款求和嗎?此外,滿清內憂外患,打敗了洋人,自己的實力也會削弱,內部的起義也難以對付。總之,清政府要保留軍隊,來鎮壓反革命。乾脆保存實力,打不過就賠款割地。反正,列強沒有將清政府推翻的意思,只貪錢財,所以是打打和和。

當然,滿清最關鍵的一點是,政治腐敗。文官貪財,武官不僅貪財也怕死。政治上的腐敗,加劇了軍隊的腐朽。那時的八旗兵早已經不是清初的八旗子弟了,都是一群貪生怕死的老爺兵,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可以說,晚清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歷史上無論那個朝代,只要失去了民心,等待他們的只有滅亡,誰也救不了。

任何一個朝代在初期感覺是戰無不勝的,但是到了癌症晚期,簡直不堪一擊。都是統治者享受安了,不理朝政。尤其是清朝末期,皇帝大權旁落,形同虛。爾虞我詐的官場,玩的都是權力遊戲,這樣的王朝還有救嗎,救他有那個必要嗎?

從鴉片戰爭開始,清政府就被西方吊打,首先:道光最先簽訂《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並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次:是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毀壞圓明園。咸豐皇帝逃亡熱河,簽訂《天津條約》中國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白銀。後附加《北京條約》對英國和法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再次: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割讓臺灣島給日本,並“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後增加3000萬兩“贖遼費”。最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共計約9.82億兩。中國就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以上幾次賠款割地來看,清政府與列強抗爭,一次都沒有勝利過。只得割地求和,清政府因為割地賠款,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光清政府對日本的賠款,加上日本從東北掠奪的資源,足夠撐起日本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費開支了。所以,清政府賠款間接的支援了日本侵略我國,滿清誤我中華300年,真的一點都沒有錯。


謀士說


一味求和就等於慢性自殺,最終必然會走向滅亡,你說這個代價大不大呢?

清末清政府與外國帝國主義之間,並不是一味的求和,而是每次都是在清軍在局部戰敗後,滿清統治沒有死戰之心,猶豫不決,最後屈辱求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如果清政府一直打下去,以全國之力,充分發揮幅員遼闊以及兵力人數優勢,就想抗日戰爭時期,堅持持久戰,未必不能取得對外戰爭的勝利;

清政府面對外國的侵略一味求和的話,不僅割地賠款,代價巨大,而且使中國成為帝國主義瓜分的對象,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使中國人喪失了自信心與自豪感,甚至直到現在中國人民依然缺乏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

戰爭,可以促進整個國家的改革,促進整個國家的發展。雖然戰爭會付出巨大代價,甚至超過求和,但是戰爭對國家的未來的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假如一直求和退讓,人的貪慾是無法滿足的,隨著更多外國侵略者的加入,國土不斷被蠶食,終有一天國將不國,整個國家會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完了,國家都將不存在,這就是一味求和的代價,一味求和就等於慢性自殺,最終必然會走向滅亡,你說這個代價大不大呢?

因此,不能簡單地從一場戰爭的消耗與求和的代價來選擇戰與和,應該從整個國家的發展來看待戰與和,求和只能是一時的,唯有戰爭,才能獲得長久的和平。弱肉強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唯有強者,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自強不息,以史為鑑,落後就要捱打!


密探零零發


割地賠款和求和這個事情,也是我們一百年後評論清朝所作所為時候加以蓋棺定論的東西,在當局眼裡並非如此。

例如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咸豐都跑去承德避難,按照中國人傳統理解,這打下北京就是江山易主的意思,結果人家要了點錢就走了?所以當時很多大臣都覺得不可思議,比起江山來說,兩千萬兩銀子那真不算個事。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中國政府才剛剛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一點點學習世界知識,而且交了不少學費。比如剛開始不懂世界政治,一個南美洲小國跑來籤合約嚇得大清官員都要誠惶誠恐,要什麼給什麼,後來知道世界格局以後知道自己被騙了,不是所有長大鼻子藍眼睛的都是大爺。

所以說舉過之戰打不了就是這裡面有太多細碎的歷史制約關係,制度上的落後,管理上的落後,心態上的落後都是問題。舉個例子,清軍徵兵考的是武術,搬石頭,射箭。到了兵營裡用的是洋槍,學的是排隊槍斃打法,沒有任何知識和學習能力的一群人在現代戰爭面前完全無用,這種落後的制度與現代化進程之間已經格格不入。原本鬆散的管理結構根本沒有組織效率,更沒有戰爭的凝聚力,各地方勢力都在保存自己實力不願意積極參戰,這種狀況可以參考抗日時期各路軍閥的表現,所以清朝要想打舉國戰爭只能打打準格爾,洪秀全之流,打日本或者歐洲幾乎是不可能的。


Hein7


在弄明白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理清一個基本事實:戰爭,求和,割地這三者的目的是什麼?實際上這個問題也很容易弄清楚,目的無非一個,就是要保障內部穩定,王冠不會戴在別人的頭上。

以這個目的為前提,我們就不難弄清楚上層對於帝國侵略者的戰和政策了。

中國古代對於外族是有一套很明白的方針政策的,即盛世打,亂世和。所謂的和,我們稱之為羈糜。

晚清年間,後人稱之為千年未有之變局,但是身處歷史當中的人,恐怕很難看清楚這個問題。

1840年之後,清政府對外的幾場戰爭可以說是大敗虧輸,但是清政府統治者也從對外的戰爭中發現,這些紅毛鬼和蒙古人不一樣,和漢人也不一樣。他們對於大清的領土可能沒有太大的要求,最起碼不想顛覆清政府。因此即便戰爭失敗了,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議和,不必有臥榻之憂。

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甲午戰爭,當時日本人為了這場戰爭制定了很多預案,其精髓就在於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中國方面,李鴻章一人敵一國不說,甚至都沒弄清楚日本人到底想要什麼。

於是,在李鴻章潰敗之後,清政府就又要準備議和了。當時朝中並不是只有議和一個聲音,很多人主張是要遷都再戰的。

日本人也擔心清政府會舉全國兵力與之一戰的。只可惜,清政府並沒有如此的魄力。


之所以會如此,原因卻在於內部矛盾問題。經歷了一百多年之後,清政府本已王朝末世,社會矛盾本就突出,再加上是異族統治,滿清貴族不敢做這樣一場對賭。

一直打下去,戰爭有可能勝利,但概率極小。大概率事件是可能會因為外部矛盾把內部矛盾激化了,中國漢人會把滿清給推翻掉了。

當年太平天國運動的教訓還在,只不過慶幸曾文正公並沒有動這個心思。

因此,外戰輸了也就輸了。給點錢給點地,不影響統治。

滿清一直把統治重心放在內而沒有放在外,這或許也是慈禧太后所謂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深意所在吧。


月曉YB


首先清政府要能夠打下去。這個是最大的前提。

看了其他答主說了很多大戰略方向的東西,包括清朝的財政實力、關稅收繳、乃至軍事實力等等。我從1840年開始的這第一次鴉片戰爭給大家講解一下吧。

第一次鴉片戰爭起於1840年,這個戰爭經過對於中英雙方來說都可謂一波三折。

起先是英國人封鎖了廣州口岸與珠江口,滿清政府對此無動於衷。

之後英國人開始沿著海岸線北上,佔領了舟山。滿清政府依然主戰。

再之後英軍北上天津,佔領大沽口。此時已經進入八月,秋冬將之,道光皇帝決定虛以為蛇,先是答應若英軍撤至廣州,和議才能開始。實際上,則嚴令沿海地區整頓軍備,準備作戰。

然而清王朝的經過上百年的閉關鎖國,海軍實力幾乎不存在。英軍在東南沿海那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不過儘管英軍在海戰上佔據優勢,其陸戰的實力並不強大。清王朝在這個陸戰對峙階段,並沒有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打算。最好的證明就是道光帝把私自簽訂條約的琦善抄家革職。

不過戰爭天平的轉變正在朝英軍傾斜。此後的1842年6月,英軍攻陷吳淞口,之後溯長江而上,7月下旬佔領鎮江,8月初進逼南京。

這時候的清王朝立刻就慫了,於當年的八月29日簽訂了南京條約。

為什麼?

因為英軍佔領的地點與時間都對清王朝極其不利了。

首先是地點,鎮江是大運河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江南漕糧要北運必須過鎮江。鎮江左近有揚州賦稅之地。需要知道有清一代“繁華無過江浙”,然而北京卻遠在北方,滿清政府想要享受到江南的供奉,就必須依賴大運河。

其次是時間,英軍佔領鎮江,威逼南京之時,正是夏糧將盡,秋糧未收的時候。此時漕運斷絕,清政府無法保障長江以北的糧食轉運。其大禍就在眼前。

所以說,滿清不可能打下去,南京條約的簽訂是必然的。因為大運河的斷絕類似於英軍掐住了滿清政府的七寸。滿清政府哪怕是讓努爾哈赤、皇太極重生,也不可能催著沒飯吃的士兵去打仗。


王斌兔斯基


對於清政府本身而言,求和的好處是要明顯大於繼續打下去的好處的,當然這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而言,一味地苟合自然不是什麼好事,那麼為什麼說對清政府本身會是利大於弊呢?畢竟不斷地割地賠款不也是鈍刀子割肉,溫水煮青蛙,一年不如一年的嗎?之所以求和派如此的猖獗,主要還是有以下幾點原因導致的:


誠然對於割地賠款一事的確是有損國體威嚴以及大傷元氣的,但是面對列強的侵犯,早就已經腐朽的清朝政權是做不到奮起一擊的,這點早已經被歷史所證明了,也被有志之士所實踐過證明不可行之事,畢竟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大力組建的北洋水師,以及組建新式軍隊,換來的卻是八國聯軍侵華,甲午中日戰爭一次又一次的踐踏以及證明,它內部的腐朽,這也是清政府不得不求和,打不過,又改變不了,只能用財富土地換取憐憫和平。

另外,如果一味地與列強作戰,消耗原本就不強盛的國力,那就更加無法鎮壓國內的起義勢力,畢竟在清政府嚴重,最大的敵人遠不是遠道而來的各國強盜,而是他眼中所謂的“國內家奴”,這也印證了中國人自己的那種心理,攘外必先安內,而且對於清政府而言,求和取悅列強,一來可以換取和平,二來還可以藉助洋人勢力平定國內動盪,一舉多得。

當然了,如果真的拼死一搏的話,憑藉當時中國的實力,未必就一定不如列強,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經過洋務派的多年發展,即便在尖端武器上有差距,這個差距也不是很大,後來的人們一直認為清政府裝備落後,只不過是這些先進武器都被一些蛀蟲給吃了罷了,不過畢竟腐朽難化神奇,不破不立,自古有之。


歷史微探索


正所謂“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清政府後期內憂外患、千瘡百孔,割地賠款的政策是對滿清政府利益損害最小的決定。



清政府真正的威脅來自內部

清朝入關後僅有20萬八旗兵勇,面對中原偌大的江山根本沒有足夠的軍隊去征服,所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依靠著招降收編了大量漢族軍隊為其攻打天下。當天下大定以後,這些漢族的將領便成為滿清貴族眼中威脅到自己的統治的人。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吳三桂起兵。這件事讓清政府深刻認識到,如果想要維持自己的統治,就必須要消滅漢族將領的武裝力量。最終經過了康熙的削藩之後,把所有漢族將領的兵權解除,這件事之後,削弱漢族將領的兵權也成為了清朝的基本國策。



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後,直接威脅到了清政府的統治,而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綠營兵沒有了任何戰鬥力。迫於無奈清政府再次啟用了漢族將領,不過這些漢族將領在消滅太平天國後擁兵自重,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漢族將領的離心力越來越強,雖然清政府苦苦周旋,但是卻無法緩和與這些漢族地主利益集團的矛盾。最終八國聯軍侵華時,這些漢族利益集團公然違抗滿清命令,發動了東南互保一事,這也讓清政府和漢族利益集團矛盾公開化。



清政府也深刻的明白了,不能再繼續依靠這些漢族地主武裝,如果繼續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代替自己是遲早的事情。

漢族的地主武裝力量不能繼續使用,那麼發動人民抵抗外辱可以嗎?答案顯而易見,根本不行。因為清政府和4億人口的漢民族矛盾更加巨大,一旦武裝人民,這些百姓的槍口估計會毫不猶豫的對準清政府,到那時只會讓清政府加速滅亡而已。



西方列強構不成真正的威脅

相比於國內力量的暗流湧動,這些看似轟轟烈烈的帝國主義入侵實際對清政府的統治威脅很小。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時,清政府動用了全部的力量去抵抗英國侵略者,結果敗得一塌糊塗。但是令人驚奇的是英國並沒有強行佔領清朝的土地,而是要求清政府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



同樣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雖然帝都北京都淪陷了,英法聯軍還是隻要求清政府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

這兩次事件讓清政府認識到帝國主義列強等同於流寇,只會劫掠財富和邊疆土地。對自己的統治構不成根本的威脅。而且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後,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來華掠奪資源,他們之間各懷鬼胎,根本不允許任何人獨吞中國。




綜合考慮下來,清政府如果打下去,自己沒有任何力量,而繼續依靠漢族的力量非常危險,說不定會因為內部矛盾而加速清政府的垮臺。

但是清政府割地賠款與帝國主義列強媾和,充當了他們在華的代言人,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雖然損失了大量的財富和土地,但是卻保住了自己的統治地位。而且在關鍵時刻還能依靠他們的力量鎮壓國內的農民起義。也難怪慈禧說出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心歡”了。


我是越關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關於是戰是和,清政府已經做出了選擇:割地賠款當然要比打下去要好!

畢竟明朝就是因為死不認慫最後輸得連褲子也不剩的!作為前車之鑑,清朝不可能不吸取教訓!

然而,很多事情不只是吸取教訓這麼簡單,清朝之所以如此消極避戰,一味求和,和自身面臨的情況有很大關係,具體就是:

1、清朝確實技不如人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清朝縱然再熱血,技不如人,被動挨打是意料之中的事!

作為我國封建王朝的總結性階段,明清兩朝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在這一時期,各項指標達到頂峰,比如皇權專制,進而盛極而衰。

15世紀開始,西方進入大航海時代,技術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逐漸超過明朝走在時代前列。到清朝時期,由於制度上仍為做出突破性的革新,相反清朝還做了很多導致社會出現倒退的政策,導致我國技術的發展和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好在因為出現落後的時間不算太長,因此即使西方技術領先清朝,也未能產生高屋建瓴的優勢。比如鴉片戰爭時期英軍的燧發槍,清軍的弓箭與之相比並不遜色。

但要命的是清朝制度的腐敗,這直接導致了最後一線生機的破滅。在英軍的打擊下,清軍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舉旗投降。到英國開到東南沿海時,清軍使用的是槍齡達100多年的古董,火炮更是康熙年間的文物,在無能的將領的指揮下,清軍的失敗無可挽回!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陸續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隨後在1870年後,西方又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清朝雖然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但是面對西方突飛猛進的進步,腐朽的制度決定了清朝難以有所建樹。


果然,甲午戰爭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在技不如人、制度不如人的情況下,貿然打下去就是找死。不僅找不回臉面,更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2、打下去意味著亡得更快

1644年,清軍入關,此時的主力是八旗。

然而,入關後,八旗退居二線,奪取天下的主力成為投降清軍的綠營。由於脫離戰場,生活條件改善,八旗迅速腐化。到康熙年間,八旗已經出現了上不得馬,拉不得弓的窘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一面強調不忘初心,要練習弓馬騎射。另一方面,建立了八旗控制綠營的兵制,這是清朝中期軍隊的主要組成形式!然而到了晚期,連綠營也廢了,面對列強入侵綠營表現實在是一塌糊塗。在這樣的條件下,清朝不得不依靠漢人官僚組建團練對抗太平天國和外來入侵,這讓清朝十分尷尬。

如果清朝不允許漢人武裝的發展,那農民起義和列強入侵會顛覆清朝。如果清朝允許漢人武裝的發展,因為滿人始終是少數派。換句話說,就是漢人死得起50人,滿人都不一定死得起1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漢人武裝壯大,接下來就是漢人取代滿人成為清朝軍隊的主力,在八旗早已廢柴的情況下,這些漢人可以說幾乎沒有節制。那麼,沒有亡於農民起義和列強的清朝很可能被漢人武裝顛覆!

所以,打下去意味著將清朝送入倒計時!打得越狠,亡得越快!

而杜絕這種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列強求和,藉助列強的勢力壓制漢人武裝,使其難以有所作為。通過跟列強認慫,和列強結成同盟,對於壓制漢人武裝,維持統治有著巨大的意義!

3、打下去失去得更多

對於清朝而言,明朝的每一項不足都值得清朝汲取教訓。

比如李自成並沒有推翻明朝的打算,崇禎卻放出了自己的大招——以命相搏。這就好比鬥地主時對方才出了個對三,你就放出個倆鬼加王炸。這不是炸得對手懷疑人生,你是逼著對手跟你玩命啊!

鴉片戰爭時,英國人是想顛覆清朝嗎?並不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英國人也沒有能力辦到這一點,那麼如果堅持打下去,將遭遇戰打成持久戰,勢必會逼著英國人繼續增兵,最後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當然,結局只能更慘!

這時候的清朝已經進入行將就木的時期,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清朝執意打下去,大致會產生以下幾個後果:

  • 喪權更多

所謂敗得越慘,失去得越多。如果清朝在中英大規模戰爭中失敗,那麼勢必導致清朝失去得更多,此時的清朝失去的可能就不只是香港島以及2100萬西班牙銀元這麼簡單!

  • 失土更多

戰爭是國力的博弈,在技不如人的情況下,清朝的國力勢必消耗得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如同一戰後的英國失去對全球殖民地的控制一樣。清朝同樣會失去對各地特別是邊疆的控制,屆時虎視眈眈的沙俄勢必肆意蠶食領土。

  • 國土分裂


而因為對內地控制的削弱,漢地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足以將清朝的國土撕扯得四分五裂。

所以,對於清朝而言,求和好處極大,求戰則壞處極大!

清朝的一味求和,是在統治力衰落的情況下做出的一種應激性反應。本質是勾結列強彌補對本國統治力的不足。鎮壓太平天國就是中外合作的直接證明,這種做法令人不齒,不過在客觀上保證了清朝在損失邊疆土地後能夠最大限度保留國土核心控制區,為今日的版圖打下良好基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清朝沒有秦朝的霸氣,軍隊戰鬥力差的主要原因是戰鬥意志差,至於說器不如人那還是細枝末節,沒有戰心就沒有戰鬥力!清軍裝備精良,數量龐大,卻是一群武裝到牙齒的綿羊,軍隊都一觸即潰,卻指望百姓以血肉之軀抵抗列強,不亦難乎?不打只是賠錢割土的事,打則是死人加割土賠款的事,兩害相權取其輕,故清政府以議和為主,軍爭為輔!



文不貪財,武不怕死,民眾支持,三者具備才能擊敗列強軍隊,打下去才能保證只是死人卻不賠款割土。清朝貪腐橫行,正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朝大小官員從上至下都貪汙腐敗,清官能吏少之又少,因此文官集團是沒有指望的。清朝八旗兵制度在中後期就成了社會巨大負擔,八旗兵只有權益而無義務,根本不堪一戰,跟明朝的軍戶衛所兵一樣沒有戰鬥力。


平定太平天國、平定天理教起義、平定白蓮教起義、平定陝甘回亂、收復新疆八旗兵都是退居四線之後,由湘軍、淮軍、鄉勇團練平定。清朝正規軍不堪一戰,湘軍、淮軍戰後都解散了,訓練的新軍由袁世凱掌控,北洋海軍被日寇全殲。清朝晚期的軍隊實在不能抵禦外辱,只能鎮壓民眾!

清朝的民眾麻木不仁,窮困潦倒,食不飽腹,衣不蔽體,對國家的認同感十分低,民族意識尚未覺醒。正所為衣食足則知榮辱,倉檁實則知禮儀,清朝百姓窮困潦倒哪能想到列強入侵不是換一個皇帝那麼簡單!很多百姓還主動協助列強攻擊清軍,跟列強做生意談買賣!



清朝這艘大船已經千瘡百孔了,打下去的結果就是快速翻船,誰也無法阻止沉船!因此清朝的大方向是不怕賠錢割土,就怕打仗死人,最怕的是皇族玩完了!清帝遜位詔書說: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其實只是因為民國政府答應優待皇室,所以清朝才主動讓政於民國政府的!面對晚清的殘酷現實,除了破而後立外,諸公還能怎麼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