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牆頭草傳統的國家--意大利

1915年5月23日,觀戰近一年的意大利終於參加一戰,但它不是站在昔日的盟國德國一邊,而是對奧匈帝國宣戰。作為大戰的參加者,意大利在地中海狹窄的蜂腰部處於有利的海上地理位置,陸上戰場則不怎麼有利,它的軍隊數量多,士兵具有農民的剛毅和攀登阿爾卑斯山的技能,還有一位飽經風霜的65歲的軍隊總參謀長——路易吉·卡多爾納。此人具有戰略頭腦,但缺乏戰術知識,正是他把意大利軍隊推向了毀滅。當大戰爆發時,歐洲主要的強國中只有意大利在這場衝突中置身事外。

具有牆頭草傳統的國家--意大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意大利是"三國同盟"的簽字國,"三國同盟"是一個包括德國和奧匈帝國在內的共同防防禦公約,儘管德國人對意大利不存什麼指望,但在戰爭爆發之前卻徵詢了這個盟國的態度,因為奧帝國要對塞爾維亞進行戰爭,雖然意大利與德國之問有正式的盟約,但意大利的野心集中在上亞得里亞海以及巴爾幹半島沿岸,這使得意大利與奧匈帝國之間的利益日漸衝突。意大利在與德國的盟約關係中所得到的利益,根本比不上奧匈帝國戰敗可能帶來的潛在利益,故在開戰之初,意大利選擇了中立。準確地說,它選擇了待價而潔,以獲取最大利益。但當英國人開始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之後,意大利人開始著急了,從正常情況來看,英國人應該很快會拿下土耳其,然後在東方開闢新的戰線,那樣的話,意大利就沒有更多可以利用的價值了。1914年,奧匈帝國在東線的挫敗,使德國不得不去支援其盟國,以對付即將衝過喀爾巴阡山山口並掃蕩匈牙利平原的俄國人。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另一次輕率的進攻也同樣是損失慘重。由於奧匈帝國屢戰屢敗,意大利顯然不大想再保持中立了,而德國最高統帥部擔心,意大利成了協約國一方的交戰國,會改變形勢,使奧匈帝國遭受摧毀。這個時候,英國人拋出了橄欖枝,許諾只要意大利參戰,它對奧匈帝國的領土要求一概可以滿足,意大利權衡利弊,轉而投入了英、法、俄的協約國陣營,並於1915年向德、奧宣戰,出兵近90萬人、1700門火炮進攻奧匈帝國。但是,意軍在伊松佐河所實施的多次進攻均未成功,這讓德奧將其視為"叛徒而恨之人骨。此後,奧軍統帥康拉德將軍只能稱這個敵人為"背信棄義的意大利"。

意大利參戰後,近70萬的部隊已經逼向新防線上的奧軍,那些防線是他們被迫沿伊松佐河及蒂洛爾建立起來的。到9月,意大利軍隊實際進入戰線的接近100萬之眾。康拉德最希望的就是打擊背信棄義的盟友、他深惡痛絕的敵人,因為這個敵人在進行了最卑劣的訛詐之後在苦苦掙扎的鄰居背後捅了一刀。意大利的叛變增強了協約國的信心,法軍總司令霞飛認為1916年的作戰計劃應該是:由俄國和意大利首先在東線和南線發動攻勢,在戰略上牽制德奧軍隊,然後再由英法聯軍在西線大規模出動,一舉殲滅西線的德軍,從而徹底改變戰局。雖然協約國首腦們一致贊同霞飛的計劃,但沒有就向德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時間達成一致,於是發動進攻的時間被推遲到1916年3月再確定。儘管康拉德對意大利發出一連串的威脅,但沒有力量付諸實施,奧軍正在俄國的進攻中掙扎求存,只能抽出10萬士兵來守衛它與意大利之間的邊界。奧匈知道,任何意大利的突襲都將是上坡的戰鬥,奧匈還知道,等到其他戰線上的壓力一有減弱,就會有部隊解脫出來,他們就能比較容易地長驅直入,穿越北部的意大利平原。意大利人在自以為討得了最好的價錢之後於1915年5月23日,正式對奧宣戰了。它趁德、奧道到英、法、俄兩線夾擊之機,出兵進攻奧匈帝國南部,奧軍因主力部隊陷於俄國戰場,決定在意大利方向實施防禦。重點防禦伊松佐地區。戰前,奧軍控制伊松佐河所有渡口和東岸的巴因西扎高地及卡爾索高地,並在托爾明諾和戈裡齊亞築有堅固的橋頭陣地。

對意大利來說,唯一可供使用的陸地戰場就是它的北部邊境。從瑞士到亞得里亞海之間600多公里長的地域,這條戰線單就地形而言就足以使人望面生畏。除了自然障得之外,奧匈還增添了人為的工事。早在戰前,奧匈出於對這位假盟友的不信任,就在邊境築了戰工事。意大利對奧匈的戰爭基本上都是圍燒伊松佐河、阿爾斯山展開的,在遍佈沼澤地的伊松佐河平原後面,便是高人云端的阿爾卑斯山,奧帝國訓練有素的阿爾卑斯守衛著。在這曲線的山脈面前,奧匈軍居高臨下,佔盡了優勢。有人把它稱為"自古以來人類進攻過的最強大的設防地域。意大利在動員集結了46個師,其兵力遠超過了部署在邊境線的奧軍隊但是東線戈爾利採-塔爾努夫突破戰德奧早已大獲全勝,因此當意大利軍隊在6月23日投入第一次伊松河戰投時,奧匈已有20個師集結在意大利戰線上,均由歐根大公指揮。意大利進行的是一場艱難的戰爭,面對五大國中最弱奧軍,意軍以數倍的優勢兵力,在兩年多中發動了11次戰役,傷亡超過10萬人,卻僅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推進。

具有牆頭草傳統的國家--意大利

血戰阿爾卑斯

1916年,奧軍統帥康拉德出於對意大利的輕蔑和仇視,於5月間從特倫蒂諾發動了進攻。他這樣做是違背德軍參謀總長法金漢的忠告的,也沒有德軍的支援。不久,奧軍主力突硫中央防線,佔領了阿爾謝羅和阿夏戈兩城,打開了進入意大利北部平原的門戶,對意軍伊松佐河戰線後方構成威脅。20日,意軍總參謀長卡多爾納下令全線撤退。奧軍的反攻初期雖取得了一些戰績,但因實施正面進攻傷亡很大,加上補給困難,地形易守難攻,至6月初攻勢銳減。隨著俄軍在東線發起的強大攻勢以及意軍的反攻,6月底,奧軍放棄了一大片所佔的土地,撤退到他們精心準備好的防禦陣地。此役奧軍沒能達到既定的戰略目標,反而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削弱了東線對俄軍的防禦力量,導致了布魯西洛夫攻勢的災難發生,實在是得不償失。

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使德奧聯軍從兩線作戰中稍微緩和過來,經伊松佐河戰役第11次交戰,奧軍也傷亡慘重,無力單獨對意軍展開進攻,只好被迫向德軍求援,德軍7個師火速馳援,德奧聯軍遂決定給意大利沉重一擊,主攻部隊由德奧聯軍15個師組成,另有兩個奧匈集團軍配合作戰。意大利軍有50多個師,但士氣低落,戰術也很笨拙,對於至關重要的卡波雷托地區,意軍竟然沒有重兵把守。德奧聯軍由德國將軍貝洛指揮,貝洛計劃在托爾明諾、普萊佐一線實施突擊,由奧第十、第五集團軍分別在右翼和左翼配合行動。

具有牆頭草傳統的國家--意大利

意大利榴彈炮

1917年10月24日凌晨,德奧聯軍炮兵對意第二集團軍陣地發射毒氣彈和高爆炮彈,摧毀了意軍的掩體、指揮所、交通線和炮兵陣地。隱蔽集結在菲拉赫的貝洛指揮的德第十四集團軍經6小時炮火準備後,以數個突擊群對普萊佐、托爾米諾之間地段的意第二集團軍發起衝擊。雖然山地地形和兵力上的優勢有利於意第二集團軍進行防禦,但其第一梯隊只有4個師,因而對敵人的抵抗很不得力,防禦正面很快被突破。德第十四集團軍在卡波雷託渡過伊松佐河,向烏迪內發起進攻。德奧聯軍繞過意軍堅固的據點,向縱深穿插,於托爾明諾方向攻佔卡波雷託,並在普來佐方向推進了數公里。意大利第二集團軍兵力分散,難以阻擋德奧聯軍的衝擊,意軍參謀總長卡多爾納於10月26日下令全線撤退。意軍第三、第四集團軍也在左右兩翼受到奧軍的攻擊被迫一起撤至伊松佐河以西,準備固守塔里亞門託河防線。意軍試圖在塔里亞門託河畔組織防禦,不但毫無成效,反使意第二和第三集團軍徹底敗,11月初,德奧聯軍渡過塔里亞門託河迫使意軍殘部撤向皮亞韋河。整個戰局似乎表明,意大利將不得不乞求和平。意軍的失敗和退引起英法聯合指揮部的恐慌,遂向意大利派造了1個師的援軍,由於德奧軍的戰線過於拉長在戰爭中徹底打均意大利的實力。由於來自英法聯軍的大力援,置奧匈單方面又不具備在皮亞韋河畔的進攻,於11月底穩定了戰線,在大戰的最後幾個月,這些聯合兵力很輕鬆地打敗了沮喪的奧軍此戰意軍損失32萬人、2500門火炮,從伊松佐河西撤100公里,德奧聯軍以損失2萬人的代價奪回意軍在伊松佐河戰役前11次交戰中佔領的大片土地。卡波雷託戰役使意大利幾乎屈膝投降,如果德奧聯軍有足夠的鐵路和汽車運送兵力,如果兵敗如山倒的意大利沒有獲得1個協約國師的支援,卡波雷託之戰很可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不管如何,意大利還是撐過了這沉重的一擊,而德奧軍的勝利並未改變自己的戰略被動,俄國雖然退出戰爭,但美國卻加了進來,一年後德奧投降,意大利遂以"戰勝國"的身份撈取到了好處,從奧匈帝國那裡吞併了不少領土。看來意大利在"一戰"中的決策還是對的,儘管被人們所鄙視。

具有牆頭草傳統的國家--意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