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祈風石刻簡介

福建泉州祈風石刻簡介

  

  我國現存最多的祈風石刻在清源口風景名勝區九日山景區內,堪稱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豐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遠在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山麓創建延福寺。晉人衣冠南渡。聚居晉江的中原移民,每逢重九,登高望遠,因此山名九日。

  九日山以“山中無石不刻字”飲譽宇內。自唐至清摩崖石刻達75方。其中海交祈風及市舶司事石刻13方,記載了從南宋淳熙元年至鹹淳二年( 公元1174年~1265年)海舶冬季遣舶祈風和夏季回舶的祈風情況,由太守親臨主持、儀式隆重、市舶提舉及其他官員參加。向海神通遠王祈祝“蕃舶”一帆風順,來往平安。當時海潮漲滿金溪,百舸雲集沿岸,旌旗蔽空,鼓樂喧天,人馬車轎,連綿數里,昔日祈風場面、十分壯觀。

  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蹟,也是我國與亞非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從而領略到泉州在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應有地位。1991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團來泉州考察,各國專家學者對此勝蹟讚歎不絕。並留下了考察記事石刻,又為九日山上增添了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