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200平米的宅基地,有人給你100萬,你會賣嗎?

豫南小平


我是不會賣的,為什麼呢?我家有九口人現在住的房子大概也就200平方多一點,是樓上樓下總共八間房,住著還算可以,如果賣了不說在縣城買房,就是在鎮上買也要4000千多塊錢一平方,100萬隻夠買二套房的錢,二套房也就200個平方,多了100萬不夠,買了還要裝修可能還要自己拿錢。一但住進去,什麼都要錢。這生活開支明顯比在村裡花的錢更多,關鍵是地也沒法種了,各種情況賣就都知道了。





皖風


真有人給嗎?估計又是個來“調戲”人的。

我農村老家的一個遠房侄兒,現在在濟南買了房,小兩口都在濟南上班,並且,將來也不打算回去了。家裡有一套四合院的宅基地閒著,前幾天還問我怎麼辦呢。

不用一百萬,五六十萬就可以。不然,閒著也是閒著。

老在這裡出這種根本不可能,根本沒影兒的題目,有什麼意思,你說。

農村的宅基地,所有權屬於村集體,村民個人沒權買賣,這是個常識性的問題,何苦挖空心思老出這些東西呢?

就是退一步講,假設農村宅基地允許自由買賣,回答也是有人賣,也有人不賣。

想賣的人,是那些在城市裡買了房,並且有穩定工作,就是將來也不打算再回去的人。

相反,另一部分人,無論多少錢,他們是不會賣的。

錢是好東西,可是總有花完的時候,有一天,錢花完了,房子沒有了,連個住處也沒了,怎麼辦?

現在崇拜金錢,總認為有錢就有了一切,認為錢無所不能。

可能吧,很多事兒,離了錢,真的沒法兒辦成,但是有些東西卻不一定用錢就能搞定。

農民的宅基地,是農民的根。

根能用金錢去衡量嗎?我懷疑。


笨刨


新農民川子為你答疑解惑!如果宅基地的交易屬於合法的方式,那我應該會選擇賣掉,畢竟如今的農村拆遷補償款,宅基地只能補償著3萬元,如果領了這筆錢,今後再也分不到宅基地了。這樣還不如將其100萬出售了,而100萬在縣城裡買房足夠了。

近年來裡,國家對宅基地的改革力度比較大,並展開了三權分置的探究,比如說探究著使用權和資格權的分離,這樣就可以確保宅基地的入市,還可以異地進行租賃,將使用權流轉出去,這樣的話也可以避免宅基地的浪費和閒置出現。而如今很多地方已經開始了試點,特別是在休閒農業上有了更多的探索,將其進行休閒化的改造,農民也可以從中獲利。

但大多數的村莊都不具備這樣的優勢,宅基地只能一直閒置著。而如今的農村沒有什麼發展,很多人都會在城市裡生活,這樣的話家裡的老房子只能一直閒著,時間長了也會出現破損的現象出現。這樣的話還不如將其交易出去。但宅基地的性質特殊,只能在村集體內轉讓,這樣就意味著宅基地是不能隨便買賣的,因此題主所說的200平方米的宅基地是否能夠轉讓,還需要看買賣的對象。

如果對象是村集體內的人,且在村集體沒有宅基地,符合建房的條件,那就可以將其賣出去。但如果是外鄉人或者已經有了一戶一宅,那就不能將宅基地交易出去,畢竟城裡人是不能購買宅基地的。

如果可以買賣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願意,畢竟如今的新農村改造已經開始,像我們縣城只有10個保留村,其他的村全部要拆遷規劃,我們村聽說明年就要拆遷了,而拆遷價格估計在10萬元左右,這樣的錢太虧本了,還不如100萬轉讓,但這是不現實的事情。


新農民川子


我簡單說說吧。看地方政策和投資價值。我在15年3月時候以63萬買一塊沒宅基地證的地,188方。屬於村民的建設用地。那時想建被人投訴了,在挖地基。後面直到現在都沒建。17年底10月吧,已經審批可以建了。我沒去建。你知道為啥呢?我在猜國內形勢。拆的幾率大不大。那時感覺很大。如果建被拆了就是損失最少200萬。如果不建就是損失70萬花了。你會考慮那個?然後去年初開始全地區所有包括有證件的都停工不讓建。一直到18年底11月好像開始審批通過開始繼續可以建之前建的,但是條件是14米高樓層,已經超過的不管,限制能建80方,超過再建就拆。然後那時開始,很多人之前選擇投資小產權的都放棄了。隔壁村,有兩個有證件的,因為超高,被整棟拆了。之後就真沒人去投資小產權了。你看現在全國都在拆。換句話說。看地方政策和價格。那個200方地=100W有人要,如果不是掛著自己戶口股份的話,我是秒賣的。哦,以為我是搬磚瞎說抄作業?我是廣州農村地區的。為了建房子,自己學了幾個月的CAD和酷家樂,效果圖是省了。然後再找人設計大體數據花4000+。然後就是現在沒建,也不會去建了。









發揚中華田園犬


農村200平方的宅基地100萬賣不賣?這要看是在那個城市的農村,看當地行情了。

比如一線城市的農村,100萬可能100平方都買不到,還有沿海經濟發達的地方,宅基地也不止這個價格,我老家那邊靠近海邊的農村宅基地售價200平方也要超過100萬,不靠海的就便宜。相對偏遠地區的農村,宅基地就便宜了,200平方可能就值幾千塊錢,值幾千塊的宅基地可以賣100萬誰會不賣呢?

所以,賣跟不賣就看當地農村宅基地行情,除了有其他特殊原因不能賣外,價低了不賣,價高就賣,大不了自己重新買一塊,還有餘錢,何樂不為呢!


酒仙鐵柺楊


如果是我的話,是不會賣的,如果賣了那麼我的根就沒有了,農村跟我就沒有關係了。

我本身還是農村人,雖然來城市十多年了,已經熟悉了城市的生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感覺到自己不屬於這裡,無論是各個方面,拋去帶來的生活上的方便,其他的越來越感覺到還是農村的生活適合我。

從小就生活在農村,那個時候嚮往著能夠去城市裡面生活住上樓房,然後晚上沒事的時候逛逛超市逛逛商場,城市裡面即便是很晚的時候也不會暗,看著就有一種高級感,上了大學畢業以後,就回到了老家所在的城市,剛開始的時候還是覺得挺好的,可是結婚生孩子以後越來越無趣了,特別是過年的時候,一家人都在城市裡面這個房子裡,就年30晚上大家一塊吃吃飯,其他的就沒什麼了。

吃完飯就算過完年了,農村裡,還要挨家挨戶的串門,大家都聊一下最近的生活怎麼樣了,總結一下今年一年的事情,親情都在,感情也都在,這種生活還是很爽的,不身心體會不會了解裡面的這種快樂的。

所以我覺得如果給我100萬,我是不會把我農村的房子賣掉,不僅僅是錢而是一份精神支柱在那裡,沒有了我就徹底失去了靈魂。


80後瀟灑哥


我們村好點位置的宅基地早就不只100萬了,現在已經不審新的宅基地了,以後肯定會越來越稀缺,九七年左右,我爸爸花了一萬多買了一塊170平米宅基地,前六七年左右隔壁賣了一塊宅基地,比我們家大,賣了100萬,現在過去了六七年,而且已經不在審批新的宅基地了,現在別說100萬了,給我300萬也不賣,如果現在能值300萬,以後就能值500萬,600萬,所以不可能賣的


黃建丁


我們這裡是西北地區一般祖上留下的都在480平方米,新院子有的還大點,但賣不了多少錢。


老秦1949


用100萬來換農村200平米的宅基地,到底合不合適,如果換做是我們會不會賣?這主要還得看是在什麼地方,對於生活在大城市的農村和小鄉鎮的農村來說是不一樣的,我們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就我們村來說,是一個小城鎮的普通村子,去年本來說要拆遷,賠償標準也已經公佈,根據房產證的面積按照1:1.2的比例來賠付,一般的農房按照這個比例測算差不多是200平米,賠償時一平方差不多5000元,如此算來,每處農房能獲得拆遷補償金100萬左右,再加上裝修、院子裡的水井、鋪地這些地上附著物的評估大約10萬,總體算來跟題主說的,用100萬買200平宅基地差不多,這樣看看好像不是很吃虧,但肯定也佔不了便宜。

這只是針對我們這個小村子而言,我們家有個親戚是青島的,如果說用100萬買他200平的農房,他是萬萬不能答應的,為啥呢?當然是不划算唄。

親戚家在青島邊緣區有套農房,去年同樣面臨拆遷,一拆進入了富人行列。在他們村不看你的土地使用證面積和房產證面積,就只看農房的正屋,只要正屋是4間房子,大也好小也罷,不管裝修豪華還是破爛不堪,都是統一的賠付標準,不看面積,通通可換取180平的大產權樓房,而且正屋的拆遷是隻給房不給錢。除了正屋再就是南屋和東西廂房了,有則按標準賠付現金,一平賠付幾千元,每家除了正屋換得樓房外,還額外獲得幾十萬。這種情況下給100萬能賣嗎,恐怕給200萬也不會有人賣。


還有的地方在拆遷時是根據當地房價賠償的,比如當地樓房大多6000元一平,在賠付時要麼選擇要樓房,要麼就按照比市場價稍低的價格5000元一平賠付,總之無論怎麼算,好像都比直接賣100萬合適。

現在在農村擁有宅基地,就好像過去有城市戶口那麼牛氣,所以如果只有一處農房的話勸大家別賣,萬一哪天拆遷,怎麼也值個百八十萬了。如果說在農村有多處農房,實在住不了那麼多,倒是可以先賣個100萬來花花。


一品小十六


大家好,我是農民小席,感謝提問!

首先,農村宅基地不可以私下進行買賣交易,因為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都歸屬於農村村集體組織所有,而農村村民只有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權,並沒有所有權。

倘若農村宅基地允許這種買賣交易,那麼農村200平米的宅基地賣到100萬的話,每平方也就5000塊錢的價格。當然了,這個價格聽起來還算不錯,但是仔細一算就根本不划算了。現在城市樓房價格高的離譜,100萬在城裡也就能買上一套房子,再加上裝修以及買傢俱家電等亂七八糟的下來就根本剩不了多少錢了。

另外,城裡的消費相比農村高很多,而且衣食住行都得花錢,所以像這種情況進城以後過不了多少時日就得趕緊打工掙錢才能維持生計。但是在農村就不一樣了,農村的消費低,而且隨便種上一點地就完全可以解決吃飽飯的問題,所以相對生活在城市來說要容易的多。

再一個,隨著農村的大力發展以及新農村的建設,未來的農村想必肯定是人們所向往的地方,因為那裡風景優美、安靜和諧、基礎配套齊全,而且方便快捷,更加適合人們居住生活。所以到那時候,如果農村宅基地可以買賣的話,那就100萬不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