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人講給下一代的故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雷州歷史大事件

民國9年(1920年)

  春,設縣修志局於雷城柳絮巷的何氏宗祠,梁成久為總纂,勞佐文、宋鑫、陳景鋆為分纂,編修《海康縣續志》。

  1月下旬,李福隆率匪眾圍攻海康縣城一個多月,因雷州城防堅固,久攻不下,於是在城南門外及近郊鄉村洗劫,焚燬城外南亭街房屋店鋪130多間,大年三十日方撤回徐聞山老巢。

  12月28日,李福隆率匪眾500餘人,洗劫海康西部沿海姑寮、調祁、埠頭、南邊洋、東邊坎等鄉村,僅姑寮一鄉即殘殺群眾100多人,焚屋1000多間。

  12月30日,匪首李福隆等經沈塘,出遂溪,沿途焚劫,槍殺商民數百人,擄去婦女百餘人。

  當年,田西鄉鼠疫流行,死亡323人。

  民國10年(1921年)

  6月24日,桂軍分三路攻粵,當日桂軍林虎部佔領海康。

  秋,匪首李福隆赴澳門採辦槍支,遭暗槍行刺斃命,匪眾轉由其助手“妃陳仔”率領。

  冬,粵軍第八路司令黃明堂招撫。收編“妃陳仔”為第二統領,進攻廣西龍州壺關,陳匪部傷亡慘重,率殘部600多人沿路搶劫,竄回海康重新佔山為王。


湛江人講給下一代的故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雷州歷史大事件

民國時期雷州東聖宮前路口


   民國11年(1922年)

  春,粵軍總司令陳炯明派其第七路司令黃強到雷州清鄉督辦征剿土匪,捕殺著名匪首“妃陳仔”。然黃強殺人如麻,凡被舉報為匪者不加審查即加槍殺,許多無辜百姓冤死其槍下。

  當年,開始修建雷州城至客路邁哉公路,歷時3年,至民國13年(1924年)方竣工。

  民國12年(1923年)

  4月,南路軍閥鄧本殷由海南渡海進兵南路,派鄧承蓀師佔領雷州城。原駐雷州之討賊軍林樹巍部退往化州。

  當年,縣內鼠疫流行,僅南渡鄉死亡416人。

  當年,以徐聞山為據點的土匪造甲三率匪眾襲擊駐防英利城的雷州善後守備隊黃燻南營,黃被殺,其營全部繳械。

  民國13年(1924年)

  8月21日,東洋鄉北營村黃傑(又名黃虎臣、黃子全)參加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二期學習班學習,學習期間加入青年團,不久轉為共產黨員,為海康縣最早的共產黨人及大革命時期海康縣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人。  11月,黃傑任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秘密回海康開展農運。

  民國14年(1925年)

  5月17日,經中共黨組織介紹,縣人陳榮封、陳業遵、何青雲(女)等3人到廣州參加農民運動講習所第四期學習,9月被分配回南路開展農民運動。

  6月,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張發奎奉李濟深令平定雷州匪患,張發奎設計誘降造甲三,造甲三率匪眾1000多人往沈塘墟受編,張部即將眾匪包圍,以機槍掃射,造甲三當場斃命,其餘匪徒亦大多被殲,逃脫者寥寥無幾。

  9月,青年團雷州特別支部在黃學增主持下於遂溪樂民墩文鄉成立。“雷支”成員有韓盈、黃傑等7人,負責海康、遂溪兩縣的工作。

  11月,海康縣英良村共產黨員程庚在香港參加省港大罷工回廣州後,隨革命軍南征,被派回徐聞、海康搞農民運動。

  11月,原受南路軍閥鄧本殷部屬鄧承蓀收編為統領的雷州土匪蔡春霖部2000多人,接受國民革命軍改編為討鄧軍第四支隊,蔡春霖為支隊司令。

  12月初,南路軍閥鄧本殷在國民革命軍的追擊下,殘部約2000多人退守雷州城。

  12月上旬,國民革命軍所屬民軍王鴻饒部1000多人逼近雷州城。討鄧軍第四支隊司令蔡春霖率部於沈塘繳去由雷城逃出的鄧本殷殘部槍械五六百支,並率部包圍雷城。

  12月12日,國民革命軍克復雷州城。

  12月中旬,國民革命軍第一師師長陳濟棠屬下李揚敬率部兩團剿除徐聞山殘匪,活捉匪首陳永富,然蔡阿蘭逃脫。

  12月29日,海康農民協會由黃傑、劉堅、蘇天春3人負責籌備,縣署撥銀600兩作籌備資金。此前許多區鄉已成立了農民協會,有會員2930名。

  冬,共產黨員陳榮位、薛文藻奉命到海康籌備國民黨海康縣黨部,組織工會和農會,同時秘密開展中共黨務活動。

  民國15年(1926年)

  1月1日,海康各界召開祝捷大會,慶祝國民革命軍光復瓊崖。

  1月12日,中共雷州黨組織召開雷州三縣代表、革命軍代表會議,選舉陳榮位為會長,會址設在嘉嶺華光廟右側。

  3月,由海康縣農會創辦的《雷州民國日報》出版發行,1927年後被國民黨政府接管。

  3月下旬,黃學增為主任的廣東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免去大地主卓子藩竊據的海康第四區農協候補委員兼肇欖鄉農協委員長等職,逐出農會,同時改組肇欖鄉農會。

  4月,經上級批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雷州支部”分為遂溪、海康兩個支部,青年團海康支部成立。

  4月,經南路辦事處批准,在雷城文昌樓舉辦海康農民宣傳講習所。第一期學員60人,學習期為3個月。學習內容有“社會進化史”、“國恥小史”、“中國革命史”、“演講須知”、“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國民黨組織法”等7科。  4月17日,海康縣農民協會成立。縣農會初有會員近3000人,不久即迅速發展到1.5萬人。

  4月24日,國民黨海康縣黨部成立。

  4月26日,海康縣農民自衛軍500餘人在縣城開成立大會,會後進行了檢閱和遊行。

  5月1日,在雷城餅食、糖果、理髮、金銀首飾、木匠、車衣、藥材工會相繼成立的基礎上,成立雷州總工會。此後屐業、蘇杭雜貨、石匠、紙料、銅鐵錫等5個工會又陸續成立。共有會員1000多人,會址在雷城舊賓興祠。

  5月17日,雷州婦女解放協會成立,主任為何青雲。

  5月30日,海康各界3000多人舉行“五卅”週年示威大會,各界代表20多名在會上發言,憤怒譴責英國巡捕野蠻屠殺遊行的工人、學生,與會群眾情緒激昂。

  6月16日,雷州財政處長李光業公然由廣州灣購辦大批雜貨(當時禁運的英、日等國商品)運返海康,劣跡敗露後,惱羞成怒並吊打與之論理的省港罷工糾察隊員陳宗福,輿論大譁,群情激憤。雷州青年同志社、省港罷工委員會駐雷州糾察隊、縣總工會、農協會、國民黨縣黨部等聯合上訴國民政府和省黨部。

  6月20日,雷州學生會成立,黃如愚任該會主席。

  6月26日,南路特委黃學增抵雷城指導工作。

  9月10日,海康縣鄉紳鄧志紳勾結海康縣長蘇民、國民黨駐軍營長陳公俠出兵包圍縣農會,逮捕了農運領導人程庚,當即秘密殺害。雷州各界紛紛向中央農民部請願,《中國農民》報著文哀悼,省農會舉行程庚追悼會。

  9月12日,海康縣長蘇民、營長陳公俠公佈《關於維持治安的通知》,限制農運活動。

  10月8日,省港罷工委員會駐雷州糾察隊撤離雷城返廣州。

  11月,國民黨省黨部派洪鐘鎏等奪取由共產黨員陳榮位主持的縣黨部領導權,解散雷州青年同志社。

  當年,雷州中學更名為省立第十中學。

  民國16年(1927年)

  1月24日,駐雷州城的財政部海(康)、遂(溪)、徐(聞)三屬籌餉處佈告,為確保北閥軍餉,取消縣署及農會等附抽經費。

  2月,農會組織2000多人驅謝(縣長謝蓮航)遊行。

  2月27日,縣農會領導人之一陳鳳鳴被捕,此後至五月間,共產黨員、農會骨幹陸續被捕的有200多人。

  4月20日,海康縣農民協會第二次全縣代表大會召開。

  7月初,黃傑、蘇天春、陳焴才等配合遂溪江洪、樂民農軍起義,在東里組織農軍暴動失敗,死傷100人,陳焴才犧牲。初秋,黃傑、蘇天春集中起義農軍餘部百餘人往西部沿海撤退,欲與遂溪農軍會合,途至北和遭民團伏擊。

  7月27日,女共產黨員、海康縣農會執行委員、婦女解放協會副主任黃河被國民黨殺害。黃河犧牲時已懷孕8個月,其丈夫陳鳳鳴亦同時遇難。  9月7日,縣民團頭子陳必發將共產黨員、農會骨幹宋端、柯幫能等29人集體槍殺。這是海康歷史上有名的“九·七”慘案。

  9月中旬,縣境內霍亂流行,因食零賣之西瓜而得病暴斃者頗多。

  10月30日,不久前被捕的海康縣農會領導人黃傑在雷城被殺。

  11月,縣農會改選,領導權被國民黨右派所操縱。

  民國17年(1928年)

  3月,全縣各區農會被迫全部解散。

  4月26日,中共南路特委對海康工作做出決定:成立臨時縣委,秘密恢復農會、赤衛隊,組織工人進行經濟鬥爭,開展兵運及徐聞山土匪的政治工作。

  5月,海康中學學生會為日軍在濟南慘殺我同胞發告民眾書。

  5月28日,海中師生就濟南慘案組織6個宣傳隊分赴鄉鎮進行為期一週的宣傳。

  6月12日,嶺南大學農科主任張焯堃先生蒞雷作農業調查,應省立十中、海中、第六師政治部邀請,在海中為各校師生及各界人士演講,演講中以其調查所得情況,詳細分析雷州農業、工商業落後的原因。

  8月7日,大革命失敗後,共產黨海康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據廣東省委當日的統計,其時全縣僅餘中共黨員15人。

  秋,臨時縣委書記薛文藻赴廣州灣向特委請示工作時被捕。自此,中共海康黨組織與上級的聯繫中斷。

  當年縣內發生鼠疫,死亡4455人。

  民國18年(1929年)

  冬,海一區(城區)警察數十人持槍闖入省立第十中學,毆打學生,搶掠財物,砍傷刺傷學生多名,全校師生異常憤慨,連夜發出“快郵代電”及電告省教廳,呼籲各界人士主持公道。校長何冠文親赴省求飭令懲辦肇事兇手,然省方雖派員調查卻不了了之,何冠文憤而辭職。

  民國19年(1930年)

  9月20日,籌建的縣立鄉村師範學校開課。校址設於天寧寺,校長唐谿。初招兩班,一班招初中畢業生,修業一年,一班招高小畢業生,修正業3年。

  秋,省立第十中學發生學潮。進步學生鄭為之(遂溪人)等在進步教師、“五四”作家胡文翼的影響下,閱讀進步文學,出版校刊,遭校長周烈亞的壓制而組織罷課。

  民國20年(1931年)

  秋,“九·一八”事變後,省立第十中學師生同仇敵愾,走出校門,上街演講,宣傳抗日,抵制日貨。海康籍共產黨員何仕榜、何仕梅與鄭為之等在上海成立“雷州青年旅滬同鄉會”,動員雷州滬學生參加抗日救國工作。

  民國21年(1932年)

  春,陳濟棠派其中將參事陳章甫為南區綏靖專員,設南區綏靖公署於海康縣城。

  2月下旬,海七區糖寮因該區糖捐公司強行違章勒索寮捐,紛紛罷業。該區於民國7、8年間有糖寮70餘間,每年產糖約值數十萬元,因土匪劫擾,加因糖捐公司違章勒索,故糖寮紛紛停業,僅餘30餘間。  3月4日,安欖至企水公路招標建成通車。

  同月,縣立鄉村師範開辦農業試驗場。

  4月1日,成立縣教育經費管理委員會,接收原學款管理委員會一切公文款項。

  5月22日,旅滬就讀於復旦大學學生歐濟民返鄉期間,遭南區綏靖公署專員陳章甫逮捕,當日殺害於雷城校場。

  夏,因徐聞山土匪蔡阿蘭匪勢日盛,南區綏靖專員陳章甫開剿匪會議,部署數團兵力圍剿,令梁國武團進攻匪巢。

  8月14日,梁國武團攻進匪巢,擊斃匪首蔡阿蘭,繳獲長短槍300多支。

  8月26日,省立第十中學組織秋季旅行團,由教員帶領學生十數人往海口宣傳抗日救國。

  9月1日,開始進行全縣人口調查,至10月底調查完畢。

  10月28日,省行政會議通過海康縣長繆任仁的提議,決議在海康設立第六農業學校。

  11月5日,颱風掠境。縣內沿海損失漁船197艘,死亡654人,各項損失折款28.53萬元。縣府電省請賑,省民政廳撥款6000元。

  11月21日,海康縣第一次運動會開幕,比賽項目有足球、田徑及自行車等。

  12月12日,縣立鄉村師範聘請著名武術家王子平來海康授藝,舉辦國技(武術)訓練團。

  同日,唐家至紀家公路開工修築。

  12月,為防火警,縣府佈告禁止於縣城大街兩旁搭蓋茅草房。

  冬,縣府佈告提前徵收民國22年份(1933年)錢糧,每石米統徵毫銀6元。

  是年,修建雷赤公路客路至邁哉路段,越年竣工通車。

  民國22年(1933年)

  1月9日,陳濟棠的部屬第一教導師梁公福團進剿徐聞山殘匪。至3月1日,擊斃土匪200多名,擒獲數十名,收降去年叛逃為匪的原第四團二營一個連的官兵70餘名,誘降土匪280名。

  1月22日,縣府召開全縣行政會議,出席會議39人,通過組織全縣農林委員會和籌設墾殖場等議案。

  2月,雷城貢院東街由遂溪縣劃歸海康縣管轄。

  4月3日,陳濟棠下令槍決被誘降的徐聞土匪215名於雷城北門外,自此雷州終無大股匪患。

  5月10日,縣派出體育代表隊參加省第十二次運動會的足球和田徑比賽。

  秋,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與縣立第一國民學校合併為縣立第一小學。

  8月1日,行走海康、水東、廣州等處之商輪“寶利號”於夢溪洋麵觸礁沉沒。

  9月14日,縣府從廣州林業局購買“油加星”(小葉桉)樹種,轉交縣農林補習學校種植。

  10月26日,連續4天颶風暴雨,時值晚稻將熟,損失甚巨。

  12月1日,海康縣舉行第二次運動會,會期10天。比賽項目有足球、籃球、網球和田徑。

  12月中旬,縣府轉發省民政廳令,懸賞民眾捕虎,每斃虎一隻賞銀50元。  12月,《海康縣續志》總纂梁成久病逝。該志始修於民國9年,全志32冊42卷,卷帙浩繁,梁成久生前已撰其大部。

  民國23年(1934年)

  10月1日,夜九時至2日下午三時,颶風成災,塌屋沉船無數。僅海康中學崩塌宿舍就有15間,課室1間。

  民國24年(1935年)

  3月29日,縣城各界在體育場召開“黃花崗烈士殉難紀念日”大會。

  5月,在省十三次運動會中,海康運動員蔡朝賢、唐宏分別獲男子1500米和五項全能第一名。海康足球代表隊決賽負於梅縣隊而獲本次運動會縣級足球賽亞軍。

  秋,前年開辦的縣立墾殖場,引進日本西貢稻及爪哇改良蔗種2725號、2878號兩種試植成功。

  9月8日,駐雙溪口關兵於大埔村前堤岸無故槍殺路過此地的東林村一村民,其胞弟往雙溪口海關辦事處交涉,亦被毆傷。

  9月26日,縣內各鄉發生畜瘟,僅九鬥洋鄉一帶死豬20多頭,三區仕坡、邁坦、後田等鄉區死牛10多頭。

  10月1日,縣民眾教育館經半年籌備,當日舉行開幕典禮。

  10月2日,海六區東園村發生霍亂,死男子2人,婦女4人。

  10月7日,夜12時,颶風發作,狂襲海康縣。翌日晨8時,海潮漲湧,堤岸數處沖決,一小時後東西洋被淹沒,溺死南田村民數十人。因1935年風災鹹潮失收無存糧,此次災後米價暴漲,鬥米由一元七毫猛漲至二元三毫。

  10月9日,縣政府為推廣爪哇甘蔗,佈告通令各區鄉民往西門外蕃殖場免費領植,數萬蔗種當日發完。

  10月11日,海康墾殖分場試驗種植西貢稻獲成功,當日開鐮收割。

  10月15日,舉行全縣第一次小學生學藝比賽,賽考國語、算術、社會、自然4科,六、五、四、三共4個年級組,取優勝者87名,全場第一名為三區私立小學學生陳玉明。

  當年,省立第十中學改為廣東省立雷州師範學校。

  民國26年(1937年)

  2月上旬,“牛炭瘟”病(俗稱“脾箭”)傳入客路區,符處鄉大溫村9頭病牛死亡。因群眾不懂此病危害性,於上游處宰殺病牛,致南渡河下游安欖北村、調爽上下4村“牛炭瘟”大流行,並迅速蔓延至縣各鄉區。

  5月,縣派出體育代表隊參加省第14次運動會。海康運動員蔡朝賢分別以2′10″和4′39″的成績打破800米和1500米項紀錄,獲此2項第一名。

  9月,雷州師範進步學生髮起組織讀書會,閱讀《新華日報》、《大眾哲學》等進步書刊。

  秋,省鹽務管理局派員對烏石鹽場進行考察及擴建,烏石鹽場成為當時粵西最大鹽場。

  12月,雷師讀書會學生集資開辦“雷州圖書供應社”,銷售進步書刊,並下鄉開展抗日救亡宣傳。  當年冬,梁成久為總纂,陳景棻為續纂的《海康縣續志》修成。

  民國27年(1938年)

  4月,雷師進步教師蘇鍾仁、學生肖漢輝、王文劭等發起組織“海康縣抗日青年同志社”,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他們上街頭下圩鎮宣傳演出一個多月,以喚起民眾。

  4月,縣第十四屆商會在“道南印書館”印製發行紙質輔幣“商會券”。

  6月,於南門外關部建海康縣首座游泳場。

  7月上旬,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派黃其江、陳其輝返南路開展建黨工作。此後不久,黃其江在海康發展王保華、王文劭入黨。

  7月,為防日機轟炸,縣境設5個防空哨所;縣城為二五所,客路為二六所,唐家為二七所,南興為十八所,烏石為二九所,英利為三十所。

  秋,縣府函請省農林局派員到縣注射耕牛防疫血清,牛瘟病大減。

  冬,日機多次空襲雷州城,同仁醫院多次被炸,僅一次空襲中投彈達18枚之多。

  民國28年(1939年)

  2月21日,日軍飛機炸燬同仁醫院,雷師校舍被炸燬數間。

  3月10日,日軍飛機轟炸縣城,雷州師範校舍被夷為平地,雷師被迫遷往遂溪古蘆山村。

  4月,海康青年吳華出席在延安召開的西北青年救國會第一次代表大會。

  6月中旬,中共雷州師範黨支部建立,鄧其敏任黨支部書記,唐勤任組織委員,唐慶時任宣傳委員。

  12月,雷州師範進步學生髮起組織的“雷州圖書供應社”遭國民黨海康縣黨部抄封。

  12月25日,七區公署派大隊長李國泉率自衛隊一大隊,會同縣長邱桂興率縣自衛隊一中隊約400多人包圍和家村,擒捉符永茂及其弟符永發。後來,符永茂越獄逃脫。

  民國29年(1940年)

  1月28日,有民船四艘自白沙港駛往廣州灣途中,突遭遇日軍汽船一艘。民船轉航欲逃,日船尾追不捨,船主遂一齊鳴槍抵抗。沿海明寮村民聞警亦攜械支援。激戰約30分鐘,民船方得逃脫。

  2月,為防備日機空襲,利於疏散城中人口,縣長邱桂興奉省府令拆毀近800年曆史的雷州府城牆。


湛江人講給下一代的故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雷州歷史大事件

已被拆除的古城牆


  4月,雷州師範校長白學初因無理開除進步學生,全校學生罷課。

  當月,日機空襲,投彈於南亭街宏泰錢莊門口,當場炸死1名乞丐。

  10月3日,上午7時,日軍數十人登陸於烏石港,9時自行撤退。11時,日軍二百餘人再次登陸,下午4時又自行撤退,此後敵艦駛離。縣長邱桂興聞敵軍登陸烏石,倉惶逃往下井村,縣府所屬各職員亦各自向四鄉逃避,當時縣城無一兵一卒,烏石、北和至縣城一線電話無人看守,不通消息。4日後邱桂興方令各商會疏散。

  當年,全縣劃為3個大區,共轄49個鄉(其中7個鄉級鎮),451個保。

  民國30年(1941年)  3月3日,日軍在縣東海岸河北灘登陸,佔領雷城和南興7天后撤退。侵雷期間殺人放火,強姦婦女,無惡不作。日寇侵雷當天下午,僅在南渡口就槍殺載乘船逃難的群眾11人,傷4人。

  8月15日,縣長鄧振亞主持架設電話座談會,出席者30餘人。電話線原計劃8條,會議擬定架設6條,緩架2條,款項由各鄉鎮分擔5000元,本邑在廣州灣及太平的商人負擔5000元,共10000元。

  8月24日,海康綏靖聯防劃為4個聯防區,第一、第二、第三聯防區為一、二、三區所轄區域,第四聯防區為附城聯防區,包括一區的城內蘇樓、下河,關南、白院及東洋等五鄉一鎮。

  8月,縣政府奉令破壞縣境內道路,以阻緩日軍入境。

  9月下旬,海康村莊械鬥之風甚盛,先是三區英兜、姑寮兩村械鬥,又有二區內巷、東角村因爭鴨埠械鬥,雙方損失巨大。

  11月上旬,雷城近郊邦塘村流行牛瘟病,死牛4頭,重病3頭。

  11月21日,為防侵佔海南的日軍空襲,縣府開防空會議,決議增設防空哨1800個,增設報警鐘5個。

  民國31年(1942年)

  2月13日,省教廳為平息學潮,撤掉雷師校長鄧時樂的職務,另委派宋其芳接任。當日雷師正式復課。

  8月,雷州師範由蘆山村遷往遂溪縣城。

  民國32年(1943年)

  1月,實行新縣制,設三個區,46個鄉(其中9個鄉級鎮),413個保。

  2月,雷州師範由遂溪縣城遷往化州林塵。

  2月16日,拂曉,日軍渡邊少將指揮的48師團山田聯隊1600多人,漢奸武裝300人在8架飛機掩護下,於海康縣東沿海芙蓉灣、雙溪口和通明港同時登陸。國民黨軍隊不作任何抵抗倉惶逃跑。當天,日軍佔領雷城、南興、客路等地。在南渡口用機槍掃射逃難群眾,死傷多人。

  2月17日,日寇在南興圩抓馮妃興等12名農民,押至北山北村分別在村巷和擎雷山上活埋半身,用軍刀砍斷頭顱。

  2月下旬,廖培南、林隆盛等一批進步青年自發地拿起武器保家衛國,在覃鬥圩成立“海三區青年武裝抗日政治工作隊”,簡稱“政工隊”。

  3月上旬,中共海康黨組織根據上級指示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建立黨的武裝隊伍,派王福秋、肖漢輝、王建涵等中共黨員參加“政工隊”,改造政工隊,掌握及發展敵後抗日武裝。

  4月6日,塘仔聯防抗日自衛隊成立。初時,武裝人員30多人,共產黨員方茂盛任隊長。該隊為海康第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地方抗日武裝。

  9月,流亡於廉江等地的縣長王光漢等縣府官員遷縣府於海三區。

  12月11日,縣警察局於縣北薊海面巡邏時與日軍汽艇遭遇,經一小時激戰,截獲日軍汽艇一艘,俘日軍官兵3名,中國籍水手9名。繳重機槍2挺,步槍7支,子彈900發。  民國33年(1944年)

  2月上旬,日偽軍進攻縣府所在地英利昌竹園,縣長王光漢率眾員逃至交寮乘船往廉江安鋪。

  3月,日偽軍攻佔烏石。

  3月24日,國民黨自衛隊謝龍雨包圍企水鄉田監村,挾私怨殺死該村男女老幼153人,全村屋宇財物焚劫一空。

  夏,謝龍雨復踐企水田監村,屠殺男女老少93人,劫空全村財物,燒燬全村屋舍。

  夏,國民黨新任縣長李耀寰抵海康,於調風官昌設立縣政府。

  秋,雷州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一大隊開抵海康,開闢抗日遊擊區,發展獨立抗日武裝。

  當年,雷州師範再次由化州遷往茂名師堂。

  民國34年(1945年)

  1月14日凌晨,日軍100多人,偽軍200多人包圍扶柳村,扶柳500多村民退據村中炮樓奮起抵抗。由早晨7時戰至下午6時,擊斃日軍一軍官,因天色已黑,日偽軍久攻不下,被迫撤退。翌日晨,日偽軍捲土重來,但扶柳村民大部分已撤走,日寇大肆燒殺,計燒燬房屋360多間,來不及逃避的群眾盡被殺傷。

  4月,南路抗日人民解放軍第九獨立大隊在扶橋成立。獨立大隊由雷州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一大隊部分骨幹與塘仔抗日聯防自衛隊部分人員組成。獨立大隊隊長方茂盛,政委李曉農。

  4月,海康第一抗日聯防區建立,紀繼堯任聯防區主任。這是海康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聯防區管轄範圍有扶橋、塘仔、王排等13個村莊,下設民兵、財糧、群眾等機構,並建有一支50多人的聯防大隊。

  5月中旬某天,反法西斯同盟軍飛機在北和鎮博懷村空降兩名飛行員和一批卡賓槍、手槍、機關槍以及一批食品、彈藥,被國民黨鄧汝模部隊接收。7天后飛行員乘坐盟軍派來水陸兩用飛機飛回菲律賓盟軍航空基地。當時,由海一中教師陳克孝、何寶書擔任英語翻譯。

  5月,竹橋圩周圍60多條村莊成立海康第二抗日聯防區,但因未建立武裝,不久遭破壞。

  8月15日,日本侵略軍無條件投降,駐海康日軍於9月21日全部撤離。國民黨廣東第四戰區遣四十六軍一七五師開赴雷州半島接收。並令日偽“和平隊”符永茂部就地聽候改編。

  10月上旬,國民黨四十六軍一七五師五二三、五二四團開抵海康。

  11月11日,國民黨四十六軍一七五師將偽高雷守備司令符永茂誘至邦塘村並將其逮捕,隨即解往湛江霞山,10多天後押至霞山近郊槍決。其偽守備隊2000多人亦於是日被繳械遣散。

  民國35年(1946年)

  春,國民黨成立粵桂邊綏靖指揮部,加緊“清鄉”、“掃蕩”,掀起反共高潮。因形勢嚴峻,已暴露身份的縣黨組織負責人王文劭、肖漢輝、翁澤民等撤離海康到越南。

  春,香港弘法導師海仁老法師入雷州真如精舍講《楞嚴經》,雷藉雲峰師隨伴作雷語翻譯。7月,雷州師範由化州遷返海康。  7月中旬,暴雨成災,農作物盡遭淹沒,屋舍坍塌無數。

  11月,海康組成縣體育代表團參加合浦舉行的第八行政區體育運動會,獲足球和田徑團體總分冠軍。

  民國36年(1947年)

  3月2日,南興梅田村演戲,縣府派兵往該村抓賭,縣兵與賭徒互相毆擊,雙方各致死1人。第二天,縣警局承審主任許永祥帶兵往梅田捕走20餘人。

  5月,中共海康縣黨組織為擴大影響及工作需要,以王文劭為縣長、肖漢輝為副縣長的名義張貼海康縣人民政府佈告(當時王文劭、肖漢輝尚在越南),實際上未成立縣人民政府。5月29日,海康籍省參議員黃昭明在省議會第一屆二次會議上指控縣長陳宏癸貪汙瀆職,提出將陳撤職查辦動議,獲參議會通過。

  6月,中共海康縣黨組織為便於開展工作,將全縣劃為東、西、南、中、城5個區。

  7月12日,中醫師公會成立,理事長莫鴻岐。

  8月,中共海康縣工作委員會(海康工委)成立,書記沈斌。

  11月初,縣政府奉廣西考銓處通令,為全縣行醫5年以上中醫師發給證書。

  12月,中共海康縣工作委員會改為中共海康縣委員會。

  冬,一批在廣州各大學讀書的海康籍進步學生成立“海潮學社”。

  民國37年(1948年)

  3月23日,縣原七區所屬東里、東坡、雷高等鄉村發生疫症,其症異於霍亂、鼠疫,身體稍發冷,即予致命。死於此疫者有100多人。

  8月,颶風大作,暴潮沖毀南北海堤,淹沒農田8.5萬畝,溺死60餘人。

  8月16日,中共海康縣委書記歐汝穎在嶺高村犧牲。

  8月18日,粵桂邊縱二支獨立營於紀家曾家坡伏擊國民黨遂溪縣保安大隊,斃敵10多名,俘虜5名。

  9月,由海潮學社創辦的海潮小學開學。該小學設6個班級,學生200餘人。該校後成為中共海康黨組織在城區開展活動的陣地之一。

  10月,舉行海康縣第三屆運動會。


湛江人講給下一代的故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雷州歷史大事件

民國時期的雷州城


  民國38年(1949年)

  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區東里、雷高、調風、官賢、新寮等鄉人民政府先後建立。

  1月21日,縣南區人民武裝配合粵桂邊縱隊八團二連兩次攻打調風鄉內堀村的國民黨守軍,俘斃蘇圻自衛隊100多人。

  1月下旬,根據中共香港分局關於迅速將地方武裝統一編制的指示,粵桂邊縱隊第二支隊第十五團在海康縣西區建立,團長黃鼎如、政委肖漢輝。

  1月31日,粵桂邊縱八團拔除烏石港敵據點,全殲烏石鄉自衛隊及鹽警隊70多人。

  4月18日,粵桂邊縱遂南獨立營攻克土塘、公益2個鄉公所,俘敵40多人。

  5月,粵桂邊縱隊二支隊十五團改番號為第六團。

  7月28日,海康縣人民政府在東里正式成立。縣長肖漢輝,副縣長韓華保,縣人民政府設秘書、民政科、財糧科、文教科、建設科等辦事機構。在此期間,東區、西區、中區、南區人民政府亦先後成立。

9月26日,粵桂邊縱隊某部在英嶺地區圍殲國民黨縣西南區聯防大隊,俘斃傷敵60多名。

1949年

  11月9日,海康縣人民政府頒發減租減息條例,在已解放的區鄉開展減租減息。

  11月16日,粵桂縱隊二支八團、五團在地方人民武裝的配合下,殲滅沈塘守敵100多人,總隊長符春茂被擊傷後自殺。沈塘解放。

  11月19日,海康即將全面解放,為做好城市接收及支前工作,縣人民政府發佈《糧食供銷社組織條例》及《支前民工隊組織條例》。

  11月28日,粵桂邊縱二支六團相繼解放南興、北和、平湖等圩鎮。

  12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第二支隊第八團包圍縣城,國民黨海康縣長陳桐將全部武器、物資、檔案移交海康縣人民政府接收,海康縣宣告解放。

  當天下午,獲悉國民黨喻英奇殘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大軍追擊下,向海康方向逃竄,尋路逃往海南島。粵桂縱隊八團及縣人民政府撤出縣城,並部署部隊於南渡河南岸阻擊逃敵。

  12月6日,國民黨軍殘部逃竄至縣城,因粵桂邊縱隊封鎖南渡河渡口,騷擾幾天後,於通明港一帶搶掠民船民工逃往海南。

  12月8日,粵桂邊縱二支隊指戰員及縣人民政府成員正式進城,縣城人民群眾、各界人士夾道歡迎。

  12月10日,海康縣全境解放,縣人民政府由東里遷往縣城,隨即迅速建立了區、鄉人民政權。全縣有6區1鎮27鄉,128個行政村。

已在前幾期推出其他年份的雷州歷史,歡迎關注

(本文資料源於雷州本地相關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