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交“傳家寶”,專家:我給1萬,故宮:我出1800萬!

在現在諸多的博物館中,故宮的博物館可以說是文物最多的,相對更珍貴的。事實上故宮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可以一直追溯打清朝的時候,在清朝的皇帝對這裡歷史字畫等等都有著很大的興趣,於是便向民間收集,其中尤以偏愛蓋章的乾隆最為出名,一生不知道蓋了多少章,甚至於一幅字一幅畫就要蓋它好幾個章。

自然,我們可以說乾隆毀壞了這些歷史文物,但也要承認,乾隆在這樣的情況下卻也收集了不少的文物。

老人上交“傳家寶”,專家:我給1萬,故宮:我出1800萬!

隨著時間的推移,故宮中的文物總有變更,或是輸送到地方展覽,或是流失在了民間,尤為痛心的就是被列強掠奪走的。

當然,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政府開始組織回購這些文物,儘管已經進行了多次,也追回了不少的文物,但還是有大部分在收藏家的手上。在數次的文物徵集過程,竟也發現了國寶級的文物,從出現都真正收回卻也鬧了不小的笑話。

老人上交“傳家寶”,專家:我給1萬,故宮:我出1800萬!

這個事情要從1995年的時候說起,在這一年有個穿著非常破舊的老人來到了北京瀚海拍賣公司。在經過了工作人員詢問之後,確認了這位老人是來拍賣文物的,拍賣的正是自己的傳家寶,一幅古畫,最終經專家鑑定,這是一幅來是北宋張先的《十詠圖》。

這幅畫可以說直接就是壓軸的物品了,拍賣公司甚至可以在這間物品拍賣成功之後得到不少的佣金。一時間,專家對這幅畫也是相當的重視,便詢問起老人這幅畫的來歷。

原來這位老人的祖上是溥儀的侍衛,因為護駕有功,得到了這幅畫的獎勵。之後這幅畫便被當成傳家寶一直傳承下來。

老人上交“傳家寶”,專家:我給1萬,故宮:我出1800萬!

並且老人還透露了其實早在三年前,當地專家徵集文物的時候,自己就拿出過這幅畫,只可惜當時專家只願意給1萬,遠達不到老人500萬的要求,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事實上早在三年前,老人當地的縣級博物館響應號召,到鄉下去徵集文物,那個時候有不少的村民都拿著自家的老物件上交,換一些臉盆糧食之類的,當然,主要還是要看文物的珍惜程度。那時候的專家看到這這幅畫之後,因為個人專業水平的限制,只認識上面乾隆的題字,便給出了一萬元的價格,最終沒能達成協議,這幅畫就一直留到了今天。

老人上交“傳家寶”,專家:我給1萬,故宮:我出1800萬!

拍賣會在瞭解完情況之後,當即就對老人表示,你這件傳家寶還不止500萬,至少也有800萬。隨後在拍賣會中,多方相讓,最終讓故宮以1800萬的價格買下了《十詠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