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孩子的“小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平滑對接?

勝利的嚮往


我也想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大學作為一個小社會,就是這樣帶給大學生們一種精神理念的?就是這樣來教育大學生的嗎?難道大學不應該繼續給予學生一種昂揚進取的精神風貌嗎?實在令人深思。

我個人的感覺,現在大學的教育導向,應該更加積極向上。學生來上大學,就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成為素質更高、品行更優、人格更加獨立、思想更加進步的人,是為國家培養棟樑之材!國家辦大學,財政出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學校的建設,而養活大量大學老師、教授、專家,這些專家如何把大學生們帶成一個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群體?這是個問題啊。

大學的管理,也不應該如此鬆散。有的人說,進了大學,就是進了養老院。人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學校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沒有人管,也沒有人過於嚴厲的批評。人們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上了大學的,都是大人了,沒必要再像高中生一樣管理了。其實呢,這些大學生只是一些大一些的孩子,他們並不懂得如何生活,並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甚至很多時候,會放縱自己、傷害自己。

大學的學習,應該更加增強目的性。國家投入了大量金錢,給予大學生更多深造機會。可是,在大學裡,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或技能嗎?回答卻是否定的。有的朋友對孩子說,要麼你就考上一所好大學,要麼你就從初中開始去學徒,學習玉器、廚師等一技之長,只要下功夫,給你十年的時間,到二十五六歲的年齡,肯定能夠獨立開一家店或一個工廠,能夠成為一個細分行業的行家。而你在高中奮鬥三年,在大學混四年或六年,同時是這麼十餘年,畢業了,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沒有一技之長,別人並不知道,你在大學裡學習的知識,有什麼樣的意義。

為什麼大學生會消極,為什麼大學生沒有目標,為什麼大學生再沒有為了理想而奮鬥的堅定信念?難道是學生本人倒退了嗎?還是大學的教育存在不足?這個問題,也希望作為家長的你,好好考慮,發表自己的看法!


跟我學公文


如何讓小學教育與大學教平滑對接?

我在農村任過十二年的小學民辦教師,教的附式班。

什麼叫附式班,就是兩個年級的學生在一個教室裡上課。有一個老師給這兩個年級的學生上課。

因是小村莊,每個年級只有十幾人,就把隔開年級兩個年級合在一個教室裡上課。

這種附式班不好教,即要備兩個年級的課,要安排好一個先安排作業,另一個年級學新課講課。

但我發現了一個好現象,當給五年級講課時,三年級當中的聰明學生會把五年級的知識學會。

從那以後,我就有意無意地給低年級講點與本內容有連繫的高年級知識,收效甚好。

樓主提的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這樣對接,就是小學時期多帶講中學知識。中學時期多捎帶講高中知識。高中時期多捎帶講些大學內容。甚至可在小學五六年級或初中時就可講點大學內容及思想。

到了大學,要和小學中學的思想對接,靠的是自己的主觀意識。學校方面靠黨團組織的團結,教育,引導。不能象小學,中學那樣靠班主任老師了。

我想這應該是使知識上下對結的好辦法。

多請教育界的精英們給予指點。

請多關注農村教育。也多關注我農家評述。

配上與文章無關圖,給大家拜年!





農家評述122


這個問題問的好!主要是問出了"教育研究"的重大缺失問題。換句話說:我們都知道大人比小孩聰明;教授比老師聰明;大學生比小學生聰明…但是,聰明在那裡卻成了眾多人爭論的焦點。這就是說:大家並沒有說到點子上。否則,那就必是一針見血驚四鄰的無人開口可再論。實質是說:大學課程教的都是一些系統學術知識。而小學教的都是一些文化碎片知識。這對小升大的平滑對接十分不利。但卻很少有提出不同意見或認識。這主要原因是:我們還沒有把"大系統教學與小系統教學"分開使用。換句話說:消化系統的認知是"口腔,食管,胃,腸與肛"為大系統認識的!但是,在小學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選用具有外在代表性系統知識來認識。那就是把口腔的啃食系統作為教學內容來學習。從而所產生的更進一步認識,那就比較容易了!這樣,如果我們再把初中所學後胃腸吸收系統知識作為學習對象的話。那麼,再在高中知識引入胃腸病變環境認知的話。那麼,進入大學之後,我們所要學習知識,那是不是隻剩下"消化系統"知識的深化性研究了!同樣道理,我們完全可以應用"類似知識"的"大小系分割"法,教好我們的下一代兒女子孫。


大愛致簡


首先是要廢除全科總分獨木橋。


教育反思者


不同階段做不同的學問.唯一能連貫的就是.(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傳統道德.及愛國情操.(它是永恆不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