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潛驅逐艦遇到核潛艇,哪個勝算大?

十萬個為啥嘛


說實話這個問題就像兩個小孩在比誰家更有錢一樣。反潛作戰本身是一個體系的構建,涉及到多系統、多平臺的一體化協同及優勢互補。同時還和海區深度、戰時海況、水文環境、海區氣象等戰場環境屬性與作戰系統層次、反潛武器屬性、火力通道組織等方面密切相關。即使作為驅護艦單艦,其反潛能力也由其裝備的艦載搜潛設備、反潛直升機、反潛魚雷與反潛火箭來決定,其中艦載直升機主要承擔遠層反潛任務、反潛魚雷承擔中層反潛,反潛火箭承擔近層反潛任務。由此構成遠-中-近三層立體的反潛防禦體系。而它們性能的優劣,同樣也決定了驅護艦單艦反潛能力的大小。但是既然有這個問題,也只能就整合現有的數據並參照歷史來進行簡略的回答。


驅護艦方面

原則上說,幾乎所有的水面艦艇都能反潛,但作為專門的水面反潛平臺,反潛驅護艦的主要特點是武器裝備承載量大,反潛武器裝備多,探測能力優秀、持續追蹤與攻擊能力強、自身航速快。但最大的缺點是機動速度較慢、自身噪聲大導致探測時干擾嚴重、行動遲緩、航行隱蔽性差,容易被潛艇發現而遭到攻擊。

獵潛艦的反潛作戰包括對潛的搜索和攻擊,其中搜索是攻擊的前提。一直以來水面艦艇對潛探測、定位的主要設備是聲納,在搜潛時一般首先採用隱蔽性較強的被動方式,一旦發現目標即轉換為可準確測定精確距離與方位的主動模式,但是聲納的工作的特性決定了其工作距離有限並且容易受到海洋水文環境的影響。因此水面艦艇對水下潛艇的搜索工作可以說是十分困難,從歷史反潛作戰經驗來看,水面艦艇在反潛作戰中幾乎有75%的時間用在對潛搜索。而且單艦(艇)有效搜索寬度小,通常都是採用多艦(艇)編隊方式進行。而且航速不宜過快,否則將因高航速的噪聲干擾而嚴重影響其探測距離和精度。只有在判明目標是潛艇並確定其方位、深度、航行方向、航速等關鍵數據後方可實施攻擊。一般而言,單艦使用艦殼聲納或拖曳線列陣聲納的距離小於潛艇探測距離時,水面艦艇均處於不利態勢。

蘇聯/俄羅斯海軍的無畏級大型反潛驅逐艦,圖源於俄海軍某宣傳片截圖

當然,現代化的大型驅護艦所攜帶的艦載直升機具備能在遠距離發現潛艇並可長時間追蹤及攻擊的能力,這就涉及到了艦-機一體的立體協同化反潛,不可否認的是單艦+單機對抗單艇時,由於直升機的協同作戰,改變了戰場態勢的主要影響因素,能使單艦對單艇的不利態勢轉化為中性態勢甚至是有力態勢。

潛艇方面

對於現代化的核潛艇而言,雖然其靜音和隱蔽性、機動性、攜載武器和作戰區域等方面已經有著巨大的進步,攻擊能力也變得異常強大。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也可使潛艇藉助航天、航空偵察指揮系統對遠距離地方目標予以發現、定位和摧毀。而且那些已經被納入現代先進海戰體系的潛艇將不再僅僅依靠自身探測系統去發現和打擊目標,而將作為空前擴大的一體化戰場上具有巨大作用的隱身殺手。

美國海軍海狼級首艇海狼號(SSN-21),圖源於“海軍技術”www.naval-

technology.com

同時潛艇活動的海域和水文環境也極大的影響著潛艇的生命力。曾有傳聞說70年代初,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兩條037獵潛艇在某淺海海域聲納開機抓住某國一條大型核潛艇,迫使其上浮表明身份,然後被這兩艘037“夾道歡送”了一段航程。可見,即使是先進的高航速、大潛深的核潛艇,一旦在淺海被抓住,即使是老式的037艇也是致命的。

停泊於武漢港的037型獵潛艇689號興化艇

綜上可見,現代戰爭作戰基本都是體系對抗而非簡單的單打獨鬥,所以作為反潛方,應該構建以空中反潛為中間的立體反潛兵力,融合各種情報信息,艦-機-艇並用,三種反潛平臺一體化協同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虹攝庫爾斯克


反潛驅逐艦與潛艇是相互制約的頂頭對手,潛艇在“暗處”、反潛驅逐艦在“明處”,一般情況下相同技術水平的反潛驅逐艦與潛艇在相互不知道對方位置的情況下對抗,由於隱蔽性方面的優勢,潛艇會佔據主動權,但是一旦位置保留,那麼反潛驅逐艦就會佔據主動位置。反潛艦與潛艇是針鋒相對的“冤家”,但都沒有完全壓制對方的實力

目前各海軍強國中已很少有專用的反潛驅逐艦,取而代之的是兼顧防空、反艦、反潛等多重任務的通用型驅逐艦。以當今最具代表性的美國“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為例,其不僅裝備了防空能力極強的“宙斯盾”系統和MK41垂髮系統,在反潛方面也十分強悍,裝備了SQQ-89反潛作戰系統、SQS-53C艦首聲吶、SQR-19線列陣聲吶、SQQ-28直升機數據鏈以及SH-60反潛直升機,MK41垂髮系統還可以發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可以搜索、打擊100公里範圍內的水下目標。反潛艦投放深水炸彈“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集防空、反潛、反艦功能於一身

核潛艇是潛艇中的佼佼者,可以不需浮出海面在水下長時間的高速航行,而且核潛艇由於一般體型較大,攜帶的探測設備和武器數量也比常規潛艇強大的多。如美國的最新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約8000噸,最大航速可達34節左右,不僅裝備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還能夠發射一AGM-84“魚叉”反艦導彈以及“戰斧”巡航導彈,擁有較強的反艦能力。“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俄羅斯“亞森級”核潛艇發射巡航導彈

如果是“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遭遇、在遠洋海域進行一對一的對抗,前期“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可能會率先發現“阿利伯克”,並首先發動攻擊,但是但是若使用“魚叉”導彈的話,在“阿利伯克”強大的防空能力下很難取得效果,如果使用MK48魚雷,則必須靠近到50公里以內,自身也有較大風險。如果“弗吉尼亞級”在第一波攻擊中未能取勝,那麼將會遭受來自“阿利伯克”反潛導彈和反潛直升機的聯合打擊,而“弗吉尼亞”基本上也很難有反擊的機會。核潛艇主要依靠魚雷、反艦導彈打擊水面艦艇

如果一擊不中,那麼就是最先進的核潛艇,面臨反潛艦機時也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反潛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來說都是一件難事,即便是強如美國海軍,也沒有完全的把握能夠應對核潛艇甚至常規潛艇的伏擊。反潛艦與潛艇之間的對抗,裝備技術水平和艦員、艇員的戰鬥素養至關重要,如果是最先進的驅逐艦與最先進的核潛艇“單挑”,個人認為具有一定先發優勢的核潛艇取勝的機會更大一些。反潛對於任何海軍強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潛艇在與反潛艦的對抗中處於主動一方


威吶解析


這個結果還是一樣的,反潛驅逐艦還是大勝核潛艇,核潛艇和反潛驅逐艦相比還是弱勢群體。
美國的核潛艇

潛艇最大的武器是深深的大海,應該說潛艇是一個孤獨的人,只能是偷偷的活動,一旦被反潛力量發現,潛艇屬於絕對的劣勢,這個時候,潛艇最大的保護隱蔽性就沒有了。潛艇就算是核潛艇,現在在火力也是劣勢,潛艇最多隻有10個魚雷發射管,美國的洛杉磯級上邊是增加了巡航導彈發射艙段,不過搭載的都是對地攻擊型的,對於反艦作戰幫助不大。

而驅逐艦上邊的各種武器非常豐富,各種艦炮導彈魚雷齊備,從火力的角度上來說,潛艇的火力遠遠遜於潛艇,如果是潛艇被驅逐艦發現的話正面對抗,潛艇遠遠不是驅逐艦的對手,就算是核潛艇則沒有辦法直接對抗驅逐艦。潛艇最大的優勢在於隱蔽性,而如果驅逐艦發現了潛艇,那麼潛艇最有效的武器就蕩然無存了,所以如果是潛艇和驅逐艦相遇,那麼潛艇還是會盡量的隱蔽自己的行蹤,不讓驅逐艦發現。
無畏級反潛驅逐艦,也叫1155型大型反潛艦。現在的驅逐艦都是多用途驅逐艦,反艦反潛防空性能比較均衡,像這種專用的反潛驅逐艦已經不多見了。


紅色手電筒


潛艇,雖然發明製造時間比較久遠,但真正大規模應用於實戰中是在二戰開始的。二戰中的潛艇,無論是航速,火力還是靜音水平都比較弱,遇到水面艦艇,似乎只有捱打的份。事實上,隨著靜音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火力的增強,當今世界的主流先進潛艇面對常規水面艦艇完全不落下風。甚至有的潛艇分貝已經低於海洋自然噪音,更加難以被探測到,這大大增加了反潛的難度。


但專業的反潛驅逐艦還是潛艇的一大剋星。反潛驅逐艦通常裝備有專業的聲納系統,反潛導彈,反潛魚雷以及對應的火控雷達。與常規驅逐艦相比,專業的反潛驅逐艦對潛艇的探測和攻擊能力更為強大。那麼,反潛驅逐艦遇到核潛艇,誰會佔據優勢呢?核潛艇分為兩類,一種是彈道導彈核潛艇,這種核潛艇的主要任務是裝備潛射彈道導彈執行戰略打擊任務,自身防禦能力比較薄弱,類似於軍機中的轟炸機。戰略核潛艇主要是依靠長時間的水下隱蔽航行來躲避攻擊,戰略核潛艇遇到反潛驅逐艦,基本是沒什麼反抗手段,只能溜之大吉。

另一種是攻擊型核潛艇。這種核潛艇主要執行的就是反潛,反艦作戰。攻擊性核潛艇通常裝備有重型魚類,反艦導彈等武器,也有的會裝備遠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雖然攻擊型核潛艇的航速比常規潛艇提高了不少,但與水面潛艇相比還是有劣勢。以俄海軍的無畏級反潛驅逐艦和美海軍的洛杉磯級核潛艇為例。無畏級反潛驅逐艦最高航速達到了36節,但洛杉磯級核潛艇開足馬力也只能達到32節。在火力方面,無畏級反潛驅逐艦裝備有反潛火箭彈,反潛導彈,洛杉磯級核潛艇裝備有重型魚類,反潛反艦導彈,兩者火力不相上下。但無畏級反潛驅逐艦還裝備有數十枚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綜合火力顯然強於洛杉磯級核潛艇。
作為一款攻擊型核潛艇,洛杉磯級核潛艇顯然具備強大的隱蔽攻擊優勢,但無畏級反潛驅逐艦裝備的反潛直升機搜索攻擊的距離和能力也會讓洛杉磯級核潛艇感到非常吃力!現代化的攻擊型核潛艇已經具備與反潛驅逐艦一較上下的能力,但綜合來看,反潛驅逐艦還是會佔據上風,正因如此,俄羅斯海軍的無畏級反潛驅逐艦雖然服役了數十年,但仍然會讓北約海軍的潛艇如芒在背!


鋒芒FM


潛艇相對驅逐艦來說最大的劣勢是機動性太差,且信息蒐集能力相對較弱,手段也比較單一(主要就是自身攜帶的聲吶陣列和拖拽聲吶)核潛艇能好一點,有的核潛艇可以達到水下30節的航速,這是非常厲害的~但是與反潛驅逐艦對抗仍然處於劣勢,反潛驅逐艦除了一樣具備大型聲吶和拖拽聲吶,其主要優勢在於反潛直升機,可以將反潛範圍擴大到潛艇無法輕易發起攻擊的範圍,而潛艇這時就相對被動了,即便核潛艇可以在速度上彌補和驅逐艦的機動力差距,但是無論無何也彌補不了和飛機的差距,一旦反潛直升機發現潛艇可以直接攻擊也可以將參數回傳驅逐艦,驅逐艦的反潛導彈一會就到。而潛艇如果在各項參數不清的狀態下貿然攻擊不僅會暴露自己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成功擊中驅逐艦,除非像俄國人那樣給潛艇裝備核彈或核魚雷,有個大概範圍就可以攻擊了。

總體來說即便核潛艇也還是後手,並沒有優勢,只能伏擊或者反擊,而且現代戰爭反潛不會是一艘驅逐艦,但核潛艇一般是單獨作戰,這樣就更不佔優勢了,所以核潛艇一般也不會輕易前出去找對方驅逐艦為目標。


光怪駁離


現代核潛艇,非要埋伏反潛驅逐艦的話,應該說核潛艇勝算大,即使是遭遇戰,靠聲納活命的核潛艇,對上只是靠聲納吃飯的反潛驅逐艦,勝算依舊很大。但這只是一個戰術評價,從戰略上來說,核潛艇淪落到要跟驅逐艦拼命的地步,核潛艇已經輸了,無論它打不打的過驅逐艦,它都輸了。

這是雙方的戰場定位所決定的,除非核潛艇擊沉這條驅逐艦,具有戰略上的意義。這麼說吧,核潛艇的戰場定位,是深海幽靈,黑暗中的刺客,它的目標,是在敵人無知無覺的時候,發出必殺的一擊。而驅逐艦呢?



則是性質類似警察、巡邏兵,護衛衛士的存在,尤其反潛驅逐艦,就是專職抓捕潛艇這個刺客的,一但兩者開戰,無論核潛艇有沒有擊沉戰勝驅逐艦,都意味著這個刺客已經浮出水面,暴露在陽光之下,已經變得毫無威脅,毫無戰略價值了,面對該戰區即將蜂擁而來的攻擊,核潛艇只能下潛逃離。


現代科技水平,完全可以以核潛艇暴露地點,加上暴露後的時間,圈定出一個範圍,進行有針對性的搜索,如若沒有己方額外力量趕來增援保護,單靠潛艇本身的力量,要逃出這個範圍,都屬於九死一生,如同一個已經暴露的刺客,被圍捕追輯。而被擊沉的驅逐艦,則如同一名抓捕刺客時犧牲的警察,用自己的犧牲,完成了任務,在他身後,有著無數的戰友,會趕赴戰場,這種情況下,誰輸誰贏,一目瞭然,除非就是先前說的,這個驅逐艦本身,就是戰略目標,那麼可以反過來說,完成目標後,即使核潛艇被擊沉,也是用自己的犧牲,贏得了勝利。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兩邊實力差不多,針尖對麥芒。但是,準確地說,是——幾艘驅逐艦,對一艘同時代的核潛艇,兩邊實力差不多。




首先說一下,核潛艇和常規潛艇,完全是兩種平臺,戰鬥效能、使用方式可謂天差地別!全世界裝備潛艇最多的蘇聯海軍,早就說過——常規潛艇,是進行海上陣地戰的單位。而核潛艇是大洋上的決戰兵器。核潛艇可以長時間高速機動,甚至以全速航行數十個小時,核反應堆和汽輪機也能穩定工作。而常規潛艇,以最大速度航行40-60分鐘,就會耗盡全部電力,必須立即上浮充電。所以把二戰時,水面艦對柴電潛艇的那些作戰經驗,搬到針對核潛艇上,是完全錯誤的。



所以,蘇聯海軍乾脆把核潛艇,叫做水下核動力巡洋艦。比如蘇聯海軍特有的,飛航導彈核潛艇,就叫“飛航導彈水下巡洋艦”,俄文: атомная подводная лодка оснащенная крылатыми ракетами。在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核潛艇是真正可以“巡洋”的艦隻。洛杉磯級32節,弗吉尼亞級34節,海狼級更是達35節……



而相比而言,現在伯克級之類驅逐艦,不過30-31節,歐洲那票護衛艦的最大速度就更低了。最大速度和加速能力,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影響到近程反潛導彈、反潛魚雷和火箭彈的使用,因為這些武器射程不大,艦隻速度必須高起來,否則很難搶佔發射陣位。

核潛艇不僅跑得快,而且有很強的隱蔽性,敢於到處跑,而且經常單獨行動,真正做到靈活、機動作戰。而看水面艦,航速雖然也不慢,但是隱蔽性差得多,在敵方稍微佔點優勢的海區,就無法長呆,而且還必須結伴而行,活動能力和範圍,比核潛艇往往差多了。



具體而言,核潛艇隱蔽性強在哪裡?首先水面艦可被光學、雷達、水聲、磁等所有種類傳感器偵察到,其中雷達手段最為常見,使用最廣泛。所以水面艦實在隱蔽性差。而潛艇一般只會被水聲、磁、輻射3種傳感器偵察到。後兩種作用範圍太小,所以實際上主要就一種手段——水聲。大部分波長的光和電磁波,都無法穿透浩瀚的大海,自然核潛艇可以依託大海這個天然屏障。



而在水聲對抗上,單艘水面艦也不是潛艇對手。世界上主要驅逐艦和護衛艦,都是雙軸雙槳,而大艦如航母,軸系和螺旋槳更多,比一般單軸單槳、槳葉低速旋轉的核潛艇,噪音都大得多。打個比方,水面艦在20公里外,能“聽到”核潛艇,那麼核潛艇一般在40公里外,就早已“聽到”水面艦了!而集群行動的水面艦,噪音則更大,更明顯。



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作為世界第一艘核潛艇在參與對抗演習時,連續數十次擊敗航母編隊!而1966年,蘇聯627型魚雷核潛艇,西方稱為N級,跟蹤CVA-60“薩拉託加”號航母編隊,達4天時間,期間進行多達9次模擬魚雷攻擊。自此之後,美蘇各種攻擊型核潛艇,不斷跟蹤對方水面艦編隊,成為冷戰海洋上的常態。



水面艦必須像古代步兵一樣,多艘“列陣、結陣”,也就是形成特定編隊,才能對抗機動能力強,而且隱蔽性強的核潛艇。美軍到80年代,為對抗蘇聯971型、671PTM型多用途核潛艇,美軍會在航母編隊外圍,在敵核潛艇重點威脅方向上,編組“搜索突擊群”,以驅逐、對抗核潛艇。一般以1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或其他巡洋艦,帶領2艘“斯普魯恩斯”級反潛驅逐艦。這3艘大艦,使用自身攜帶武器,以及少量直升機,對核潛艇也不過是驅逐為主!



所以,多艘反潛艦隻,對抗1艘核潛艇,一般也就是半斤八兩。核潛艇靈活隱蔽,經常跟蹤和遊弋在編隊外側,莽莽大洋,以水面艦隊去抓一艘核潛艇,無異於大海撈針,實在太困難。此時的大洋反潛任務,主要也就在於驅潛,保衛大艦和編隊安全而已。


軍事作家陳曦


(友情提示,倒數第二句是關鍵!)

從實戰的角度出發,核潛艇勝率更大!

首先,我們至少要知道核潛艇的作戰模式,也就是核潛艇是如何去作戰的。

不論是戰略核潛艇還是戰術核潛艇,為了提高隱蔽性,都是隱蔽出航的!

啥又是隱蔽出航呢?

在靠進海的山中挖一個山洞做為核潛艇的基地,核潛艇進進出出都是直接從山洞裡直接入海,這樣就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據說,這樣的山洞能抵禦核彈攻擊!

核潛艇出海後,都是到預定的航道設伏。就等著獵物的到來!

再說驅逐艦,專門兒強調一下是反潛驅逐艦,從航道經過,如何發現核潛艇呢?或者說用什麼手段搜索核潛艇呢?

用聲納?

理論上,艦載聲納的搜索距離是100海里左右!這還是用上個世紀,最先進的拖拽線列陣聲納!(還有次之的拖拽聲納,和更次之的艦殼聲納)但這是被動搜索距離!這是被動搜索距離!這是被動搜索距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被動搜索說白了就是用“耳朵(聲納)”聽!

比如一個人很遠的距離上吹喇叭,我們很遠就能聽到!但是這個人不吹喇叭,你怎麼能聽到?!這就好像核潛艇設伏,核潛艇上所有人員禁止隨意走動,發聲音,設備停止工作,不發聲音了,如何聽得到?!

至於聲納的主動工作方式,就是用聲納發出一個聲波,遇到物體後形成回聲,收到這個回聲就探測到物體了,聲納主動搜索距離只有5海里!只是5海里!只有5海里!你沒看錯!

主動搜索也不是什麼百用百靈的靈丹妙藥!大型的魚群在聲納上也能行成回聲!對於這種不太確定的目標,頻頻發射昂貴的反潛魚雷,誰也接受不了!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於是誕生了一種廉價的魚雷,好像叫“白頭”A24什麼的,有興趣的可以去問度娘。

那麼用反潛直升機呢?

要知道,美式的PC3專用的反潛機,也只有24個聲納浮筒!

反潛機巡邏的時候,也只是用磁力探測儀來搜索,發現可疑目標,才投放聲納浮筒(不可回收的)!

至於反潛直升機,自己去想…

核潛艇,(也許)為一的問題就是發射魚雷時,會發出聲響,可能會暴露目標了…

最後說一句,海洋深處,有變溫層,聲音經過變溫層會改變聲音的方向!就像水的折射一樣!變溫層,是潛艇最好的保護!

沒有哪一個國家,會用核潛艇去專門兒攻擊驅逐艦的,這是個消費比的問題…


永l喜歡兵器和攝影


如果僅從這兩類武器的名字上進行比較,“反潛”無疑是專門用來克“潛艇”的;但如果將其具體到實戰當中,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那麼,當反潛驅逐艦與核潛艇狹路相逢,誰的勝算更大呢?

反潛艦與核潛艇的任務定位就類似現實生活中的警察與殺手:前者在明,後者在暗。如果是一對一單挑,理論上是隱藏在暗處的“殺手”獲勝的可能性更大;但如果“警察”展開大規模拉網式追捕,“殺手”恐怕也難以逃之夭夭......

相信很多人對於核潛艇與反潛驅逐艦對決的印象,大都是來自於美劇《末日孤艦》:美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戰勝了英國的機敏級攻擊核潛艇;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情景很大程度上還是要優先服務於劇情。

此處我們還是以《末日孤艦》的對決雙方作為參考對象。先來看機敏級攻擊核潛艇,它可能是英國截至目前降噪效果最好的一型潛艇:39000餘塊消音瓦、噴水推進裝置、懸停系統等,都大大提高了機敏級的“隱身”效果。

在探測方面,機敏級裝備了高度集成的2076綜合聲吶系統,可有效對3000海里(約5500公里)外的目標進行探測,而且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十分迅速。在機敏級的武器庫中,UGM-84“魚叉”反艦導彈和反潛/反艦兩用的“旗魚”魚雷可對敵方水面艦船造成嚴重的威脅。

反觀阿利伯克級,目前仍是美海軍的主力水面驅逐艦。在反潛方面,阿利伯克級(FlightⅡA)的覆蓋範圍包括近、中、遠三層:最裡層主要依靠射程7.3公里的MK-46、MK-50反潛自導魚雷。

中層反潛則由最大射程22公里的阿斯洛克反潛火箭(可垂髮)完成;該火箭具備全天候、全海況發射的優點,它的戰鬥部可以由MK-46魚雷充當,也可搭載TNT當量約一千噸的核深水炸彈。

最後就是外層反潛,阿利伯克級主要依靠搭載的兩架SH-60B“海鷹”反潛直升機,它們利用吊放或浮標聲吶搜索敵方目標,鎖定後再用機載反潛魚雷(MK-46、97式)進行攻擊。

所以綜合來看,阿利伯克級在反潛方面具有出色的立體層次,再加之其它艦船系統的輔助,使阿利伯克級在實施獵殺潛艇的本職工作時遊刃有餘;如果此時的機敏級距離阿利伯克級不太遠,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靜默,不然驅逐艦的反潛還有意義嗎!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自從潛艇應用於戰爭以來,跟對方的水面反潛兵力進行直接對決,就是潛艇需要儘量避免的頭號注意事項。因為常規潛艇的航速和續航時間都無法跟反潛艦艇相提並論,一旦情況不妙想跑都跑不了,所以能躲就躲、敬而遠之才是王道,主要任務是偷襲那些缺乏自衛能力的後勤船隻或者高價值的重要節點目標(比如航母)。不過隨著核潛艇的出現,其航速不亞於反潛驅逐艦,續航能力更是近乎無限,那麼兩者狹路相逢,究竟鹿死誰手呢?

首先看看雙方的感知能力。長期以來由於水面艦艇的航行噪音總是比潛艇大得多,因此在沒有技術代差的前提下,反潛驅逐艦的聲吶系統對核潛艇的探測距離,通常只有核潛艇的聲吶系統對反潛驅逐艦的探測距離的幾分之一。也就是說核潛艇可以在上百公里以外發現反潛驅逐艦的噪音信號,而反潛驅逐艦隻能在30公里左右捕捉到核潛艇的蛛絲馬跡。核潛艇似乎佔據了先敵發現、先敵攻擊的先手。

然而反潛驅逐艦具備航空反潛能力的優勢卻是核潛艇所無法企及的,反潛驅逐艦可以派出反潛直升機進行遠距離、大範圍的搜潛作業,投放聲吶浮標壓制核潛艇的活動能力,迫使對方向著不利於自己的陣位機動規避。更何況新一代艦載主/被動拖曳陣列聲吶正在逐漸普及,對具有高靜音性能的核潛艇的探測距離成倍增加,也進一步補齊了反潛驅逐艦的最大短板,對核潛艇的威脅指數直線上升。

其次是雙方的作戰手段。核潛艇能夠威脅反潛驅逐艦的武器主要是潛射反艦導彈和重型制導魚雷。前者射程較遠,卻更加依賴外部體系支持,核潛艇要想單打獨鬥充分發揮其作戰效能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不容易發動協調一致的飽和攻擊,反潛驅逐艦有從容防禦的機會。後者威力巨大,可是射程較近,因為魚雷的航速一般只有幾十節,如果攻擊距離過遠,反潛驅逐艦很容易規避。如果過於逼近目標發射,自身的風險係數也會大幅提升。

相比之下反潛驅逐艦的反制措施則更加豐富,除了艦載的反潛導彈、反潛火箭彈,還有反潛直升機攜帶的反潛魚雷、反潛深彈等等,形成覆蓋遠中近距離的多層火力投送圈,而且還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與友艦進行協同,構建多艘反潛驅逐艦+多架反潛直升機的立體反潛網,對核潛艇的打擊效率呈數量級的增加。第三是雙方PK的直接成本和潛在風險。核潛艇由於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其造價成本遠遠高於同等噸位的反潛驅逐艦。

比如美國海軍同時期採購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單價超過25億美元,阿利伯克2A宙斯盾驅逐艦的單價只有不到15億美元,如果換成反潛型的通用驅逐艦單價更是不到核潛艇的一半。假設雙方的戰損交換比為一比一,核潛艇一方無疑需要付出高得多的經濟成本。另一方面水面艦艇的乘員逃生概率也大大高於潛艇,一旦發生戰損,反潛驅逐艦的乘員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逃出生天,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核潛艇的乘員絕大部分只能與艇共存亡,人員損耗的風險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因此核潛艇遭遇反潛驅逐艦,還是儘量選擇避免直接衝突才是上策,保存實力避實就虛更加明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